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掘工作面底板突水和防治原则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底板突水的机制,分别探讨了水压力中的静水和动水压力对底板破坏所起的具体作用,矿山压力中的动夺及静矿压破坏底板的具体作用,以及它们在采矿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突水的机制;第二部分论述了影响底板突水的地质和采条件,在地质因素中,讨论了下沉肝质条件下和存在构造条件下底板突水存在的差异及共同特点,采矿条件及采煤方法对底板突水影响以及突水规律。依据地质及采矿条件,对走向长  相似文献   

2.
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的综合评价:以肥城矿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引入煤层底板突水的研究中。以肥城矿区为例,阐述了煤层底板突水因素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使底板突水评价研究从定性向定量转化,对查明底板水文地质条件和突水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凤珍  宋开本 《广西地质》2002,15(4):65-68,73
文章以德保铝土矿巴头矿段为例,在采用分析计算矿体底板有粘性土与下伏灰岩相隔部分的矿坑涌水量时,尝试采用等效渗透原理,把粘性土底板面积等效为无粘性土相隔的灰岩底板面积计算。以此计算矿坑的涌水量能较好的反映灰岩直接底板与粘性土底板充水的差异性,反映粘性土底板厚度以及粘性土底板渗透性能对充水量的影响,并能将两种底板混杂分布时的复杂运算简单化,较好地解决了矿坑涌水量的计算问题,为矿床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底板岩溶水害是华北型煤田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因其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的特点,防治水工作面临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底板突水监测预警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措施。底板水害的形成和发生都有一个从孕育、发展到发生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的不同阶段,底板裂隙、岩层视电阻率等均会释放出对应的突水征兆,及时、准确、有效地采集这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判别突水过程中的具体水文地质特征,为建立突水监测系统奠定了基础。根据突水三要素,在葛泉煤矿东井11916工作面,利用井-地-孔微震监测技术和视电阻率监测技术构建了底板突水综合监测系统,对引起突水的导水通道和水源2个要素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11916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底板破坏深度为20~25 m,但是在2019年9月14日工作面推进到中间巷道时,运料巷和中间巷来自顶板的压力对底板破坏的叠加作用,以及附近的陷落柱原有破裂,致使该位置底板破坏深度加大,达到30~35 m,底板本溪灰岩水通过导水通道进入运料巷,底板出水2 m3/h,从视电阻率监测结果中不难发现1个低阻异常体从底板下逐步向上发育的过程。利用井-地-孔微震监测技术和视电阻率监测技术构建的底板突水综合监测系统能够捕捉到底板突水征兆,对于预测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综放沿空巷道底板受力变形分析及底鼓力学原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分析了综放沿空巷道底板力学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了底板力学模型,计算了巷道,窄煤桩,高支承压力区底板岩层的相对位移,提出综放沿空巷道底鼓成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一是巷道底板一定深度的岩层在等效载荷的作用下产生拉应变而破坏;二是由于巷道底板岩层的破坏降低了高支承压力区底板岩体围压,导致这部分岩体在基形变热能释放过程中破坏而产生的巷道内的塑性流动三是实煤体帮的下沉,并简要分析了煤柱宽度对底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厚煤层重复采动时底板岩体的破坏深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场实测资料及相似材料模拟资料表明,厚煤层在重复采动条件下其底板岩体的破坏深度取决于开采第一分层时的破坏深度,而开采以下各分层时对其影响较小。讨论了影响底板破坏深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并对降低底板破坏深度提出了几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煤层底板突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对已知样本进行学习。旨在预测煤层底板突水,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煤层底板突水预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用GIS技术进行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的方法和步骤,建立了峰峰二矿小青煤开采底板突水模式,并利用分区阈值对其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和预报  相似文献   

