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坡陡沟深、机械上不去的地方,我们就依靠人工挖穴,采取车拉、人背及多级提灌的方式运水上山,现已完成造林2.61万亩。”说起石漠化区域造林的不易,淅川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感叹。入冬以来,淅川以科学绿化为遵循,突出荒山造林、产业造林、森林乡村、生态修复四个重点,紧抓及早启动、突出重点、快速推进三项举措,积极开创困难地科学绿化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必须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科学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之关系,尊重教育的内、外部规律,落实好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四个必须".  相似文献   

3.
○上篇:历史,到底该怎样去解读? 让我从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说起吧:中医到底行不行?我不是学医的,但我很关心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中医的发展.有人讲,中医根本不行,甚至断言,中医根本就不是科学.中医行不行,到底是不是科学?对于这个问题我是在认真研读了刘力红博士<思考中医>后才有了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乘着冬日的暖阳,行走在清风山生态观光公路上,两边侧柏如林、山峦壮美,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新扑面而来,整个人仿佛沐浴在大自然的气息中. 近年来,义马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以建设省级森林城市为抓手,坚持走科学、生态、节约的绿化发展之路.2021年,全市完成造林20990亩,为市定总任务的105%.  相似文献   

5.
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水”,其实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从风水术的起源、发展、经验总结到成果应用,地质科学一直起着主要作用。随着现代地质工作手段的进步和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古人不解的风水之谜已有了答案,许多神秘现象被破解,还原了“风水”之科学面目。“风水”是中国先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积极探索的成果,是“朴素的应用地质学”,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河南国土资源》2006,(12):38-39
“十一五”期间,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战略情况如何布局?近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全面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战略情况和优先发展的领域的科学目标、关键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选取部分内容予以刊登,以期为地学工作者追踪地学前沿,立项申请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辽西"热河生物群"的研究过程中,始终伴随一个与科学的本体精神毫不相干,并对科学发现与研究构成整体反叛的非专业挖掘和化石走私狂潮.于是,轰动世界的"辽西革命"也就上演了一个个喜悦与忧伤互见、希望与失望并存、理性与野蛮对峙、科学与无知较力的生动故事.最后,权力与责任联手举起法律的利剑,以全人类的名义为昔日的古生物乐园顶班站岗,从现在起直到永远.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战略情况如何布局?近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柴育成,全面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发展战略情况和优先发展的领域的科学目标、关键科学问题和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选取部分内容予以刊登,以期为地学工作者追踪地学前沿,立项申请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方国土资源》2011,(4):12-13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先锋行、创先争优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了一大批先进人物,韦寿增同志就是其中的先进典型.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自治区党委决定:追授韦寿增同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0.
"十一五"期间,河南把深化国土资源管理作为最有力的杠杆,以节约集约开发并重为支点,化危为机,变资源不足的瓶颈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开创了以国土资源管理创新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河南模式,撬出了粮食接连5年超千亿斤、连续3年国家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全国先进的佳绩,撬成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撬来了中原大地科学发展的"四重天".  相似文献   

11.
2月26日晚7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新闻联播>头条新闻中,以<河南集约利用资源农业工业双增长>为标题,对滑县国土资源局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实施"双保"行动,不仅保汪耕地不减、粮食持续增长,又保证地方经济发展、百姓增收工作进行了报道,并对该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东迎进行了采访.近年来,滑县国土资源局以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为主线,一手抓耕地保护,一手抓集约开发,实现了保护耕地、科学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6月25日是我国第19个全国"土地日".在这一天前后,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围绕"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的宣传主题,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我国的土地法律法规和耕地保护政策,以唤起社会各界对土地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漯河市国土资源局在开展的"双保行动"中,紧抓服务与执法两条主线,统领工作全局,从强化服务观念入手,建立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从而保障科学发展;从树立规则意识入手,强化依法行政理念,建立起查处违法占地的长效机制,从而保护耕地红线.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土地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载体,一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我国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但是近年来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损毁,耕地面积已减少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下降为1.40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们的"生命线"在不断消失.今年是第16个全国"土地日",同时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这个特别的日子为今年的宣传主题"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涵义,时刻提醒人们要依法用地,合理用地,每一项土地开发方案的规划都要为科学发展服务.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努力捍卫我们的"生命线",广西国土资源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宣传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5.
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总结出"十五"期间太原市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政府有关部门制是地下水的水量开发利用及水质整治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9月21日,湖南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发展")授牌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致信祝贺,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为集团公司授牌,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于来山作重要讲话。张春贤在贺信中说,原湖南省土地资本经营有限公司成立7年来,始终坚持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依法规范经营,科学创新发展,为加快省属国企改制改革,推动全省重点工程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湖南发展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打造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省级综合性投融资平台,为全省科学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省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郁郁葱葱的一片天然林,先是放一把火烧掉,剃成光头山,然后再栽上速生经济林。先毁林,再造林,近两年,发生在湖北省咸宁市和黄冈市的奇异造林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  相似文献   

18.
正"全市造林面积达33.1万亩,占省下达造林计划的106.4%;生态廊道建设完成绿化面积4.63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66%,完成廊道绿化437公里,占省下达任务272公里的161%。不但数量上成绩显著,而且在造林质量上也得到了有力保障。"三门峡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被誉为"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发出了国土绿化提速和生态廊道建设工作动员令,研究部署"森林  相似文献   

19.
辽阳市国土资源局党组高度重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作风建设年"活动相关文件,达成共识,确定了"增强素质、提高能力、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廉政勤政、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科学发展"活动主题,并认真组织落实.经过全局系统干部的共同努力,活动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实现了"四个明显".  相似文献   

20.
"南丹式"尾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丹尾矿资源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全国罕见,其形成机理独特,故称为“南丹式”尾矿。笔者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从南丹尾矿资源实际出发,提出开发利用南丹尾矿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