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雷电防护工程专业施工图纸设计的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筑物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方面对雷电防护工程专业施工图纸设计审核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了减少和降低雷电灾害重在预防,做好雷电防护工程专业施工图纸设计的技术审核是保证建(构)筑物防雷先天能力的首要关口。  相似文献   

2.
丁旻  周强  邱飞 《贵州气象》2008,32(1):38-40
根据标准和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雷电风险评估应在新建建筑物的设计之前进行,或在防雷整改工程实施之前完成,其目的是使雷电防护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避免盲目性,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该文通过对某综合办公大楼进行施工前的雷电风险评估,来具体说明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侧击雷防护是高层建筑(含超高层)雷电防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第二类防雷建筑为例,结合电气几何模型和雷电流特性,分析了高层建筑侧击雷的雷电流幅值范围及其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建筑物越高,雷电侧击概率越大,且与建筑物高度成指数关系增长;建筑物越高,发生雷电侧击的雷电流幅值范围越大。基于此,讨论了防雷工程中常见的侧击雷防护技术问题,为高层建筑的侧击雷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雷电是影响机场以及旅客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雷电灾害对机场建筑物和导航等设备电源、通信系统的影响,提出机场雷电防护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思想;通过对呼和浩特机场防雷工程具体案例分析了候机楼等建筑的直击雷防护、机房的屏蔽、等电位和浪涌保护器性能参数的选择等问题,并对机场的供配电、通信、导航等系统的具体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州紫金庵雷击原因分析及古建筑防雷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和总结了紫金庵遭雷击的3个原因:①高大古银杏树成为接闪点,②古银杏树接闪后对周围建筑造成雷电反击,③雷电电磁感应造成室内电路短路。对紫金庵内罗汉堂进行了系统的防雷设计,重点对紫金庵电源架空线直接入户部分进行了防雷整改。从古建筑物自身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防雷。古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一样,也要注重雷电感应方面的防护。古建筑也有一些防雷方法,将防雷与艺术相结合值得现代建筑防雷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农村建筑物的防雷现状,分析雷电的形成和造成雷击事故的原因,提出当前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新农村建设中防雷减灾工作,为提高全民防雷安全知识和意识,提出建筑物防雷设施建设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刘应明 《广东气象》2000,(Z2):46-47
建筑物防雷设施的质量好坏、性能的优劣,是防雷安全性、可靠性的基本保证。应仔细调查建筑物所在的地理位置、地质、土壤、气象和环境等条件,以及雷电活动规律和被保护物特点。在此基础上认真制订防雷装置的设计方案,并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防雷检测是确保质量的重要措施。新工程防雷设施必须进行分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并与土建工程同步进行。防雷设施年度检测时必须核实是否与原报建设计时的使用性能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防雷设施真正发挥作用。 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侧击雷和感应雷防护三大部分。如何使防雷设施达…  相似文献   

8.
蔡然  陆涛  刘敦训  张家富 《气象科技》2016,44(3):500-504
雷电电磁脉冲是当前造成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雷电电磁环境评估对其防护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现有的雷击电磁场仿真软件等存在硬件要求高、建模复杂、运算时间长等问题,难以广泛的运用于防雷管理部门日常业务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拟讨论一种快速、有效的针对直击雷情况下雷电电磁环境评估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践中。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建立了直击雷情况下建筑物雷电电磁环境评估的模型,并通过某地铁站工程实例的应用,给出了可靠的评估结果,证明了FDTD在建筑物电磁环境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抗干扰能力较弱 ,尤其是雷电干扰 ,因此机房防雷尤为重要。计算机机房的防雷 ,应从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直击雷防护措施 根据GB5 0 0 5 7- 94的规定 ,建筑物分为 1、2、3类防雷建筑 ,各类建筑物应按要求采取防直击雷措施。可不设防直击雷设施的建筑物用作计算机机房时 ,至少应按 3类防雷建筑物安装防直击雷设施。确定防雷分区 (LPZ)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B12 -1《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的规定 ,对建筑物分区 ,至少应把机房设在LPZ2区内 ,以保证机房的安全。确定机房位置 根据泄流的趋肤效应和雷电分流原理 ,应将机房设…  相似文献   

10.
对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遭受雷击时引起的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会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夏建林 《浙江气象》2002,23(3):38-39,46
雷电在整个空间范围侵袭各种现代化电子设备,给雷电的防护带来难度,现代防雷技术原则强调全方位的防护,综合治理,层层设了主。有效利用建筑物基础作为接地体,钢筋混凝土柱筋作为引下线,每层圈梁和柱筋及各种金属架构相互焊接成网,做好屏蔽和等电位连接。这样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符合现代综合防雷的思想,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破坏提供基础条件。因此,等电位连接对防雷工程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充分体现着现代防雷技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介绍建筑物、室内电子设备防雷原理及技术,室内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通过雷电害实例分析,呼唤人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防护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30年雷暴日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雷暴是一种伴有冰雹、龙卷、大风和雷电等多种天气现象的中小尺度天气过程。根据雷电学原理,大气中的雷电大多发生在雷暴的活动期,这就说明研究雷暴活动规律对雷电防护技术的深入发展意义重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等国家标准中,也将按年平均雷暴日多少划分的等级,作为雷电防护工程评估、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蒋戎林 《四川气象》2002,22(3):58-60
介绍建筑物、室内电子设备防雷原理及技术,室内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通过雷电害实例分析,呼唤人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防护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雷电灾害也时有发生.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其中,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总的来说,建筑物遭到直击雷的概率比较低,主要危害是感应雷击.感应雷击发生概率非常高,常常造成设备损坏,严重的还引发火灾,或者导致人身伤亡.因此,完善建筑物、构筑物防雷设施的检测工作已受到社会各方关注和重视.笔者从事防雷检测工作多年,下面谈谈防雷装置检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谭惠冰  周满荣 《广东气象》2007,29(B12):96-97
综合分析建筑物所在地域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对雷电造成人身安全、电子设备损毁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数据选择雷电防护等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本文通过江门市客运站雷击风险评估实例分析,指出雷电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重视雷电风险评估在防雷减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古建筑物防雷现状的调查,提出古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在确定雷电防护等级的基础上进行,古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侧击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方式,防雷装置的安装应尽量做到保持古建筑物原貌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简述了雷电形成的原因、产生的过程以及防雷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建筑物内部外部的自身特点分析了雷害,提出了建筑物综合防雷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气象》2015,(3):388
刘凤姣、何逸、王智刚主编本书采用知识问答的形式,分为"防雷政策与管理"和"防雷业务技术服务"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和防雷服务规范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还归纳了防雷减灾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简述了雷电预警平台、雷电风险评估系统、防雷廉政风险防控平台、防雷综合服务检测车、防雷检测自动生成系统及《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952—2013)的有关内容;第二部分分述了雷电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廖必军  杨磊 《浙江气象》2007,28(2):43-46
为便于信号的搜寻和检测,无线电监测站大多建于高山上或孤立地建于野外。在建站时,确也采取了常规的建筑物防雷措施,但很多测站自投入运行以来,仍频遭雷击,这也说明其原有的防雷系统并不完善,设计存在漏洞。本文以丽水市白云山无线电监测站防雷问题为例,从雷电风险评估以及对该站存在的雷电防护漏洞的分析入手,根据高山测站的环境特点,为完善高山无线电监测站防雷系统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