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酒泉盆地西部新民堡群的划分和对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1936—1942年,孙建初在新民堡(即惠回堡)创立惠回堡系。嗣后,王尚文(1946—1949年)在赤金堡创立赤金堡系,并将原来的惠回堡系细分为上惠回堡系和下惠回堡系,认为惠回堡系在上,赤金堡系在下。1971年前,虽然各家对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意见方面存在一些分歧,但他们长期应用的划分与对比意见基本上是以前孙建初、王尚文建立的地层系统概念。1974年,笔者与甘肃省区测二队八分队协作,共同详细观察并系统采  相似文献   

2.
甘肃酒泉盆地晚期中生代地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酒泉盆地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祁连山北麓。前人将这里的晚期中生代地层划分为上侏罗统赤金堡群(原“赤金堡系”)与白垩系新民堡群(原“惠回堡系”)。甘肃省地质局第二区测队八分队中生代专题小组(以下简称专题小组)于1973—1975年对酒泉盆地赤金堡群与新民堡群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赤金桥组、赤金堡组、新民堡组这一新的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额济纳旗早二叠世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遗迹化石产自内蒙古额济纳旗南部戈壁滩古硐井下二叠统菊石滩组;产遗迹化石的地层剖面,位于酒泉以北约250km,沿酒泉至额济纳旗公路,即到达化石产地古硐井。遗迹化石系甘肃省第一区测队二分队采集,后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金玉玕同志转赠,甘肃区测队李志琛、李大庆等同志提供有关地层资料,作者对以上同志表示感谢! 一、含遗迹化石的地层本区附近出露的地层,在北部有长城系石英岩,南部见有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体,  相似文献   

4.
甘肃酒泉市天仓地区地层剖面发现丰富的介形类,计7属18余种,前人将该套地层划为上新统疏勒图组,本次结合化石时代和岩石组合,将其修订为早白垩世赤金堡组,并建立了2个介形类化石组合:下部Cypridea concina-Candona prona-Cypridea zhaobishanensis组合和上部Cypridea concina-Cypridea justa-Darwinulla leguminella组合,根据区域对比,将下部组合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Hauterivian期,上部组合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Barremian期。根据2个介形类组合的属种分布及化石形态特征的演化特征,对赤金堡组三段沉积期古生态、古气候进行讨论,认为湖盆在Barremian期较Hauterivian期更深广,气候具有变温暖湿润的趋势,这与全球早白垩世气候波动事件有良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内蒙古基东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实施中,对内蒙古北山地区三道明水一带原来划归上侏罗统赤金堡群进行剖面测制,发现其为一套成熟度较低的粉灰色、绿灰色细碎屑岩与紫灰色粗碎屑岩组合。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植物类及大型爬行动物类等生物化石,并对其进行了组合的划分。双壳类:Sphaerium cf.jeholense(Grabau)-Arguniella subcentralis Chernyshev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腹足类:Lioplacodes gansuensis Pan-Sinorificium yumenensis Guo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介形类:CyprideaMongolocypris-Lycopterocypris组合,多出现于早白垩世;苏铁类:Nilssonia sinensis YabeOishi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银杏类:Ginkgoites sp.组合,具有代表性,时代为早白垩世。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此套地层应归属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6.
北祁连山的早志留世地层主要为笔石页岩相,分布面积广,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早志留世地层的良好地区之一。1956~1958年间,中国科学院祁连山地质队在玉门市南的肮脏沟—旱峡,测制了第一条详细的志留纪地层剖面,建立了早志留世晚期的三个笔石带。1958年以后,甘肃省地质局两个区测队在北祁连山全面开展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测制了志留纪地层剖面约51条,采集了大量的笔石化石。1964年穆恩之、张有魁发表了青海祁连县二道沟下志留统剖面,剖面中含有早凡伦中期的带化石Demirastrites triangul atus(Harkness)。  相似文献   