9.
矿井底板突水系数介于0.06~0.1 MPa/m区域内发育的隐伏断层,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突水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有利于制定底板突水防治针对性措施。通过煤层底板隐伏断层特征分析,根据隐伏断层顶界面位置与"下三带"垂向关系,从底板水害防治角度,将煤层底板隐伏断层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3种类型。借助理论与突水案例分析手段,指出存在突水威胁的高位隐伏断层具有全贯通、突发性、水量大及危害程度高等特点;中位隐伏断层具有突水时间难以判断、突水后难以治理的特点。针对高位隐伏断层,提出工作面回采前对煤层底板进行注浆加固等防治措施;针对低位隐伏断层,提出在突水灾害前后采取不同思路的注浆治理措施。研究成果对于煤矿企业应对隐伏断层引起的底板突水灾害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工作面底板突水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工作面底板穷水主要因素(矿压、断裂、隔水层厚度、含水层富水性)的基础上,总结了现场实际工作中采取合理布置工作面斜长、加强初压管理、底板隔水层进行注浆改造、采前探查及流水降压,对预防底板突水,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于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研究的岩体原位测试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底板突水是底板受采动应力和承压水水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开拓和采动打破了原有地应力的平衡状态,为达到新的平衡,某些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会释放应变能,使岩体构造发生变化;而承压水的水压对底板隔水层的作用主要是压裂扩容作用与渗水软化作用。本文介绍了由岩体原位应力测试技术、室内三轴渗透仪测定技术和计算机有限元模拟技术组成的岩体应力测试综合技术及其在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肥城煤田下组煤底板隔水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肥城煤田下组煤开采时隔水底板岩层阻水能力的影响因素,认为底板隔水层岩性的不均匀性、煤田内的重力滑动构造、矿压作用及承压水的作用是削弱该煤田隔水底板阻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淮北闸河矿区5、6煤顶底板岩性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量钻孔资料和矿井生产资料,对研究区二叠系5、6煤顶底板的岩性分布和岩石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5煤顶底板以泥岩分布最广,6煤顶底板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均有较大分布。砂岩稳定性较好,粉砂岩次之,泥岩较差。  相似文献   

14.
研究底板突水的结构力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研究底板突水的结构力学方法,并用极限弯矩的理论计算得出确定底板隔水层有效厚度之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海底钻探取样在海洋油气钻井和深海科学钻探中的不同特点,指出海底钻探取样是一个前沿性的复杂课题;分析了海底取样器的分类及岩石可钻性分级;针对海底柱状取样器的科研和设计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场底板突水条件及位置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采场突水条件和位置是突水预测的基础,根据采场支撑压力发展规律和底板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突水条件突水位置的研究,底板突水的条件矿压对底板的破坏使其有效隔水层厚度降为零和水压不小于卸压区的侧向压力,在采场的内外应力场形成之前,突水位置在采空区;内外应力场形成之后,突水位置在煤壁附近。  相似文献   

17.
用物理相似模拟技术研究煤层底板突水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物理相似模拟技术研究煤层底板突水机理的方法,实验表明完整底板破坏究水是沿“零位破坏”线发生的,底板断层交水与断层性质及采空区大小有着密切关系,并揭示了断层突水的机理,这说明用相似模拟技术研究底板究水机理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承压水上采煤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承压水上采煤的关键问题是煤层底板是否能有效地阻止底板高压水突出。底板突水与否取决于多方面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煤层底板条件。下三带理论为分析、评价底板抗突水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下三带”理论,探讨了承压水上采煤安全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9.
井下单极——偶极直流电透视原理及解释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简要了采煤工作单极-偶极直流电透视原理和解释方法。正演结果表明,垂直,平行有--偶极两种方法均能有效突出工作面顶、底板围围的影响,而压制煤层的影响,为大水煤矿有的放矢地探测工作面顶、底板内的含水、导水构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原岩应力与煤层底板隔水层阻水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水力压裂应力测量的原理和现场测量结果,论述了煤层底板隔水层带的阻水机理和承压水沿煤层上升的机理,以及原岩应力、水压与裂隙扩展的关系。指出对于厚底板隔水层,原岩应力起着阻止底板承压水上升和突出的作用,对于薄底板隔水层,原岩应力起着破坏底板、导致承压水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