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一种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构建方法-STAVFM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TM NDVI可以用来在30m的尺度上开展植被的监测,然而在Landsat卫星16天的重访周期和云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获取有效的ETM NDVI数据,给这一尺度下的植被动态监测带来了一定困难。相比之下,MODIS虽然在空间上只有250m分辨率的NDVI产品,却可以每天进行相同区域的监测。针对ETM空间分辨率高和MODIS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本研究选择实验区,基于对STARFM方法的改进,构建不同时空分辨率NDVI的时空融合模型-STAVFM,使用该模型对ETM NDVI与MODIS NDVI融合,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MODIS NDVI时间变化信息与ETM NDVI空间差异信息的有机结合,实现缺失高空间分辨率NDVI的有效预测(3景预测NDVI与实际NDVI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2、0.90和0.91),从而构建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所构建的高时空分辨率NDVI数据集在时间上保留了高时间分辨率数据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上又反映了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空间细节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MODIS的干旱区植被覆盖度反演及植被指数优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掌握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后的生态恢复程度,以输水河畔的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采用MODIS数据构建研究区多种植被指数;结合现场实测植被覆盖度,给出离散坐标下实测植被覆盖度与各种植被指数间的二维散点图,据此得出二者相关方程,反演区域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基于MODIS数据构建的NDVI、MSAVI、SAVI和EVI等...  相似文献   

3.
高时空分辨率 NDVI 数据集构建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ETM 空间分辨率高和MODIS 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选择官厅水库上游为实验区, 基于对STARFM 方法的改进, 构建不同时空分辨率NDVI 的时空融合模型-STAVFM, 使用该模型对ETM NDVI 与MODIS NDVI 融 合, 构建了高时空分辨率NDVI 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 STAVFM 根据植被变化特点定义了有效时间窗口, 在考虑 物候影响的同时改进了时间维的加权方式, 通过MODIS NDVI 时间变化信息与ETM NDVI 空间差异信息的有机结 合, 实现缺失高空间分辨率NDV  相似文献   

4.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准确获取果树的LAI对果树长势监测和果树估产均有重要作用。以美国加州中部的果园为研究区,基于沿太阳主平面飞行成像的机载MODIS/ASTER模拟传感器(MODIS/ASTER airborne simulator,MASTER)数据,利用实测LAI数据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归一化差值红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nfrared index,NDII)和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分别建立回归模型,并选取NDWI进行研究区LAI的反演。结果表明:由于地物的二向性反射,垂直太阳主平面飞行获取的遥感数据具有明显的亮度梯度现象,而沿太阳主平面飞行获取的遥感数据几乎不受亮度梯度的影响;NDVI在高植被覆盖区容易达到饱和,而NDWI比NDVI和NDII具有更高的拟合度和更小的均方根误差,更加适合研究区LAI的遥感反演;该研究结果可以丰富LAI反演理论,也可以为研究LAI尺度问题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岷江上游典型流域植被覆盖度的遥感模型及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磊  苗放  李玉霞 《测绘科学》2010,35(2):120-122
本文在对岷江上游典型流域研究区实地踏勘和定位观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Aster和ETM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和常规观测数据等资料,研究了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了岷江上游典型流域植被覆盖度模型。以遥感图像中单个像元作为测算单位,对植被指数NDVI进行了计算,并对岷江上游毛儿盖地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反演。利用研究区实测数据、生态环境本底遥感调查数据和水文气象数据,对上述模型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反演结果精度较高,能较真实的反应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6.
利用3对同日过空的ASTER和ETM+影像对,开展了ETM+和ASTER热红外影像的定量比较,求出了二者的关系转换方程。定量研究结果表明,ASTER和ETM+热红外数据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所求出的转换关系方程有很高的精度。但二者仍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在ASTER数据反演的传感器处温度要比ETM+平均高0.66℃~0.82℃,其所表现的热信息量也要比ETM+丰富且连续。  相似文献   

