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依据电磁场理论,构建地电模型,利用有限差分对矿井三维地电异常体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异常体在电阻率不同、至巷道距离不同、及测点不同情况下的层测深曲线,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模拟矿井三维地质异常体地电异常响应特征,并与井下实测层测深曲线对比和分析,论证了矿井三维地电体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笔者以湖南大根垄钨多金属矿为试验研究区,以20 m点距在已知矿体上方取土壤样,并按照24 h提取时间、1 000 mL HNO3提取液、50 cm电极间距等工作条件进行了地电提取试验。结果表明,地电提取前后土壤中的元素含量变化不大,被提取到的金属元素应属土壤金属总量的一部分。次生晕与地电提取的异常形态对比发现:Co、Ni较清晰,W次之,Cr无异常;元素的异常特征主要取决于土壤中该元素的活性形式所占比例。综合分析认为地电提取异常与矿体的相对位置有关:矿体的下坡位置以及控矿断裂附近容易形成异常,距离原生矿体太近则会对异常有明显干扰。在本矿区,矿体风化程度越高对Co、Ni的地电提取异常越有利;其异常宽度一般比次生晕窄。  相似文献   

3.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深部找矿实验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考查电磁法在探测深部金属矿及地质构造方面的实际效果,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分别在埋深为500 m和1 100 m的两个已知隐伏铁、铜矿体上进行了实验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地电异常显示了矿体、断层以及岩层接触带的分布。在矿体埋藏深度小于500 m、矿层较厚时,地电异常十分明显;若矿体埋藏深度大于1 000 m,地电异常主要反应了控矿、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4.
利用点源二维有限元法,针对二维地电模型,进行了三电位电极系视电阻率参数及比值参数的计算,对几种二维地电断面三电位电极系的视电阻率及比值参数的异常规律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结果,为实际勘探中复杂地电断面的异常解释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利用比值参数进一步分辨复杂断面的电性异常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栗木矿田某些新方法找矿试验研究和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栗木矿田进行的土壤离子电导率、地电提取、吸附相态汞新方法试验研究表明,钨锡长石石英脉矿床上获得了高、低双峰电导率异常、单峰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钽铌花岗岩型矿床上获得锯齿状电导率异常、双峰夹一谷的“凹”形吸附相态汞异常和多点连续高峰地电提取多金属异常。表明在常规化探方法反映不出异常的厚层覆盖区,新方法能测出强度高、衬度大且与矿体位置吻合较好的异常。并对涧口—焦巴井找矿预测区三种新方法综合异常部位进行了工程验证,见到了矿体,说明各新方法找矿效果良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含异常体的三维地电模型进行系统正演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地—井瞬变电磁异常体快速定位方法.在对含异常体的三维地电模型进行正演响应规律分析时发现:纯异常场的X、Y分量曲线零点以及Z分量曲线的极值点与异常体深度对应较好;当异常体的规模、电阻率、埋深发生改变时,X、Y分量曲线形态基本不变;当异常体方位发生变化时,X、Y分量...  相似文献   

7.
电吸附法寻找隐伏铜、金矿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电吸附法是依据地电提取法理论发展产生的,与地电提取法相比,它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快速并消除了地电提取法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该方法在云南某隐伏铜矿和金矿上试验,所获得异常与矿体吻合程度高,指示矿体赋存部位准确,对厚度覆盖区矿体的快速定位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河南南阳地区寻找隐伏矿的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介绍在该矿区开展地电提取(CHIM)、土壤离子电导率(Con)、土壤热释汞(Hg)等多种新方法找矿预测试验,在测区内共圈出8个地电提取Cu、7个地电提取Ni异常,以及7个电导率异常、11个土壤热释汞(Hg)异常。并结合矿区元素共生组合和成矿作用,在测区内划分了3类4个具有找矿前景的综合异常靶区,其中Ⅰ类靶区1个、Ⅱ类靶区2个、Ⅲ类靶区1个,初步建立了该地区地电化学理想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监测地下介质污染问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地下介质不同污染模式的电性分布特征,给出了不同的地电模型。针对不同的地电模型,利用2.5维有限元正演模拟的方法计算出了不同监测装置形式下的异常分布特征,并给出了针对不同污染模式的最优监测装置形式和异常分析方法。同时模拟分析了对于不同污染程度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随机岩溶介质的电阻率正演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岩溶发育的影响,岩溶地区电阻率分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采用传统的正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岩溶探测的需要。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岩溶介质的电性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随机过程的谱分解理论来构造随机介质模型的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岩溶地区随机地电模型。对理论和实测地电模型的正演计算表明,随机介质能更有效模拟实际地电结构,正演结果更接近实测的异常形态。因此,岩溶地区的电阻率正演模拟计算采用随机介质模型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有助于对异常的认识,另一方面,随机介质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岩溶地区的地电模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江西乐安县相山地区开展地电提取法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研究,得出利用地电提取测量法在该区寻找火山岩型隐伏铀铅锌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异常特征及地质成矿背景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相山地区地质—地电提取综合找矿模型。利用该综合找矿模型,在外围区开展地电提取找矿预测工作,圈定有利找矿靶区7处。  相似文献   

