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简要阐述了黔西南光、温、水等气候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以及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黔西南丰富的光资源具有太阳辐射充足,日照时数长,光合潜力大的特点,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利;良好的温度条件和水资源对种植业和林果业的发展有相当大的潜力。并针对黔西南州的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方向。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是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而气象条件作为农业生态环境因素,覆盖着农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制约了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和品质优劣。由光、热、水、气、风等能量与物质要素所组成的气候资源是潜力很大的重要农业自然资源之一;而旱、涝、风灾、冰雹、冻害等又是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当前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因此,充分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3.
松嫩平原低平易涝地区农业气候资源与高效农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良明 《黑龙江气象》1997,(4):26-27,31
针对松嫩平原低平易涝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及现状,根据温,光,水等农业气候资源分析有利主不和条件,从气候角度提出了发展高效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海阳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光温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吉波 《山东气象》2004,24(3):35-36
通过分析塑料大棚温室的光、温特点以及海阳市冬季光照和温度气候条件,论证了充分利用光、热气候资源,发展冬暖式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可行性,并对温室蔬菜生产管理和防灾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5.
邹城市主要农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爱民 《气象科技》2004,32(Z1):61-63
农业生态区域法是基于在实际耕作条件下 ,作物和水的管理达到最佳时 ,获得农作物最高产量的计算方法 ,即农作物光温生产潜力取决于温度、辐射和生长季长度。应用该方法计算了邹城市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 ,分别为 12 349kg·hm-2 和 16 779kg·hm-2 ,与目前的实际产量相比 ,冬小麦和夏玉米的增产潜力分别为 6 84 9kg·hm-2 和 92 79kg·hm2 。提出了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计算,分析四川盆地小麦光能、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水份适宜指数和气候增产潜力入手,探讨了川东南小麦生产影响因素,和气候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运城市农业气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秀苗 《山西气象》2002,(3):17-20,31
对运城市的农业气候特点,主要气象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出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时空分布特点,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针对各种气象灾害、提出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防卸措施和生产建议,为地方部门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商洛地区降水时空分布特点和干旱对农业生产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土壤水分平衡方程分析,提出干燥度K=0.82作为当地易干旱区分区指标。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趋利避害的若干雨养农业适用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陕北黄土高原,光、热资源丰富。但由于植被的生态条件被破坏,造成干旱缺水,农业生产一直上不去。要改变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的状况,必须首先改变气候条件。为此,本文在分析陕北气候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变陕北气候条件的具体措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光温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区的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光温条件的影响王贵生,苗峻峰(天津市气象局)引言当代气候变化已引起各方面的密切关注。从上世纪末以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确实出现了上升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的实测增温约0.6℃。80年代是本世纪全球气温变暖最显著的10年...  相似文献   

11.
桂林马铃薯冬季生产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桂林市的温、光、水及霜冻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越冬等农业气象条件,提出了马铃薯在桂林的合理种植时间及品种的安排,为马铃薯避开霜冻和提高产量提出几点措施,为桂林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我国农业气象事业系统发展的实践,提出了“农业气象系统工程”的概念,探讨它和传统农业气象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区别及其特点,列举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综合性研究中的应用成果,并以实例说明农业气象系统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经济效益,最后分析了系统工程在农业气象中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把系统工程应用和移植到农业气象科学技术体系中去,将为农业气象事业的发展开拓新领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1前言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大兴安岭山脉东麓的平原区,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除盛夏短时间内受海洋季风影响外,全年绝大部分时间降水系统来自西风带。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本地“光照充足、降水变率大、旱多涝少”的气候特点,农业生产力不高不稳。本文在对白城市农业气候资源利用现状、开发潜力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干旱是制约本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并针对当前农业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2白城市气候资源概述 这里使用1960年—1989年30年完整资料,从光、热、水三方面,对…  相似文献   

14.
省级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系统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气象情报服务是综合分析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为各级领导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和做出宏观评价提供辅助性决策信息。随着情报业务的发展,所需信息量不断增加,开展信息资料的自动化采集、整理、分析是必要的。自动化水平的高低标志着情报服务能力和水平,它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利用率和准确率,而且提高了服务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提高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手段。为此,我们根据本省特点对农业气象旬(月)报(以下简称AB报)和土壤墒情报(以下简称AL报)的业务化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广元枯水季农业用水盈亏分析及水资源潜力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广元枯水季节(11~5月)的农业需水及农业用水盈亏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年景下,枯水季水资源能够满足同期农业生产用水;枯水年,农业用水存在较大亏缺:无论是正常降水年还是枯水年,枯水季自然降水不能满足小春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必须实施全面灌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广元枯水年枯水季开源节流措施和水资源潜力挖掘途径。  相似文献   

16.
病虫害是农业气象灾害衍生灾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往往使农作物生长和发育受到抑制和损害,造成农作物产量减少或品质下降。通过对农业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对农业增产增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前言农业生产主要是自然条件下栽培绿色植物。‘手稼,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为之者人也”,说明气候(光、热、水)、土地和人的生产劳动是构成农作物生产力的三大因素。在这三在因素中,土地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可以通过人为劳动(包括政策、投入等)加以定向改变,气候因素则无论是时间或空间都是变化的,甚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影响。松原市做为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的波动性较大,高产年与低产年相差近一…  相似文献   

18.
吴劲松 《贵州气象》2001,25(1):20-21
分析赫章县1950-1997年光、温、水等农业气象条件,针对生产优质烤烟所需的气象条件对赫章县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划分,并结合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卫辉市的光、温、水资源对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得出,乳熟 ̄腊熟期的气候资源是影响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农业生产基础较差,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是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地处豫西南浅山丘陵区的泌阳县境内各地理分区的光、热、水等资源,认为该县气候特点适宜发展植桑养蚕生产,建议大面积开发蚕桑生产区域,并针对不利气象条件提出了气象专业服务措施和生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