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我国雪冰研究工作为“四化”建设服务,总结我国开展应用雪冰学研究的成果及其经验和教训,拟于1985年9月底在新疆伊宁市召开“全国应用雪冰学术讨论会”。会议内容有:1)积雪、雪崩、风吹雪及有关灾害防治;2)河、湖、海、水库冰及其冰害防治;3)现代冰川与冰雪物理;4)雪冰测试技术;5)融雪及其融雪径流预报研究;雪冰资源的  相似文献   

2.
艾素珍  宋正海 《地理研究》1989,8(1):114-114,103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召集的第四届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1月5至9日在福州市举行。全国地学史学术讨论会每两年举行一届年会:第一届年会于1982年12月19日至24日在广州召开,75人到会,提交论文75篇;第二届年会于1984年11月19日至23日在桂林举行,90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86篇;第三届年会于1986年8月15至22日在西宁召开,56人到会,提交论文43篇。  相似文献   

3.
叶青超 《地理研究》1982,1(2):94-95
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水利学会联合举办的《河床演变》学术讨论会,已于1981年11月16日至20日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来自全国有关科研和工程机构以及高等院校的地理工作者和水利工作者,计120个单位的16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这次学术讨论会收到论文共125篇。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理学会和复旦大学联合召开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1—5日在上海举行。这是继1979年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之后历史地理学界的又一次盛会,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05人,大会收到论文113篇。有许多作者提交论文而未能参加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和提交论文的作者所从事的专业是非常广泛的,除了有专职的历史地理工作者外,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11月8日至13日在成都召开了地貌学与国土整冶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105位老中青地貌工作者,这次会议共收到129篇论文。参加会议的同志欢聚一堂,互相交流,共同研究我国地貌学如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6.
北极中心海域海冰特征,积雪及变质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效存德  秦大河 《地理科学》1997,7(4):289-296
根据我国首次北极地区的考察观察观测资料,分析了北冰洋88°N ̄90°N考察路段上海冰形态和雪层剖面特征,划分出3种冰形态类型和相应的积雪分布形式,指出了不同积雪分布形式下雪深测量、雪层剖面观测以及雪坑采样的适宜性。海冰上覆积雪的积消过程表现为缓慢的积累和快速的消融,雪深空间分布与降水来源有极大的关系。遥感监测和雪层剖面观证明北冰海洋冰上覆积雪无明显“年积累”大于“年消融”的区域,属于季节性积雪。  相似文献   

7.
1989的年10月20—27日,我国自然灾害形成规律、趋势预测及减灾对策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主持。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计50多人。提交会议的论文62篇。32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学习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变迁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4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33个单位的69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近50篇。与会代表交流了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和工作体会,普遍认为我国的环境变迁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理学会第三届环境演变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2日—15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中国地理学会张兰生理事长主持了会议。学部委员叶笃正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作了关于“我国生存环境预测与对策”研究的重要学术报告。出席会议的还有张丕远研究员、张家桢秘书长、林海研究员及有关单位代表70多人。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理学会、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韶关市旅游局、仁化县人民政府和丹霞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举办的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9—12日在“丹霞地貌”名称的策源地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召开。来自各省市、香港地区和各丹霞风景名胜区的学者、旅游经营和管理干部40多人,带着30多篇论文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举行的第一次特殊地貌类型的旅游开发专门性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报》1989,44(1):123-124
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和国家气候委员会联台主持的全国气候与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一日至五日在大连市召开。这是在我国首次举行的气候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计56名,宣读论文48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理学会“全国雪冰学术讨沦会”于1983年10月10日至15日在兰州举行。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施雅风同志致开幕词,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李吉均同志作了总结发言。甘肃省有关领导到会祝贺并讲了话。全国61个单位的111名从事科研、教学和生产技术工作的学者、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34篇,其中83篇在大小会上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13.
李宝田 《地理研究》1990,9(1):100-100
《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5日—7日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7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民政部副部长张德江当选为会长。理事会由63位同志组成,左大康等17位同志任常务理事。大会还一致同意聘请我国老一代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谭其骧和城市规划专家周干峙为研究会顾问。与会代表向大会提交了63篇论文。有31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论文。这些论文涉及到行政区划战略研究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学会于1987年9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经济地理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冶区的地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计划部门的近8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和商业地理方面的问题。会议收到论文72篇,这些文章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部分论文还回顾、总结和探讨了诸  相似文献   

15.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提高广大青年地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并为今年第四季度由中国地理学会主持召开的全国青年地理科学学术讨论会推荐高质量的论文,我所于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召开了首届青年学术讨论。这次会议由所学术委员会,团总支联合主持,院有关领导及所里老、中、青业务人员六十多位同志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共有十五篇论文进行了宣讲,同志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世界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西安召开。到会代表65人。收到论文40篇,大会宣读了会议主题“90年代的世界地理”的论文,余者在分组会议上宣读。大会还组织代表就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地理工作者所取得的成绩,目前面临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界科技青年联合会于4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青年学术讨论会。共有近30个单位的16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向大会提交了139篇论文。许多地理界老前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的报告。  相似文献   

18.
傅伯杰 《地理研究》1992,11(1):102-102
由中国地理学会、渭南地区计委、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国土开发与整治》编辑部、《料学技术与暴证法》杂志共同召开的“自然地理学与建设地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8日至23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举行,来自全国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理学会于6月5日至1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了学术讨论会。 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盛会,代表着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文物出版等47个单位的7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的论文共90多篇。  相似文献   

20.
1981年8月20日至8月28日在山西大同召开了构造地貌学术讨论会,有24个省市的地貌工作者及有关生产部门的代表共96人参加会议。会议收到118篇论文,在会上宣读了58篇。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瞿宁淑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李子川讲了话,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北京大学教授王乃梁在开幕式上做了构造地貌学的理论、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