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克信  骆满生 《地球科学》2000,25(1):102-102
东昆仑塔妥煤矿羊曲组呈断片分布,为东昆仑造山带东段昆中蛇绿混杂岩带中的最年轻的一个构造岩片,前人认为其时代为早侏罗世[1~2].据本次塔妥煤矿羊曲组实测剖面研究,可将羊曲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性段:(1)砂砾岩段(TJy1),为灰白色、黄褐色、黄灰色、灰紫色中—厚层状复成分砾岩、石英砾岩、含砾石英质杂砂岩,夹深灰色、黄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发育交错层理、平行层理,为河流相产物.(2)含煤砂泥岩段(TJy2),为深灰色、褐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与灰黑色炭质泥岩互层,夹数层煤线及可采煤4层,发…  相似文献   

2.
1991年3月,我公司在北京市丰台大沟村继施工618厂供-2~*水井后,又在距该井450m处采用气举反循环钻探方法施工了618厂供-1~*水井,创904.65m的全国最新纪录。开孔口径311mm,终孔口径152mm。1.地层0—28.89m为粘砂砾石,粘砂含块状碎石,可钻性2—3级;28.89—301.36m为泥质白云岩,可钻性7—8级;301.36—540.32m为黑色炭质板岩夹灰色砂岩、石英砂砾岩夹页岩、石英砂砾岩夹砂岩,可钻性6—7级;540.32—629.55m为炭质板岩夹砂岩,可钻性为4—5级;  相似文献   

3.
南好组是晚古生代海进序列底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层型剖面所反映的岩石组合特征为石英细砂岩、砂岩与绢云板岩、粉砂质板岩不等厚互层,底部为含砾不等粒砂岩,产腕足类、腹足类、海百合化石。厚度>156 m,未见顶,与下伏早志留世足赛岭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选层型剖面第2层上部粉砂质板岩中产腕足类(Ⅲ31)Fusella sp.,Leptagonia sp.,Chonetipustula sp.,剖面中尚含腕足类Eochiristites sp.,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岩关期。第2层下部粉砂岩中产腕足类(Ⅲ17)Tenticospirifer cf.supervilis,Ptychomaletoechia sp.,Fusella sp.及海百合茎。前二者时代为晚泥盆世锡矿山期。而Fusella及海百合化石时代应为早石炭世,具有共生特点。此外在同为南好地区的锌山剖面及东部相邻的万宁县峰膏岭剖面均未发现泥盆纪化石,因此将南好组划下石炭统。近来有人在选层型剖面第2层采获志留纪化石,认为选层型剖面属志留纪而非石炭纪,南好组与下伏地层也非不整合接触,主张南好组应废弃。笔者认为所谓选层型剖面第2层采获的志留纪化石实际上是采自南好组下伏的志留纪地层中,南好组不存在废弃问题。  相似文献   

4.
顶苏地区晒瓦组以灰色、深灰色薄—中厚层泥质岩屑粉砂岩为主,基本层序由细砂岩—粉砂岩—粘土岩组成,向上粒径变细,层理变薄.在顶苏—小革么—带晒瓦组底发育砾岩层,为晚二叠世沿中二叠统侵蚀面上发育的一套河流相碎屑岩沉积.砾岩层之下灰岩中产牙形石Neogondolella granti Barskov et koroleva,同时根据晒瓦组假整合于峨眉山玄武岩之上,因此晒瓦组为晚二叠世产物.  相似文献   

5.
一、地质概况 广西龙胜三门地区位于江南地背斜西南端的东南缘。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上板溪群的合桐组(Ptbh)与拱洞组(Ptb-g)、震旦系(Z)、寒武系()(图1)。 拱洞组(Ptbg):具复理石建造特征。下部是一套绢云千枚岩、板岩夹变质的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和变粒岩;上部为一套绢云板岩、石英绢云板岩夹变质砂岩。复理石韵律清晰,自下而上由变质砂岩、变质粉砂岩、石英绢云板岩及绢云板岩组成。并具各种形态的层理。厚384—793米。  相似文献   

