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理学会于6月5日至13日在古城西安召开了学术讨论会。 这次会议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盛会,代表着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文物出版等47个单位的7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的论文共90多篇。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20日至6月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余所大学地理系与地理研究所约20名代表参加这次研讨会。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张超教授、北京大学王恩涌与学会前秘书长瞿宁淑研究员共同主持。学会秘书长张家祯同志出席了会议。 这次学术研讨会,是自钱学森教授提出关于建立“地理科学”学科号召引起地理学界广泛注意以后,继1991年4月中国地理学在北京召开的“地理科学”研讨会,1991年11月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在上海主办的“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研讨班后,又一次由中国地理学会主持召开的重要的地理学科建设方面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开展地理科学研究及认识其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此次时论会受中国地理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后文简称成都山地所)主持,于1991年3月25—29日在成都举行。会议收到文稿摘要60余篇。来自中国科学院各地理研究所和一些高等院校相关学科部门的4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林祥棣教投在贺词小说,这样的会议对于青年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对于青年人才的尽快成长,对于解决中国科学院各级领导迫切关注的“人才断层”问题有积极的意义。 大会有14位代表作了发言,主要就我国人地关系现状和对策、今后地理学的发展及地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心,新疆地理学会协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8月5日至13日在乌鲁木齐举行。全国各地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论文摘要85篇。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许学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周一星教授、宁越敏教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新疆地理学会理事长张小雷研究员出席了会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  相似文献   

5.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5,60(5):870-873
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于8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等单位承办。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中国发展”。会议收到论文近700篇,来自海内外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陶澍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陆大道院士致开幕词,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教授致欢迎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纪远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孙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  相似文献   

6.
第 2 9届国际地理学大会于 2 0 0 0年 8月 1 4日至 1 8日在韩国汉城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 1 70 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生活多样化” ( Living with Diversity)。大会收到论文 2 0 0 0余篇。大会期间 ,代表们就人类对自然景观系统的影响、第四纪研究、环境变化与未来世界、地理和地貌灾害的研究与模型、海岸变化、东亚景观、地理学的科学性、知识时代的地理学、新区域地理、 2 1世纪的地理教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 1世纪的世界城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新的全球政治秩序、文化景观的重新解释、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世界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0月28日—11月2日在西安召开。到会代表65人。收到论文40篇,大会宣读了会议主题“90年代的世界地理”的论文,余者在分组会议上宣读。大会还组织代表就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地理工作者所取得的成绩,目前面临的  相似文献   

8.
2021年12月12-15日,由中国地理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1年中国地理学大会(China Conference on Geography 2021,CCG2021)"以"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举行,大会在福州设线下主会场.来自国内外300多所教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2300多人参加会议,其中300余人亲临线下会场.同时,大会通过中国地理学会B站进行网络直播,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6万人在线收看了开幕式盛况和大会特邀报告.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时代挑战理论创新社会实践",旨在研判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地理科学问题,总结地理学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谋划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学科发展指向.大会会期4天,设立开幕式、相关发布、特邀报告、平行论坛和展览展示等多个板块.  相似文献   

9.
<正>为促进我国地理学创新与发展,推动地理科技书刊编辑出版工作及经验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建设最新进展,发布地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地理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定于2016年4月22-24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2016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重庆市地理学会协办。本次年会是开放性会议,不仅是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学术期刊与出版社编委、编辑的年  相似文献   

10.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11,30(6):1156-1156
2011年5月14~15日,"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和俄罗斯的学者40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江苏省地理学会等单位协办。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主持。
出席本次年会的专家和领导有: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佘之祥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教厅原厅长、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许学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杨伟聪(Henry Wai-chung Yeung)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来喜研究员和毛汉英研究员等。为了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长足发展,会议期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还专门邀请了一批兄弟院校的校长、院长约20余人出席会议并指导工作。本次年会交流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大会报告论文21篇,分会场交流论文90篇。这是近10年来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成为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地关系创新与城乡统筹发展和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李旭旦先生光辉的一生,颂扬李旭旦先生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李先生的人地关系思想传承下去,成为指导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题,会议设立了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与城乡统筹、低碳城市与宜居城市、旅游开发与景观设计、历史过程与文化底蕴六大分会场和一个"编辑·作者·读者"座谈特设分会场,大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创新成果。会议期间,还专门组织了人文地理啤酒沙龙和人地关系大辩论,各位代表更是各抒己见,妙语连珠,将整个会议推向了高潮。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作了大会总结,颁发了本次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下届人文地理年会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罗静教授向各位代表发出参加下届学术年会的诚挚邀请。为了鼓励人文地理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快速成长,本次会议推选出了10篇青年优秀论文并在闭幕式上予以表彰。在明年条件成熟的时候将以中国地理学会的名义设立"李旭旦奖"。
展望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在未来征途中,将以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为平台,以李旭旦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理论、吴传钧院士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点轴结构理论等核心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国家与地方战略需求的人文地理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为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测绘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最近在郑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地图编制与地图复制学术会议。出席会议代表共160人,来自中央和27个省、市、自治区制图生产部门、地图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和河南省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这是继1978年第三届全国地图学术会议之后又一次规模较大的地图学术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30多篇。其中大会报告6篇,分组报告77篇。这些论文涉及地图学理论,普通地图和专第三次世界地理学术交流会议于1981年9月11—16日在厦门举行,出席代表近70名,来自全国44个单位(除高等院校地理系及世界地理研究机构的教学与科研人员外,还有相邻学科的世界地区研究所的同志们),提交论文约70篇。会议交流了从1978年春第  相似文献   

