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潮 《地图》2005,(6):56-56
《张继民远征路线图》最近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是地图出版物中具有开创性的第一幅“个性化地图”,是在继“个性化图书”、“个性化邮票”等新鲜事物之后.又一种创新性极强的文化结晶。它对于开拓地图选题思路,繁荣地图市场,扩展地图文化,起着示范带头作用,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2.
《地图》1992,(1)
《地图》从十月怀胎到正式刊行问世,已经走过了6年的历史行程。正如在创刊及一周年之际许多领导人的题词:“《地图》季刊的创刊,是地图绘制出版事业的一大进步,是一个里程碑”、“办好地图杂志,为普及地图知识,提高地图科学水平发挥积极作用”、“《地图》杂志的出版,将为地图的绘制、出版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园地,为出现更多的精美地图作出贡献”。《地图》作为一种科技刊物,  相似文献   

3.
开拓地图事业的广阔天地陆漱芬测量与地图是一个学科的两个方面,我国习惯用“测绘”一词来称呼这个学科。“测’在前,“绘”在后,以“绘”代表地图科学,似乎有过于简单化之嫌,以致有人会误认为地图学科只追研究画地图的技术工作。创立以《地图》命名的专业杂志是非常...  相似文献   

4.
成一农 《地图》2014,(1):68-75
“马王堆地图”、《禹跻图》、《华夷图》和《广舆图》,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图,而“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也是为我们所熟悉的绘图方法。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存在这些看上去绘制准确的地图以及这两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绘图方法,因此我们往往在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和评论中,津津乐道于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举世瞩目的交流盛会,为确保世博会期间不出现“问题地图”,上海市测绘管理办公室及早动员、尽早部署,通过“三大手抓”加强上海世博会地图管理工作。一抓地图编制和审核。组织力量编制世博版《上海市地图集》、《上海世博园区区位图》、《世博导览地图》、《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出入口示意图》、  相似文献   

6.
《地图》1993,(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汉代以前的原始地图,汉以后的古典地图,以及清代康、乾以来的实测地图三个阶段。我国最早的地图传说是古籍《世本·作篇》记载的“史皇作图”以及民间流传的《河伯献图》故事。《左传》关于夏禹铸鼎所刻图像被认为是“山海图”,就是一种原始地图。《周礼》记载的“九州之图”被认为是较早的旅行图。另据《述导记》记载,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创造了最早的石刻  相似文献   

7.
“地图”也称“舆图”。地图之重要中国古人即知,历史上最著名的地图传奇故事是春秋战国时期,荆轲向秦王献地图,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清代两广总督琦善不会看地图,上奏道光皇帝,昏言香港是“一叶扁舟,孤悬海外,无甚地利,无甚人烟”,成了擅行割让香港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8.
卷首     
倪庆华 《地图》2011,(1):5-5
随着文化传播的迅速发展,地图的内涵和外延被不断地扩展,原来"按照一定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以图形或数字的形式表示具有空间分布特性的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载体"的概念已经突破,许多其他的生活要素不断地“被地图”,时间或者空间分布的要素,哪怕是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也都被冠以“MAP”,如财富地图、学习地图、美女地图等等,姜育恒发行了歌曲专辑《地图》,音乐人袁惟仁创作了歌曲《地图》,卫斯理还创作了以《地图》命名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随着地球气候与冰冻圈研究的深入开展,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中科院寒、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与西安地图出版社合作,在吸纳前人的测绘成果并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共同编制出版了1:2000000中文、英文版的《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冰川湖泊图》,首次为青藏高原冰冻圈与环境效应的研究、揭示地球第三极自然环境的变迁等提供了一个透明的、通用的地图平台。从西安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冰川湖泊图》中地图“三性”(科学性、实用性、艺术性)与地图美学谈起,详细论述了地图“三性”之间的关系与实现提高地图审美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11.
朱炳贵 《地图》1997,(3):38-39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图生产部门由国家投人经费进行地图生产,地图工作者“坐等上门”、“等米下锅”,不存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大部分地图生产队伍进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场,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竟争,这对广大地图工作者来讲是压力,也是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律,将市场营销的观念贯穿于地图生产中,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方法和策略指导地图生产与营销,在市场竞争中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营销学作为研究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策略的学问,研究的不仅仅…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地图》2004,(3):79-79
《地图》杂志总编丛远东及各位编辑: 我不是从事地图或测绘的专职人员,但却是《地图》杂志的老读者,从1998年为单位订阅《地图》杂志,到2002年自费订阔,我与《地图》杂志情缘很深。我之所以喜欢《地图》,就在于这份杂志既有专业刊物的理论性、知识性,又有大众读物的趣味性。近两年,我曾撰写过几篇有关地图的小稿,承蒙不弃,《地图》杂志给予刊登,特别是2004年第1期《地图》刊登的“大漠深处统万城”的稿件,令我深受感动。  相似文献   

