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尾矿整体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着重分析尾矿堆存存在的主要弊端,通过对尾矿的整体利用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研究,指出走尾矿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矿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云南各类矿山尾矿分布地域较广,而且数量较大。很多尾矿中有用元素含量较高,有再次利用的价值和可能,因此,对可利用的矿石尾矿,应强化尾矿二次再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对部分难以利用的矿石尾矿,建议采用回填、复垦等方法;以减少尾矿对土地及水体的占用,减轻采矿活动对环境破坏。  相似文献   

3.
四川拉拉铜矿尾矿中重金属资源和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尾矿中高含量重金属具有潜在的资源和环境意义。通过分析拉拉铜矿尾矿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赋存形式,讨论了尾矿中有价元素的回收利用可能性,并评价了尾矿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拉拉铜矿各期尾矿中仅Ⅲ期尾矿的铁、铜、钴具有综合利用价值;各期尾矿中多种重金属元素潜在的生态危害程度轻微,但是各期尾矿中汞的生态危害程度中等,Ⅲ期尾矿中铜的生态危害程度中等。因此,矿区不仅要注意各期尾矿汞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同时也应注意Ⅲ期尾矿铜对环境污染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利用尾矿生产新型建材的研究苏蓉晖章庆和(湖南省图书馆,长沙410011)(中南工业大学,长沙410012)关键词尾矿新型建材二次资源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可以综合利用,近年来国内外对此都非常重视,也获得了不少成绩,但相对数量庞大的尾矿而言,乃是“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5.
尾矿综合利用新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几种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指出开辟尾矿利用新途径不仅能从根本上减少矿山尾矿对环境的危害,还可以充分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提高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强  郝梓国  刘恋  费红彩  黄敏 《地质论评》2016,62(5):62051277-62051282
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对策已由消极的废物处理转向物质再回收,尾矿资源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但是,我国尾矿综合利用率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量的尾矿积存,对矿山周边地区环境、土地利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开展典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尾矿资源产业化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不但可使原来资源枯竭或资源不足的矿山焕发青春,而且还能够重新成为新的资源基地,以开辟新的材料科技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同时也可以解决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整治国土,具有巨大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因此尾矿的综合利用要做到国家重視、立法保障、评价先行、技术支撑、全部利用,才能真正解决尾矿污染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桦甸地区金矿选厂尾矿资源调查,对尾矿中金铜铅锌等有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分析,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目前除部分企业将前期的浮选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工艺改为全泥氰化再开发利用外,尾矿利用情况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8.
<正>尾矿类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累积堆存量增速巨大,目前已成为我国排放量大、堆存量多的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将尾矿进行科学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尾矿产生的危害,还能提高我国尾矿资源化利用水平,深化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多孔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力学等性能,已成为一种优质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将尾矿转化制成多孔陶质材料,实现其在材料学方面的应用。本研究选择湖北某矽卡岩型金矿山达标排放的尾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Pert Pro型多晶X射线衍射  相似文献   

9.
陈小华 《江苏地质》2000,24(3):181-183
介绍梅山铁矿、凤凰山铁矿的尾矿特征,探讨利用澳大利亚新型重选设备进行铁矿尾矿再选的可能途径。对于降低铁矿山尾矿库存量,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尾矿利用现状及21世纪展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我国金属矿山储存的尾矿超过40亿t,而且每年以3亿t的数量在增长。尾矿排入河道、沟谷、低地,污染水土大气,破坏环境,乃至造成灾害。尾矿的治理和利用是十分紧迫的事情。尾矿综合回收有价组分可创造巨大财富。要加强调查研究,实行整体利用;通过工程示范、技术攻关、建立高附加值的产业,变害为利。  相似文献   

