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珠江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湿地遭到破坏,导致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水旱灾害频繁。生态地质环境问题制约了该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珠江流域。应在加强全民教育的基础上,坚持科技引导,推进制度建设,以退耕还林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建立生态地质环境监测网,以此构建一个珠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水环境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对城市存在方式以及发展变化都有特殊的影响。水环境问题的出现影响了生态体系,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城市存在的水资源缺乏、水污染导致水质降低等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水环境的生态规划与利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升废污水处理率、确定水域环保目标、制定污染控制方针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取决于生态地质环境风险、生态地质环境健康、生态地质环境服务三方面因素,而其不安全并不完全是影响因子累积或加权的结果,某一因子独立作用即可引发不安全。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简捷易行的多层次评估方法,评估结论对于河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体系建设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用此方法对珠江源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其生态地质环境是不安全的,属于复合型不安全。在其安全体系建设中,应特别重视景观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及生产力布局调整、石漠化与水土流失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生态防护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4.
房睿 《地下水》2014,(6):105-107
在对玛纳斯河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玛纳斯河水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根据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特征及内涵建立生态、人口及经济三个方面的水环境承载力子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得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应用承载度的模型,得出玛纳斯河水环境承载度;结合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法计算出玛纳斯河水环境承载力;分析玛纳斯河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规律,找出影响玛纳斯河水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构建玛纳斯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计算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吕丹丹  张阳生  张菲菲 《地下水》2011,(1):63-64,68
我国水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短缺与浪费、污染现象并存;生态退化,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水环境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面对这些问题,大家开始重新认识人水关系,强调人水和谐相处,强调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增强公民水意识,创建节水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实现水资源优化...  相似文献   

6.
沿海地区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地区,而沿海规划建设项目决定了海岸带资源环境开发利用的规模、强度及空间格局。生态承载力评价是项目规划可持续开发利用海岸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基于常规沿海项目规划对海岸带产生的资源环境压力类型,从提升生态承载力评价应用价值角度界定了海岸带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系统总结、回顾了国内外生境适宜性评价、陆域建设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围填海生态适宜性评价与海域水环境容量评价研究发展进程,指出我国海岸带生态承载力评价亟需广泛参考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体系,并在生态承载力量化评价及空间可视化研究领域展开深入探索,为促进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发展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西北干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诸方面研究成果,综述了上游山区成水环境、中游绿洲用水环境和下游荒漠天然绿洲水成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通过对各种古环境代用指标的对比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流域上下游表现出阶段性的一致性水环境演变趋势;在小尺度上,则表现水环境演变的时空异质性。驱动机制方面,在空间上,流域上、中、下游水环境演变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驱动作用各有侧重;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尺度上气候变化与流域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水库土壤-底积物镉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2013—2015年组织实施,旨在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分配特征,开展国土资源环境评价与基础地质研究,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调查发现了丹江口水库底积物及沿汉江土壤镉富集现象。为保护丹江口水源地及南水北调水质安全,系统研究了丹江口库区不同生态区土壤、底积物中镉含量特点,计算了镉含量背景值和富集因子,为水库镉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了依据。镉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显示,调查的样点中,100%消落区土壤、100%汉江底积物,99.45%深层土壤和92.41%的表层土壤属于农用地镉污染风险低土壤。水库底积物样点中低、中、高潜在生态风险比例分别占15.52%、20.69%、63.79%。分析了土壤和底积物中镉含量与pH值、Corg、常量元素含量的关系;建议通过切断上游污染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治土壤酸化,开展生态修复等措施来防治库区底积物的镉污染、降低其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
水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健康发展最重要的基本生态环境之一。确立人类社会需求与水资源合理开发的统一协调关系 ,开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 ;净化改善环境的功能 ;控制水质恶化、污染 ;防治水流动引发的重大自然灾害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与水环境体系之间的新平衡应是本世纪中国水环境控制与保护的基本战略目标。众所周知 ,上一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 ,也带来诸如 :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不断恶化的“副作用”。中国环境学会水环境专业委员会于 2 0 0 0年 9月5日在重庆市召开了“2 1世纪中国水环境战略”研讨会 :大会专题论文 2 4篇 ,并举行三…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20,(2)