12.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5,60(1):175-175
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3日至5日在广州中山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科学发展观”。这次大会召开正值中山大学80周年校庆,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近800名地理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地理学界的代表出席,包括中山大学师生共1500余人参加了大会,年会共收到论文500余篇。是继1979年中国地理学会大会在广东召开后,时隔25年在广东举行的又一次中…  相似文献   

13.
1983年9月20—26日在成都举行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情报网》成立大会。地理科学情报网是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和图书馆的关怀与支持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而正式成立的。院内外14个地理学研究单位的2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所长吴积善同志到会讲话表示祝贺。会议包括以下几项议程:宣读论文,交流情报工作经验;通过情报网章程,选举情报网领导机构;协调网内情报工作的项目,确定年内情报网工作任务;总结《国外地理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理学会和复旦大学联合召开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9月1—5日在上海举行。这是继1979年在西安召开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之后历史地理学界的又一次盛会,也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05人,大会收到论文113篇。有许多作者提交论文而未能参加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和提交论文的作者所从事的专业是非常广泛的,除了有专职的历史地理工作者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理学会于1987年12月16—20日在福州召开了首届全国生物地理、土壤地理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生产和出版部门等38个单位的77名代表.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近70篇,内容涉及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青年研究会、河南地理所、河南大学地理系等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综合自然地理学青年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4月13日至16日在河南郑州召开。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8个单位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50余篇。 这次会议得到河南科学院、河南地理所、河南大学及河南大学地理系等单位领导及老一辈地理学家的大力支持。河南科学院副院长陈光耀、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才安、河南地理所所长宋延洲、河南大学地理系主任李克煌等到会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综合自然地理学家陈传康、全石琳、司锡明、潘树荣、毛继周、伍光和、过宝兴等到会祝贺并为代表们作了非常生动的学术报告。黄秉维、景贵和、刘胤汉等也为大会发来贺电或贺信。 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学习老一辈,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更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在这个前提下,与会的老一辈和青年代表就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土地系统研究、人地关系及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专业委员会和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2 1世纪的中国城市”研讨会 ,于2 0 0 2年 8月 5日 - 7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 2 1所高等院校以及台北大学、台湾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 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新疆自治区和新疆分院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发表讲话。在会议期间 ,各位代表围绕 2 1世纪上半叶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地理学研究的走向 ,相互交流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经验 ,探讨了未来中国城镇发展的空间形态并提出的许多建议和意见。代表们…  相似文献   

18.
由河南省地理学会和河南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河南中学地理教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5—19日在鹤壁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市分会和教学研究单位的代表,以及鹤壁市科协、教育局和矿务局的领导同志,鹤壁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编辑部、河南大学地理系和河南地理研究所的同志百余人。大会收到论文和展品120多篇(件)。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初、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理论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问题。这次会议明显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学与建设地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9日~23日在陕西谓南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由中国地理学会、谓南地区计委、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研究会、《国土开发与整治》编辑部、《科学技术辩证法》杂志社五家联合举办。出席会议的有陕西省计委、谓南地区、延安地区的各级领导同志。全国著名综合自然地理学家陈传康、包浩生、景贵和、徐君亮、张治勋、全石琳、潘树荣、伍光和等以及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专家学者约7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大会收到论文50余篇。 此次会议在谓南地区行署计委和陕西省国土规划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会议开的很成功。通过讨论和实地观察,不但进行了“自然地理学与建设地理学”的学术交流,而且结合谓南地区国土规划及区域开发问题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傅伯杰 《地理研究》1992,11(1):102-102
由中国地理学会、渭南地区计委、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国土开发与整治》编辑部、《料学技术与暴证法》杂志共同召开的“自然地理学与建设地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1月18日至23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举行,来自全国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