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在美国加州Temple City(天普市)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期间,与Temple City High School(天普高中)校长如影相随,故称"影子校长"。但作为一名地理教师,除了学习他们的管理,我更感兴趣的还有他们的地理课。通过深入课堂听课,与学校老师学生交流后,我发觉上海和加州两地的地理教育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一、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不同美国加州有一门《Earth Science(地球科学)》,属  相似文献   

2.
雷维运 《地理教学》2013,(7):23-27,19
正美国教育家菲利普(P.J.philip)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有三句名言:"tell me and I forget"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show me and I remeber"演示给我,我会记住;"invole me and I understand"让我参与,我会明白。同时,专家发现,学生采用不同学习方式的有效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读到过的有效学习程度为10%、听到过的有效学习程度为20%、看到过的有效学习程度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学习难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难度太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反之则不利于知识的扩充。学习目标难度是教科书学习难度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二级知识点的内容层次和数量多少,包括知识广度和知识层次两个维度。采用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材国际比较课题组提出的"教材学习难度"指标体系,将学习目标难度定量化,对美国和中国初中地理教科书共有主题之一"天气与气候"进行学习目标难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初中地理教科书在这一主题的学习目标难度得分为7.26,大于美国初中地理教科书的6.575,说明中国初中地理教科书相较于美国学习难度偏大。通过比较中国与美国的初中地理教科书在这一主题上的学习目标难度差异,在编写相关教科书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相似文献   

4.
提出地理"学本"的概念,对地理问答式学本的版式、设计理念、技术指导、实施原则和成效等进行了阐述。通过学本实施的预习、教学、整理三个步骤,"我问我答"、"我问他答"、"他问我答"和"再问再答"四个环节,体现学习的差异性和个性发展,形成更准确的学习目标;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力发展,获取更有策略的学习过程;体现学习的协作性和持续发展,达到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陆梅 《地理教学》2013,(9):31-33
正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是继学习"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后,教材安排学习的第六个国家案例,其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巴西及拉丁美洲突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学习国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一、课标解读本节教材体现了以下几条课程标准要求(见表1)。  相似文献   

6.
正前不久,在上海市延安中学地理组"改善学习方式,探究学科思想"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中,地理特级教师徐宽洪先生结合自身美国考察见闻,提到了"好课可用四个‘S’衡量",即学生要有Study、Success、Sweet、Sprite need。我估且意译为学生要有"四感",即发现感、成就感、甜美感和幸福感。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侧重于以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真实感受"来衡量课的优劣,既是  相似文献   

7.
李国涛 《地理教学》2014,(11):60-61
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施教的方式有关。方式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只有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的教学中,以往我是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的形式,呈现烟台苹果成熟时,美  相似文献   

8.
正"翻转课堂"是美国的学校从2011年起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也称"颠倒课堂"。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学生运用网络、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以及其它的学习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以学定教,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赵丽欣 《地理教学》2013,(11):10-11
正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含义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多种解读,通过学习与实践,我的理解"过程与方法"是学生的"过程与方法"而不是教师的"过程与方法",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1.学科思维层面的"过程与方法""过程"即地理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静态的地理发现的结果——地理知识,更要强调让学生经历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极端天气"的教学设计案例是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以情境教学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为目的。此案例重视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从多角度、多样化呈现极端天气事件,重视地理信息获取能力的有效培养,鼓励学生表达、反馈与主题相关的自我感受和注重教学过程性评价。通过反思和借鉴,笔者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学生思维发展、联系学生生活来展开教学设计,明确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和学习任务,才是有效的、实用的地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美国之印象     
在美国学习的三个月里,从上课到学习期间的考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美国的教育和学术氛围。看似散漫的个性、自由,却处处能体现出他们的为学之道。走下飞机踏上美国国土时,就能体会到接待学校的精心安排。顺利通关一出来,早有北伊利诺伊大学商学院的教学秘书SONJA等候在外面,50人的大巴,虽然每人的东西都很多,但坐人和储  相似文献   

