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一株絮凝效果好的胶质芽胞杆菌所产的微生物絮凝剂进行了深圳市较具代表性电镀废水絮凝性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降低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对废水pH值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实验确定了处理综合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条件,初步提出电镀废水的处理和回用工艺。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GT-铁氧体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各种工艺条件,按照该工艺提供的工艺参数处理电镀含铬废水,可以使处理后的排水中的铬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内径为140 mm,高为250 mm的圆柱形SBR反应器进行试验,探讨SBR工艺对人工模拟配制味精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曝气时间、温度、进水浓度及污泥浓度与SBR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确定了SBR法处理中浓度味精废水的最佳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废水浓度在2 000~4 000 mg/L,温度为25℃时连续曝气6 h,污泥浓度在4 000~7 000 mg/L的条件下对人工味精废水中的COD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COD cr的去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4.
采用天然碳酸钙中和烟气吸收酸性废水,研究中空纤维结晶膜蒸馏技术对中和后废水处理的效果。考察了料液温度、起始浓度、流速、pH值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在选定的条件下对水样进行连续膜蒸馏处理。结果表明,在料液温度50℃,料液速度为18.5mL/min,pH值为7,运行18h后,浓缩溶液开始出现结晶,结晶效果较好。截留率均接近100%。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是一项极具发展潜力的工业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特别针对传统处理工艺难以处理的高浓度、有毒、难降解有机废水优势明显.运用超临界水独特的物理性质与氧化机理,分析超临界水氧化过程在不同温度、停留时间、氧化剂当量及有无催化剂等条件下去污效果,找出不同废液适宜的处理条件.结合国内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焦化、印染、造纸等有机废水处理研究现状,总结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钨冶炼时,在中低品位的钨原料碱浸取液中,总含有相当量的游离碱.为满足后续生产工艺对溶液pH值的要求,一般采用无机酸中和,这不仅耗费大量的酸,而且增加了高含盐废液的排放量,造成环境污染.企业对碱性废水的处理多采用无机酸中和,而这种废水处理方法只有负的经济效益.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钨冶炼厂含碱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初步确定膜电解工艺参数,制订钨冶炼厂含碱废水处理方法及可行性.由于膜技术无二次污染,可实现废水零排放,甚至是可以重复使用,本研究成果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实验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微电解-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丙烯腈废水。研究了各单元工艺的最佳控制参数和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为3左右、反应时间2 h的前提下,双氧水投加量40 mL/L,二价铁离子质量浓度为0.4 g/L,再经过微电解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在溶解氧为4.5 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容积负荷1.0 kg CODCr/(m3·d)左右的条件下,出水CODCr小于100 mg/L,可达到国家对丙烯腈废水处理要求的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水解酸化和好氧氧化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对水解酸化工艺及好氧氧化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并针对东北制药集团制药废水水质特征,设计开发了预处理 复合水解酸化 复合好氧氧化的生物处理技术。工程设计规模为30000 m3/d,两年的运行结果表明,此工艺运行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当平均进水浓度COD为3600 mg/L、BOD5为1000 mg/L、SS为450 mg/L时,平均出水浓度COD≤300mg/L、BOD5≤100 mg/L、SS≤50 mg/L,达到了国家城市排水三级标准医药企业污水排放标准(COD300mg/L)。  相似文献   

9.
孙瑞君 《地下水》2018,(5):209-211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产生废水的污染源较为复杂、化学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采用传统废水处理方法无法实现对废水的快速处理,处理能力有限。为此提出基于工程模糊集的水利工程施工废水处理方法与实践研究。依托工程模糊集欧内斯特理论对定量因子集、定性因子集进行计算,确定废水的组成与添加药剂比例。基于筛分楼对废水进行分层处理,将中间层废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层直接进行脱水处理,引入净水池过滤,完成砂石料加工系统与基坑系统废水处理,对经过滤的水中添加定量的低分子无机絮凝剂和高分子无机絮凝剂,经精滤完成水利工程施工废水处理。试验数据表明,提出的工程模糊集废水处理方法较传统废水处理方法处理效率提高47.28%,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施工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0.
混凝-催化氧化处理含油污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复合化学混凝及催化氧化联合工艺对油田生产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油废水经混凝处理后,剩余ρ(CODcr )可以达到300 mg/L左右,剩余悬浮物质量浓度小于10mg/L;再经活性炭载Cu、Pd催化剂的深度处理,含油污水中的ρ(CODcr )值由315 mg/L降至50 mg/L以下,达到了国家的相关排放标准.催化剂可以再生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混凝沉淀技术处理钨矿选矿废水,通过试验确定HNJY新型高效复合絮凝剂作为混凝剂最为合适,投加量为120mg/L,经处理后废水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并能回用,废水SS约11500mg/L,处理后的出水要求为SS<10mg/L。技术经济分析,投资总费用为67.5万元,处理成本为0.60元/m3,设计工艺可靠且经济合理。本工程既防止了废水对环境的潜在污染,又解决了枯水期选矿用水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招远市金矿矿坑外排废水水质、利用现状及金矿洗选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多年监测结果表明,招远市金矿矿坑水二次污染程度较轻,外排水水质全部符合农田灌溉和选矿用水的水质标准,部分还可作生活饮用水利用;区内金矿选矿废水中,氰化废水CN、Cu严重超标,浮选外排废水虽实现了达标排放,但总硬度、矿化度、Ca^2+及硫酸盐等成分含量普遍较高,对地下水仍有一定的污染作用。现场浸染试验结果反映出废水排放后在自然环境下的自然降解过程较短,对地下水影响局限于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锡铅锌金属选矿过程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使得选矿废水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需要处理才能达标排放。取原水pH值为8,Zn~(2+)为13.8mg/L,Cd~(2+)为0.07mg/L,采用混凝沉淀-改性沸石处理工艺流程处理,可使废水达到铅锌行业排放标准。在工程应用中,可使选矿废水达标排放,效果稳定,但沸石产泥量较大。  相似文献   