6.
研究区位于安徽绩溪县杨溪镇,区内主要发育一套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系,厚度为639.7 m。碎屑岩以泥岩、泥质粉砂岩、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为主,发育水平层理,粒序层理,韵律层理等沉积构造,可见鲍马层序Ta、Tc、Td、Te段。碎屑组分以跃移组分为主,含量为35%~58%。地层上段厚为254.8 m,包含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水平层理和粒序层理发育,为中扇-外扇扇叶沉积,中段厚为192.5 m,主要为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砂岩条带广泛发育,属于中扇水道沉积,下段厚为192.4 m,为一套砾岩层,砾石分选较差,砾岩层间夹有粉砂质泥岩,为上扇水道滞留沉积。总体上,形成一套退积的海底扇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7.
凌井生 《广东地质》1996,11(3):25-29
老坑段是新建立的级别低于组的岩石地层单位,是泥盆纪老虎头组的组成部分,位于老虎头组中的段,该段岩石为一套泥质岩与砂岩组成的碎屑岩组合,岩石以浅灰色,灰白色细-粗粒石英砂岩或含砾英砂岩,粉砂岩为主,夹紫灰色,紫色,青紫色,青灰色,灰绿色泥质岩(含铁水云母页岩,泥质板岩,粉砂质页岩)形成于滨岸碎屑潮坪相,地质年代属中泥盆世,老坑段夹4层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特殊的泥质岩或板岩或粉砂质泥岩,与老虎头组上  相似文献   

8.
1988年在进行东秦岭南部微细金矿研究时,李文亢、具然弘等于汉阴县鹿鸣乡—罗家湾南剖面原划为志留纪的地层中,发现了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现简要报导如下: 该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南部,濒临扬子准地台,区域上处于牛山复背斜北翼,本身为一倒转向斜—阳坡向斜,剖面位于该向斜的南翼。地层由下而上为(见下图): 1.变质砂岩 2.变质粉砂岩 3.绢云千枚岩 4.板岩 5.绢云石英片岩 6.黑云绢云石英片岩 6.云母石英片岩8.含砂泥质灰岩 8.石榴子石和炭质 10.小壳化石  相似文献   

