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马晨燕  俞连笙 《地图》2000,(3):19-21
图集设计是一门带有艺术属性的工作。在图集内容确定后 ,图集的设计就成为图集编制的主要内容 ,往往也是一本图集质量好坏的关键。《深圳市写真地图集》是一种新型的地图集 ,它在设计上博采众长 ,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超越传统的地图设计模式。最大的特色是以航空影像作为地理背景来制作城市地图集 ,并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段来丰富图集内容。这种有影像内容、线划要素、注记、数学基础和图廓整饰的城市影像地图 ,具有比线划地图多得无法比拟的信息量 ,既实用、方便、易读 ,又能体现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但是在以航空影像为基础来编…  相似文献   

2.
李更连  王淑玲 《东北测绘》2012,(10):172-174
详细论述了《山西省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地图集》的内容结构、设计原则、图集开本、投影和比例尺设计、图集的设计特色、组织实施等方面内容。图集的编辑出版对山西省宏观调控,合理开发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其他省市此类地图集的编纂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何守宜  俞连笙 《地图》1998,(2):F003-F003
受深圳市国土局委托,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国土信息与地图科学系主编的大型综合性地图集──《深圳市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问世了。这本《图集》为8开本,中、英文两种版本,包括序图、区域详图、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和发展规划5个部分,87个幅面共177幅地图、154个图表、6幅航片以及162张彩色照片。《图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自建立特区以来,深圳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对外经贸等各方面的伟大成就、发展前景和潜力。突出深圳作为我国“南大门”和对外交流的“窗日”的重要地位,兀其是与香港之间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紧密关…  相似文献   

4.
为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布局、统筹规划与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将权威、法定的区划、地名和界线信息以地图形式直观地显示,湖北省首次开展了《湖北省行政区划图集》编制工作。在图集设计工作中,围绕使用资料权威性、内容表达系统性和图面形式艺术性主题,对图集内容、编排、配置、工艺、色彩及符号等环节进行了大量设计实践工作,创新表达了图集结构、表示方法、整饰等方面,为区域行政区划图集设计探索了工作思路,并可向同类型地图集设计提供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已出版的《湖北省历代地图成果概览》图集的总体方案进行剖析,对图集设计过程中的研究思路、关键问题、重要节点进行梳理,从图集的整体定位、结构组成、特色彰显、主体内容、总体框架、图组解读等方面展开思考和阐述,力求以点带面地反映图集的设计理念,实现用地图作品展示湖北璀璨历史文化的愿景。  相似文献   

6.
综合性军事地理图集内容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李东生  董海静 《测绘科学》2011,36(4):230-232
本文分析了军事地理环境和要素随着现代战争发展所发生的重要变化,阐述了综合性军事地理图集图组设计和内容选题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综合性军事地理图集表达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公路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内容、流程、设计特点、图集编制中解决的问题等几方面介绍了湖北省公路图集设计与制作过程。该图集具有图上距离的可量测性、符号色彩设计的艺术性、图集的整体协调性等特色。  相似文献   

