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铜聋山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方法对该区进行了综合研究。利用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5的TM多波段数据对研究区的构造信息进行了综合解译,结合主成分分析与波段比值法对矿化蚀变信息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该区的主要成矿构造为NE向断裂,线环构造的交汇部位是成矿的最佳环境;遥感矿化蚀变信息得到了有效的增强,与已知矿点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有利的找矿目标。  相似文献   

2.
多光谱数据的最佳波段选择直接影响图像的目视解译和信息提取。在分析TM影像各波段间的标准差、相关系数和最佳指数因子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最佳指数因子与蚀变信息光谱特征相结合的方法选择遥感影像的最佳波段组合。研究表明,最佳指数因子与蚀变信息光谱特征相结合是多光谱数据最佳波段选择的理想方法;TM4+TM5+TM7波段组合获取的合成图像构造清晰,岩性差异显著,最有利于蚀变信息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基于遥感数据对黑龙江省嫩江地区开展了蚀变信息提取与成矿预测.首先利用OLI数据波段多,视域广的特点,利用其进行了区域构造格架的建立及大规模地质体的固定,同时利用其多光谱特点,对工作区进行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提取工作.其次,利用GF-1卫星数据,对工作区进行地质构造详细解译,确定区内断裂构造规模、性质、形成顺序;进一步划分区内各地质单元界线,确定地质体地质产状、接触关系、生成顺序;追溯与成矿作用相关的地质信息,结合其它资料,圈定遥感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西藏冈底斯东段遥感构造解译及成矿靶区圈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照强 《地质与勘探》2012,48(2):387-395
[摘 要]通过利用Landsat ETM+遥感影像数据对西藏冈底斯东段进行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研究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在遥感影像中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并采用去相关拉伸、边缘检测等方法增强图像线性特征,提取构造信息。结合研究区已知地质资料和已知矿点资料,对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东西向线性构造是研究区的最主要构造,与北西向、北东向线性构造交汇区并与环形构造交叠区是有利的成矿区域,与已知矿点相吻合,并且还圈定出若干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陈菁  周萍 《地质力学学报》2015,21(2):209-217
土墩铜镍矿位于东天山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 矿床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为了进一步探测该地区的矿产情况, 采用ASTER热红外波段比值组合模拟的反演算法, 对发射率数据进行SiO2含量的定量反演, 在反演图上识别出了研究区内明显的石英断裂带。结合ASTER数据可见光—近红外光谱波段中提取出的构造信息, 得出研究区完整的构造解译图。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阈值分割法对研究区进行了铁染、羟基蚀变信息提取。最后根据区内线性构造、遥感蚀变信息、岩石分布特征、化探异常、已知矿床点分布资料综合分析, 圈定出6个成矿有利区, 为研究区今后的找矿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商业化遥感处理软件信息提取算法不能满足研究多波段遥感数据中的地质弱信息的需要,如主成分变换将不同的波段数据分解为互不相关的几个因子轴,但是各因子轴的物理解释比较困难。本文采用L2空间克莱姆-斯密特正交分解方法构造正交因子轴,新因子轴的建立基于矢量表示的投影定理。利用该种算法开发的程序处理多波段遥感数据,彩色合成的图象色彩平稳,图象中同类地物细节得到显示,物理意义明晰,采用该方法处理九江-瑞昌金铜矿带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用ASTER数据提取云南个旧西区矿化蚀变信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云  胡光道 《云南地质》2008,27(4):502-508
以ASTER影像为数据源、野外实测波谱数据为参考,用光谱角分类法(SAM)在个旧矿区提取矿化蚀变信息。为剔除假“异常”信息,用ASTER热红外波段的比值计算定义硅酸盐、碳酸盐和超基性岩指数作RGB合成得反应岩性信息的影像,据此确定西区重点研究区。在此区域再次用SAM提取矿化蚀变信息,结合用ASTER短波红外数据的比值计算增强的构造信息,分析提取的重点研究区矿化蚀变信息结果,为该矿区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基于ASTER数据的岩溶地下水天然出露点信息的提取与识别.根据研究目标,以ASTER数据为信息源和调查工具,制定相应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流程,增强与岩溶地下水天然出露点信息相关的影像特征;应用热红外遥感理论和技术,以ASTER数据热红外波段为信息源,借助岩溶地下水天然出露点与其他地物的温度差异,探索它们之间的可分性;结合ASTER数据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的解译成果,进行岩溶地下水天然出露点信息识别.  相似文献   

