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下水系统划分是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为更准确的评价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量,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在地下水划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研究区构造特征和地下水类型、分布特征、循环方式、补径排条件等因素,同时借鉴鄂尔多斯盆地内蒙古能源基地地下水系统划分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划分为3个级别。本次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跨陕、甘、宁、蒙、晋5个省区,盆地内建设的陕北、内蒙古、宁东、陇东、晋西5大国家级能源基地.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在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南于盆地内城镇工业供水紧张,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水资源已成为严重阻碍能源基地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调杏评价及开发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乔玉兰 《西北地质》2007,40(1):41-41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下,历时8年,总投资超过1亿多元,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组织西北五省(区)地调院、5所高校、5个专业研究所和2个国际组织共同参加的跨地域、多学科、多兵种联合攻关的我国最大地下水勘查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已探明全盆地地下水补给资源总量为105亿m~3/a,可采资源量为58亿m~3/a,目前开采量为11亿m~2/a,开采潜力为47亿m~3/a,基本能满足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近期和中期建设的水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4.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将继续深化以盆地和平原为单元的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初步建立我国重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完成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  相似文献   

5.
陇东盆地洛河组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陇东盆地水资源匮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探明陇东盆地白垩系洛河组地层赋存巨厚地下淡水,这对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有实际意义.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陇东盆地深层承压水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深层地下水的更新能力、含水介质的水力特性及地下水资源开采实质等属性特征和深层地下水的可利用性.通过对典型水源地的参数求解、解析法试算等探讨了陇东盆地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陇东盆地白垩系深层地下水资源开采虽以消耗弹性储存量为主,但地下水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可适度开发利用;同时,提出分散部署中、小型水源地,采用分阶段、分区域的开采方案,最后对开采井的成井工艺和深层地下水的保护措施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地质勘查基金设立于2009年,至今共设置勘查项目259个,总经费34.2亿元。勘查项目主要部署在甘肃北山、阿尔金—祁连山、西秦岭及陇东地区等主要成矿区带,勘查矿种主要有能源矿产(煤炭、地热、页岩气、铀)、金属矿产(铁、锰、钒、钛、铜铅锌、钨钼、金银、铌钽)、非金属矿产(萤石、石膏、晶质石墨、硅灰石、水泥灰岩、重晶石、花岗岩饰面石材)。其主要目的是增强矿产资源对甘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提高政府对矿产资源的调控水平,规范矿业权市场。通过省地矿局、省有色地勘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等单位的组织实施,煤炭、页岩气、铁、铜、金、晶质石墨等矿种勘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其中,以大会战的方式,相继开展了环县、正宁县南部、宁县中南部等大型煤田勘查,创造了地质找矿的"陇东模式",累计查明煤炭资源量204.6亿吨。为陇东能源基地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在陇东、武威、敦煌盆地开展了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其中敦煌盆地页岩气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镜铁山外围卡瓦一带开展的铁矿勘查累计提交铁矿石资源量达5.3亿吨,是甘肃又一处在全国具有宏观影响的铁矿勘查重大成果。白银铜矿深部勘查是老矿山深部探边摸底找矿突破的典型事例,新增铜铅锌金属量51.93万吨,对延长白银铜矿山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金矿勘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累计探求金金属资源量43.07 t。晶质石墨作为新兴战略性矿产,连续找矿突破,初步探求资源量达490万吨。上述勘查成果显示,在矿业市场持续低迷的环境下,省地勘基金对全省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毅 《地球学报》2003,24(5):479-482
从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特点出发,分析了该地区地球物理勘查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①查明白垩系盆地地层分布特征;②进行地下水的水质判别。提出了应用频率域电磁法即Eh-4电导率成像系统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可能性,结合实例对勘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勘查白垩系地层分布的合理性和进行水质判别的关键问题,认为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勘查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地下水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1996,(4)
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座谈会于1996年11月4日在新疆召开,会议达成了七点共识。 这七个方面是: 一、水是西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要把西北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足的水资源是必要条件.二、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要做好盆地、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利用.四,要为特别缺水的地区积极寻找地下水,解决贫困地区的缺水问题.五、水资源的开发要走集约化的道  相似文献   

9.
双Packer系统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双Packer系统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为在该盆地开展深层地下水水化学同位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了解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条件和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中的具体应用,对在我国水文界普及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快勘查开发西北地下水资源,是促进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地矿部和陕、甘、宁、青、新、蒙六省区,于1996年11月初在库尔勒市召开了西北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座谈会,国务院邹家华副总理及各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各省区到会代表交流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讨论了“九五”西北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的方针、政策和西北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的总体设想。会前地矿部科技高级咨询中心组成考察小组,前往新疆塔里木盆地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水资源考察,对合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水资源,提出了多项重要意见与建议,对整个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均有参考意义,本刊特予刊出。  相似文献   

