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温17℃、水位埋深10.14米、气压1.029千帕……日前,在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办公室内,工作人员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就实时获取了远在300多公里外某处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温、水位、气压等详细数据。这就是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历时4年、总投资1亿元建成的国家和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初步形成了全省地下水环境监测"一张网"。据悉,该平台依托覆盖全省范围的1580个监  相似文献   

2.
<正>3月3日,一口深300米的地下水自动化监测井在辉县市常村镇王村铺村开钻,该工程是由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的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总投资4533万元。据了解,该地下水监测工程是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批准建设的公益性省级地质环境监测工程,计划新建387个监测站点,总钻探进尺(注:钻探或钻井工程术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省煤田地质局一队承揽的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野外钻探工作已全部顺利结束,共完成地下水监测井52口,总进尺4162米。在河南省地下水监测工程(信阳市、驻马店市两个地区)施工的4个标段中,煤田一队承担施工的Ⅳ标段率先完成了野外钻探施工、洗井、抽水试验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记者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专项办公室获悉,截至8月底,全国20个省份已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钻探施工任务,完成总体任务90%以上,总计完成钻探进尺67.8万米,占工程总进尺的99%;建成地下水监测站点9364个,占工程站点总数的94%。据介绍,预计今年12月底前,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全面完成东北片区、西北片区、西南片区和中东南部分省份的监测站点建设任务,2018年6月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20401个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取得重大进展,90%以上的地下水监测站点建设已经完成。据悉,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将全国划分为16个重点监测区,包括1个国家级地下水监测中心、7个流域监测中心、63个省级监测中心,共建设地下水监测站点20401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持续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水质明显变差,水位持续下降等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该文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下水监测工作的发展沿革,概述了各时期监测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国家和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对山东省地下水监测工作的作用,介绍了地下水监测内容和手段,总结了地下水监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针对重点监测区监测网有待完善,专门性监测井比例尚需提升,自动化监测能力稍显不足,监测经费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站网规划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构建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成果技术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16日,国家级一孔多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建设工程在郑州开工。该监测井设计井深350m,是全国首个一孔四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全孔取心并录井,采用裸孔下入4根观测管分层成井,安装4套水位水温遥测、自动记录混合系统,实现一孔四层地下水动态和水温自动化监测。该孔示范监测井建设项目拟通过1年时间取得阶段性成果,探索多层地下水监测孔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经验,为实施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提供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通过实施示范监测井建设,增强地下水监测监督能力和预报预警能力,为保护地质环境,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提供信息服务和…  相似文献   

8.
<正>10月18日,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编制的《鹤壁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业务协同审批管理系统项目设计书》进行评审。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鹤壁市智慧城市管理办公室、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等有关专家参加评审。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启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国家、省、市新的三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该文介绍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基本概念、主要建设内容,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服务对象、基本要求,细化了各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要求,规范了建设行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1月30日,由河南省遥感测绘院承担的鹤壁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在鹤壁市通过专家验收。据悉,鹤壁市空间规划信息平台建设项目自2017年4月启动以来,在鹤壁市国土资源局、河南省遥感测绘院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四类标准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动态监测是获得地下水动态信息,掌握其变化规律的直接手段。目前,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多数采用5天一次的监测周期,也有选用10天的。根据数理统计分析的原理,可针对不同动态类型区地下水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变化规律,观测精度要求,采用不同的监测周期。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分布式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分布式多参数监测系统是基于分布式总线技术,利用各种监测传感器和多路复用器,实现了对地下水多种参数的远程集中实时监测,解决了地下水多种参数监测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承担,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的河南省2019年基础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成果已正式向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汇交。至此,2019年河南省基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全面完成。该项目于2019年6月正式启动,监测范围为全省158个县(市、区),汇交成果包括了遥感影像数据、遥感解译样本数据、地表覆盖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元数据以及相关文档资料,数据量约13TB。  相似文献   

14.
正4月3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就共同组建"地理国情监测中原中心"(以下简称"中原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当天举行的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座谈会上,本着"优势互补、协调创新、服务中原"的原则,上述三方约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地理国情监测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科技进步与成果应用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区地理国情监测。据介绍,"中原中心"将以郑州为  相似文献   

15.
正6月1日,河南省引进的首台自然资源移动监测车,交付河南省遥感测绘院使用。据介绍,自然资源移动监测车配备的自然资源移动监测系统,是我国首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该系统以改装后的商务车、越野车、船舶等各种运载工具为载体,将激光扫描仪、惯性测量单元(IMU)、GPS以及数码相机等传感器集成于一体,实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采集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由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和郑州市节水办共同完成的2014年郑州市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通过验收。据了解,本次监测将地下水划分为浅层地下水(埋深80米以浅)、中深层地下水(埋深80~350米)、深层地下水(埋深350~800米)和超深层地下水(埋深800~1200米)4个含水层组。本次监测历时1年,从地下水动态分析、水质监测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地表水共取样15组;地下水取样层位涵盖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地下水,共取  相似文献   

17.
为防止城区地面沉降,随时掌握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济宁市地矿局、市建委每年共同出资25万元,委托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定期进行地面水准测量和地下水动态网点监测。此前,鲁南地质工程勘查院在完成的《济宁市城区地面沉降防治勘查报告》中,指出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并建议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地面沉降的进一步发展。济宁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作出了以上举措济宁市对城区地面沉降实施动态监测$济宁市地矿局@王金凯  相似文献   

18.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能取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已被社会广泛认可。但它的开发利用是通过热泵系统,从地质体中汲取地温资源与建筑物间进行能量交换,必然打破地质环境的自然生态平衡。该文分析了地源热泵工程对岩土体和地下水的温度、地下水水位、水质、微生物生存环境等产生的影响。介绍了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地埋管和地下水2种不同换热方式热泵工程各自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中地质环境监测点(孔)平面布置位置和数量、垂向上监测仪器的深度和间隔距离、主要的监测项目、监测精度、频率要求,以及利用监测数据可进行分析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19.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组织人员对全市地下水监测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登记,标有“保护监测井,人人有责”等字样的标牌被立在各个地下水监测井旁。自此,宁波市地下水监测井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益阳市区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状况、城市规划发展等,科学合理部署了地下水监测井网.作为湖南省地下水井及自动监测平台建设示范,监测井网部署思路和自动化监测体系建设可为省内其他地区地下水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