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通过计算机标准RS232C串行通信口,反太阳射电米波声光谱仪22周峰年期间用YEE8100微机观测到的太阳230MHz-300MHz频谱资料传到AST386sx/20微机转存和处理,以及两台微机间数据传递过程中对数据是否随机丢失进行证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1990年7月30日观测到的太阳射电大爆发中,在1420MHz和2000MHz两个波段上发现了长周期(数+秒)的脉冲现象。经数据处理分析,发现了几个特点:(1)脉冲的宽带大于600MHz。(2)1420MHz上的脉动的周期较2000MHz上脉动的周期大,相对强度也是前者较大。(3)脉冲的相对强度随脉冲周期的增大而增大,呈较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短分米波段上的长周期脉动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90年7月30日观测到的太阳射电大爆发中,在1420MHz和2000MHz两个波段邮长周期(数+秒)的脉冲现象,经数据处理分析,发现几个特点:(1)脉冲的宽带大于600MHz。(2)1420MHz上的脉动的周期较2000MHz上脉 周期大,相对强度也是前者较大。(3)脉冲的相对强度随脉冲周期的增大而增大,呈 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云南天文台2130MHz太阳射电望远镜中频放大器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云南天文台2130MHz太阳射电望远镜中频放大器的结构原理,技术指标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232MHz太阳爆发与日冕物质抛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232MHz观测太阳,具有3.8’的空间分辨率,20ms的时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及很好的抗干扰能力。1999年共观测到12次大爆发,其中8次与日冕物质抛射相关,可以利用米波射电爆发预报CME事件。  相似文献   

7.
利用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在 232 MHz观测太阳,具有 3·8’的空间分辨率、 20 ms 的时间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及很好的抗干扰能力.1999年共观测到12次大爆发,其中8次与日冕物质抛射相关.可以利用米波射电爆发预报CME事件.  相似文献   

8.
介绍BPM短波授时台新的载频产生器的设计与实现,该BPM载频产生器以原子频标的5MHz标频信号为参考,利用频率合成技术,产生出供发射机使用的2.5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五种高准确度的载频信号。这些信号既能单独输出,也可利用面板控制或遥控选择输出。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了两冗余结构,并设置了必要的报警与指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统计了1990年1月至8月S.G,D〔15〕发表的8800MHz太阳射电辐射事件、Hα耀斑和软X射线事件。8800MHz射电事件与耀斑相关率达83.1%,文章还给出了云南天文台米波射电事件与Hα耀斑的统计相关结果,并于Boulder的结果作了比较,详细分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MSRT的太阳观测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MSRT) 是一架同时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大型设备,工作频率在232 MHz。使用该望远镜能得到太阳爆发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丰富信息,所得数据将填补我国具有空间分辨率的太阳射电数据的空白。在国际太阳活动监测中,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也是其它同类设备不可取代的。可以期待在第23 周太阳峰年的观测与研究中,得到新的有意义的数据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ON2中部区域OH1667MHz脉泽的新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志尧 《天文学报》1999,40(3):230-234
利用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的南锡射电望远镜对ON2 中部区域OH1667 MHz 脉泽首次进行观测.观测结果表明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的辐射频谱为典型的双峰结构.这说明ON2 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是位于绕中央星运动的薄盘上.结合模型对中部区域的OH1667 MHz 脉泽谱线频谱图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云南天文台用于观测研究太阳射电230 ~300 MHz 米波爆发精细结构动态频谱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高时间人辨率和高频率分辩率观测采样带来的大数据量存储和处理。该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投入23 周峰年太阳射电爆发频谱观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云南天文台用于观测研究太阳射电230 ̄300MHz米波爆发精细结构动态频谱仪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高时间人辨率和高频率分辨率观测采样带来的大数据量存储和处理。该系统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投入23周峰年太阳射电爆发频谱观测。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对Orion-KL星云中OH1665MHz脉泽的单基线干涉观测的分析中,提出一种新的外流模型,即多重分离的旋转膨胀环。这种模型与观测结果是一致的。通过对24km单基线观测得到的19个OH1665MHz脉泽斑点的相对位置图进行分析、统计、拟合和计算,得到这19个OH1665MHz脉泽斑点分析分布在三个旋转膨胀环上。这个旋转膨胀环的视距分别为3".85,5".87,6".0;对应的环半径分别为1  相似文献   

15.
金声震  李小聪 《天文学报》1995,36(2):173-180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1991年1月至12月太阳峰年期间在2545、2645MHz上观测的51个Spike辐射事件的高辐射流量、短持续时间、窄辐射带宽、快速频率漂移、准周期振荡和偏振成份快速变化等观测特征,并对这51个Spike事件与光学耀斑活动区磁场强度、磁位形及活动区黑子演化类型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正、反向统计,鉴于Spike的辐射的观测特征与统计特征与已知的太阳射电爆发类型和太阳射电成分的特征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电视行同步频率综合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最新研制的一种标准频率综合器。它通过直接接收中央电视台1、2或4套节目的全电视信号,利用行同步脉冲,便可输出人们常用的10MHz、5MHz、1MHz、100KHz标准频率信号.经测试,秒级短稳1×10-9;频率准确度估计可达10-12。该设备既能对无线电频率直接进行计量和校准,也可作为标准频率信号源使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发生于2545MHz和2645MHz频率上的一次与白光耀斑共生的微波射电大爆发。该爆发有很高的峰值流量,很高的偏振度和很复杂的偏振状态的变化.同时该爆发的第一主峰期间同时观测到色球层白光耀斑连续辐射。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这次射电爆发与色球白光耀斑的时间演化关系及射电爆发在主峰期间偏振状态急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日本“Yohkoh”卫星的资料及北京天台2840MHz的射电观测资料、对1992的6月7日的太阳爆发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爆发的脉冲相期间存在着大小两种时间尺度的脉动分量,大尺度的脉动周期约为30s;小尺度脉动周期为1 ̄4s,利用硬X射线成像观测结果,发现大尺度的脉动与硬X射线源区的一系列变化相对应。中给出了一个环-环相互作用的MHD振荡调制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19.
利用日本“Yohkoh”卫星的资料及北京天文台2840MHz的射电观测资料,对1992年6月7日的太阳爆发事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次爆发的脉冲相期间存在着大小两种时间尺度的脉动分量,大尺度的脉动周期约为30s,小尺度脉动周期为1-4s。利用硬X射线成像观测结果,发现大尺度的脉动与硬X射线源区的一系列变化相对应。文中给出了一个环-环相互作用的MHD振荡调制物理图像。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云南天文台“四波段(1420 、2000 、2840 和4000 MHz) 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在1989 年12 月—1994 年1 月期间所观测到的12 个射电脉动事件,发现在这些波段有多种不同特征的脉动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脉动的形态、周期、带宽等观测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