11.
Coal is China's dominant energy resource.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s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industry. Since the late 1990s, the advances in Chinese coal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show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basic research of coal geology has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geological studies to earth system science; (2)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achieved in integrated exploration techniques for coal resources; (3) Evaluation of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provides important basis for macropolicy making for China's coal industry and construction of large coal bases; (4) Significan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3S (GPS, GIS, RS) technology. For the present and a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major tasks of Chinese coal geological technology are as follows: (1) solving resources replacement problem in eastern China and geological problems of deep mining; (2) solving problem of integrated coal exploration of complex regions in energy bases of central China, and resources problems induced by coal exploitation; (3) making effort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of coal-accumulation basins in western China; (4) strengthening geological research of clean coal technologies; (5) strengthening geological research of the problems in modern coal mining and safe production; (6) promo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oal resources and major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2.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已引起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70%的资源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在长江上游的重庆涪陵、四川长宁-威远等地区实现了商业开发,长江中游鄂西地区实现突破,长江下游安徽宣城取得了积极进展.页岩气勘查理论和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开采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加快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绿色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页岩气勘探和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页岩气资源探明率低,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富集成藏理论尚需深入研究.页岩气开发成本高,一些关键技术装备尚待研发.市场驱动机制方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市场化格局尚未完全形成.本文从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资源状况、勘探开发进展、勘查理论、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页岩气发展形势,梳理了制约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大勘查开发力度,加强科技创新,坚持绿色勘查开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水合物是当今世界油气地质勘探家研究的热点,其能源价值、勘探技术和潜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科技、能源以及环保部门的关注。该文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结构、特点、成因、分布以及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综述,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紧密结合国家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的重大战略,聚焦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总结了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评价了涪陵页岩气开发区区域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质量。在此基础上,收集分析国内外资料,梳理了页岩气勘查开发所引发的6类环境(地质)问题及勘查、钻井、压裂、开采、闭井等5个阶段需关注的地质环境问题或风险等,其中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主要诱发水土污染、地质灾害和大气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基本识别了2种地下水污染模式、3种污染类型及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途径; 初步确定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污染指示性特征因子,并形成了页岩气勘查开发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可指导页岩气勘查开发的环境地质调查。该研究为页岩气国家新型清洁能源的绿色开发和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煤炭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优势矿产。但存在勘查程度低、综合研究程度差等问题,提高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勘查程度是当务之急。以此唤起政府资源管理部门以及业内人士的共同关注,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为内蒙古的能源发展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气水合物是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之后的一种潜在新型能源,本文简要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由来、性质和特征,根据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方面的国际研究新进展,以及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归纳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紧密结合国家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的重大战略,聚焦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总结了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评价了涪陵页岩气开发区区域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质量。在此基础上,收集分析国内外资料,梳理了页岩气勘查开发所引发的6类环境(地质)问题及勘查、钻井、压裂、开采、闭井等5个阶段需关注的地质环境问题或风险等,其中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主要诱发水土污染、地质灾害和大气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基本识别了2种地下水污染模式、3种污染类型及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途径; 初步确定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污染指示性特征因子,并形成了页岩气勘查开发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可指导页岩气勘查开发的环境地质调查。该研究为页岩气国家新型清洁能源的绿色开发和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小热泉子铜矿区地震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震方法在能源勘探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勘查方法,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还处于试验应用研究阶段.由于地震方法自身的特点,该方法的多解性和分辨地下目标物的精度优于其他地面物探方法,但因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且所研究的地层难以满足油气地震勘探所要求的层状介质,因此常规的地震方法技术在金属矿地区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根据金属矿地震资料的特点和拟解决的地质问题,研究一种适合金属矿区开展地震勘查的方法技术是十分需要的.文章结合在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区地震方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讨论了地震方法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石油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给中国油气勘探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为了增加油气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寻求油气勘探的新途径,强化油气勘探,促进油气发现。在总结过去油气勘探,特别是“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中国油气勘探面临主要问题,包括资源品位降低、勘探条件更加复杂、关键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投入不足等,进而探索未来油气勘探的战略方向和储量增长趋势,即立足大型盆地,不断开拓勘探新领域,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加快海上、开拓新区。  相似文献   

20.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研究浅层地温能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中的关键问题。研究表明:开展浅层地温能勘查评价工作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应超前关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积极性明显受经济成本与效益制约;需要通过政策支持推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快速发展;需要提高全社会对浅层地温能资源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