12.
甘肃礼县王河金矿地电提取找矿方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河金矿地电提取找矿方法的实验研究表明,在已知矿体上方,地电提取Au、Ag、CuPb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且提取时加玉水的异常循环与矿体的赋存位置的吻合程度比不加王水的好,说明在黄土覆盖地区用该方法寻找隐伏矿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苏发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1996,20(3):223-227
双频组合波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是利用双频电磁波进行地电探测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各种典型地电模型视电阻率曲线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视电阻率是进行近区频域电磁测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电磁响应的单值函数,能客观反映地电断面的电性变化规律。具有压制背景场、突出地电异常的功能。它所表现的对地层的分辨能力和各种特性符合测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4种地电模型(单一正方体低阻地电模型、两个相邻低阻正方体地电模型、相邻低/高阻正方体地电模型、斜相邻低阻正方体地电模型)进行三极、二极、偶极等装置的正演计算,得出不同装置对低阻体的响应特征。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不同岩溶形态的电剖面ρs曲线特征及ρs等值线平面、断面图等异常特征。对比野外施工常用的几种装置异常幅度及分辨能力等特征后,认为:野外施工时,一般采用温纳四极装置或三极装置探测地下水效果较为理想。通过湖南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广西某地大型果园的两个成功找水案例,说明高密度电法在灰岩地区找水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203-208
基于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法,针对实际工作中具代表性的水平板状体及倾斜板状体进行正演模拟。分析总结了激电异常一维测深曲线、二维地电断面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入方向导数分析异常体边界响应特征。通过上述工作,获得了相对于异常体不同位置处测深点曲线类型及幅值的变化,总结了二维地电断面异常体与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变化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方向导数进一步提取异常体规模、产状信息,特别是避免了异常体下方陡立条带状异常错误解释为陡立带状异常体的假象,还原了异常体的真实形态。结合工作实例,成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给出水平地形下二维地电断面的电阻率及面激发极化异常的数值计算方法。首先用镜象法将半空间问题变为全空间问题,然后用付氏变换将点源二维地电断面的三维电场边值问题变换成二维边值问题。再用格林公式将二维边值问题转变成积分方程。用边界单元法解积分方程,并由付氏反变换,获得三维空间中的电位。用本方法计算了几种模型的电阻率异常及激发极化异常,并与模型实验对比,效果是良好的。与起伏地形二维地电断面的边界单元解法比较,本文所需的计算机内存减少很多,计算时间节省几倍。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203-208
基于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法,针对实际工作中具代表性的水平板状体及倾斜板状体进行正演模拟。分析总结了激电异常一维测深曲线、二维地电断面变化规律,进一步引入方向导数分析异常体边界响应特征。通过上述工作,获得了相对于异常体不同位置处测深点曲线类型及幅值的变化,总结了二维地电断面异常体与视电阻率、视极化率变化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方向导数进一步提取异常体规模、产状信息,特别是避免了异常体下方陡立条带状异常错误解释为陡立带状异常体的假象,还原了异常体的真实形态。结合工作实例,成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广西昭平古袍金矿区已知矿体上方进行的低电压偶极地电提取装置地电提取试验研究,显示阴极提取和阳极提取在已知矿体上方都获取到了清晰的地电提取异常。在矿头位置,阳极提取量比阴极提取量要大,而在矿体隐伏端,阴极的异常特别明显。阳极与阴极提取量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将阴离子与阳离子累加能更加清晰地指示出矿体的位置。说明地电提取测量法在广西大瑶山古袍金矿区寻找隐伏金矿是可行的,并且用偶极地电提取装置寻找隐伏金矿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顾观文  武晔 《地质与勘探》2004,40(Z1):243-246
电法软件中的可视化技术包括电法数据交互编辑修改、样点曲线和一维地电模型的可视化和人机交互、断面图等值线与颜色填充、二维地电模型人机交互建模、三维异常体交互建模.这些技术为实现一个实用、快速、操作方便的电法软件系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地电提取异常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以Au为例提出了地电提取异常的形成模式。地下深处的隐伏矿体发生电化学溶解,在多种地质营力作用下,使呈阳离子和阴离子态的金属离子迁移至近地表松散层中,在表生介质中吸附而富集。利用人工电场将土壤中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提取沉积在电极上,这部分离子晕称为地电提取离子异常。地电提取离子晕是活动态的,与下伏矿体有着动态联系,离子晕的成分与隐伏矿体的物质组分相一致,与隐伏矿床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相吻合,对寻找深部的隐伏矿床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