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小震调制比方法对山西地区中强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震调制比对山西地区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研究,得知未来3年内可能于1999年到2000年前后在太原盆地南端和大同盆地南端发生5.5~6.0级中强震。  相似文献   

2.
立交构造与渭河盆地地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和渭河盆地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鄂尔多斯地块南部存在3条NW向隆起带,渭河盆地内部存在3个近EW向斜列的次级沉降中心,这些隆起带与次级沉降中心及其间的横向隆起共同组成了立交构造,分析了渭河盆地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立交构造对盆地内地震活动有着较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条山北麓断裂形变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山西地震带南端运城盆地及其周边100km范围近20a的地震活动特征,运用形变异常参数、差分、统计等方法对运城盆地内跨中条山北麓断裂的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层大幅度形变速率异常变化较好地对应了研究区内1979年至2002年7次ML≥4.2的地震活动,且山西永济风柏峪测线自2001年8月至2002年4月仍存在一定的形变异常信息,表明,中条山北麓断裂目前正处于增强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4.
文中简要介绍了郭增建提出的讨论地震成因的立交模式和对中国大陆地区10 a尺度进行地震预测的“静中动判据”方法。应用立交模式对我国黄海沿海地区的两组地震进行了检验。利用“静中动判据”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测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地震动的三维有限差分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北京地区地壳结构和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研究结果,对北京地区进行了三维有限差分地震动模拟研究,并研究了北京地区的盆地效应。结果表明,盆地效应非常明显。在北京盆地内的大部分地区,盆地效应的放大系数达到1.3,在某些地区甚至达到2.0。将盆地的放大效应与北京市区地表土层的放大效应进行了对比,发现它们的放大率为同等水平,在部分地区盆地的放大效应更为明显。我国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只考虑了地表土层效应的影响,由于许多城市位于盆地内,并且已经修建或正在修建大量的具有较长自振周期的高层建筑。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城市规划与防震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力宁 《高原地震》2007,19(1):69-71
0 前言 灵武市位于青藏块体和华北块体结合部位的银川断陷盆地南端,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较多,造成地下岩体支离破碎。在这种地质构造背景下,形成了地震频度高,而震级不大的特点,5级以上中强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很大。  相似文献   

7.
江汉洞庭盆地水系展布特征与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系线密度与面密度分布特征,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等方法,详细研究了江汉洞庭盆地的新构造活动。认为至少全新世以来江汉洞庭盆地普遍沉降,主要沉降带的展布成“S”型,“S”型的北端分布于武汉至梁子湖一带,中段沿沙湖-湘阴断裂西侧展布,“S”的南端由南洞庭,津市,公安沉降区构成。  相似文献   

8.
延庆、怀来地区地壳深部磁性构造与地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三维磁性层反演理论和方法,对延庆、怀来地区航磁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反演计算了该区磁性基底埋深、居里等温面埋深和视磁化强度分布。揭示了延庆盆地、矾山盆地、怀来盆地、涿鹿盆地等四个相互联通盆地的磁性基底的定量特征。对该区地震发生的深部原因和地壳内不同特性块体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对该区地震分布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初步提出了该区地震的危险区划和今后的重点监测区。  相似文献   

9.
山西断陷盆地带与灾害高风险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省是我国地震、洪涝、气象和地质灾害及农作物生物灾害等众灾频发的地区.研究表明,山西断陷盆地带的形成与发展,为这些灾害的孕育发生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致使盆地地区成为山西地震、洪涝、气象和地质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等众灾频发,且相互作用、相互强化最严重的地区;加之盆地地区恰是山西人口、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财产最集中的部位,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该地区成为山西最严重的灾害高风险区. 为了减轻山西省的自然灾害,保障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盆地地区作为山西省的减灾重点区域,并进行综合减灾.   相似文献   

