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都加速了对氦气测量方面(以下简称氦法)的研究,并取得了肯定的地质效果。大量实测资料证实,氦法是一种可用于区域地质研究和寻找能源资源(首先是铀矿普查勘探)以及地震预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建谱 《铀矿地质》1994,10(3):175-180
本文介绍了土壤样氦气测量方法勘查隐伏陷落柱及其找深部铀矿的简要原理和应用效果。通过对5个实例的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在陷落柱边缘及其中部氦含量变化明显;在隐伏铀矿体的垂直投影部位,地表有较好的氦异常。从而说明:用该法可为煤矿寻找隐伏的陷落柱,可以探测与成矿有关的岩溶塌陷构造,寻找铀矿及各种断裂构造,可以为各种受断裂控制的热液矿床指明远景地段,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赛璐珞球(乒乓球)具有渗透氮气的性质,埋于土壤中可作为氦气的收集器。用质谱法分析滞留于球内的氦气,达到找铀矿和地质研究的目的。积分集聚取样法,既相对提高了样品中氦的浓度,也减少了气象诸因素的影响,可获取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氦气的天然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广之  高伟  江浩  庄原 《物探与化探》2009,33(2):154-156
氦气具有的不易液化、稳定性好、扩散性强等特点,使它既能在天然气藏中富集,又能垂向运移至地表。氦有大气氦、壳源氦和幔源氦3种来源。3He主要来源于地幔;4He主要来源于地壳,通常以R/Ra来表示氦的来源。氦气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地质意义:地表氦气浓度异常有一定油气指示意义;氦气的同位素分布特征值(R/Ra)还具有指示油气构造环境、指示断裂带及旁证CO2气藏的成因等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氦元素具有惰性和很高的扩散系数,同时,是一种在水中溶解度低,不易被吸附的稳定元素,其基本来源是~(233)U,~(232)Th的放射性衰变产物。因此,近些年来氦被认为是探测深部铀矿体的一种可能的指示元素。氦元素在地下的垂直分布是随深度递增的,而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地质,矿产诸因素的函数。地下氦源通过扩散和液相渗滤来不断向地表迁移。岩石裂隙对扩散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由于近地表的土壤疏松,故其中的氦气多与大气中的氦造成平衡,因此壤中氦气测量在  相似文献   

6.
目前,氦气测量在地质填图、构造研究、地震预报及寻找有用矿产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我们在621铀矿床上进行了氦气测量的试验工作,试图探测地下深部埋藏的铀(钍)矿床,并获得了初步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渭河盆地地热井、油气调查井、氦气调查井气样分析成果,结合近年来地质、物探新成果分析,发现渭河盆地各类钻井中普遍存在含氦天然气,且这些天然气,按甲烷和氦气含量可分为富氦天然气和贫氦天然气两类。位于渭河盆地边部的地热井、区域地质和物化探成果均佐证了渭河盆地基底存在上古生界,未见隐伏的花岗岩体。区域构造演化佐证了渭河盆地周边断裂的形成与区域断裂同期,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区域演化的一部分,其主沉降期是新生代。因此,前人对渭河盆地形成的最早时间为始新世以及不存在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基底以及氦气的主要气源岩是分布于基底的富铀花岗岩体和秦岭造山带富铀花岗岩体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探究。对比邻区鄂尔多斯盆地,发现渭河盆地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可作为烃源岩,伽马异常层可作为氦源层,这为重新评价渭河盆地的氦气资源地质前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全吉山地区施工的一口煤炭预查钻孔显示氦气异常,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全吉山地区氦源层、氦气的运移条件及储盖层条件等氦气形成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研究区氦气以壳源氦为主,其次为幔源氦气;有基底/岩浆—氦气/氮气成藏和基底/放射性层位—氦气成藏两种成藏模式;基底岩性特征影响氦气的生成条件,沉积相特征影响氦气成藏的储盖条件,构造特征控制氦气成藏的运移方向,并优选了全吉山和航亚两个氦气资源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原生金故控矿构造上方土壤中高氦异常及不同地质构造单元上方氦的分带性;说明了应用氦法勘查原生金矿与划分地质构造单元的依据。并用实例证实了土壤氦气测量方法在这两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利用离子泵测氦仪,测定水浸土壤样的水中氦的找铀矿方法。通过十项浸泡条件及测量试验,确定了处理土壤样的水浸技术。在矿床上取样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陡倾角地层的条件下,壤中氦异常出现在深部铀矿化范围的水平投影位置上,说明该方法对寻找隐伏铀矿是有效的,可用于地表详测等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江西省铀矿地质成果的基础上,评述了50年来铀矿地质工作进程,概述了铀矿地质特征,对部分矿床技术经济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全省铀资源潜力,提出了今后铀矿找矿的6片重点地区。即在赣杭铀成矿带的相山地区北部、西部和盛源—天华山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在南岭、武夷铀成矿带的寻乌—会昌地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和花岗岩型铀矿;在大王山—于山铀成矿带寻找碎裂蚀变花岗岩型铀矿;在修水—武宁地区寻找碳硅泥岩型铀矿。  相似文献   

