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强震前中期地震活动的变化及TIP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德瑜  陈Yong 《地震》1995,(4):323-327
用改进的M8算法研究了1979年以来我国华北西南及邻近地区共16次强震前的TIP,即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结果表明,14次强震发生在补判定为概率增长时间的TIP内。TIP警戒约占研究部时空域的37%,获得了较好的强震中期预测内符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强震中期预测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用改进的M8算法研究了1979年以来大华北地区存在的TIP,即强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结果表明8次中强震有7次发生在被判定为概率增长时间内,TIP警戒占研究总时空域的40.7%,R评分为0.468。获得了较好的中强震中期预测内符效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大华北地区中强震中期预报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CN算法研究了辽宁省两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中强震前的强震发生概率增长时间,结果表明预测效果较好,有震报准率为90%,TIP预测警戒占时空率为30%左右,R值评分为0.6左右。在TIP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SIP方法分析这两个区域的空间背景发震概率的不均匀分布。综合应用TIP方法和SIP方法,对辽宁省及邻近地区进行了试验性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4.
杜兴信 《地震研究》1994,17(2):204-209
使用地震频次及其变化,平均震级和地震加权和的变化作为地震流函数研究了发生在1980-1989年期间中国大陆的6级强震前的地震概率增长时间。结果表明,10次强震中9次发生在TIP之后,而且最长TIP为3.5年,TIP总时空占有率为30%。用同样的原则对新区进行识别也获得了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TIP中期地震预报方法中的CN算法,对河南省及其邻区发生的中等地震进行了性检验。结果表明内符效果较好,被检验的中等地震中有80%地震前出现了TIP,TIP警戒时段占研究时间的23.3%,综合计算报准率R值为0.59。说明该算法对中等地震原中期预报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晓莉 《内陆地震》1995,9(1):92-96
新疆强震活动的TIP方法预测吴晓莉(新疆防御自然灾害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0概述TIP是近年来由俄罗斯地震学家们提出的一套中期地震预报的算法[1、2]。TIP即分析某个地区的地震序列,找出地震概率的增加时段。该方法所用资料是基于经过分离余震...  相似文献   

7.
按两种分区和两对象划分方式在华北地区进行了TIP中期地震预报方法中CN算法的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被检验的中强地震中有80%震前出现了TIP,TIP持续时间最长3年多,最短0.7个月,平均为14-16个月左右。TIP警戒时段点总研究时间的32%,综合计算报准率R值为0.5左右。表明该算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中期地震预报方法,在华北地区有实用意义。最后对方法中某些有待改进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8.
在SIP算法的基础上,确立了地震流函数的定义方法和异常判别准则,定义了9个非线性地震流函数,通过对中国东部近期7次6级以上强震的SIP回溯性研究表明,7次强震中的6次落入SIP预测空间域内,有震报为86%,SIP预测警戒空间域为32%,R值评分为0.54,证明非线性地震流函数用于中期地震预测具有较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强震概率增长时段判定法在粤东及邻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乃岗  罗振暖 《华南地震》1998,18(1):116-118
将强震概率增长时段判定法(TIP-M8)应用于粤、闽、赣交界及近海地区,资料从1985至1995年底。绝大多数地震流函数异常显示,从1995年底起3年内该区将发生5.5级左右地震。1997年5月31日发生的福建永安5.2级地震与此判断相符。  相似文献   