9.
在对Landsat7ETM+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对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图像做滤波处理以增强区域构造特征来进行遥感构造解译;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阈值分割法提取铁染、羟基蚀变信息;最后对解译的线性环形构造和提取遥感蚀变信息、航放异常和已知铀矿床(点)分布资料综合分析,圈定出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对应分析方法及其在成功提取哈达门沟金矿含金蚀变岩带信息的应用实例。该方法对变量和样品统一分析,将原始波段的大部分信息集中在几个互不相关的特征波段中,其中几类主要的地物在这些波段区别明显,从而可利用少数几个波段表征所要信息,有效地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实现含金蚀变岩带信息的快速提取。  相似文献   

11.
胡钧 《上海国土资源》1999,(1):26-30,38
针对新颁国家标准,采用改进的测试技术,对桩基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不同类型基础所相应的测试方法,桩基动力特性参数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Near the outskirts of the Albanian port of Durres on the Adriatic Coast, at a place called Porto Romano, an old chemical complex has been producing chromate salts for a period of ∼20 years (1972–1993). As a result large quantities of chromite ore processing residue (COPR) waste were released mainly as suspended particles and/or dissolved species in effluents, which settled in a decantation pond area, 200 × 250 m in size, east of the industrial plant. Unfortunately, pollutants were spread out with time. Knowing that chromium mobility and toxicity in natural settings is species dependent, the species characterization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sampling media (pond sediments, lagoonal sediments and water samples). Five pond profiles were sampled within the decantation area up to a depth of ∼1 m, till the underlying Quaternary lagoonal silty-clays were reached. Total Cr content is highly variable with values between 1,130 and 24,409 mg/kg which is clearly higher than the defined local background values for lagoonal silty-clays (198 mg/kg of Cr). Leaching of Cr(VI) especially occurs in the pond sediments, which are low in OC, CEC and clay content, under acidic and neutral pH conditions (e.g. up to ∼2,230 mg/kg Cr(VI) leached from a sample containing a total concentration of Cr 12,200 mg/kg). Moreover, leaching of the Cr(III) occurs only under strictly acidic conditions (maximum 1,144 mg/kg leached from a sample containing a total Cr-concentration of 17,608 mg/kg). In this study also a number of natural attenuation conditions (i.e. reaction with lagoonal clays rich in organic matter and iron as well as isomorphous substitution) have been recognized.  相似文献   

13.
王长虹  朱合华  钱七虎 《岩土力学》2014,35(Z2):386-392
岩土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由于存在取样数据之间自相关和互相关的特性,未知点的岩土参数属性可通过特定的方法内插或外推,经典的数理统计方法难以确定周围的数据样本点以及相应的插值系数。首先介绍地统计学中基于距离加权的普通克里金(ordinary kriging, OK)算法、泛克里金算法(UK)和协克里金算法(CK)。由于基于滑动距离加权的OK算法无法度量局部空间的奇异性,将引入多重分形理论弥补该缺陷。以2010上海世博会的世博轴区域(长525 m,宽80 m)为工程背景,区域内共有42个取土钻孔,以典型的粉质黏土层3个重要的物理力学指标,即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压缩模量验证以上算法。对于岩土参数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预测精度由高至低为多重分形联合模型(MK)、协克里金模型(CK)、泛克里金模型(UK)、普通克里金模型(OK);对于岩土参数压缩模量,相应的顺序为泛克里金模型和普通克里金模型位置互换。研究结果证明,在岩土参数空间场的分析中,辅助信息有助于提高数据预测精度,并且多重分形联合模型有助于分析空间局部的奇异性。  相似文献   