以大凌河凌海段水源保护区为例,针对该流域河道存在的防洪体系不完善,行洪能力不足、河道侵占问题突出,河滨缓冲过滤带缺乏、水环境脆弱,生态功能退化和水污染问题突出等问题。从水质保障、生态修复、规划保留区、生态防护和生态保护5个方面提出河道生态治理规划措施及方法,以期为大凌河生态治理规划及水源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三峡工程库区九座迁建城镇新址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划分出三个质量等级。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反映了迁建城址环境组成要素与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单要素地质体质量,城市综合灾度和自然资源优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重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是重庆市确立的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经济区。鉴于该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大、农村移民任务重的基本情况,决定了农业及农村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深入分析了重庆三峡水库生态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土地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灾害频繁等主要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并治理各种工业及生活污染、推行清洁生产,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生态移民、协调人地关系,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化管理、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及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国金  陈松  陈江平 《地球科学》2010,35(6):1075-1080
为保证三峡库区巴东组易滑地层区城市规划发展地质安全,采用系统分析与类比的方法,探讨了非正常斜坡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巴东城区黄土坡滑坡是一个多期次形成的特大型复合变形体,系统分析表明,在三峡水库运行条件下,该滑坡前缘稳定性较差,但整体基本稳定,仍可限制性加以利用,实施部分搬迁避险是必要的.从整体而论,迁建新址区与黄土坡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类同,即同属三峡库区,由巴东组易滑地层组成、以顺向坡体结构为主要特色的斜坡地质环境,发育多个影响较大的滑坡,显现出地质环境比较脆弱的一面,利用时仍须加以限制.通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和风险管制,能保证两区规划发展在允许风险水平条件下的地质安全.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s the largest waterconservation and hydropower project in the world.The dam began to impound in June 2003. The initialimpounded level is 135 m and the normal level will be175 m.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弹性力学的有关理论和Mohr-Coulomb破坏准则,对三峡库区缓倾角滑面滑坡裂隙水压力致滑问题进行了定量化研究,探讨了裂隙水压力致滑的判据和缓倾角滑面滑坡滑动时临界水深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裂隙水压力致滑的机理和过程。对三峡库区缓倾角地层滑坡的防治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目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库生态调度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河流生态恢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针对三峡水库具体情况,指出了现行水库调度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而以水库下游宜昌站作为分析对象,主要从维持天然河道内环境流量和有利于水库下游中华鲟和四大家鱼产卵繁殖的角度,确定了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目标,主要包括三峡水库下游河道内环境流量调度目标以及中华鲟和四大家鱼产卵繁殖期水库调度目标。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目标的确定可为三峡工程正式运行后制定合理的调度运用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区工程环境边坡治理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减少和防止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的发生,确保库区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应加强库区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边坡治理研究。文章结合三峡库区某污水处理厂的工程建设,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对各种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指出常规高填方设计方案存在诸多问题。提出在填方区采用环境边坡治理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新设计思路及方法。采用了架空设计方案,尽量保持现有地形地貌,避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山体进行大挖大填,防止人为活动诱发山地灾害。该方案避免了场地高填方,不需修建高填方挡土墙,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节约了造价、缩短了工期。上部建筑或构筑物采用框架结构架空支撑,建筑物沉降小。新设计方案的实施,确保了三峡水库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三峡工程库区大多属中低山区,沟谷切割深、密度大,随着库区开发,不仅需补修淹没的公路,还将大量修筑新路。兴建公路、铁路势必大量开挖边坡、掘进隧道,从而产生边坡失稳、隧道塌顶和疏干地下水等环境地质问题。因此,防治地质灾害发生,对保护库区地质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三峡库区交通工程现状及今后发展引起的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实例分析,提出了环境地质预测及防治对策,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频发 ,其中以侏罗系易滑地层为甚。侏罗系易滑地层特殊的地层结构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是控制崩滑灾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岩相古地理和沉积环境演变两个方面来研究三峡库区侏罗系易滑地层的沉积特征 ,并研究了三峡库区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结构对岩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对三峡库区以滑坡为代表的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给出沉积学和物理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20.
王国重 《水文》2020,40(1):64-69
为推动水源区水质保护、强化水库水环境安全工作,以故县水库为例,应用DPSIR模型建立了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云模型对其2015年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水库水环境处于安全等级,但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TN的浓度和入库量增加,水库水质难以达标,需引起水库管理部门的重视。结论:云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实现了水库水环境安全概念与其定量数值间的合理转换,减少了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