9.
根据钻孔资料,安徽区调队在《安徽地层志》中将黄山市新潭镇岩塘组之上,一套底部砾岩与砂岩,下部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互层,上部夹三层膨润土矿层的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定名新潭组。因当时认为地表未见其出露,故后来在岩石地层清理中未采用该组名,而是将其划归徽州组。笔者在屯溪-休宁地区区域地质调查中,在地表发现了该套岩层,岩性与徽州组层型剖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与原钻孔岩性相似。根据新资料,笔者认为应恢复新潭组名并对其重新厘定。厘定后的新潭组为:不整合于岩塘组之上徽州组之下的一套砾岩与灰黄、紫红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韵律互层,中上部含恐龙化石和多层膨润土层。空间上在郑家坞至岩寺线以南,屯溪三充至王村以北,原1∶5万屯溪幅划为徽州组的广大地区。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0.
浙江桐庐上奥陶统堰口组岩石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桐庐地区上奥陶统堰口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性薄互层, 底部发育2~3层灰色中-厚层的砾岩, 其砂泥岩薄互层中发育有典型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及韵律层理。这种砾岩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底砾岩, 其上的砂泥岩韵律性薄互层被认为是典型的古代潮坪沉积。野外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堰口组沉积环境应为较深水斜坡环境,而非浅水海岸环境;其底部的砾岩应为富基质的碎屑流沉积,而不应是底砾岩;中上部的砂泥岩韵律性薄互层应为较深水斜坡上的内潮汐沉积,而不是浅水潮坪沉积。这一内潮汐沉积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变层序, 可能为内潮汐的大潮和小潮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这是在中国首次识别出的古代内潮汐沉积。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中上奥陶统内潮汐沉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32井的中、上奥陶统钻遇厚度为1 462 m。它是一套巨厚的深灰色泥岩、页岩与灰色砂岩、粉砂岩互层夹少量灰岩的地层。其中深灰色泥岩、页岩最多;砂岩和粉砂岩主要分布于上部和下部,中部砂岩和粉砂岩较少;鲕粒灰岩数量少,主要夹于深灰色泥页岩中。这些砂岩和鲕粒灰岩既可单独成层,但更常见它们与深灰色泥页岩组合成薄互层。薄互层中发育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并普遍发育交错层理和双向交错纹理。这些特征表明砂岩和鲕粒灰岩为深水斜坡上的内潮汐沉积的产物。这些内潮汐沉积进一步划分为4种类型:双向交错纹理细砂岩型、单向交错层和双向交错纹理中-细砂岩型、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型和鲕粒灰岩型。它们具有5种垂向沉积层序,在剖面上常形成多旋回韵律性沉积组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辽西九佛堂组存在多种内部划分方案及其他相关问题,通过实测累计达106km的十余条地质剖面,运用岩石地层学、沉积学的基本原理,从喀左盆地九佛堂组识别出5个由凝灰质岩石构成的标志层或层组,并以标志层或层组1、2、4、5的顶界将九佛堂组划分为4个段:一段主要以浅灰、灰白色富凝灰质岩石为特征,砂岩、砾岩比例大;二段以浅灰、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为主,部分地段夹油页岩、砂岩、砾岩;三段以褐灰色泥质粉砂岩、深灰及绿灰色粉砂质泥岩为主,根据由标志层或层组,此段又可分为2个亚段,其中上亚段含有工业意义较大的油页岩;四段主要由浅灰、灰白色粉砂岩、黄灰色砂岩、绿灰色泥岩构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凝灰质沉积造成大量生物死亡这一与火山活动相关的事件,认为盆地不同地段同期沉积的碎屑岩和部分泥质岩受源区母岩类型控制致使颜色存在差异。沿用前人意见将九佛堂组与沙海组的界线放在标志层或层组5的顶界。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之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登娄库组”自1959年松辽石油勘探局综合研究大队于吉林省前郭旗登娄库构造的松基二井创立以来,已袭用20余年。什么是“登娄库组”的真正涵义呢?据吉林区域地层表记载如下:“松基二井登娄库组岩性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灰色泥质砂岩、含砾砂岩互层。砂岩成份复杂,以火山岩屑为主,风化较强烈,胶结物以凝灰质为主。”因为该井编录质量比较粗糙,故以扶101井为代表剖面。为便于讨论,将扶101井的泉一段和“登娄库组”的岩性全文转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地质概况四二一○砂岩铀矿床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泥溪复向斜北东翼出露地层有白垩系剑门关组和侏罗系蓬莱镇组,由一套巨厚沉积之棕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夹浅色砂岩和砂砾岩组成。工业铀矿化即产于剑门关组底部“零”号浅色层中。矿化受地层、构造、岩相及岩性的综合控制。“零”号浅色层为一套河流相沉积,厚度约40米左右,系由多个迭瓦状排列的透镜状砂岩体所组成。在剖面上,按粒度由粗变细可将该浅色层划分为六个韵律。每个韵律底部通常为浅灰、灰、深灰色细砾岩或含砾砂岩,与下伏地层(或韵  相似文献   

15.
广东河源盆地红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凌秋贤  张显球 《地层学杂志》2002,26(4):264-271,T003,T004
河源盆地红层厚达 5 0 0 0 m,依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大凤组、主田组、浈水组、丹霞组和莘庄村组。前三组称南雄群 ,粗碎屑岩较发育 ,厚 16 0 0— 370 0 m。大凤组为紫红、暗紫红色砾岩 ,在盆地北部该组上部为细砾岩夹含砾砂岩 ,富产恐龙圆形蛋化石 ,厚 5 6 7m;主田组为紫红色含砾砂岩与不等粒砂岩互层夹细砾岩、砂质泥岩 ,富含灰质结核 ,产窃蛋龙、恐龙长形蛋、龟鳖类、腹足类和瓣鳃类化石 ,厚 90 0 m;浈水组沉积物又较粗 ,以细砾岩、含砾砂岩发育为主要特征 ,厚达 2 2 0 0 m。大凤组和主田组富含恐龙蛋化石 ,其面貌与南雄盆地相似 ,时代属晚白垩世无疑。丹霞组全为粗碎屑岩 ,为紫红色块状砾岩、砂砾岩 ,具丹霞地貌特征 ,厚 70 0 m,时代暂归晚白垩世—古新世。莘庄村组以红色细碎屑岩发育、富含灰质结核、下粗上细、上部红黑相间为主要特征 ,产介形虫、轮藻、腹足类、瓣鳃类化石 ,时代属古新世  相似文献   