10.
高旭  李志雄 《中国地震》1992,8(2):11-2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本世纪以来发生在中国大陆M_s≥6.0级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大地震发生后一定时间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减震作用,并计算出了大震发生后继发性强震的时空累积概率。结果表明,中国大陆7级以上大震发生后在一定时间、空间尺度范围内对后续强震的发生具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这是由于大地震造成的破裂释放了震源及周围区域长期积累的大部分应变能,从而大大减弱了这个区域一定时间尺度内再次产生大破裂的可能性,使该区强震的继发累积概率表现出低值。以上结果可以作为一次大震发生后对相对安全区和危险区中期预测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方法,对以新西兰地区相同时间段内地震活动性b值和等地震个数所覆盖空间区域的半径r为例,讨论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变化和强震发生的概率关系。研究表明,该地区强震发生的概率总体上与强震发生前一年半时间窗内的地震活动性资料计算的b值呈正相关关系,与r值呈负相关关系。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研究其他异常分布和强震的概率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希强  林怀存 《地震研究》1996,19(4):346-351
在强震发生前,发现平均能量迁移速率V△T值是减少的,华北地区八次强震中有六次震前出现低值异常,有五次地震发生在V△T最低值出现并恢复合的一年左右。整个V△T低值异常持续时间和幅度与未来震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笔认为V△T是与介质的时间平均强度相应的,与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图像有相应关系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13.
龙德雄 《地震研究》2003,26(Z1):46-54
对中国大陆西部的川、滇及邻区,1970年以来8次MS≥7.0级强震的震源地区,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及时空图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震前在震源地区MS≥4.8级的中强地震活动, 在地表特定的断裂构造带上成团丛集活动,其中早期和中期阶段出现的中强地震位置,是未来强震的震中地区.震级-时间关系的时序特征显示,强震前的早期、中期和短期的三个阶段,中强地震震级随时间逐渐增大,并逐步增长,直到强震发生,地震活动的间隔时间Δt-t 曲线则由大变小衰减至发生强震.在强震前,早期阶段的中强地震小于中期阶段出现的中强地震,中期阶段的较大中强地震,可成为强震前一次具有信号震标志的较大地震.同时,强震前孕震期与临震期的持续时间有一个线性比值关系,比值为0.21~0.27.根据比值关系以及强震地区震前中期阶段和短期阶段出现的地震事件,可作为强震预测的一种震兆指标.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11~1994年地震资料,详细讨论了西藏地区强震活动分期、特征及其趋势,并应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了该区强震的时间分布规律和发震概率。结果表明,本世纪以来西藏地区经历了3个强震轮回,目前正处于第Ⅳ轮回平静幕结束、新的活跃幕即将开始之际,未来活跃幕内将出现数组地震丛集现象,1995~1996年发生MS≥6地震的累计概率为80%~87%,发生MS≥6.5强震的累计概率达60%~76%。  相似文献   

15.
利用更新模型计算未来几十年内发生强震的条件概率需要给出上一次大震的离逝时间T,而很多活动断裂上缺少历史大震的记载,若采用泊松模型则可能会低估强震发生的概率.针对这种缺少大震离逝时间的活动断裂,本文提出一种以记载完整的强震平静期长度Ts为参数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以东昆仑断裂带塔藏段为实例,利用本文给出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得到该段未来50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为0.064 9.  相似文献   

16.
郭星  潘华 《地震学报》2014,36(6):1043-1053
利用更新模型计算未来几十年内发生强震的条件概率需要给出上一次大震的离逝时间T, 而很多活动断裂上缺少历史大震的记载, 若采用泊松模型则可能会低估强震发生的概率.针对这种缺少大震离逝时间的活动断裂, 本文提出一种以记载完整的强震平静期长度Ts为参数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 以东昆仑断裂带塔藏段为实例, 利用本文给出的条件概率计算方法得到该段未来50年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为0.0649.   相似文献   

17.
应用从属函数法分析了1988年1月-2007年9月华清4^#泉的水氡资料,共提取出6次中期异常。其中前4次异常在异常结束后的8~24个月对应了发生在南北地震带、青藏高原北部的肘≥7.3级远场强震,第5次为无震异常,第6次异常正在持续发展。对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对应关系作了讨论,给出了远场强震时间预测的指标,并依据第6次异常开始出现的时间,对未来远场强震发生的时间段进行了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8.
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及强震发生随时间增长概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贵宣  郑大林 《地震研究》1995,18(3):221-226
作者等仔细分析了鲜水河断裂带从1725年到现在的地震资料,并利用乌莫洛夫T─S、M为参数的作图法及强震发生随时间增长概率,绘制了地震活动图件及地震发生概率曲线以及M─T图和鲜水河断裂应变释放曲线。根据这些资料可以清楚地看出鲜水河断裂带自1725年到现在可分为两个大的活动周期,其中6.0级以上地震有由康定依次向甘孜迁移的特点。在每一个大的地震活动周期中,地震基本上两次重复由康定向甘孜迁移的过程,而且较强地震多发生在第二次迁移过程中,1982年甘孜地震标志着断裂带在第二幕地震活动高潮中,中强震已经完成了最后一次由断裂带东南端向西北端迁移的过程。同时考虑到断裂带应变释放曲线的特征,估计鲜水河断裂带目前已进入新的平静阶段。前两个大的活动周期之间,平静了近一个世纪。按历史上地震定向迁移规律,估计在新的活动期地震仍将从康定方向开始,逐步向甘孜发展。  相似文献   

19.
帕马.  EE 《山西地震》1995,(2):61-63
本文对美洲中南部西海岸14个孕震区的强震复发时间T进行了计算,并进行地震预报,提出在未来10年内,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对14个孕震区的发震概率分别进行了计算,计算的高概率地区包括瓦哈卡,恰帕斯和秘鲁南部。  相似文献   

20.
新疆及其邻区M≥7强震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及其邻近地区M≥7强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有序性。自1716年以来的21次M≥7强震存在着时间间隔为11、25、30、41和60年的有序值。利用强震活动时间的有序性结构,可对该区7级强震进行预测探索。本文同时还应用熵和经验分布函数,讨论了下次强震发生的地点和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