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1月12日至16日,水文局在京举办了“水文业务综合子计划”(HOMS)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有流域机构和有关省水文总站、科研设计部门、高等院校,水文仪器厂的代表共17人。世界气象组织派项目总顾问巴恩斯参加了讲习班。 HOMS讲习班是水文资料中心项目1981年工作计划的一项活动,主要任务是:(1)通过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2.
“水文业务综合子计划”(HydrologicalOperational Multipurpose Subprogramme,HOMS)是世界气象组织所执行的“业务水文计划”(operational Hydrology Programme,OHP)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业务水文(区别于水文科研)领域内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的一项新措施。我国参加了这项计划,并在逐步开展活动。为了有助于同志们了解和利用这个渠道,引进国外水文技术,传播我国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特对这个“计划”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水文》1993,(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学协会(ICSU)于1993年3月22~26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召开了第四届国际水文大会。大会就水文研究和业务水文如何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的需要这个问题认真展开了讨论。UNESCO和WMO每隔六年联合召开一次国际水文大会,迄今已经举行了三届。水文大会的目的是协调两个组织在水文和水资源方面的活动,以求取得最佳合作。鉴于非政府间的科技组织在各自的业务领域中开展的与水有关的活动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第四届国际水文大会也邀请了国际科学协会作为发起单位。  相似文献   

4.
本刊编辑部 《水文》2004,24(6):37-37
本刊讯世界气象组织(WMO)水文委员会第12次届会于2004年10月20~29日在瑞士日内瓦WMO总部召开。会议审议了上一届委员会及其6个工作组的工作报告,讨论了未来4年水文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及WMO水文水资源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选举了新一届咨询工作组成员。中国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张建云博士成功当选为咨询工作组成员。(本刊编辑部)世界气象组织水文委员会第12次届会在日内瓦召开@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5.
世界气象组织(WMO)在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天气局(NWS)、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水资源部和美国工程师团水文工程中心(HEC)的支持下,于1983年7月~10月在美国戴维斯城(Davis)加里福尼业大学举办《世界水文预报研究班》(以下简称研究班)。我国水利电力部派李纪生工程师参加。  相似文献   

6.
根据世界气象织组(WMO)的第二阶段水文仪器(悬移质泥沙采样器)比测计划,长办受水电部的委托,在长江朱家沱水文站用WMO指定的校核仪器(美国P-61采样器)与我国研制的几种常用悬沙采样器进行了比测试验。为此,水电部水文局于1986年12月9~13日在重庆召开了悬沙采样器比测试验成果审定会。  相似文献   

7.
姚永熙 《水文》2018,38(4):25-28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对监测水文参数的仪器和方法发布了比较全面的标准要求。国内也已有基本符合国际标准的水文仪器标准和水文测验规范体系。比较起来,国内外对在用水文仪器的技术要求有一些不同,一些不同是合理和可以接受的,有不少差别体现了国内的不足,应该注意改进,以利于水文测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水利电力出版社将于近期出版由水电部水文局陈道弘等翻译的世界气象组织(WMO)编写的《水文实践指南》第一卷中文本。该书由国外一些著名的水文学家撰写,其内容包括总则,水文仪器和测验方法,站网规划,资料收集、整理和刊布等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国际水文测验现行通用的技术方法,简要介绍了目前正在发展中的一些新技术,对我国水文测验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SCAP)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举办的区域性都市水文学讲习班于今年3月16日至20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参加讲习班的有10个国家和地区共29名水文和气象工作者。我国水利部派出了温灼如(南京水文研究所)和陈科信(上海市水文总站)两同志参加了这次讲习班,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讲习班由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水资源部A·J阿斯库(A·J Askew)博士主持,并有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土木工程系P·威斯纳(P·Wisner)博士,澳大利亚蒙拉什大学土木工程系G·P·科德纳(G·P·Codner)博士,泰国曼谷工学院水资源工程系S·塞尔瓦林根(S·Selvalingam)博士和菲律宾公共工程部防洪排涝局主任L·  相似文献   

