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中超痕量钨及痕量钼的极谱催化波连续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海水中超痕量钨与痕量钼的极谱催化波连续快速测定方法,在0.04MHCl—2.0×10-4M二苯羟乙酸的天然海水体系中,钨于-1.2伏(对SCE)出现一个十分灵敏的氢催化波,可定量测定低达5×1012M,在此体系中加入适量KClO3,则可在-0.3伏测定相当灵敏的钼平行催化波,测定限量低达6×10-10M,海水取样少于50毫升,便可直接测定其钨与钼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水中痕量铬的催化极谱测定方法,并对催化波性质作初略探讨。在醋酸铵-铜铁试剂体系和所定实验条件下,可得到清晰、灵敏而稳定的催化波,其导数峰电位为—1.02V(S.C.E.),检测限为2×10~(-9)g/ml。天然海水经0.45μ微孔薄膜过滤和硝化后即可直接测定,方法精密度好,变异系数为2.1%,回收率甚佳。极谱波具有吸附性质。  相似文献   

3.
陈立义 《海洋学报》1987,9(2):195-198
本文提出了在HCI-锑(Ⅲ)-钼酸铵和丙酮-丁酮体系中,用极谱法测定海水中活性磷的方法。其锋电位为-0.42V(对SCE),测定下限为6×10-8mol/l,机理研究表明,此波属于杂多酸吸附波。  相似文献   

4.
陈立义  黄诚 《海洋学报》1989,11(1):58-62
本文提出了极谱法测定硅的新体系,Sb(Ⅲ)-Mo(Ⅵ)-NaCl-乙醇体系,在此体系中Si(Ⅳ)与Sb(Ⅲ)和Mo(Ⅵ)生成三元杂多酸,此杂多酸在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灵敏的极谱电流,可直接用于测定海水、河水等天然水中微量活性硅,其峰电位为-0.30V(Vs.SCE),测定下限为8×10-8mol/l。研究表明,此波属于杂多酸吸附波。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择亚硫酸钠—丁二酮肟体系,在pH值为8—9的氨性缓冲溶液介质中,对海水中的镍进行直接快速的催化极谱测定。镍浓度在10-7—10-9克/毫升范围内,与导数催化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下限可达1.0×10-9克/毫升。该法使用的试剂少,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与分光光度法进行对照试验,结果基本符合,方法的相对误差15%左右,回收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6.
谢宗贵 《海洋学报》1987,9(1):45-50
本文采用微分脉冲极谱波的导数峰,拟定了硫氰酸铵-铜铁试剂-二苯胍体系中铀的测定法,检出限为0.1μg/l,在电化学分析法中测铀的绝对灵敏度较高,在空白及信号峰的稳定性、底液的抗干扰性方面均比同类型体系示波极谱法要高.方法无需分离或富集,可直接测定少量海水、天然水中的痕量铀,分析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现代海洋化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正努力提高现有海水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或研究新的分析方法。作为极谱学重要分支的催化极谱,现在虽已发展到30多种元素,并已成功地用于我国土壤、矿石等样品分析,但仍未见到应用于海水分析方面。这是因为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太微,其组织成又十分复杂,并且大量悬浮体和表面活  相似文献   

8.
陈立义  杨孙楷 《海洋学报》1984,6(5):701-708
本文采用快速灵敏的极谱氢催化波分析方法,不经任何分离富集手续,直接测定了厦门近岸海水、底质及悬浮体中的钨,通过对系列分析数据的归纳研究,探索了在本区域内钨的分布现状,结果表明:厦门近岸海水中钨的含量变化是与附近河流的入海及城市污水的排放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海水中可溶铬的化学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孙楷  林建东 《海洋学报》1985,7(5):572-578
天然海水中元素所呈现的化学形态十分复杂,作为易变价的过渡元素铬,在海水中则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本文在建立海水中铬的极谱催化波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新的简便的海水中可溶铬的化学形态分析流程,应用于海水的实际监测,所得有关形态的数据经数理统计处理,符合调查海域的环境实际情况,方法灵敏快速,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催化极谱法测定砷已有一些研究,当体系中有Te~(4+)盐存在时灵敏度最高,但预分离手续冗长,且极谐波不稳定,无法用于实物分析。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此体系的催化波特性,降低了该体系的碲和硫酸浓度,并将配制成的底液放置半小时后进行极谱测定,能得到稳定的极谱波,再根据海洋沉积物特性,提出了简易的分析流程,是目前报导中比较简便的方  相似文献   