11.
张尚铎  王德怀  曹家孔 《安徽地质》2007,17(1):22-23,33
随着黄金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开采历史的延长,黄金矿山尾矿多采用库存方式处理,尾矿堆积量逐年增加,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库区周围环境污染,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尾矿库的修筑和维护管理工作.因此,对于1g/t左右的黄金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各黄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的工作重点之一.铜陵地区的黄金资源开发,随着矿山开采年代久远,高品位矿石已成下降趋势,因此对往日排弃的尾矿显得重视起来.我公司通过对这种排弃的尾矿勘查、研究,经过经济分析,大部分尾矿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对于这种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研究,为今后的黄金矿山可持续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马万平 《江苏地质》1996,20(3):146-149
南京市是长江下游在城市,长江下游第一大港口,地理上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好的未来目标是建成国际大都市。南京经济基础好,特别是矿产产品加工业,建筑业这,这是未来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而矿产资源又是发展原材料工业的重要基础,南京市矿产资源较丰富,如何发展来本地经济发展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南京市优势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提出一点看法,供制定发展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13.
Tailings produced in a concentration plant are the discharge of solid wastes after grinding ore into size and selecting useful components in the specifi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condition.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for the mining of metal ore, non-metallic ore, coal, clay, etc, the production of tailings of the world is up to 100 million tons per year. The number of existing tailing piles is 12718 in China, of which the construction ones are 1526, accounting for 12% of the total, and the closed tailing piles are 1024, accounting for 8%. As of 2007, the national total tailings accumulation is 8.046 billion tons. The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is one of the largest discharge of solid wastes industries because of its low comprehensive recovery rate. For example, the beneficiation and recovery rate of non-ferrous metal mine is from 50% to 60% in China, which is lower 10% to 15% tha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 associated non-ferrous metal recovery rate is 40%, which is lower 20% than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utilization of duns, Poland is 90% to 100%, United States, Australia, France, Canada, Belgium and other countries followed, while China is only about 20%. The utilization of fly ash is to 100% in Japan and Denmark, France is 65%, UK is 55%, and China is just 45%. Quantities of waste rock, waste slag, and waste water have occupied land, destructed vegetation, deteriorated the soil and water quality, and caused land subsidence, landslides, mud-flow and other geological disasters. 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s the right choice of m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source conservati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矿山尾矿资源与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尾矿一直成为一些矿山的固体废品,并造成环境污染和成为灾害隐患。合理开发利用尾矿资源,可治理环境,变废为宝,分析了南京地区的尾矿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并就快开发利用南京的尾矿资源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苏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敬军 《江苏地质》2002,26(4):216-220
全面总结江苏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诱发的各类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归纳为环境资源破坏与影响、矿山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三大类型。环境资源破坏与影响有对土地资源、植被资源、地表设施、水资源、矿产资源的破坏和对自然景观、文化遗迹、地质遗迹的影响;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采空区地面塌陷、采矿滑坡、崩塌、矿坑突水、尾矿库坝基渗漏与溃堤、泥石流和岩溶地面塌陷;环境污染有采矿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大气造成的污染。针对省内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罗鑫亮 《湖南地质》1993,12(1):55-57
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引起矿区地质环境的恶化,如地面形变,边坡失稳,地应力增高,水环境污染等。积极开展矿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查明现状,预测发展趋势,提出防治意见,从而达到合理开采利用矿产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关闭煤矿资源评价与利用,具有资源、环境双重效益,可为煤矿企业提供一条转型发展路径。在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典型案例的总结,重点归纳了河北省关闭煤矿农林用地、建设用地、塌陷水域综合利用、矿山公园模式、关闭煤矿资源综合利用、矸石山利用、井下空间利用等7类19种资源再利用推荐模式,分析了推荐模式选择因素,划分了资源类型。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问题类型及矿山区位差异,按照推荐模式选择原则,提出适合不同关闭煤矿山资源利用模式。综合考虑关闭煤矿背景条件和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对河北省主要矿区118个关闭煤矿提出了资源再利用途径。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河北省主要矿区关闭煤矿资源再利用存在的支撑条件不足、安全评价、支撑政策和管理办法欠缺、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技术指南欠缺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资源利用典型项目建设、及时掌握关闭煤矿综合信息、构建关闭煤矿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指南、开展相关治理工程做好资源利用统筹工作、加强科技投入和关键技术研发、树立矿井全生命周期理念并重视矿业资产的后周期管理及完善闭坑管理等建议,以期选择生态敏感性较弱、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便于协调开发利用的关闭煤矿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业性试验和示范工程,系统构建关闭煤矿资源评价体系,实现关闭煤矿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年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的近1/4,煤炭资源开采形成大量的采空地下空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山西风电、光伏发电的大力发展,如何合理利用煤矿采空地下空间,尤其是将地下空间与新能源结合将成为煤炭产业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次研究运用比例系数法和采空地下空间守恒定律,测算出2022年山西省开采煤矿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54亿m3,“十五”到“十三五”期间关闭/退出煤矿的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05亿m3,估算1949至2021年山西省煤矿因工作面开采形成的采空地下空间约38.98亿m3,预测到2030年山西省煤矿工作面开采还可形成采空地下空间约19.56亿m3。根据山西省能源低碳发展需求提出了山西省煤矿采空地下空间未来可利用的四种模式:煤矿地下旅游或地下仓储、煤矿地下抽水蓄能、煤矿地下压缩空气储能和煤矿地下封存二氧化碳等。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矿山遥感监测主要成果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四川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开展了矿山遥感监测工作,构建了“遥感数据源选取—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信息提取—野外验证—图件制作”相对完整且较为成熟的矿山开发遥感监测技术方法体系。以卫星光学遥感数据为主、航空光学遥感数据和雷达数据为辅,并采用无人机遥感图像; 在正射纠正、几何配准、数据融合等图像预处理基础上,结合有关资料建立矿山开采面、矿山建筑、排土场、尾矿库、选矿厂、滑坡和泥石流的遥感解译标志; 采取以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自动提取与目视解译相结合、辅以野外验证的方法进行遥感解译; 建立以遥感调查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GIS定量评价方法,实现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采用矿山遥感监测与传统地质环境调查技术相结合方法,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区划研究。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包括: ①首次建立了省域矿产资源开发环境本底数据库,为实现矿山开发环境动态监测和国土资源空间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②监测成果已在矿产卫片执法、矿山环境治理和矿产资源规划等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四川省矿政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③开展了矿山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与探索,形成了适应川西南山区的矿山遥感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20.
四川是我国轻稀土的重要产地,稀土开采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积存了大量尾砂。尾砂中仍然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但这部分资源究竟有多大的量、能不能再次回收,如何回收,则是当务之急。为查明稀土尾砂中各类元素的分布特征,本文对A、B、C、D四个稀土矿山的尾砂开展了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尾砂中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继承了原矿石,稀土氧化物含量普遍偏高(0.78%~2.12%),均超过了现行工业指标的边界品位(0.5%~1.0%),且老尾砂的稀土含量高于新尾砂;除了富集稀土元素之外,B尾砂中Sr含量超过10%,C矿区尾砂中Sr含量为2.7%,A矿区尾砂中Ba含量可达1.8%。同时,不同矿区的尾砂中Mo、Bi、Pb、Ag等有用元素发生了不同程度地富集(值得综合回收利用),尤其是Mo达到了边界品位(磁选后的尾砂Mo含量达到2.275%)。本文提出,今后不仅要加强保护四川稀土尾砂,而且需对富集的有用元素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