10.
华北地区是我国地震预测的重点地区之一.依据静中动判据和立交模式对华北今后可能发生大震的地区进行了讨论.并从减震观点讨论了北京地区的地震问题.  相似文献   

11.
北京西北活动构造定量资料与未来强震地点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阐述北京西北的活动构造定量数据及其精度,用确定性方法、概率方法和综合评分方法,通过排队,比较出北京西北及邻近地区未来强震可能发生的地点,讨论预测结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果显示,未来强震最危险的断裂段为:阳原盆地南缘断裂B段和A段、延矾盆地的燕水段、宣化盆地南缘断裂、怀安镇南缘断裂东段和阳高——天镇北缘断裂东段等段落.亦即阳原-深井盆地为最危险区;天镇-怀安镇-宣化盆地为次危险区;万全-张家口和蔚县东北-矾山西南为更次危险区.   相似文献   

12.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occurred along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only five years later, another M7 Lushan earthquake struck the southern segment where its seismic risk has been highly focused by multiple geoscientists since this event. Through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and paleoseismic trenching, we suggest that the segment along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 at south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Lushan earthquake is active during Holocene. Along the fault, some discontinuous fault trough valleys developed and the fault dislocated the late Quaternary strata as the trench exposed. Based on analysis of historical records of earthquakes, we suggest that the epicenter of the 1327 Tianquan earthquake should be located near Tianquan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huangshi-Dachuan Fault. Furthermore, we compared the ranges of felt earthquakes(the 2013 M7 Lushan earthquake and the 1970 MS6.2 Dayi earthquake)and suggest that the magnitude of the 1327 Tianquan earthquake is more possible between 6½ and 7.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behaves as a thrust fault system consisting of several sub-paralleled faults and its deep structure shows multiple layers of decollement, which might disperse strain accumulation effectively and make the thrust system propagate forward into the foreland basin, creating a new decollement on a gypsum-salt bed. The soft bed is thick and does not facilitate to constrain fault deformation and accumulate strain, which produces a weak surface tectonic expression and seismic activity along the southern segment, this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middle and northern segments of the Longmen Shan fault zone.  相似文献   

13.
彭承光  李运贵 《华南地震》1996,16(3):17-19,37
台湾海峡7.3级地震发生在北东东向台湾西南分国地的北缘活动断裂带上,这里的地质构造复杂,断块差异性升降运动强烈,为台湾浅滩隆起与台湾西南断陷分国地的交替地段;也是深部布格重力异常带由北东东转折为北东向的交汇部位,地震等烈度线的轮廓形态大致反映出其发震构造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断层破裂面倾角变化对断陷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震事件中,断层破裂面的倾角大小直接影响到地表强地震动的分布状态,尤其在断陷盆地中,强地面运动特征还可能受到盆地结构及盆地内多条围限断层的影响.本文模拟了银川断陷盆地内的活动断层--银川隐伏断层南段发生Mw6.5特征地震时,断层破裂面倾角在30°~85°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强地面运动,探讨了断层破裂面倾角变化对盆地内强地面运动分布特征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破裂面倾角较缓时,银川盆地内的强地面运动分布区域不仅仅决定于发震断层的产状,同时还受到断层上盘距离最近的芦花台断层的影响,致使强地面运动集中于两条断层所围限的区域;随着发震断层破裂面的倾角逐渐增大,强地面运动以发震断层产状的影响为主,强震集中区向发震断层靠近并分布于发震断层上盘,且沿断层走向方向出现了强度不同的地震动反射区;尤其是发震断层破裂面倾角接近垂直时,受银川盆地"西陡东缓"结构和盆地西边界贺兰山东麓断裂反射作用的影响,竖向地震动反射区强度在远离发震断层的西北方向明显增大,致使芦花台断层附近区域与银川断层南段上盘区域成为地震发生时可能遭受震害最严重的地区.本文探讨结果提醒我们在类似区域的活动断层附近进行建(构)筑规划和地震工程设计时,有必要考虑发震断层破裂面倾角大小和盆地内其它断层构造的共同影响,综合评价潜在地震对盆地内近断层地表及各类建(构)筑物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闻学泽  徐锡伟 《地震地质》2003,25(4):509-524
综合探查表明 ,福州盆地的主要断层均无全新世活动。通过区域地壳动力学与地震构造背景分析、地震活动水平统计对比等 ,综合判定了福州盆地的地震环境及主要断层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结果表明 :福州盆地位于台湾动力触角对大陆作用的弱影响区 ,但靠近强、弱影响区的过渡边界 ,处于有、无≥ 6级强震区的过渡地带。与福建—粤东北沿海发生过强震的地段相比 ,福州盆地及附近主要断裂的最晚活动时代偏老 ,壳内的低速层不显著。另外 ,在福建及邻区的 12个地震构造单元中 ,福州盆地单元的地震活动水平最低。该盆地西缘和南缘的闽候 -南屿断层和五虎山北麓断层是具有发生中等地震潜势的相对危险断层段 ,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估值为MS6 .0和 5 .6  相似文献   

