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昆仑北缘出露的中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可分为两大系列,一是北带的巨厚逆向演化的双峰式火山岩,其上部为复理石、磨拉石,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从早到晚岩石的碱度逐渐降低,从碱性、钙碱性向拉斑系列演化,代表了一个伸展构造背景下火山岩演化序列,火山—沉积岩系  相似文献   

2.
11.地质概况阿比提比绿岩带是苏必利尔省中最大、保存最好的几个上壳岩系。Ludden 等(1986)基于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研究将阿比提比绿岩带划分为火山岩带(NVZ)、南火山岩带(SVZ)和二者之间的花岗岩—片麻岩带,向南以包括庞提亚克省在内的南花岗岩—片麻岩带为界(图1)。南火山岩带由年代在2747~2698Ma 之间的三个旋回的火山沉积层序组成。科马提岩和拉斑玄武岩与来源于亏损地幔的现代洋中脊玄武岩相似(MORB),钙碱性岩和碱  相似文献   

3.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属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安徽北淮阳构造带的基底由一套变火山沉积岩建造 (即原称庐镇关群 )所组成。岩类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研究表明 ,这套火山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拉斑玄武岩系列和钙碱性玄武岩系列 ,分别形成于中元古宙陆内裂解 (扩张 )带和晚元古宙岛弧两种构造环境 ,其中以岛弧环境火山岩为主要部分 ,由此可以证明北淮阳构造带是在中元古宙陆内裂解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弧系 ,具有大陆型基底性质  相似文献   

4.
兴安岭群形成于中生代,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是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和少量正常沉积岩的岩石组合。构成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的主体。该火山岩带纵向延伸超过一千多公里,和华北、华南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相连。横向遍及整个东北地区.向西进入蒙古和俄罗  相似文献   

5.
北秦岭北部早古生代断陷带火山岩及其形成环境对探讨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火山岩系分布于元古界秦岭群和宽坪群之间的断陷带内.下部为含凝灰质的陆源碎屑岩,局部残留与基底层呈不整合关系,中部细碧石英角斑岩夹正常沉积岩;上部碳酸盐岩产腹足类、珊瑚及海百合茎等化石.火山岩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自西向东增多,角斑岩较少.与相应的正常成分钙碱性火山岩相比,Na_2O明显偏高(最高含量为SiO_265%的中酸性岩),K_2O明显偏低,Na_2O》K_2O.岩石系列具有双重性,即出现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岩两个岩石系列.细碧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配型式类似岛弧拉斑玄武岩.锶同位素初始比值(0.706)明显高于上地幔(0.699).综合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本区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  相似文献   

6.
北秦岭北部早古生代断陷带火山岩及其形成环境对探讨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火山岩系分布于元古界秦岭群和宽坪群之间的断陷带内。下部为含凝灰质的陆源碎屑岩,局部残留与基底层呈不整合关系;中部细碧石英角斑岩夹正常沉积岩;上部碳酸盐岩产腹足类、珊瑚及海百合茎等化石。火山岩以石英角斑岩为主,细碧岩自西向东增多,角斑岩较少。与相应的正常成分钙碱性火山岩相比,Na_2O明显偏高(最高含量为SiO_2 65%的中酸性岩),K_2O明显偏低,Na_2OK_2O。岩石系列具有双重性,即出现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岩两个岩石系列。细碧岩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配型式类似岛弧拉斑玄武岩。锶同位素初始比值(0.706)明显高于上地幔(0.699)。综合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笔者认为本区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裂谷带。  相似文献   