14.
山东蓝宝石的主要致色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蓝宝石颜色深暗,与其主要致色元素有着直接关系.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认为:Cr2O3是红色、橙黄色、黄色的主要致色因素.而w(TiO2)低,w(TFeO)高,尤其是Fe3 大于全铁的90%,TFeO/TiO2比值大是山东蓝宝石颜色深暗的主要原因.对其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Cr3 离子的d-d电子跃迁、成对Fe3 离子、单Fe3 离子的d-d电子跃迁、Fe2 -Ti4 之间的电荷转移、Fe2 Fe3 之间的电荷转移等是山东蓝宝石致色的本质.代表绝大多数山东蓝宝石颜色的深蓝色蓝宝石,缺失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的575~711nm吸收带,即缺少Fe2 -Ti4 之间的电荷转移.因此,针对性地选择w(TiO2)高的蓝宝石进行改善,或是设法加入TiO2、减少Fe3 含量、在还原条件下改变其TFeO/TiO2的比值,应是目前山东蓝宝石改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历程及未来环境演化趋势是当今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海水古盐度作为反映古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古环境反演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广西北海近岸海域BBWZK8沉积柱的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运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对沉积物中反映古盐度的重要地球化学指标——w(Sr)/w(Ba)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拟合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ARIMA(1,1,0)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4 200 a以来沉积物中w(Sr)/w(Ba)比值的演化规律,模型的拟合曲线与过去环境演化历程基本吻合,也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400 a中北海近岸海域沉积物中的w(Sr)/w(Ba)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即海水的盐度将持续增大),但相对于以往的变化幅度(过去1 200 a),其降低的趋势明显放缓,据此可推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区域气候将保持缓慢干旱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各种类型的金矿脉常呈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产出,对它们用欧几里德方法进行描述和分析,不仅难以精确地说明其几何形态特征,有时甚至无法作出实际测量,因此也就很难掌握其产状变化的准确趋势,给金矿床的定量定位预测造成了困难.分形理论为获得有关隐伏矿床(脉)分布的更为准确的信息提供了有利工具.通过对招远灵山和河东两个典型金矿床矿脉分维数、几何丰度和有效紧密度等研究,讨论了分形理论在紧密结合地质特征条件下,客观准确揭示不规则矿脉变化规律及在找矿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地震干涉法(SI)是一种用来计算两个信号接收点之间格林函数(GF)的方法,它的基本假设是以其中一个接收点位置为虚拟源,可用来计算两点间震源传播的旅行时间。然而采用直接叠加的方法压制干扰信号,计算得到的干涉格林函数效果不佳,因而计算得到的旅行时间也不够精确。这里基于奇异值分解法(SVD)对叠加前的互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及重构,可以有效压制两点间来自干扰源的信号,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固有几何拓扑结构降维特性提取主信号,计算得到新的干涉格林函数。数值模拟及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使用SVD和PCA综合处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干涉格林函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Samples of groundwater were collected from 17 sites in the Jianghan plain in July 2007. Sixteen phthalate esters (PAEs) were detected in samples collected by using solid-phase extraction (SPE)-gas chromatography (G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one or several PAEs in all the sample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AEs ranged from 80.12 to 1882.18 ng/L. Four PAEs, i.e. di-isobutyl phthalate (DIBP), di-n-butyl phthalate (DBP), bis (2-ethoxyethyl) phthalate (BEEP) and di (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Among these, DIBP, DBP and DEHP concentration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ter supply from the Yangtze River, Hanjiang River and Honghu Lake.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of BEEP was irregular,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kind of products containing BEEP in the related areas. PAE distribution was irrelevant to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ample depth.  相似文献   

19.
锶元素地球化学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国外学者已广泛应用Sr^2 ,c(Sr)/c(Ca)或c(Ca)/c(Sr),n(^87Sr)/n^(86Sr)作为示踪元素研究地表河水的来源组成、监测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确定含水层的越流补给量和恢复洞穴沉积环境等。国内90年代以后开始应用锶和锶同位素研究河流的补给来源,探讨泉群流动系统和应用c(Sr)/c(Ca)、c(Sr)/c(Mg)研究岩溶水系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应用c(Sr)/c(Ca)、c(Sr)/c(Mg)、n(^87Sr)/n(^86Sr)研究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河水组成的思路和方法。展望了锶元素地球化学在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调研了国内外近些年在页岩油(气)微尺度流动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分子动力学方法(MD)、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孔隙网络模型(PNM)3种计算模型的角度展开分析,同时结合作者的前期工作,分析了影响页岩油(气)流动输运的关键因素,指出3种方法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认为PNM方法可作为微尺度流动研究的基础模型,并将3种方法之间的联系有机地体现在研究路线框图中,为页岩油(气)微尺度流动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