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通过试验,提出一种用首数秩次递增计算来求解最佳齐波夫分布律拟合线数组的数学方法。文中提供了BASIC语言的计算机程序,使求解更为方便。用该法对某金、银矿带的资源总量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李景春 《地质与资源》1995,4(2):147-152
齐波夫律是用于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建立模式过程简单,需要的样本数量少。本文试用齐波夫律对北山地区南金山金矿区进行了金矿资源预测,结果表明该矿床可能近于大型矿床,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扩大金矿储量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李景春 《贵金属地质》1995,4(2):147-152
齐波夫律是用于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建立模式过程简单,需要的样本数量少。本文试用齐波夫律对北山地区南金山金矿区进行了金矿资源预测,结果表明该矿床可能近于大型矿床,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扩大金矿储量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齐波夫定律作为一种矿产资源预测方法,计算过程简单,采用少量的已知数据就可估算潜在资源,效果明显。该法一般多应用于成矿区(带)的预测,而在范围较小的矿区应用还不多。本文应用齐波夫定律在大坊矿区对金、银资源预测进行了尝试。其结果表明,大坊矿床可望成为大型银金矿床,齐波夫定律同样适用于矿区范围的资源预测。  相似文献   

5.
用齐波分布律和阻尼曲线现象进行矿产资源预测,具有采用数据少,计算方法简单的特点,与元素丰度模型法,黎彤法等方法预测的结果基本相当,夹皮沟金矿田是一研究程度与开采程度都很高的地区,运用齐波夫分布律和阻尼曲线现象对其进行预测,夹皮沟金矿田仍有500t左右的潜在资源量,找矿潜力达74%,尤其是沿主剪切带附近,仍有大型,超大型矿床隐伏,只是勘探深度要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
董耀松 《世界地质》2003,22(3):262-265
应用齐波夫定律预测资源量的方法简单,有效。本文使用齐波夫定律对红旗岭铜镍矿的资源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红旗岭地区具有可观的铜镍资源潜力。同时,分析了应用齐波夫定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7.
齐波夫金矿资源量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齐波夫定律对甘肃某处金远景区进行了资源量和矿床数的预测,并讨论了影响预测的若干因素,明确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首次利用化探资料对攀枝花—西昌地区这一重要金属成矿带近十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一些重要金属矿产进行统计预测,得出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文简介了丰度模型、齐波夫律、特征分析、信息量与隶属函数等方法,并对其中某些方法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9.
齐波夫(G.K.Zjpf)定律已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区域矿产储量予测。但是,该定律是否适用于区域矿产储量予测,还没有见到明确的论证。本文将从区域矿产储量予测的一般特点出发,讨论这个问题。 在讨论中,假定区域成矿条件相同;对于成矿条件变化的区域,总可以区分出成矿条件相同的局部;因此,在区域成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讨论问题,同样具有普遍意义。 齐波夫定律应用于区域矿产储量予测时可表述为:  相似文献   