7.
南苏鲁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岩及岩石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南苏鲁造山带核部,古老的表壳岩和花岗质侵人岩经历了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在超高压变质岩石抬升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改造。据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可以区分出六大类典型超高压变质岩: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石英硬玉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硬玉石英岩和石榴石绿辉石文石岩。这些岩石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产物分别是斜长角闪岩、蛇纹岩、长英质片麻岩、长石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榴辉岩的原岩很可能是形成在大陆内部构造环境的拉斑玄武岩,而石榴石橄榄岩可能是起源于亏损的残余地幔。石英硬玉岩原岩包括正变质的花岗岩和奥长花岗岩、副变质的酸性火山碎屑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大面积分布的古老花岗岩很可能是形成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环境。长石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的原岩为沉积岩,与副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和基性火山岩—起构成了古老的表壳岩组合。双峰式的酸性和基性火山岩组合的存在也证明部分表壳岩是形成在大陆环境。因此,可以推测南苏鲁造山带核部的超高压变质岩原岩为形成在大陆板内环境的沉积岩—酸性和基性火山岩—花岗岩和奥长花岗岩建造。  相似文献   

8.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崤山太古宙花岗-绿岩地体由15%的绿岩带(变质表壳岩系)和85%的花岗质片麻岩系(变质侵入岩)组成。呈包体产出的绿岩系分为以变火山岩为主的兰树沟岩组和以变沉积岩为主的杨寺沟岩组。花岗质片麻岩包括早期富钠的TTG质花岗岩和稍后的富钾花岗岩。晚期则有代表大陆地壳裂解的基性岩墙群侵入。文中介绍了各岩石单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花岗-绿岩带的变形和变质特征,探讨了研究区太古宙的大陆地壳演化。  相似文献   