16.
藏南古错地区上侏罗统上部和下白垩统沉积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野外剖面和室内沉积学研究,对古错地区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地层进行详细描述和修订,识别出6种主要岩相类型:红褐色(风化色)石英砾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砾岩、灰白色石英砂岩、灰色-黄绿色岩屑砂岩、灰色-黄绿色长石岩屑砂岩、灰色、深灰色、黑色页岩。发现粒序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层理构造、波痕和槽模层面构造、重荷模和砂岩岩墙变形构造以及侵蚀面构造、叠瓦状构造、硬底、结核等沉积构造和生物遗迹。识别出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和陆棚(包括受风暴影响的陆棚相亚相和深水陆棚相亚相)两类沉积相,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口砂坝和远砂坝等微相。建立了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沉积相序及其演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沉积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7.
马梓坪群自1958年761队命名以来古生物依据欠缺,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作进一步研究。1981年在1:20万韶关幅修编再版过程中,我们重新实测了曲江马梓坪的中上侏罗统马梓坪群剖面,采到了丰富的介形虫及轮藻。马梓坪剖面自上而下为: 38.暗紫红色厚层块状铁质泥岩、层理不清、有时可见到泥质豆粒。产轮藻: Atopochara sp.。 >81m 37.灰紫、暗紫红色厚层状次杂粉砂岩,层理不清。产轮藻;Atopochara sp., Maedlerisphaera?sp.。 9m 36.暗紫红色厚层块状铁质泥岩。产轮藻。Atopochara sp.。 24m 35.灰紫色厚层状次杂粉砂岩。产轮藻:Atopochara sp.。 3m 34.灰紫、暗紫红色厚层块状泥质岩夹少量次杂粉砂岩。产轮藻:Atopochara?sp.。及介形虫:Darwinula oblonga(Roemer)。 96m 33.暗紫红色厚层状次杂粉砂岩。 22m 32.灰紫色厚层状细粒杂砂质石英砂岩。 38m 31.暗紫红色厚层状泥质岩。 8m 30.浅黄色厚层状泥岩。 12m  相似文献   

18.
湘东北地区冷家溪群大药菇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湖南冷家溪群主要分布在湘东北地区,大药菇组为其顶部层位,1:20万蒲溪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建组,现在沿用并重新定义为整合于小木坪组之上、不整合于板溪群“宝林冲组”或横路冲组之下的一套浅变质含砾杂砂岩、岩屑杂砂岩与砂质板岩、板岩构成的多个层序并夹砾岩的岩石组合体,厚度〉730.2m。通过剖面研究,可以划分出三个由粗到细的岩性旋回;砂岩主要属杂砂岩类;砾岩中砾石以内源成份为主。依据岩石结构序列,结合粒度参数的统计分析,认为大药菇组属于沉积盆地进入萎缩期、构造活动增强的沉积响应,反映的水动力条件是阵发性的快速流动机制,属于海底扇浊流体系沉积。  相似文献   

19.
1 轮南地区区域概况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根据岩石电性特征由上至下可以分为7个岩性段:小海子灰岩段、含灰岩段、砂泥岩段、上泥岩段、双峰灰岩段、下泥岩段、角砾岩段.石炭系Ⅰ油组即对应于砂泥岩段. 轮南地区石炭系是由南向北层层超覆,总厚度0~810 m,总体上呈北薄南厚的趋势.受构造运动的影响,轮南断垒带石炭系剥蚀殆尽,从轮南断垒带向南,Ⅰ油组地层逐渐加厚,至吉拉克背斜带Ⅰ油组最厚约500 m. 石炭系Ⅰ油组岩性由细粒岩屑砂岩、中粒岩屑砂岩、粉砂岩与含砾砂岩、砾岩、泥岩组成,呈等厚或不等厚互层,局部含石膏、石盐、碳质泥岩,泥质岩占地…  相似文献   

20.
<正>1矿床地质库独木金矿床,位于哀牢山北段金矿带的中部,老王寨金矿东南约5 km处。行政区划属云南省新平县。矿区内出露上泥盆统变石英杂砂岩、绢云板岩,下石炭统变石英杂砂岩、板岩以及上三叠统紫红色页岩、粉砂岩。岩浆岩主要为橄榄岩、玄武岩和少量酸性岩。矿体产于上泥盆统的绢云板岩、粗面-碱性杆栏玄武岩中,沿区域滑脱构造带两侧的次级顺层韧性、脆-韧性剪切带呈似层状、扁豆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