10.
国外水文站网建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一系列国际性的站网专业会议的推动下,国际站网设计工作有一定进展。世界气象组织(WMO)在组织推动这项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如公布了1977至1981年期间站网设计实践的65项科研专题等。目前,一些有关站网的概念越来越明确了,WMO的文件建议了最小站网密度准则及影响最优站网密度的重要因素等。分析技术也正在逐步发展,如采用了相关法、回归和贝业斯(Bayesian)分析、社会经济分析、概率论、样本和最优化、方格网技术及柘扑优化等项技术,为站网研究工作打开了思路,开拓了新的途径。站网设计或许是世界水文界所公认的最复杂的课  相似文献   

11.
水文业务定额是合理确定水文业务经费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以及编制水文预算的主要依据。在概括河南省水文业务定额编制的背景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与水利部编制的流域水文定额的主要差异,提出了技术思路和编制要点,总结了编制工作流程与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2.
魏新平 《水文》2003,23(4):63-64,62
水文情况年报统计是水文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每年度的全国水文情况年报,分别从水文站网、设施设备、职工队伍、经费投入等方面客观地反映了全国水文事业的发展、水文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分析和指导水文业务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就2002年全国水文情况年报统计情况概述如下(有关数据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3.
魏新平  孙以三 《水文》2004,24(5):62-64
水文情况年报统计是水文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每年度的全国水文情况年报,分别从水文站网、设施设备、机构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客观地反映了全国水文事业发展、水文科技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状况,对分析和指导水文业务和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就2003年全国水文情况年报统计情况作如下概述(有关详细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梁家志  章四龙 《水文》2006,26(3):60-62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在水文情报预报领域里的推广应用,全国水文情报预报业务系统得到很大的发展,相继开发建设了满足业务需求的业务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水文情报预报业务系统,包括查询系统、会商系统和洪水预报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陈子丹 《水文》2006,26(3):69-71,44
本文在系统介绍“3S”技术及其构成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对水文事业的挑战的角度出发,论述了“3S”技术应用与传统水文业务结合点和水文业务范畴拓展等问题,此外还提出了“3S”技术推动水文业务升级的关键技术与体制保障设想。  相似文献   

16.
《水文》1997,(5):64-64,F003
1996年水文情况年报主要统计指标概述水利部水文司计划管理处水文情况年报统计数据基本反映了上年水文系统站网和人员变化、业务发展、科技进步和仪器设备更新等情况,对分析和指导本年的水文业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1996年水文情况年报主要统计指标与19...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在执行中的国际水文计划(IHP)是继国际水文十年(HHD)活动之后的一项长期的国际水文合作计划。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际水文计划国家委员会,参与这一活动。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处设于华东水利学院内。为了传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科研成果,为我国水资源事业服务,去年在华东水利  相似文献   

18.
王占峰 《水文》2013,33(6):52-57
水文基础数据通用平台,以其开放、可靠、可扩展性等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水文信息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提供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水文信息自动收集、矢量监视图自动更新、水情报文自动生成和转发,以及水文资料整编数据下载和转换为电算整编格式,是水文基础数据通用平台在业务处理方面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9.
问与答     
《水文》1987,(1)
问什么是国际水文计划? (张兴国廖良才) 答国际水文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领导的一项科学计划,实际上开始于1964年,当时称“国际水文十年(IHD)”,自1974年起改称“国际水文计划(IHP)”。这项计划的目的主要是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包括水量和质量)提供一个科学基础。国际水文计划第一阶段是1975~1980年;第二阶段是1981~1983年;目前是第三阶段,1984~1989年。第三阶段计划包括18个主题:  相似文献   

20.
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BAHC)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的核心项目之一。水文循环是水文学中最早建立起来的概念,但是认识到生物圈在水文循环中的作用却是近几年来才有的。一、问题的提出由于在水文循环通路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在陆面和大气间进行的,即通过能量和水分在陆面-大气界面上输移的物理过程不断地进行着交换,且具有正反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