9.
刘福来  许志琴等 《地质学报》2001,75(1):70-81,T003,T004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1)中岩心的岩性十分复杂,主要由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超基性基、榴辉岩及少量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云母片岩组成。其中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是最重要的岩石类型。根据片麻岩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片麻岩类岩石的地为一套具有较高成熟度的碎屑沉积岩-低成熟度的酸性火山岩、碎屑沉积岩建造,并与在其内部呈夹层形式存在的榴辉岩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花岗质片麻岩可分为三种类型:绿帘黄铁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绿帘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和绿帘二云二长混合片麻岩。绿帘黄铁二长花岗质片麻岩SiO2含量最高,为76.2%-78.86%,具有强烈的负Eu、Ba异常,Eu/Eu^*=0.125,Ba/Ba^*=0.096-0.396,其稀土和微量元素的配分模式与具有极高成熟度碎屑沉积岩部分熔融而成的花岗岩性质十分相似。该类花岗质片麻岩可能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之前,由具有极高成熟度的碎屑沉积岩部分熔融而成的岩浆,侵入到片麻岩类的表壳岩中,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绿帘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混合片麻岩的SiO2含量明显偏低,且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模式明显不同于绿帘黄铁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该类岩石可能由片磨岩类岩石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阶段和近等温减压等一阶段深熔作用而成。该项研究对于深入探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相互间的成因关系及其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位于阿吾拉勒铁铜成矿带,其铁矿资源丰富,成因类型复杂.对研究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样品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测试分析认为,区内岩石化学类型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列及钙碱性系列,与成矿关系密切.岩性主要为一套滨海相中基性火山熔岩,次为酸性火山熔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岩.通过对西天山备战铁矿一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研究,对分析矿床成因指导找矿具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部石炭纪火山作用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遍及新疆北部各地。强烈的火山作用为新疆北部石炭系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所需要的热源和部分金属元素。新疆北部石炭纪的火山岩主要沿准噶尔地块的边缘和天山褶皱造山带呈带状展布,构成四条规模较大的火山岩带。(1)准噶尔地块北缘的额尔齐斯火山岩带呈 NWW 向延伸约400公里。主要为玄武岩、安山质火山岩和流纹岩建造。以拉斑玄武岩和钙碱性系列为主,未发现典型的碱性火山岩。石炭系地层中火山岩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很发育,厚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勉略宁”区金矿分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怀奎 《贵金属地质》1998,7(4):281-287
“勉略宁”区(即略阳-勉县-宁强地区)金矿分布在北、中、南三带;北带钍铁-金-镍(钴)带;中带金-多金属矿带;南带金-铜与砂金-砂铂矿带。垂直分带:上部铁锰矿与铀矿带,分布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中;中部铅锌-金矿带,下部金-铜矿带,分布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勉略宁”区对金成矿有利,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3.
涂怀奎 《地质与资源》1998,7(4):281-287
勉略宁区(即略阳-勉县-宁强地区)金矿分布在北、中、南三带:北带钍铁-金-镍(钴)带;中带金-多金属矿带;南带金-铜与砂金-砂铂矿带.垂直分带:上部铁锰矿与铀矿带,分布在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中;中部铅锌-金矿带,下部金-铜矿带,分布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中."勉略宁"区对金成矿有利,找矿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时期断裂和火山作用强烈, 导致岩石碎屑组成具有多样性。碎屑成分有火山碎屑、变质岩碎屑和其他剥蚀碎屑。碎屑多样性使本区岩性及其分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岩性丰度、矿物组合、阴极发光及其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 区内存在4个单岩性区和2个混合区。单岩性区是变质岩碎屑岩区、火山碎屑沉积岩区、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和火山碎屑岩区。根据岩石中各碎屑组成的体积分数可将混合区分为正常沉积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和火山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各单岩性区与构造单元相符合, 变质岩碎屑岩区对应乌西断阶带, 火山碎屑沉积岩区和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对应巴彦塔拉构造带, 火山碎屑岩区为乌东弧形构造带的一部分。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本区源岩岩浆属于壳源花岗质岩浆, 同时受到明显的幔源岩浆影响, 重稀土较富集。乌西断阶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不明显的Eu负异常, 变质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高;巴彦塔拉构造带具有低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 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中等;乌东弧形构造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 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低。Dickinson图解显示, 乌东弧形构造带源区没有深切割, 而巴彦塔拉构造带源区经过了深切割。德尔布干断裂的正滑移导致嵯岗构造片麻岩发育和嵯岗隆起相对隆升, 为乌西断阶带提供变质碎屑沉积物, 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断裂又为幔源岩浆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巴彦塔拉断裂的伸展走滑使得幔源岩浆上升发生壳幔混染并发生火山喷发, 在巴彦塔拉构造带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 塑造了火山碎屑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巴彦山隆起区壳幔混染程度低, 但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导致壳源岩浆的强结晶分异作用、火山活动和地表隆升, 在乌东弧形构造带发育火山碎屑岩, 塑造了火山碎屑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预先导孔(CCSD-PP1)中岩心的岩性十分复杂,主要由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超基性岩、榴辉岩及少量多硅白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云母片岩组成。其中片麻岩-花岗质片麻岩是最重要的岩石类型。根据片麻岩的岩相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片麻岩类岩石的原岩为一套具有较高成熟度的碎屑沉积岩-低成熟度的酸性火山岩、碎屑沉积岩建造,并与在其内部里夹层形式存在的榴辉岩一起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花岗质片麻岩可分为三种类型:绿帘黄铁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绿带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和绿帘二云二长混合片麻岩。绿帘黄铁二长花岗质片麻岩SiO_2含量最高,为76.72%~78.86%,具有强烈的负Eu、Ba异常,Eu/Eu~*=0.125,Ba/Ba~*=0.095~0.396,其稀土和微量元素的配分模式与具有极高成熟度碎屑沉积岩部分熔融而成的花岗岩性质十分相似。该类花岗质片麻岩可能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之前,由具有极高成熟度的碎屑沉积岩部分熔融而成的岩浆,侵入到片麻岩类的表壳岩中,并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绿帘黑云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混合片麻岩的SiO_2含量明显偏低,且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模式明显不同于绿帘黄铁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该类岩石可能由片麻岩类岩石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阶段和近等温减压第一阶段深  相似文献   