12.
放射性物探手段测量是寻找放射性矿产的重要依据,尤其是配合地质测量开展的放射性物探测量手段,对于铀矿地质找矿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若尔盖铀矿田新一轮的铀矿地质调查工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铀矿田内开展的放射性物探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提炼出在若尔盖地区寻找铀矿的三种有效的物探手段对其特征进行了详细总结分析,并对其在找矿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7,(5)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基地之一。通过对商丹地区不同类型铀矿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划分出花岗伟晶岩脉型、花岗岩型以及构造热液型三种铀矿类型,进而提出"依托地层、抓住岩体、控制岩脉(脉岩型)、查明构造(构造热液型)、注意岩体中矿物结构构造及主要矿物含量变化部位(花岗岩型)"等寻找铀矿的找矿判据和找矿方向。同时针对该地区铀矿的成矿地质特点,提出立体式综合勘查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姜涛  李伟林 《铀矿地质》2021,(1):120-130
为扩大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成果,以青嶂山矿集区1:5万210Po测量数据为依据,研究了210Po法在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异常特征及应用效果。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应用趋势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趋势面分析消除了不同铀含量的地质背景对提取210Po异常的影响;210Po法与地面伽马能谱、氡气测量、 AMT组合应用对寻找花岗岩区深部隐伏矿体具有良好的效果,多种测量方法均出现峰值的部位,为含矿构造带或铀矿体产出部位;经钻探工程验证,在210Po法及相关方法异常区揭露到铀矿工业矿段,210Po法在粤北花岗岩型铀矿勘查中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5)
渭河盆地分布较多的氦气聚集区,氦气来源可能为与其基底隐伏或周缘U、Th含量较高的花岗岩体,通过对这些岩体中富含U、Th的矿物相研究可知,这些中生代花岗岩,具有很强的生氦能力,出现含U、Th元素的褐帘石、绿帘石、磷钇矿、锆石等副矿物,少数岩体还出现晶质铀矿等富U、Th矿物;渭河盆地地热井氦气含量与周缘花岗岩体的U和Pb含量的密切相关,花岗岩体U和Pb含量越高,周围的地热井氦气含量越高,和岩体Th含量关系不大;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整个渭河盆地南缘出露得花岗岩体中U、Pb含量最高的花岗岩岩石类型,这类花岗岩越多,代表生氦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6.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四大类型铀矿之一,它们主要集中分布于南岭中部的诸广一贵东地区,区内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数十个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花岗岩型铀矿在诸广、贵东岩体内的集中分布与区内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该区花岗岩型铀矿所具有的成矿规律和一系列有利于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来看,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7.
氦气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稀有非烃类气体,在一些油气藏天然气组分中不断被检测到,其中不少达到或超过了工业开采标准。从综合利用氦气资源考虑,对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氦气富集特征和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通过石油钻井和测试资料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沙西2号、巴什托和亚松迪等油气藏天然气组分中氦气含量较高,氦气作为天然气伴生物而富集成藏。其储集层位为下奥陶统、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和下白垩统,主要富集在构造圈闭高部位或油气藏顶部;其成因特征以壳源氦为主,有少量幔源氦的加入;二叠纪火山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氦源;深达基底的断层为深部氦气向上运移的通道,良好的封盖条件有利于氦气富集成藏与保存。  相似文献   

18.
桃山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之一,铀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桃山铀矿体呈短小分散、脉状或群脉状、品位低,常规开采不经济。本文试图通过已有的地质勘查成果结合深源成矿、小岩体成矿及伸展构造成矿等最新成矿理论对在桃山地区寻找隐伏富大铀矿提出了大胆设想,并指出了桃山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贾凌霄  马冰  王欢  于洋  徐佳佳  陈静  邢佳韵 《中国地质》2022,49(5):1427-1437
【研究目的】 由于氦气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在科学研究、医学和高科技行业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寻找更多的氦气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是地质行业的责任。【研究方法】 按照统计分析原则,对全球氦气勘探成果与供需形势进行梳理、总结。【研究结果】 全球氦气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氦气供应国为美国、卡塔尔、俄罗斯等。近期,许多公司开始在北美地区、俄罗斯、卡塔尔、坦桑尼亚等地开展氦气的勘探开发,其中北美部分地区的氦气资源位于富含氮气的储层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全球氦气勘探活动掀起新一轮热潮。【结论】 2021年全球氦市场出现供应缺口,当今全球氦气需求的增长开始转向亚洲和中东。建议高度重视氦气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开展氦气资源潜力评价工程,勘查国内非烃类氦气矿床前景,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国内氦气储备地下空间评价与选址工作,增强中国的氦气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伸展构造与铀矿化研讨会召开由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地质专业组与华南地勘局联合举办的伸展构造与铀矿化研讨会于1993年11月23日至29日在广东韶关召开。会议由地质专业组负责人陈祖伊等主持,核学会铀矿地质分会代秘书长董朝贵致开幕词,杨士文理事长、王从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