12.
杨敏 《地理教学》2021,(15):9-11
我国传统区域地理八股式教学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迁移能力弱等问题现状,国内相关研究者借鉴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展开了以学习进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研究.本文依据核心概念强大的整合和解释能力,将"区域"这一核心概念作为组织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框架,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细致的概念理解体系.通过整合科学概念理解的发展层级模型和布卢姆认知过程水平分级,构建了高中区域地理学习进阶教学框架,旨在促进"教、学、评"相互联结、共同进阶,进一步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顾锦玉 《地理教学》2014,(10):22-25
正一、课程背景"全球变暖"是由LeTUS(美国城市学校信息技术学习研究中心)开发的初中课程。LeTUS[1]成立于1997年,成员为美国大学以及城市中学,主要进行课程的开发、实施、修订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LeTUS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在美国城市学校的课程学习中,嵌入和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该中心开发的课程一般以项目为基础,由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中学和大学教师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   

14.
正这个教学设计的出现,源于我的一次"同课异构"。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的第二课时。这一课时教学的初始设计,我采用的是:第1、2小组探究三级阶梯上都有哪些地形区;第3、4小组探究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第5、6小组探究地势对河流的影响;第7、8小组探究地势对交通的影响。然后按小组上台展示学习成果,我在旁进行点评。上了几个班的课,教学效果也可以。但我发现在这"热闹"的背后出现了一些问题:①小组合作学习时,每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很快就把  相似文献   

15.
赵传兵 《地理教学》2012,(17):11-13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唤醒注意"是地理教学中常见的教学事件之一,其目的是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从而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唤醒学生注意是很有必要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E·洛夫斯基在《记忆》中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与大单元设计可以实现过程与方式的"融合","教学主题"的设计是构建大单元教学的第一步.本文以"地理选择性必修1"模块为例,探讨自主学习理念下"统帅性"学习主线的设计、大单元主题的"进阶"设计、基于学习主线和大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重组"设计.经过实践与反思,研究团队认为应通过综合思考多方面诉求确定大单元主题,利用多种方式突破学习内容的"系统性"难题,通过明线与暗线的"对接"提升大单元教学效果,循序渐进地推进自主学习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沿海地区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国滨海湿地面积急速减少。近30年来,美国政府引进市场机制、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注重公众参与、采取湿地补偿政策,使美国湿地基本达到"无净损失"目标。美国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立法过程及政策,值得我国决策者学习,也为我国滨海湿地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赴美考察团通过考察与学习美国滨海湿地保护与管理、迁徙水鸟保护与管理、滨海湿地恢复与入侵物种治理等方面的经验,为我国滨海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地理"4.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新人教版必修3),教材对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自然背景的气候条件有这样的描述:"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3~16℃,冬季大部分地区在2℃左右,夏季为24~28℃。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夏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在课堂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提出了质疑:"老师,美国墨西哥湾沿海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应该是夏秋季降水较多,冬春季降水较少。怎么教材这里描述的和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田野调查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然而我国的实施状况却并不乐观。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实践经验已经十分丰富,值得借鉴。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美国中小学田野教学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是: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做地理",且以访谈和调查为主要方式;美国田野式教学深受学校重视,并已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美国社会氛围提倡地理田野式教学,各类野外学习项目"百花齐放"。并提出了美国中小学地理田野式教学对我国的启示。转变观念:地理田野式教学并非只是口号;扩宽思路:中学地理田野教学的组织者并非只有教师;增强弹性:中学地理田野教学的教学时间并非只有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20.
《科学探索者》[1]作为美国权威的研究性教材,是美国中学使用最广的综合性理科教材,充分体现了美国新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学习理念。当前我国地理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如何进一步推进值得我们思考。基于此,通过阅读美国初中地理教材《天气与气候》,分析教材特色,体会其中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获得一些有益启示,试图为我国下一步更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