7.
孙锐  荣媛  苏红波  陈少辉 《遥感学报》2016,20(3):361-373
遥感数据反演高时空分辨率NDVI对监测植被动态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天气影响,单颗卫星难以提供时间连续的高空间分辨率NDVI数据。以华北平原中东部为实验区,联合HJ-1 CCD数据和MODIS数据,对STARFM算法进行了改进,(1)考虑了不同地物对光谱响应的差异,为减少分类错误利用统计学上()对分类数据进行筛选,按照不同地物类型分别利用线性拟合方法修改光谱距离权重;(2)定义了预测半径,对HJ-1 CCD数据因外界影响而缺失的影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与真实影像相比,预测结果呈现了较好的空间一致性,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相关,改进算法的预测精度要高于原算法。利用该方法将HJ-1 CCD NDVI的空间变化信息与MODIS NDVI时间变化信息有机结合重构了高时空分辨率NDVI序列,有效补充了HJ-1CCD NDVI的缺失数据集。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地表温度的遥感时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Landsat TM/ETM+和Terra ASTER数据,对北京市1990~2007年夏季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并对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作出了分析。对Landsat TM/ETM+数据的温度反演采用了普适性单波段算法,ASTER数据的温度反演采用了劈窗算法。通过对地表温度数据的直方图均衡处理以及综合对比分析,总结出北京地区历年来夏季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该格局随北京城市发展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以2000、2001和2008年黑河流域ASTER与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综合RS和GIS技术,通过在ENVI平台编写IDL程序,并利用6S模型进行大气校正,反演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在此基础上定性了分析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格局,定量研究了2001~2008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ASTER和TM传感器进行植被覆盖度反演结果,并结合研究区域土地覆盖调查数据资料,说明ASTER传感器较TM传感器在局部土地利用调查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表观热惯量法反演土壤含水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改进的表观热惯量计算模型,以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为基地,通过实测的模型参数,利用提出的表观热惯量模型计算不同植被覆盖下、不同实验区土壤含水量的热惯量值,并与土壤含水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找到热惯量方法可以用来反演土壤含水量的适用条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阈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监测土壤含水量是可行的,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情况下(NDVI≤O.35)具有较高的精度,在植被覆盖度较高(NDVI>0.35)时,热惯量模型失效,因此用热惯量方法反演土壤含水量植被覆盖时将NDVI阈值的最大值设为0.35.将该方法应用到MODIS数据中,以河北省栾城县、赵县、藁城市3市县为研究区,分别反演该区土壤含水量,反演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实地取点人工监测土壤含水量为25.1%,栾城站模型计算结果为22.4%,匹配性较好,该方法在遥感数据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找矿模型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找矿模型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遥感找矿模型的研究应注重矿床形成和保存两方面的信息,尤其是矿床保存方面的信息。遥感找矿模型是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描述一类矿床形成和保存的一系列遥感找矿标志的组合,应包括遥感地质找矿标志、遥感蚀变信息标志和矿床改造信息标志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构造的遥感解析方法及在中条山铜矿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构造的遥感解析方法,研究了中条山北段地质构造演化规律,建立了该地区多层次遥感构造的模式,分析了成矿构造的时空特征。并结合典型矿区的控矿构造、应力场特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多元地学数据拟合,预测了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3.
从遥感地质解译、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及环境变化信息提取等多方面对02B星模拟数据开展了应用试验评估,评价了02B星地质资源专题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土地覆盖及土地利用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简要综述了国内外遥感技术在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方面研究的进展及新数据库的开发应用情况,并对本世纪该领域可能出现的新动向作了初步分析,为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客观准确的资料数据,可成为指导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农业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地质研究中的应用。WVS分类(Water, Vegetation and Soil Classification)及地面覆被分类图的编制,为区域性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归一化变换、相关分析与熵的引入,为区域性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评价提供了定量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6.
据遥感影像揭示,除气象因素外,黄河与淮河洪泛形成主要受近代和现代活动构造控制。据分析,黄河下游现行河道存在一定程度隐患,部分河道稳定性较差,淮河中上游地区是现代沉降区,洪水壅滞难泻,对京九铁路及黄淮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7.
世界卫星海洋遥感三十年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面扼要地介绍30a来世界卫星海洋遥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主要海洋卫星探测器的技术性能,重点介绍海洋遥感——海洋水色、海面地形、海面风场以及波浪、溢油和海冰监测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和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分析MODIS数据的标准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及增强型植被指数的特点,最终选择标准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对工程区进行监测。并阐述了最大合成法合成MODIS植被指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光学遥感大气校正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大气校正是光学遥感信息定量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将各种大气校正方法归纳为基于图像特征的相对校正法、基于地面线性回归模型法、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模型法和复合模型法4类,详细分析了每一类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或影响因素,并对大气校正的未来发展做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卫星遥感图像在高原山区公路预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卫星遥感技术应用在公路选线中,特别是在山区公路建设的可行性研究中,具有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国道320线大理至保山高速公路南、中、北三条线路方案的比选中,通过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等的卫星遥感判识,对比了不同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了大保中线为最佳线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