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和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矿山占用和破坏土地资源、矿业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矿业开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等。本文就如何做好矿山的地质环境管理,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治理好矿山地质环境,实现我区绿色矿山与和谐矿业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类型多样,开采历史悠久,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我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矿山开采规模不断扩大,也产生了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致使矿山所在地的地质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给矿区本身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促进全区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矿产开发所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2000年至今,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相关的政策措施及重点调查项目,并于2010年配合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上报机制。本文围绕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现状,浅谈未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保护矿山环境,有效防止因为矿山开发而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及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决定建立地质环境治理监管十项制度。即全动态巡查、矿地议事协调、定期评价验收、专员监察、警示通报、违法违规行为督察督办、奖惩、责任追究、联运监督和完善矿山年检十项制度。并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把地质环境治理与监管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10周年.十年来,全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全面履行职责,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思路,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明显增强,发挥作用进一步突出,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为促进全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和谐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发保护并举人与环境实现双赢 ——发力夯实基础 为了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我区相继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等多项与《条例》相配套的规定要求,初步形成了以《条例》为主体的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相继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等多项调查、评估、规划工作,以及山地丘陵区63个旗(县、市、区)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等项工作.基本查明了全区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程度,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以及地质灾害、地质遗迹防治与保护现状,对自治区国土资源家底了然于胸.  相似文献   

5.
<正>全面排查问题集中整改措施全面提升水平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进,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有效消除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破坏现象,规范矿业开发秩序,自治区吸取腾格里环境污染治理及处理的严重教训,在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上,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开展了一次集中整治专项行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项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2015年至2019年矿山地质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分析了矿山地质环境面临的形势,再次围绕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内容涉及政策解读、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方面最后总结了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取得的成果,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在推进全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实施、加强地质环境项目管理和调查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积极配合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4个配套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举办了四期“全区地质环境管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相关技术业务培训班”.  相似文献   

8.
<正>3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邀请了区内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复垦专家,在呼和浩特召开了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实施细则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与会专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办法(草案)》以及近  相似文献   

9.
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地质(矿山)公园与地质遗迹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2年12月14日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学会地质(矿山)公园与地质遗迹工作委员会"成立旨在进一步促进对内蒙古地质(矿山)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加强与其相关的科学技术交流和研究、普及地学知识、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地质经济  相似文献   

10.
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破坏。该煤矿始终坚持"边生产,边治理"的环境保护政策,本文对露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了治理及预防措施,希望对该地区及其他矿山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经过多年来矿产资源粗放式开发,赤峰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已逐步显现且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采矿活动引发了地质灾害及隐患、影响了地下水资源、影响了地形地貌景观、破坏了土地资源、产生了废水废渣等。本文对赤峰市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总结,并从转变矿业经济发展理念、严格要求矿山企业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各级财政加大无主矿山治理投入力度、严格规范矿业权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赤峰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部资源》2012,(2):13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严格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山企业履行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截至目前,全区90%以上的矿山已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数额达14亿元,基本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良性循环机制,治理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内蒙古开始实施矿山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龙场煤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矿山及其周边煤矿开采及地质环境现状,选取地质环境条件、拟开采煤层地质特征和预测产生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等3个地质环境要素,地形高差、植被覆盖率、居民户数、拟采煤层顶板厚度、地质构造、拟采煤层平均厚度、预测沉陷区面积占比、地下水SO42-离子含量和预测含水层破坏厚度等9个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以ArcGis为技术基础,在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工作领域中的部分应用。通过监测要素类型(如地形地貌变化、地面沉降变化、图形数据分析)浅谈ArcGis在其监测要素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以求拓宽未来我区在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领域中所需Gis的运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歙县水竹坑铜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调查,初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特征、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并对主要环境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矿山对地质环境保护防治措施,达到了本次的调查目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公司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过度地开采矿产资源,不顾对环境的影响而对矿山的地质结构造成较大的破坏,从而导致多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主要对矿山地质的灾害防治以及地质环境的保护进行研究,具体叙述了矿山地质的主要一些灾害,以及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保护地质环境的建议,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7.
曾志林 《西部资源》2013,(4):119-120
本文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结合详细的现场调查,对青洲水泥厂石灰石矿地质环境进行了现状影响评价和预测影响评价,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监测措施,为减少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丁学鹏 《西部资源》2022,(1):201-202,封3
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为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区地质灾害现状和隐患,对矿山生产活动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措施,为实施保护、监测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复垦提供技术依据,促进矿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巴林石矿采矿历史悠久,采矿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分析采矿导致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基础上,总结了以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效及主要治理措施,对治理效果不佳的采矿边坡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巴林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的实施能够达到环境更新、生态恢复,有效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具有较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梳理并创造性地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思维,以国内外成功的矿山恢复治理工程为案例,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致力于解决当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遇到的困难,并以呼伦贝尔市为例,阐述了如何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思维,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助力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