11.
海水中硼的示波极谱测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中微量硼的测定.通常是用分光光度法[1]和光谱法。硼在通常条件下不会产生极谱波。因此不能用极谱法直接测定硼。B(Ⅲ)与铍试剂Ⅲ可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12.
安镜如  张清 《海洋学报》1982,4(5):555-563
碲为毒性元素,有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微量碲的监测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文献报道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工业废水中ppb级的碲[1]及含量较高的人工水样[2].由于天然水中碲的含量极低,约为ppt数量级,目前尚无灵敏的方法可用于测定天然水中碲的本底值,而化学海洋学中也缺乏关于海水中碲含量的数据[3].本文目的在于研究超痕量碲测定的简便方案,即巯基棉浓缩-催化极谱法.首次测定了海水中碲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海洋沉积物中的硒,根据目前分析的样品来看,未受污染的沉积物含量一般在0.0xμg/g—xμg/g之间。如此低的含量用一般的分析方法都需经过富集分离或增大取样量方能测定。本法利用了SeSO_3~(2-)-IO_3~-极灵敏的极谱催化波,能达到测定海洋沉积物中含量为0.0xμg/g的硒。经试验,适合于海洋沉积物中硒测定的最宜底液组分与测定海水中硒的底液相同。  相似文献   

14.
袁文霞  杨孙楷 《海洋学报》1987,9(5):652-655
天然水体中的Sn以Sn(Ⅳ)为主要存在形式.海水中的锡主要以SnO(OH)3-的形式存在,但也有可能与水体中的有机质、微生物等相结合,尤其在缺氧情况下,锡可在细菌作用下发生甲基化[1].尽管海水中锡的测定方法已有发射光谱法[2]、中子活化法[3],但这些方法皆需分离富集手续,至今尚未见有直接测定海水中锡的方法报道.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海水体系中以醋酸-醋酸铵为缓冲溶液,锡和铜铁试剂(Hcup)在滴汞电极表面产生灵敏的络合吸附波.若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可消除氧波的干扰,提高灵敏度,因而不必通氮除氧.本文针对海水的组分特征,对痕量锡的分析作了探讨,首次提出了直接测定海水中痕量锡的灵敏、快速的极谱方法,方法的检出限可达ppb级.海水经紫外线照射4小时后便可消除有机质、微生物的干扰,取经紫外线照过的海水20ml即可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中铁的来源,形态和初级生产力的限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中,铁和N,P等主营养盐一样,也是一样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铁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元素,所以海水中铁的形态,来源及沉降会直接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目前人们一般采用预富集/原子吸收法(AAS)或是借助于电分析技术(如催化极谱)来测定海水中的铁。  相似文献   

16.
用溶出伏安法、极谱催化波、电位溶出分析等测碲均有较高灵敏度,但对天然水的直接测定仍感不足。本文把新近出现的高阶导数卷积技术应用于阳极溶出催化伏安法中,并采用快速电位扫描,可定量检测浓度为10~(-11)mol/L级的碲,能直接测定天然水样。 本方法的原理是,在一定电位下使碲(Ⅳ)还原电析在旋转玻璃炭电极上,然后把电极移至含有SnCl_2的催化体系中进行阳极扫描,溶出的碲(Ⅱ)被SnCl_2再还原为元素  相似文献   

17.
海洋中铁的来源、形态和对初级生产力的限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海洋中,铁和N、P等主营养盐一样,也是一种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铁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元素,所以海水中铁的存在形态、来源及沉降会直接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目前人们一般采用预富集/原子吸收法(AAS)或是借助于电分析技术(如催化极谱)来测定海水中的铁。  相似文献   

18.
矿石、土壤、海水及环境污水中铅、镉的测定已列为重要项目之一,方法也很多,如氨性底液法;氯化钠-盐酸羟胺-盐酸底液法;碘化钾盐酸底液法;还有采用季铵盐碘化钾盐酸底液法等,其中有的方法已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大洋锰结核中铅、镉的催化示波极谱测定国内报道资料甚少。本文在上述资料的基础上做了探索性实验,拟定了大洋锰结核中铅、镉的催化示波极谱连续测定方法。此法溶样简单快速,灵敏度较高,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秋茄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极谱特性,并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pH值为9.18的硼砂底液中,以芦丁作对照品,秋茄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峰电位Ep为-1 642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二阶导数极谱波,在芦丁含量不超过1.4 mg/dm3范围内,该极谱波的峰电流(Ip)与芦丁的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红树秋茄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极谱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mg/dm3.用此法测得红树秋茄叶中总黄酮含量为2.04%,回收率为96.4%~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3.19%,此方法灵敏、准确、干扰少.  相似文献   

20.
示差脉冲极谱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逸萍  胡明辉 《海洋学报》1991,13(2):277-281
海水中Ge(Ⅳ)含量很低,一般为ng/dm3数量级[1-3]。目前用于海水中Ge(Ⅳ)的分析方法不多。早年有人用共沉淀富集-苯基芴酮盐光度法,近年则采用氢化物发生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研究者陆续利用Ge(Ⅳ)与某些多元酚(如邻苯三酚,邻苯二酚等)的络合物在V(Ⅳ)等氧化剂存在下产生的灵敏吸附催化波,进行矿石,合金等样品中微量锗的测定[4,5]。但至今尚未见应用电分析法于海水中锗的分析。本文拟提出一个灵敏的示差脉冲极谱法,以测定海水中痕量Ge(Ⅳ),并避免通常多次分离手续[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