16.
桐柏山高压变质杂岩主要分布在桐柏山脉两侧,可区分出南、北两条榴辉岩带.北部榴辉岩带主要出露于鸿仪河-固庙-桐柏一带,在大地构造部位上相当于西大别地区的浒湾组,主要组成岩石为花岗质糜棱岩、白云钠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大理岩和榴辉岩、石榴角闪岩团块或透镜体.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中两条新元古代岩浆岩带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秦岭造山带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带分为南、北两带,北带主要发育于秦岭岩群分布区,由新元古代早期花岗质岩石组成,由于受到强烈变质、变形,构成了NW向花岗片麻岩体群。岩石总体化学特征反映一种挤压性的动力学背景,其形成时代集中在95 5~84 4 Ma。南带分布于陡岭岩群分布区、南秦岭及“勉略构造带”以南的汉南一带,由双峰式火山岩、基性辉长岩侵入体及板内花岗质侵入岩组成。与北带花岗质岩石所受到的强烈变质、变形形成鲜明对比,除邻近构造带的岩体外,它们变质、变形程度较弱,以弱片麻状至块状构造为主,形成时代介于810~710 Ma之间,反映大陆地壳处于减薄的伸展机制。这条岩浆岩带的发育,显示秦岭造山带南部曾存在一条新元古代中期裂谷带,它是劳伦、澳大利亚和塔里木—扬子等大陆初始裂解的产物,也是古太平洋形成的前兆。  相似文献   

18.
额尔古纳地块基底地质构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额尔古纳地块是额尔古纳-马门-加格达奇拼合地块中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其基底由前中元古代绿岩及与之伴生的花岗质杂岩组成,它们具有地壳早期演化的地质构造特征.绿岩带为典型的变质基性-酸性火山岩及部分变质沉积岩系构成的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以拉斑玄武岩为主,向上过渡为钙碱性火山岩系列,表现为双峰态型特点.花岗岩类为TTG岩系及石英二长岩-花岗岩组合.花岗岩-绿岩地体内各岩石类型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外太古宙及我国华北陆台花岗岩-绿岩带内同类岩石极为相似.双峰态型火山岩及绿岩建造组合,以及类似于TH2、FII型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和长英质火山岩特征,结合高铝型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组合,指示了研究区绿岩带的形成环境类似于大陆边缘弧后裂谷型火山-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19.
卡普斯卡辛构造带是一个太古宙片麻岩高级区,它斜切邻近的区域性东西走向的阿比提比、瓦瓦和魁提科低级带。这个构造带由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的副片麻岩、英云闪长片麻岩和斜长岩系列的片麻岩组成。而相邻地区是变质火山岩—变质沉积岩带,它们由片麻岩和深成岩组成。卡普斯卡辛构造带的叶理走向为北东向,向北西中等倾斜。作者假定卡普斯卡辛带具有独特的太古宙演化历史来说明它与邻区之间在岩石、构造和变质作用特征上的显著差异。在卡普斯卡辛带,碎屑沉积岩可以沉积在断块盆地里并被斜长岩侵入,而在相邻的阿比提比带,则在拉斑火山岩中可能有与斜长岩相当的喷出岩。基诺兰(Kenoran)造山运动期间卡普斯卡辛带的下构造层变质并遭受侵入,同时在外侧低级区的较高层位经历了次绿片岩相到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卡普斯卡辛带的晚期韧性剪切使片麻状构造重新定向为北东方向。元古宙的断裂运动使低级区和高级区并列。  相似文献   

20.
迁西群以混合杂岩为主,占岩石出露面积80%以上。变质岩零星分布在混合岩中。变质岩系由麻粒岩、黑云(辉石、角闪石)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及黑云母(石榴石)浅粒岩为主体的岩石组成。岩系下部出现较多暗色麻粒岩,上部具薄层夕线石碱长片麻岩。为麻粒岩相区域变质岩石。其变质原岩自下而上由中基性火山沉积岩——中性火山沉积岩——酸性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杂砂岩夹薄层泥质沉积岩组成,伴有基性层状或脉状侵入体及小型超镁铁质岩体。在上部岩层中,赋存有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大型铁矿床。工作区岩层厚度4000公尺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