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魁星  李铁锋  潘懋 《地质论评》2000,46(Z1):195-199
绝大多数地质灾害发生于具有三维空间特征的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勘查与监测数据需要进行三维分析处理.本文在讨论分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生成、空间分析等功能的基础上,以滑坡体为研究对象实现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和地质制图功能,最后指出了三维GIS在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有待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万州示范区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框架,讨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发平台的区域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系统的设计。建立系统总体框架、工作流程,以及灾情评估模型的模块功能。该设计结合当前地质灾害管理、评估的需要,为区域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一个应用例证。  相似文献   

3.
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生发展过程具有空间特性, 其影响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作者开发的地质灾害图象分析系统(GHMIAS)是以典型地质灾害为主要对象、以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为主要功能的应用性地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有独特的空间分析模型扩充, 融矢量、栅格和Windows图形用户对象为一体,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相互转换, 具有丰富的制图功能和高质量的制图输出, 可以快速生成灾害专题图件。  相似文献   

4.
本溪市南芬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是"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专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以"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信息系统"为基本建库工具,以MapGIS和FoxPro等软件为辅助工具,建立本溪市南芬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GIS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结构、系统设计要点和系统功能特点,并对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说明。系统采用部署灵活、扩展性强的三层体系结构,基于模块化思想进行设计与实现,以分布式架构集成异构的数据源,并建立了模型库管理决策模型。系统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数据数学模型为核心,应用数据库技术、基于FeatureBase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融合通用地理信息功能与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业务功能的分布式软件系统,实现了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决策、发布的一体化平台。现场实施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能有效为职能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和信息发布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GIS的浙江省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设计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浙江省经济发达,但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给该省的建设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失。在基于Web MapGIS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拟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四大模块:灾害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库、灾害空间预测和时间预警预报系统、示范区研究以及减灾防灾技术支持系统,其核心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块。建成的系统将实现与网络连接的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与减灾防灾体系的结合,并根据浙江省气象条件,对浙江省可能遭受的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概率预报。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的实现地质灾害数据管理信息化的专题型应用信息系统,重点在于解决地质灾害数据信息处理技术和灾害区划空间分析模型两方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地质灾害数据特点的基础上,给出描述地质灾害的数据范畴,从地质灾害数据库系统建设、地质灾害数据信息标准化、地质灾害区划分析评价模型几方面阐述了地质灾害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利用MAPGIS二次开发平台,在VC++5.0MFC方式下进行了该系统的软件开发,对软件系统的信息流程结构、数据结构及基本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处理空间数据的软件系统,其基本模块包括空间数据的组织、查询、可视化及空间关系分析与决策支持,主要功能为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及可视化表达。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在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的广泛应用为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中的古构造重建、储层研究、油气运移路径分析及资源评价等提供了新的信息处理辅助手段和工具。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详细介绍了它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的历史和现状,并结合当前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油气勘探开发研究的实际,探讨了其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应用的前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雷明堂  蒋小珍  李瑜 《中国岩溶》1998,17(2):125-132
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当前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处理和显示功能也日渐为人们所认识。本文以桂林市岩溶塌陷信息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涉及桂林市建国以来200余次塌陷事件、数千个塌陷坑的详细资料记录,内容包括:塌陷时间、地点、规模、原因、基岩岩性、土层性质、地下水特征、人类抽水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受灾损失以及相关照片、图件等。同时,还录入了有关桂林市岩溶塌陷的基础地质图件。本系统具有强大的图文检索、查询、统计分析及专题图制作功能,可方便快捷地为有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抢险救灾以及塌陷研究提供所需的图件、数据等资料,也为今后建立全国岩溶塌陷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何韵 《安徽地质》2021,31(1):67-70
根据自然资源部、安徽省政府要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全面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本文从地质灾害防治动态变化监测方面列举了地质灾害数据采集、平台展示、气象监测、信息管理四项内容,通过该工作的实施,可以将信息化相关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升相关防治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1.
论文在分析川藏公路的自然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川藏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形或发育的规律。提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助于预防地质灾害。建设、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必须充分重视评估报告提出的防治建议.在公路基本建设各阶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治地质灾害。在新构造运动频繁.河流下切强烈,地震活动强度及频度很高的地质背景下,川藏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建立川藏公路统一的多功能信息处理与传递和灾害管理信息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趋势.只有达到信息快速传递,应急方案迅速启动,才能将地质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商城县地质灾害预警为例,将预警网格作为关联字段,对地质灾害预警结果库、地质灾害基础数据库进行关联处理,建立带有空间预警网格及地质灾害基础信息的地质灾害数据库,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统一制定的地质灾害上报表格,以河南省地质环境信息网为系统平台,采用asp动态网页设计语言,设计预警结果区地质灾害信息查询以及地质灾害反馈等页面,从而建立基于Web的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反馈系统。  相似文献   