10.
分形不变分布及其在山东地区金矿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申维 《地学前缘》2008,15(4):65-70
自相似性(标度不变性)是地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矿床储量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结构。分形不变分布的特点要求大于某一尺度物体的数目与物体大小之间存在幂指数关系。论证了幂函数分布、帕累托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齐波夫定律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分形不变性质,它们是分形模型的数学基础。基于分形模型,用求和方法确定中国山东省金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值范围。等值线大于或等于金地球化学元素临界值(200×10-9)围成的异常面积包含了已知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Carrara大理岩高温高压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精度的Paterson高温高压流变仪对Carrara大理岩在高温(873~1173K)高压(~300MPa)以及约10-6~10-3s-1应变速率下进行了三轴压缩变形实验。结果表明,在等应变速率条件下,其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等温和等压条件下,其强度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先快速增加而后缓慢增加。在应变速率对差应力的双对数投图中,我们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拟合直线的斜率减小,并且在873K和高应变速率时973K温度下Carrara大理岩的流变本构方程服从指数律变化关系;而在高温(1073K和1173K)和973K低应变速率条件下Carrara大理岩的应力指数n为5.3~7.7,且服从幂次律变化关系。因此,Carrara大理岩在本研究的实验条件下主要有两种变形机制,一种是用指数律表示的高应力变形机制;另一种是用幂次律表示的中等应力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刘新会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Z1):118-120
金龙山矿床已具大型规模,但由于认识上的分歧,对矿区勘查前景存在不同看法.齐波夫定律在预测金矿资源方面效果不错,利用齐波夫定律对金龙山矿床储量进行分析,其远景预测量为90.473 t,加上现有的储量可达到特大型规模.2005年仅丘岭矿段就提交334资源量23.5 t,从而证实了预测的可信性.随着深部勘探的进行,金龙山金矿的扩矿潜力必将进一步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刘新会 《地质找矿论丛》2006,21(10):118-120
金龙山矿床已具大型规模,但由于认识上的分歧,对矿区勘查前景存在不同看法。齐波夫定律在预测金矿资源方面效果不错,利用齐波夫定律对金龙山矿床储量进行分析,其远景预测量为90.473t,加上现有的储量可达到特大型规模。2005年仅丘岭矿段就提交334资源量23.5t,从而证实了预测的可信性。随着深部勘探的进行,金龙山金矿的扩矿潜力必将进一步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分形分布函数及其在大型矿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形概念应用在地球科学中来刻画地质量和物体的自相似特征.研究表明,分形模型常常提供有力工具来刻画地质量和物体的基本空间分布结构.许多地质现象具有尺度不变性,分形分布的特点要求大于某一尺度物体的数目,与物体大小之间存在着幂指数关系.本文论证了幂函数分布、帕累托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齐波夫定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分形不变性质,它们是分形模型的数学基础.基于分形模型,用求和方法确定中国山东省金地球化学元素异常值范围.等值线大于或等于金地球化学元素临界值(200×10-9)围成的异常面积包含了已知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利用“p100/q100”律对胶东地区金矿资源潜力估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申维 《地学前缘》2001,8(4):463-466
利用幂函数分布在高端截尾 (uppertruncation)条件下具有分形性质 ,即尺度不变的特征 ,证明了统计量q具有分形性质 ,即它与尺度参数k无关。在总体的随机变量X服从幂函数分布条件下 ,从“p10 0 /q10 0”律的概率形式推出“p10 0 /q10 0”律的分形形式 ;“80 /2 0”律是“p10 0 /q10 0”律的一种特殊分形形式。当a =1.16,p =0 .2 0时 ,q =0 .80 ;将“p10 0 /q10 0”律应用于山东胶东地区金矿床储量数据 ,得到了该地区大中小型金矿床的“p10 0 /q10 0”律表达式和相应的百分数。比较理论计算的结果与样本观察值计算的结果大小 ,可预测该地区可能存在 1个或 2个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五层楼"垂直形态分带模式是中国地质工作者提出的经验成矿模式,在钨矿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该模式的形成机制尚未阐明。文章通过定量分析漂塘钨矿床脉体形态和成矿元素统计分布特征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发现随着深度增加,脉幅分形维数逐渐减小,表明宽脉比例逐渐增加和脉体系统连通性增强。钨锡品位的分形维数都向深部逐渐降低,说明高品位矿石比例增加。钨锡含量都服从混合对数正态分布,二者在深部都由三个子分布组成,均值较高的子分布反映了漂塘最主要钨矿的成矿阶段;在浅部钨含量由两个子分布构成,锡含量服从单一对数正态分布。钨锡含量子分布数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反映深部成矿期次叠加多于浅部。成矿元素分形维数在深部较低是由深部均值较高的子分布造成的,深部多期次裂隙张开和成矿充填过程可能是深部宽脉较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齐波福定律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齐波福定律是齐波福(G.P.Zipf)于1949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概率分布型.它的原文是:The biggest is twice as big as number two, three times as big as numbet three and so on(最大的是与第二号的两倍一样大,与第三号的三倍一样大,依此类推).齐波福认为这种分布型在人类  相似文献   

18.
论煤中伴生元素的成因分布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30余幅元素分布类型图的分析,将煤和岩石中的伴生元素划分为原生型(服从正态分布)、叠加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流失型(服从负偏斜对数正态分布)、再生型(呈非正态分布)和复合型(呈混合态分布)等五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9.
被动椭圆形标志物应变分析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计算机数学模拟的方法更深入地探讨了椭圆形标志物应变分析技术(R_f/Φ去应变法、Shimamoto等提出的代数法、调和平均值法和算术平均值法)的适用条件。一共形成了十一组有代表性的应变前数组,四种变形路径:纯剪、单剪、纯剪加单剪和体变。当应变前数组在(-90°,90°)内均匀分布或随机分布时,无论变形路径是哪一种(共轴的还是非共轴的),上述的所有方法都是适用有,且以代数法最佳。当应变前数组具有优选方位(单峰分布)且变形路径为共轴递进变形时,在一定条件下,R_f/Φ法能用来估计应变。经分析发现当应变足够大时,调和平均值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应变计算法。  相似文献   

20.
岩石碎裂作用的分形尺度(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agah.  H 《地学前缘》2000,7(1):169-177
各种各样的统计幂定律关系经常成功地被用来描述碎屑大小分布和断口形状 (不平整度 )的分级规律 ,表明碎裂作用是一种尺度不变的作用过程。一条新的有关岩石碎裂作用破裂能量的尺度律 ,可以由分形几何以及Griffith能量平衡的概念推导出来 ,而且它与先前三条关于大小缩减或Hall Petch关系的理论是相一致的。从材料强度的观点来看 ,断口形状的分形维数是形状因子和岩石Weibull均质系数的函数。在任何一次采集中 ,如果碎屑都是致密压实的 ,那么大小分布和碎屑不平整度的分形维数是相同的。然而有些地壳碎屑在三维体积上已不再是致密压实的 ,破裂的地壳可被当作分形的多孔物质来处理。在此情况下 ,地壳碎屑形状的分形容量与地壳断口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相关 ,可以预期 ,在大地构造及地震强度的分形分析中 ,地壳断口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可作为断裂制约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