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超地图的概念 ,提出了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超地图模型 ,并详细阐述了其定义 ,然后阐明超地图关系和操作。最后 ,结合InternetGIS—GeoSurfV 3 .0介绍了此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符合地图综合自动化特点的地图综合分类方法,给出了GIS环境下的地图综合过程的模型,并与传统方式的地图综合进行了比较,以期对GIS中的地图综合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符合地图综合自动化特点的地图综合分类方法,给出了GIS环境上的地图综合过程的模型,并与传统方式的地图综合进行了比较,以期对GIS中的地图综合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地图作为输出成果和可视化工具被地理信息系统(GIS)用户广泛应用。它们是有效地传输信息的一种工具,同时这种有效性取决于地图的良好设计,不幸的是,由于很少的GIS用户受过地图设计方面的专门训练,从而用GIS制作的硬拷贝地图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了一个有着详尽操作步骤说明的、关于如何从GIS中获取硬拷贝地图的模型,由于没有考虑到地图设计的全过程,以往应用专家系统技术来进行地图设  相似文献   

5.
MAPGIS图层在地图数据处理和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APGIS是原国家科委推荐的地理信息系统首选平台,图层操作是MAPGIS主要功能之一,对地图进行分层管理便于数据处理,分层管理是计算机对地图管理的重要内容。文中结合MAPGIS介绍了图层的概念、图层操作、并重点阐述了如何划分图层及图层划分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一种GIS空间数据采集中概率松弛与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该模型用于地图分色和立体影像的整体匹配。  相似文献   

7.
AUTOCAD数字地图向GIS转换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周竹军 《测绘通报》1997,(10):18-20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GIS技术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对数字化地图的要求,重点讨论AUTOCAD中的化地图如何转入GIS系统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此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作者曾经利用扫描矢量化软件I/RASB和I/GEOVEC在GIS和数字地图中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研究。本文着重介绍I/RASB和I/GEOVEC等在GIS和地图数字化中的应用方法,包括矢量文件和光栅文件。  相似文献   

9.
地图扫描数字化的点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地图扫描数字化为建立GIS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原始地图数据获取方法,本文讨论了影响地图扫描数字化精度的诸种因素,分析了定向点和采样点误差对地图数字化结果的影响,发展了定向点和采样点的自动对中算法,从而保证地图扫描数字化的精度能满足建立GIS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直角与直线元素数字化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地图数字化为GIS采集空间数据的工作实际,对直角、直线数字化的数据处理的平差模型以及相应的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作认为,通过平差和评定精度,并有助于实现对GIS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应用INTERGRAPH公司的MicroStationV5.0版于地图数字化的前景,作者深入比较了当前国内在地图数字化方面用的最多的AUTODESK公司的AutoCADR12forDOS版与MicroStationV5.0之间区别,从多方面肯定了在地图数字化中用MicroStationV5.0较之AutoCADR12有更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图形编辑是GIS中数据录入、更新及图形输出时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地图数据库下图形编辑的原理、方法,MDBGES的构成和功能,并分析了MDBGES的试验结果,按照用户应用程序与DBMS的关系,提出了库函数的建立及其分类方案,以及一整套与地图数据库接口函数的原型。在用户与DBMS的接口规范化方面作了有益探索。此外,本文探讨了符号图形编辑的两种设想。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图数字化为GIS采集空间数据的工作实际,对直角、直线数字化的数据处理的平差模型以及相应的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通过平差和评定精度,可以提高数字化的精度,并有助于实现对GIS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地理属性和图形属性耦合的信息编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健  曾琪明 《遥感学报》1998,2(4):310-315
对地理信息进行编码,是GIS设计中最重要的技术步骤之一,它代表着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的界面。本文从地图的模型化和空间认知过程出发,提出地理实体编码模型与图形实体编码模型的概念,并着重分析了代表这两类不同编码方式的软件对制图功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理属性和地图图形属性耦合的信息编码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5.
地图,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胡英 《地图》1999,(2):12-14
计算机科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内外的快速发展,给地图制图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地图制图行业处于怎样的地位,该如何发展自己的学科优势?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图制图又存在怎样的缺陷?作为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人员如何才能生产出优质地图?...  相似文献   

16.
地学可视化探讨   总被引:62,自引:1,他引:61  
提出了关于地学可视化的研究框架。地学可视化包括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可视化及其在专业应用领域的可视化。地图可视化与 G I S可视化是地学可视化理论和技术的2 个基础部分。地学多维图解是从非可视化角度提出的,关于图的地学知识表达、获取及其图的地学问题解的求证原理和方法,是地学可视化的高一级发展阶段。地图可视化中的信息表达交流模型和地理视觉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将从理论上促进地学多维图解模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虚拟地理环境是地学可视化、地学多维图解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最后集成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如何在数据库、GIS软件的基础上实现地图电子出版的途径和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地图模式识别是实现扫描方式地图自动数字化的核心技术,它对建立地图数据库,以及GIS的数据快速采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地图模式信息的获取、预处理,分类特征的提取,定位分割和自动识别等方面论述了地图模式识别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数字地图制图向地理信息系统发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龙毅  杜清运等 《地图》2001,(2):1-4,22
一、引 言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GIS)都以空间地理信息的存取、处理、分析与表达为研究对象 ,是地图学在数字信息时代的发展与延续。但相比而言 ,数字地图制图强调空间地理信息的传输和表达 ,而GIS则以空间地理信息的处理与分析为主 ,从应用的角度看 ,GIS无疑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地图制图必须在现有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加强空间 (地图 )分析功能 ,即在保持地图表达的模拟性、艺术性的基础上向GIS发展转化 ,才能够一方面提高GIS的可视化表达质量 ,另一方面深化数字地图制图的应用层次 ,拓展其应用范围。但到目前…  相似文献   

20.
在私人和公共部门,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成为管理空间相关信息的一门广泛应用的技术,人们对GIS技术和空间数据的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一些重在重大经济问题,以前,GIS的运行主要依赖硬件和软件的性能,而现在人们的注意力正在转向个人和团体所使用的有效系统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指GIS的可适用性和数据的成本,包括其支持手段,本文根据国家测绘机构中的手工地图数据化获取GIS数据的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