13.
斜坡地质灾害的频发常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斜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无疑是减少经济损失的主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国内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及WebGIS系统开发现状,引入先进的RIA技术,构建RIA下的WebGIS体系结构;针对系统需求分析,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且基于ArcSDE Geodatabase和SQL Server技术设计并建立了空间数据库;最后利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C#基于WebGIS平台开发出了具有集查询检索、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预报预警及动态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斜坡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提高斜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的能动性、高效性和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因素(降雨)诱发的斜坡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对系统各个功能进行了具体应用,为怒江州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及预测预报提供强劲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陕西省是中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而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灾情尤为严峻,因此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对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文章以陕南秦巴山区为研究区,基于GIS技术与2001-2016年研究区地质灾害灾情数据,分析研究了区内地质灾害与各指标因子之间的敏感性关系,并确定了高程、岩土体类型、断裂构造、降雨等7个影响地质灾害发生较大的因子作为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其次,以各指标条件下地质灾害数量和累计发生频次曲线斜率的突变为依据,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状态分级。最后,运用信息量法建立栅格数据模型展开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高危险性、较高危险性、中危险性的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0.52%、28.31%、30.19%,区内地质灾害点的空间分布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信息量模型的预测精度为90.16%。文章将经验知识与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较大范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灾害早期预警体系建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根 《地质通报》2003,22(7):527-530
阐述了中国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及早期预警体系建设的现状。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地质灾害原则,逐步形成和推行中国独特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其核心是建设早期预警体系,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建设用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另外,还对比了中国和国际地质灾害防治情况,展望未来地质灾害防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GIS的基本概念原理,分析了应用GIS处理地质信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以在河北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为实例,介绍了应用GIS处理分析地质信息的一般方法。最后分析了GIS处理地质信息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随着GIS技术及其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GIS在处理地质信息方面将显示出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宝鸡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宝鸡地区危险性地质灾害易发区集中分布在渭河盆地高阶地及其周边,宝成线、宝天线、宝中线以及主要公路沿线和人口密集区。本文以宝鸡市区为重点,兼对周边地区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及成因给予初步总结,并提出地质灾害风险预测、防范和防治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8.
The spatial database of landslides in Fengdu County of the reservoir reg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TGP) on the Yangtze River was compiled from a variety of different sources including field investigations on landslides, existing catalogues and archives on landslides, reports of meteorological events and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that triggered slope failures. The major factors that are found to have affected the slope stabilities are outlined, and an assessment and zonation of landslide hazards of the region is made using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model, which is divided into destructive, disastrous, likely disastrous and essentially non-disastrous areas from the assessment of landslide hazards. The destructive and disastrous areas are respectively 1.9 and 13.8% of the total region, mostly being nearby townships, highways along the south bank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residential quarters along two flank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its distributaries, that will impose direct impact to highway transportation and residential lives, and may effect to some degree the navig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reservoir banks, and building of cities and towns.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GIS和实时降雨信息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WEBGIS平台,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大调查和补充调查资料,结合浙江省气象台提供的雨季实时降雨量与降雨量预测信息,建立了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该系统目的在于:(1)建立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分布和灾情信息的图形和数据一体化管理;(2)建立基于网络或其它通讯方式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实现与气象部门的连接,根据雨季的实时降雨预报和雨量资料,对浙江省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空间范围进行实时发布。该系统核心是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块,而模块是在区域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实时的气象动态信息,研究在不同地质环境和不同气象条件下地质灾害体发生的规律,以提高区域地质灾害的预报精度。2004年的5月底到7月初的雨季中进行了试运行,该系统的预测情况与地质灾害的实际发生情况吻合性较好,表明预测方法和模型是基本可行的,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泰安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与指挥系统。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泰安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结合,通过对气象因素及地质灾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基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采用先进的 GIS 技术能实现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区域预警,能直观地了解到各部分区域的地质灾害易发风险性,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