8.
以《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二卷编制的具体情况为例,对图集的开本设计、内容结构设计、封面和版式设计、整体设计、创新源,以及图集编制取得的经验进行了论述,为以后类似图集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熊明 《测绘科学》2015,(9):149-153
文章介绍了该图集编制的背景及国内编纂情况,阐述了图集需遵循的设计原则和工艺流程,构思了图集每个版块的定位及内容组成。重点对图集在编纂过程中开本设计、结构设计、内容设计、排版和整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并根据重庆本地历史文化展现的需要,进行了对应的设计。其中的结构编排设计、内容排版设计、图名设计、文字内容结构设计,及版式中使用的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和重庆本地的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在同类作品中实现了多项创新。最后,分析总结了图集编纂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后续相关产品的设计与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图集的基本情况及当前编纂出版历史地图集的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图集内容选录的特点。重点对《重庆历史地图集·第一卷古地图》中涉及的内容、结构、文字符号化、版式及各元素设计思想作了全面的阐述,并将这些设计思想应用于本图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总结了图集设计的创新点,为今后其他省市编制相关的图集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地图集》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何宗宜 《测绘科学》2001,26(1):25-29
详细地论述了《深圳市地图集》的设计原则、图集的开本、比例尺和投影的设计、图集的内容结构与编排体系的设计、地理底图、普通图组和专题图组的设计与编制、色彩设计、图面配置设计、装祯设计以及技术路线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原理、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图集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广泛,能够全方位展示城市风貌。在编制城市地图集时结合创新主题展示城市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市被誉为创新之都,以新版《深圳市地图集》的创新发展图组为例,介绍其如何结合深圳市创新特色进行内容结构建立和可视化表达,为同类地图集、图册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等效源原理,提出了一种半自由点质量模型,并给出了顾及相邻点空间关系构造虚拟点质量的简单快速迭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点质量模型对离散GPS/水准观测数据进行拟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proposes a new algorithm to unify height datums in different regions, which is based on the solution of the linearized fixed-gravimetric boundary value problem.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s, this method uses GPS ellipsoidal height and gravity disturbanc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o obtain a quasigeoid, which is not related to any local vertical datums. As an example, we calculate the height datum difference between Shenzhen and Hong Kong by applying this new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eight difference obtained by this new metho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round leveling result to a few centimeters.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地表形变造成的损失备受关注。而基于点的传统大地测量监测技术,在区域性的地表形变监测方面存在局限性。本文提出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城市地表形变。联合时序InSAR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对深圳和香港海岸线的地表形变场进行监测,同时生成香港网络参考站三维变化的时间序列。由结果可知,位于填海区的地铁建筑区和地基较浅的建筑物,存在明显的沉降现象。  相似文献   

16.
根据香港GPS永久跟踪站的长期GPS观测资料,估计出了香港地区电离层垂向电子含量,并分析了垂向电子含量的周日变化规律,对建立香港地区实用的电离层模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边界探测的InSAR最小二乘整周相位解缠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最小二乘相位解缠方法一直存在收敛性差和非整周性相位解算问题,提出基于解缠边界探测并搜索整周相位值的解缠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次优解与最优解的阈值判别准则,预测解缠趋势并逐步推进相位解缠边界,并在解缠迭代计算中附加相位搜索增量以提取相位整周值。试验分别基于噪声干扰的模拟图和香港、深圳地区的ERS-1/2卫星SAR影像干涉图,采用边界探测算法进行相位解缠计算,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解缠方法对附加强噪声的模拟干涉图能正确解缠出99.5%的相位值,真实SAR影像干涉图的解缠精度达到±0.12rad。  相似文献   

18.
大数据时代,数据要素和信息通信技术变革给综合性城市地图集的设计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包括制图对象拓展到城市三元空间,制图内容聚焦大数据揭示的"城市性格",地图符号表达融合信息图表设计,地图阅读方式趋向"线上线下"融合等。城市地图集设计亟需适应时代特征,从科学、技术、设计、文化、媒体和产业6个维度寻求创新突破。以2020版的《深圳市地图集》为例,分析其空间、时间和属性3条设计主线,以及在内容体系、地图表达和工艺集成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夜光遥感影像数据可有效反映城市空间格局变化。本文基于1992—2012年的DSMP-OLS夜光遥感影像和2018年的珞珈一号遥感影像,利用分层阈值法提取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建成区;通过计算平均灯光强度、平均灯光增长速率、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建成区增长速率、城市重心、城市重心偏移距离等一系列指数,揭示区内各城市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规模大幅增长,沿珠江口两侧形成了以澳门、广州、深圳和香港为核心的倒“U”形城市群,并呈辐射状向周边扩张。②以珠江口为界,粤港澳大湾区东部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整体高于西部各个城市,广州、深圳、香港等核心城市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江门、肇庆、惠州等外围城市。③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的增长速率由小变大,最后逐渐趋于稳定,2002—2007年是城市扩张最迅猛时期。④1992—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各城市重心迁移方式表现为3种类型:持续向区域中心迁移;持续向相邻城市邻接区迁移;持续向海洋方向迁移。大部分城市的重心迁移方向呈“震荡”特征。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地图集》是第一部综合反映中国地理国情基本特征的大型专题地图集,多尺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国山、水、林、田、湖、草等地表自然要素以及房屋建筑区、铁路与道路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分布信息,是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该地图集的内容设计与制图表达概况,重点介绍了该地图集设计思想、内容设计与组织、制图表达、装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该地图集可为政府与行业部门优化国土空间、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发展战略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