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4月26日开馆至今的短短一年时间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硕果累累: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2套10册;累计接待观众近60万人次。2008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河南省委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定点参观单位。目前,这里已成为河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河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3月19日上午,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地质博物馆门前广场隆重举行。省人大教科文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开馆,在中原大地掀起了一股地质科普热.从4月26日至10月26日的半年时间里,该馆接待观众已超过35万人.目前,这里已分别被省有关部门授予普及国土资源知识与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基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给予报道.  相似文献   

4.
2009年6月,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自今年3月开始,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通过认真组织申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推荐、国土资源部专家评审通过,在厅党组的关怀以及全馆职工的不懈努力下,省地质博物馆以国土资源部创建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以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为指导,全面加强各项建设。按照全国科普基地的标准,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对社会观众实行全天免费讲解。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开馆,在中原大地掀起了一股地质科普热。从4月26日至10月26日的半年时间里,该馆接待观众已超过35万人。目前,这里已分别被省有关部门授予普及国土资源知识与提高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基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多次给予报道。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经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审核评估后,我国共有32个国土科普基地日前被命名为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我省的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等三家单位跻身其中。自2012年以来,为加强国土资源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分四批命名建设了176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2012年、2014年和2017年,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分别对前三批国土科普基地进行了评估。经专家评估审核后,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等32个国土科普基地被评估为优秀。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于2005年6月经济源市政府批准成立,属济源市国土资源局下设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具体负责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地质遗迹保护、地学科学知识普及和日常管理。管理局下设综合办公室、规划建设科、地质遗迹保护科、档案室、王屋山-黛眉山地质博物馆、王屋山科普教育基地等,现有工作人员32人(含地质博物馆和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界朋友:您好!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东新区投资兴建的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新建的省地质博物馆是集展出、科研、教育和游览为一体的社会公益性科普基地,是展示我省矿产资源经济、反映地球及生物演化和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成就,向世界宣传河南的重要窗口;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普及科普知识、促进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她的建成,不仅是全省几代百万地矿工作者的夙愿,也是全省人民的企盼,是一件功在当代、润泽子孙的大事。要办好地质博物馆,做好标本展品采集征集是件大事。而精品标本的获取…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是全国最旱建立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之一,也是第一批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新址坐落于长沙市天心区杉木冲西路49号,占地面积71.9亩;馆内展示内容丰富,涵盖地球生命起源、地质演化史、岩石与矿物赏析、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恐龙世界等,生动有趣,是科普教育和地学宣传的最佳场所;以地学科普为宗旨,兼顾科学、科普研究,集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矿物晶体展示窗口和地学科普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0.
2009年2月24日,南宁市科学技术协会在良庆区那陈镇开展了“2009年南宁市科普惠农‘三下乡’活动”,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广西地质博物馆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并给群众带来了地球上数亿年前的化石标本、地球演变过程挂图等展品。吸引了众多群众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1.
接待观众近60万发表重要论文12篇自2008年4月26日开馆至今的短短一年时间内,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硕果累累: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出版专著2套10册;累计接待观众近60万人次。2008年,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河南省委确定为  相似文献   

12.
省地质博物馆作为集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全省围土资源工作成果和各类地质矿产标本收藏展示中心,同时肩负着全省地质资料的接收、管理、利用和省地质资料二库及西部岩心库的管理工作职能。在“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整体功能,努力将省地质博物馆建成标本收集中心、资源展示平台、科学研究阵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对外服务的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信息     
<正>在8月11日于沈阳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上,河南省地质博物馆被中国古生物学会命名为全国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肖乐张逸阳贾松海)汝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健全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为帮扶的城关镇云梦村制作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分发到村民手中。便民服务卡正面是国土资源局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背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魅力地质——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专题展览在山西地质博物馆开展。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贾跃明、副馆长刘树臣出席开幕式,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周建春出席并致辞,副厅长袁同锁主持开幕式。此次专题科普展,由中国地质博物馆、自然资源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主办,展出时间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展览主要通过展板形式,全面展示我国37家世界地质公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5.
正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地球科学、恐龙知识、生物演化、资源环境、矿物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古生物地质博物馆。近年来,该馆持续推进以古生物科学知识普及为核心的地学科普传播,发挥了科普传播的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开放近10年来,以不足5000平方米的展馆,接待观众420万人次,日最高接待观众8000人次,累计接待观众团体5860个,为古生物科学知识的普及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图片新闻     
《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9):F0002-F0002
8月12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中)在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福和(左一)的陪同下,参观了黑龙江省地质博物馆。他对该馆的布展工作给予肯定,并勉励工作人员做好珍惜资源、保护地球方面的宣传,让博物馆成为地学科普教育基地。  相似文献   

17.
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征集发现,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研究员,美国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Luo Zhexi博士,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兴辽、徐莉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崇喜博士共同研究完成的一件古哺乳类动物化石研究成果,2009年10月9日,在世界权威杂志--美国<科学>上刊出.  相似文献   

18.
6月25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传出喜讯:该馆自2008年4月26日开馆以来,每天接待观众均超过5000人次,开馆59天,接待观众已突破1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19日,对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所有人来说,是一个激动而兴奋的日子。在这天,一件举世罕见、极其珍贵的“宝贝”化石漂洋过海,结束了它长达18年之久的“美漂”生活,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新家——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如今,“宝贝”被珍藏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内,但它扑朔迷离的身世、传奇的流浪故事,激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质博物馆的前身为建于1916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矿产陈列室,1935年随同中央地质调查所从北京迁至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它是我国最早的国家级地质类博物馆。博物馆积近百年地质学发展之底蕴,馆藏标本十分丰富,这些都是地质博物馆的宝贵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在普及地学知识、进行学科研究及国际学术交流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南京地质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特别是在科普教育方面,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