14.
用焦化废水作补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祯  董常青  边雷  赵茜 《地学前缘》2008,15(4):186-189
焦化废水的排放会带来严重的水污染问题,迫切需要将其资源化,用作循环冷却水的补水是其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为了防止给循环冷却水系统带来腐蚀,根据水质稳定理论,采用静态和动态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焦化废水作补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特性及控制技术。结果表明,焦化废水中的污染物造成的系统腐蚀以点蚀为主,应优先使用磷系沉淀膜型缓蚀技术。通过实验优选出的HEDP+Zn2+复合配方,可在传热面上形成牢固的缓蚀膜,缓蚀率达到85.6%,普通碳钢的腐蚀速率为0.105mm/a,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的要求。实际循环冷却水系统应用证明,使用该复合配方能在循环水浓缩倍数为2~2.2时,经济有效地解决系统的腐蚀问题,为焦化废水的资源化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High-concentrated sulfur wastewater with sodium and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up to 26000 mg/L from a chemical plant,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has been treated by deposition of natrojarosite in lab.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D of the wastewater was decreased sharply from 26000 mg/L to 1001 mg/L, with removal rate of COD up to 96% by twice precipitations of natrojarosite and twice oxidation of H202. The treated sulfur wastewater reached the requirement of subsequent biochemical treatment to water quality. The optimal operational parameters should be controlled on pH value between 2.50 and 3.20 and 50 g FeCly6H2O solid added in per liter wastewater. The study provided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pretreatment of high-concentrated sulfur wastewater and proposed a new mineralogical method on treatment of other wastewaters. Depositing process of jarosite and its analogs should be able to be used to treat wastewater from mine and other industries to remove S, Fe and other toxic and harmful elements, such as As, Cr, Hg, Pb, etc. in the water.  相似文献   

16.
Airborne hexavalent chromium has been classified as a human respiratory carcinogen and long term exposure has been known to cause ulceration and perforation of the nasal septum, bronchitis, asthma, and liver and kidney damage. Chromium electroplating plants are the major sources of atmospheric chromium and packed-bed scrubbers are the common control devices used to reduce emission of chromic acid mist from electroplating bathes. The feasibility of a new method to remove this pollutant using alginate beads as a biomass derivative was investigated by one factor at a time approach and Taguchi experimental design. Polluted air with different chromium mist concentrations (10–5000 μg/m3) was contacted to alginate beads (3.3–20 g/L), floating in distilled water with adjusted pH (3–7), using an imping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0 and 35oC), and various velocities (1.2 and 2.4 m/s).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factor levels, the higher ions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achieved at lower levels of air velocities, pollution concentrations, higher levels of pHs, temperatures, and sorbent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7.
电镀企业搬迁后场地调查及其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媛 《岩矿测试》2012,31(4):638-644
对上海新区一家刚搬迁的电镀厂场地进行现场采样,评价土壤、地下水和废水的环境状况。土壤样品检测了pH、CN-及主要重金属离子等11项指标,地下水样品分析主量元素、重金属元素、NH3-N、NO3--N、NO2--N、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CN-、挥发性酚类、高锰酸盐指数等24项指标,废水样品检测化学耗氧量(CODCr)、挥发性酚及土壤的分析指标共13项。结果表明:厂区内土壤呈碱性,综合污染指数为0.67,仅个别采样点Zn、Ni的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土壤总体环境质量尚可;地下水的综合评价指数在4.27~7.58之间,水质判断为很差或极差,不能作为饮用水源,主要污染指标NH3-N、氯化物、溶解性固体、总硬度、重金属元素、氰化物、挥发性酚、高锰酸盐指数等都低于地下水Ⅳ级标准,未见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废水除了pH之外,重金属元素、挥发性酚和氰化物等指标都达到城市污水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成果对污染型企业搬迁后的原厂区环境监测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区油气分布复杂,勘探程度高,油田外排污水规模巨大,常规技术处理污水效果不理想。区内4 km以下部分地层呈负压态,若容储介质参数达到相应地质填埋标准,则可在工程实践中尝试应用。结合该区水文及地质资料,建立地下水流及污水污染物迁移数值模拟模型,模拟研究区低压系统入注污水时地下水流动特征及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同时估算了系统空间污水容储量。在预测过程中,分析了断陷区负压形成机制及分布特点,同时结合虚拟粒子示踪及注水过程,对污水的环境影响度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十屋断陷异常低压区是一个天然污水封闭储藏区,系统地层压力梯度仅为0.005~0.008 MPa/m,容储量高达1.241×108 m3,且污染物逃逸概率极小,非常适合油田污水的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