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该标建在市区李七庄南,标深1088m,据我们已掌握的资料,是目前国际上最深的水准基岩标。该标在稳定并投入使用后,可大幅度提高水准测量高程精度,是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的基础建设。 该标座落在寒武系灰岩上,岩石质地坚硬。钻孔终孔斜度为零度三十分,设置了三层不同深度和管径的保护管。标杆与保护管均采用石油系列管材。各层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标设计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监测要求精度最高。本文介绍了北京地面沉降站内,监测配置和基岩标、分层标孔的结构设计,施工特点,以及适用于冲洪积平原的地面沉降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标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标的设计原理、演变优化过程和施工技术特点、应用探矿工程技术将不同埋深地层的标高引至地面进行联测而设计施工的特殊钻孔结构。历经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建立起32座由一个基岩标和若干个分层标组成的监测站,形成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系统,准确及及时地反映上海市软土地层的沉降状况。  相似文献   

4.
磁悬浮列车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现代化的陆上交通工具,其对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对沉降监测的测量基准点的稳定性也有严格要求.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专门设计施工了两座基岩水准标,作为沉降监测的测量基准.该基岩标较以往监测标志有重大改进,并兼有高程控制与平面位置控制的作用.本文介绍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基岩水准标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悬浮列车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现代化的陆上交通工具,其对工程沿线地面沉降控制要求严格,每一跨径差异沉降须小于3mm,对沉降监测的测量基准点的稳定性也有严格要求。工程所在的上海浦东地区第四系厚300余m,土层固结变形明显,同时受抽汲地下水及工程建设影响,易诱发和加剧地面沉降。因此在第四纪覆盖层之下的稳定基岩体内设置测量基准,较之常规的地面水准点具有更高的精度要求。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专门设计施工了两座基岩水准标,作为沉降监测的测量基准。 该基岩标较以往监测标志有重大改进,标体结构包括保护装置、引测装置、导正装置、标底装置及地面装置5大部分。保护装置采用较大口径的优质无缝钢管作保护管;引测装置采用管径与壁厚较大的钻杆,并以上细下粗的宝塔型异径丝扣组合方式连接;导正装置采用刚性扶正器,本体为合金铸钢、滚轮为不锈钢,配备轴承构件,扶正器安设位置与间距依材料力学纵弯曲理论计算的半波长确定;标底装置外焊加强筋,并配托盘管靴,灌注定量水泥,使其与基岩体固结成一体;地面装置设测点,并附设GPS测墩,兼有高程控制与平面位置控制的作用。该基岩标结构的优化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标体运行的稳定、可靠与长效性,并获国家技术专利。 基岩标的现场施工,是体现标体设计理念、保证设标目的与作用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基岩标对钻孔弯曲度有很高要求,每100m孔斜应小于0.5°,终孔孔斜小于1°。故在钻进过程中每25m须测斜1次,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预防孔斜或及时纠偏。在上海地区以粘性土及砂性土为主的第四系地层中钻进,使用优质低固相泥浆是确保钻孔安全的关键。标体安置是最后的重要工序,须按要求进行以确保工程质量。 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两座基岩标,总进尺667.83m,孔深分别为366.43与301.40m,深入完整的侏罗系火山岩13.53m与12.56m,最大孔斜均仅为0.8°。两座基岩标于2001年4月竣工,已在磁悬浮列车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将为工程正常营运提供沉降监测基准。 文章介绍了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基岩标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施工技术与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刚  李莹  黄烜  于丽 《探矿工程》2018,45(4):82-86
根据区域地质条件,郑州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基岩标建标场地选择在淮河西路与西三环交叉口东南600 m的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内,建标深度为732 m。地质鉴别孔孔深780 m,孔径108 mm,全孔取心钻进,施工的重点是保证岩心采取率,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根据钻进层位的岩性不同配置不同特性的泥浆;基岩标标孔孔深780 m,孔径311 mm,施工的控制目标是孔身质量和垂直度。采用三牙轮钻头宝塔式钻具组合不取心钻进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施工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概略介绍了地面沉降监测标孔的结构及保护管、标杆、扶正嚣、标底的选择原则,详细介绍了各类标孔的施工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岩标是地面变形监测、高程控制测量的重要基准设施,文章介绍大口径竖井式基岩标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岩标是地面变形监测、高程控制测量的重要基准设施。介绍了大口径竖井式基岩标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大口径竖井式基岩水准标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岩标是地面变形监测、高程控制测量的重要基准设施,文章介绍大口径竖井式基岩标的设计原理与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系统由地面沉降监测网、地面沉降专门监测网、GPS监测网、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网及InSAR监测网构成.结合北京市近年来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分析总结了标孔监测和质量控制方法,提出了将GPS监测分为控制网和监测网两级监测的方法,提高了监测精度,尝试采用InSAR测方法对部分重要轨道交通进行地面沉降专项监测研究.对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建设及优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层标是通过钻探方法分别埋设在地下不同深度土层中的特殊监测点,标点直通地表,随土层的压缩、膨胀而升降变化,由此监测地面的总沉降量或总回弹量。通过温州市地面沉降监测标组的施工实践,探讨了确保分层标质量的关键工序和控制措施,并对标底装置作了技术改进。分层标的建设可为该地区今后地面沉降防治、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更有效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测量标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季红 《安徽地质》2011,21(1):71-73
测量标志是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其为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测量标志损毁严重。文章分析了测量标志损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冰川颤痕     
颤痕是冰川作用地区由冰川携带岩屑做周期性或间歇性运动在冰床基岩和冰碛石表面形成的新月形或弧形破裂形态,特征尺度一般不大于1 m。其主要形成机制类似Riedel构造模式中的(R)剪切破裂和(T)拉张破裂,且遵循脆性破裂原理。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和野外考察,从术语学角度将冰川颤痕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冰川颤痕,包括曲锥形擦口(狭义颤痕)、半月形裂口、新月形凿口、新月形裂纹和新月形断口5种。测量统计结果显示,23组新月形断口的排列间距,KS和JB检验均符合正态和伽玛分布(置信度95%),与岩石节理(破裂)的间距特征一致;25组新月形凿口和35组新月形裂纹的排列间距,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和伽玛分布,JB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置信度95%)。证明颤痕在空间分布上大体保持相等的破裂间距,基本符合饱和模式理论。颤痕的定向性、成组特征具有明确的环境意义,与擦痕、擦面的地貌组合是重要的冰川遗迹判别标志。缺少冰蚀地貌组合的孤立“颤痕”,不具有指示冰川作用的价值。近年报道的山东鲁山没有“颤痕”等冰川遗迹。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天津滨海新区基本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对新近系明华镇组以上地层进行全面系统监测的必要性。介绍了滨海新区分层标监测系统建设的工作方法,简述分层标监测系统建设中各种类型分层标的设置及标孔结构设计。在总结前人分层标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设计施工及监测工作经验,对分层标的标孔结构、标底及孔隙水压力监测孔做了技术研究改进,并与传统的分层标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改进应用效果良好,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