7.
旱峡剖面新民堡群的古地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自芳 《沉积学报》1988,6(2):106-117
根据岩石剩磁测试资料所反映的古地磁场极性变化特征,甘肃玉门旱峡剖面原先厘定为下白垩统的新民堡群包括7个正向极性亚时带和7个反向极性亚时带。通过与国际中生代极性年表和深海沉积物极性年表的对比,新民堡群实际上可分为两个地层单位:以第三个反向极性亚时带为界(从下往上数),下部层段属于上侏罗说(厚约460m),上部层段属下白垩统(厚约636m)。剖面玄武岩脉的喷溢时代应早于中新世,晚于旱白垩世,分为两期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8.
唐山地区奥陶系的新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河北唐山地区的奥陶纪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为华北型奥陶系的标准剖面。1975—1976河北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这一地区做了大量工作,采集的化石经笔者等鉴定和初步研究。在河北二区测队同志工作的基础上,1979年10月,笔者等对唐山市赵各庄长山、东域山以及卢龙县武山剖面又逐层采集了化石。对牙形刺、笔石、头足类烫三叶虫等门类化石的综合研究,对这一地区奥陶纪地层的生物序列以及寒武系与奥陶系的分界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河北二区测队李勤、郑国庆提供剖面资料,笔者谨致谢忱。  相似文献   

9.
胡厚田 《地质论评》1980,26(4):287-292
云南曲靖西山公社一带,早泥盆世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其地层剖面是我国西南地区下泥盆统的标准剖面。前人对该区地层及动植物化石,已做过大量工作。1978年6月,我在西山公社关下村南1公里和1.5公里两处的下泥盆统下西山村组中,发现了一种保存相当完好的化石,定名为中沟石Mediosulcolites。一、含化石的地层剖面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的白垩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杰己 《甘肃地质》1993,(Z1):1-49,134
依据地层区划分原则,将省内白垩系划分为北山、走廊、潮水、祁连、兰州、陇东、西秦岭区7个地层区和酒泉、武威、六盘山、陕甘宁盆地4个地层分区;分别建立了老树窝群、新民堡群、庙沟群、河口群、志丹群、六盘山群、东河群、金刚泉群、马莲沟群、民和组10个群级岩石地层单位;详述了各建群、组的代表剖面;以“热河动物群”、茹福德蕨-拟金粉蕨植物群存在的最低层位的新民堡群、志丹群及与其相当地层的底界,确立为白垩系的底界。以含具冠女星介生物组合的民和组的顶界为白垩系的顶界;按地层区总结了生物组合特征,并与国内外有关生物组合进行了对比,以此确定了省内白垩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武家堡剖面古地磁新资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华县赤水武家堡地层剖面以其独特的岩性结构及出露情况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原因在于:(1) 上部为黄土,下部为三门组的湖相沉积,这便为研究湖相地层与黄土地层的关系以及汾渭地堑盆地的演化史提供了条件。(2) 武家堡剖面为研究三门组提供了一个最完整的天然剖面,这在三门峡地区和渭南附近都是没有的。(3) 该剖面包含着可能的第四纪与第三纪界线,地层连续,出露条件好,便于接近。在提高研  相似文献   

12.
雅布赖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东部境内.北以雅布赖山与巴丹吉林沙漠相隔,南以北大山的东延部分与潮水盆地相望.盆地内陆相中生代地层过去研究报导过的很少,1975年,甘肃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四分队在盆地内首次发现了晚白垩世地层与介形类化石.为此,笔者于1977年前往该区观察地层剖面和采集标本,得到该队同志的热情帮助,并提供了所需要的研究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3.
作者与项目同仁于2008年9月~2010年实施项目辖区1∶5万区调地质填图期间发现,前人资料对该区晚寒武世岩石地层的划分,或因当时地质构造背景尚未弄清,或因年代地层、生物地层的惯性犹存,以致同一地层小区内同一组界并无明确、稳定的岩性划分标志,令同行临场操作难以掌握.遂在测区填图、实测剖面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富宁小区相关地层剖面,充分尊重并务实引用前人涉区调研所获化石成果,循岩石地层要义,重新厘定调研区所属富宁小区晚寒武世岩石地层层序略为:唐家坝组(∈3t)台地潮坪相碳酸盐岩,“大老堡组”(“∈3d”)潮坪潟湖相陆源沉积岩(下部和顶部夹有碳酸盐岩层),博菜田组(∈Ob)台地潮坪相碳酸盐岩,其中“大老堡组”为新拟建单位,上覆层位为下木都底组(O1xm).  相似文献   