16.
六棱山北麓断裂是山西地堑系北端张性构造区中的一条控制性断裂,总体走向北东东、倾向北北西,是一条至今仍在活动的倾滑正断裂,控制阳原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在1993年和1994年的中日合作研究中,我们对断裂分段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用Auto-level仪器对这一条断裂晚第四纪不同时期的断错地貌面的位错量进行了测量,对这些地貌面的年龄进行了测定,得到该断裂带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时期的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43~0.75mm/a。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陈丹  郝平 《地震》2016,36(1):12-23
以拉张正断层作用为主的京西盆岭活动构造区(112°~116.2°N, 38.3°~41.5°E)自BC231年以来共记载和记录15次M6~7.5地震。 本研究计算每一次强震产生的以及逐次积累的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 并分析强震之间的应力触发关系。 结果显示在14次后发的强震中, 有10次发生在先发强震产生的积累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为正的触发区, 触发率为71%。 所有15次历史强震作用共同引起研究区积累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的正值区, 主要分布于六棱山北麓断裂中段、 怀涿盆地北缘断裂、 新保安沙城断裂、 桑干河断裂以及蔚县盆地南缘断裂, 并使得这些断裂(段)的强震危险性有所增加, 这可为分析研究区的未来强震危险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蔡静观 《地震研究》1989,12(4):305-313
本文对1988年8月15日澜沧中强震序列,以及1988年11月6日澜沧——耿马强震序列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和地震波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某些方面,8月15日中强震序列反映出其前震特征,而11月6日强震序列则明显反映出双震型地震的特征。在余震区的北区和南区,余震活动在地震波初动、震源深度、大小地震比例关系和能量释放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同时对强余震前的地震活动性特征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彦君  郑文涛 《地震地质》2004,26(1):141-152
官厅水库所在的延怀盆地有多条活动断层分布 ,新构造运动强烈。官厅水库大坝安全与否事关首都安全。为此 ,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断层位移资料 ,模拟了延怀盆地的现代构造应力场 ;参照模拟的结果 ,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设定地震的烈度进行了拟合 ,讨论了设定地震对大坝的影响。对官厅水库大坝的地震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1)延怀盆地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80°~ 85°E ;2 )可能的发震断层为方家冲 -营门矿段断层 ;3)考虑大坝坝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发震断层与大坝的空间位置关系、历史大地震对大坝的影响等因素 ,则大坝的地震危险性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Northwestern Beijing covers the mountainous area from 114~116.5E and 39~41N,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joint place of the basically E-W trending Yanshan, the NE to NNE-trending Shanxi and the NW-trending ZhangjiakouPenglai active tectonic belts (regions). The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tectonics have formed the features of basin-range tectonics and multi-sets of fault systems with different ranges. Generally, they can be divided as NNE-NE, NNW-NW and ap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