13.
窦庆文 《地图》1995,(4):44-44
浅谈地图的市场观念窦庆文(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500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地图市场也越发活跃,竟争相当激烈,以至于许多测绘部门的地图制印队伍“吃不饱”,一时又无法找“米”下锅,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从地图市场的...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地图》2002,(2)
非常感谢读者对我们《地图》的关注。 作为《地图》杂志,她的特色就是地图。从第2期开始,我们加大了地图的比重,而且编制了一些反映时事的地图,例如我国的铁路网的“八纵八横”示意图,  相似文献   

15.
钱浩沛 《地图》2006,(4):56-61
2003年第三期《地图》杂志中有一篇文章,名为《南斯拉夫版图:千年的动荡》,文中结尾处,曾预言“塞尔维亚和黑山”将有可能从地图中消失。打那以后,我就一直在找绘有“塞尔维亚和黑山”版图的地图邮票。没想到的是,在我尚未找到标有“塞尔维亚和黑山”名称的地图邮票时,却等来了  相似文献   

16.
李薇 《中国测绘》2009,(3):58-58
最近出差,在火车上的过期杂志上,看到一条已不是新闻的消息。上海出版了一种《上海出行方便地图》,这张图的外观有点像交通旅游图,特别之处是上面详细标注了市内各处公共厕所的位置,人们想方便的时候可以很容易地“按图索厕”,这种图俗称“厕所地图”。据说“厕所地图”,是上海的的哥们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95,(2)
上海编制求医问药地图一张专为上海及外地来沪患者“对症下药”的地图——《上海求医问药图》,目前正由上海医药广告公司和上海市测绘院联合编制,可望在年内问世。《上海求医问药图》的正面是新绘制的上海市区图,上面标有各大医院、特色门诊、著名中西药店、医药生产企...  相似文献   

18.
虞南 《浙江测绘》1996,(4):17-18
地方志与地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方志又称“图经”,“图则作绘之名,经则载言之训”。简言之,图加上文字说明,就是“图经”。方志又称“图志”,如唐《元和郡县图志》,后来图亡,只能称为《元和郡县志》。还有“图说”、“图考”都是方志的名称。由此可见,地图与方志是密不可分的,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并且常有“图冠方志之首”之说。因此,在编纂省地方志的同时,编制一部反映本省基本情况的大型地图集,作为省地方志的组成部分,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3,(4):52-55
在中世纪欧洲的T—O地图中.除了图表式的之外,还有一些非图表式的.上面有各种精美的图案。早期比较有名的非图表式T—O地图就是所谓的《“诗篇”地图》。  相似文献   

20.
朱炳贵 《地图》2002,(4):24-25
元明时期我国传统地图学发展走向了成熟阶段。陈组绶和他的《皇明职方地图》在其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著名地图史学家王庸先生评价说,明代舆图多源于元代朱思本地图,罗洪先之《广舆图》为继往开来之中坚,而陈组绶之《皇明职方地图》可谓“殿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