14.
<正> 广西钦州地区的志留纪地层早在1959年张捷芳即已报道,除新建立的上志留统防城组外,下志留统和中志留统均沿用广东西部的地层名称,分别称为连滩组和文头山组(穆恩之,1962)。钦州地区的泥盆纪地层是近年来发现的,汪啸风(1977)曾经作过报道。1977—1978年,广西区测队在玉林地区发现了泥盆纪含笔石及竹节石地层,部分标本送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笔者等于1980年4—5月在钦州县那丽公社及小董公社,和玉林县樟木公社及南江公社等地测制剖面,采集化石。现将几点地层上的看法,简报如  相似文献   

15.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中—晚石炭世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乌鲁木齐地区中一晚石炭世地层主要发育在乌鲁木齐市以东约20km的柳树沟、祁家沟和井井子沟等地。该区出露的石炭纪地层有:中石炭统柳树沟组、祁家沟组,上石炭统奥尔吐组。其中祁家沟剖面曾作为1977年北方槽区会议重点参观剖面。 本文引用的地层资料除1977年地层队测制的剖面外,还列出了1965年新疆区调大队六分队测制的柳树沟剖面。文中化石分别由侯鸿飞、张梓歆(腕足类)、孙巧缡(类)、  相似文献   

16.
胡厚田 《地质论评》1981,27(5):402-404
1978年10月我在云南曲靖西山公社面店水库附近,在与中沟石相同的层位中,又发现一种新的蛹状动物化石,经鉴定是模铸化石,定名为蛹形石 Pupiformilites。一、含化石的地层剖面化石产于云南曲靖西山公社关下村南1公里。现将其地层剖面从新到老描述如下: 7.灰色、灰绿色页岩,钙质粉砂岩,夹紫色页岩及黄色薄层长石石英砂岩 30米  相似文献   

17.
新民堡断裂新构造活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新民堡断裂属于河西走廊西段酒西盆地内断裂系的组成部分,位于嘉峪关以西40km的新民堡一带。新民堡断裂呈北西西向延伸,长8.0km,走向299°,倾向南西,倾角20°~35°。断裂下部主要发育在新近系红色泥岩中,地表穿切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变形性质以蠕滑变形为主,活动方式属于逆冲推覆;新民堡断裂在距今69.3ka与35.4ka之间、距今28.3ka左右,距今4.4ka左右发生过新构造活动。断裂位移速率为0.54~0.90mm/a,其中垂直位移速率为0.26~0.50mm/a。同时,以新民堡断裂为代表的低角度逆冲推覆断裂是造成酒西盆地及河西走廊横向压缩的重要因素和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甜水井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中,对内蒙古北山地区神螺滩一带原划绿条山组进行剖面测制,发现其为一套成分成熟度较低的滨浅海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及少量火山碎屑岩组合,区域上可与双堡塘组对比。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双壳类、腹足类、腕足类等化石,并建立了3个生物组合带。下部为Parallelodon olseni-Nucundata cf. cuiluanernsis—Schizodus subquadratus组合带,时代为中二叠世,上部有Isognomen sinensis-Euchondria sinensis-Wilkingia cf. komiensis和Wilkingia elegans-Schizodus pinguis-Aviculopecten cf. beipeiensis组合带,时代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9.
周达人 《地质论评》1959,19(11):527-527
长春地质学院黑龙江区测大队第二分队在公司涼子实测剖面过程中,发现古植物化石数块。经长春地质学院地层古生物教研室鉴定为:侏罗纪-白垩纪的支脉蕨(Coniopteris sp.)和苏铁杉(Podozamites)。化石存在于黑色粉砂岩  相似文献   

20.
生物地理区系的形成与演化,是研究古板块位置,漂移方向和会聚过程的有效标志,但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又必须在严格的年代地层对比基础上进行。作者经数次的野外剖面测制,收集各类化石标本加以研究。同时广泛收集前人化石研究成果,经仔细核实研究,确定了臭牛沟组命名剖面上的生物化石分布实况。进一步证明臭牛沟组是一个跨统的岩石地层单位,上、下石炭统的界线在其上部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