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第27届国际地质大会于八月四日至十四日在莫斯科举行.中国地质代表团一行七十八人,在代表团团长、地质矿产部副部长朱训率领下参加了大会.我院杨遵仪教授和张本仁教授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本届大会.被这届大会接受的学术论文有二百多篇,其中有我院及其北京研究生部王鸿祯、杨遵仪、朱上庆、张本仁、翟欲生、颜同微、沈孝宇、王根元、卢作祥等人的论文以及与其它人合著的论文共十三篇被收入大会论文摘要集,包括构造、地层古生物、矿物、矿床、地化、  相似文献   

2.
1 从第十九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看当前矿物学发展现状 1.1 概况 2006年7月23~28日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19届国际矿物学大会是当代矿物学成就和水平的最全面的展示.共50个国家的975人参加了会议,提交的论文达874篇,我国中科院系统、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及港台许多学者都参加了会议.会议涉及到的领域的宽广,研究程度的深入都明显地超过了历届大会.  相似文献   

3.
<正> 1991年9月22日至27日,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了第12届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来自21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我国武衡、杨遵仪、金玉玕、杨基端、李文恒、尚冠雄、关世桥等8人参加。第11届大会主席武衡在国际常设委员会会议上宣布大会准备就绪,郑重地向本届大会主席S.Archangelsky博士移交工作。金玉玕代表第11届大会中国学术委员会主席杨敬之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 这次大会是60多年来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国际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和地质大会,冈瓦纳大陆,尤其是南美洲晚古生代地层和地质成为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近30年来,南美古生物学者和地质学者在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建筑界最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大会和第二十一届代表会议,将于1999年6月23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这是国际建筑师协会首次在亚澳区举行大会,是我国建筑师和建筑界盼望已久的大事,也是亚澳区各国建筑师的一件盛事。在盛会即将召开之际,我院特此向大会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向主办这一大会的中国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表示由衷地敬意。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3年,现有职工437人,其中建筑师、工程师174人;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86人;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高级工程师14人,并有一级注册建筑师22人、二级注册建筑师33人、一  相似文献   

5.
第27属国际地质大会于1984年8月4日至14日在莫斯科召开,这是国际地质界每隔四年开展学术交流的大会。来自112个国家,5574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中国代表团由78人组成。会议分设22个专业分组和9个专题报告会。国际地科联所辖下属组织也在会间举行工作会议。宣读论文4000多篇。有1500人参加会前、会间及会后80条路线的地质旅行。配合大会的召开,在苏联国际贸易中心举办了有21个国家116个单位参加的地质机械、仪器、设备,以及地质成果的展览。这次大会是一次检阅八十年代初期地质科学世界水平的大会,从中有可能窥视当前国际地质  相似文献   

6.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自1994年4月份大会一号通知书发出以后,浔到了世界各国地学科家的热烈反响.到1994年11月30 日,大会组织委员会和书局已收到来自海外126个国家和地区的共计3267份回执(图1),经统计表明,正式代表及陪同人员总和为4506人;加上国内会议代表,预计到会人  相似文献   

7.
学术活动是历届国际地质大会的最重要的内容,是大会成功与否的关键.自1991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筹备办公室成立,就着手学术活动方案的编制,经多次研究和先后征求200多位国内专家与10余个国家的学术组织的意见,并根据国际地科联及IGC指导委员会的建议,确立了本届大会的主题和学术活动的初步计划.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8.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17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受到了国际地学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派出了由20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大型代表团,中国地质大学有27人参加了这次国际地学界的盛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地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与会的科学家共同探讨了地球科学在世纪之交面临的重大问题、发展趋势和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地质大会是一个学术性的国际组织,它由美国的詹姆斯·霍尔(JamesHALL)、加拿大的T·斯特利·韩特(T·Sterry HUNT)为首的11人于1875年发起,并组织了国际地质大会创立委员会.由  相似文献   

10.
刘铭全 《地质论评》1980,26(3):274-275
国际地质大会(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简称IGC)创始于1875年。创立委员会主席为James Hall,秘书为T.Sterry Hunt。1878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质大会,一般每隔4年召开一次,至今已开过25次会议.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80年7月7—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我国将派代表团参加。为使读者对国际地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团参加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江苏省地质矿产厅组成十五人代表团参加了1996年8月4日一8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是第一次在我国召开的国际地质大会,也是世纪之交的国际地质大会。这次大会肩负总结二十世纪...  相似文献   

12.
有一百二十个国家,约五千三百名地质学家参加的第二十六届国际地质大会于一九八○年七月七日至十七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内容丰富多彩,学术思想异活跃,真可谓常世界性第一流的学术盛会。恰逢百周年纪念会,法国总统也亲自出席了闭幕式并发言以示祝贺。大会共有七项活动:学术报告;一九八○年国际地质展览会;国际地质科学电影节;参观法国地质科学研究、教育部门;地质旅行;地科联下属组织工作会议及地科联理事会。中国地质代表团四十人参加了大会及其活动,一致认为收获较大,开阔了思路、找到了差距,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同时也展示了我国的地质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92年8月24日—9月3日在日本京都举行。这是首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国际地质大会,这对促进亚洲地区的开发和研究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1990年12月发出的大会第一号通知的回函,到1991年4月1日已有4078人申请参加大会。中国有289人申请参加这届大会。1989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地质学会已申请举办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这一申请将于京都这届大会上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查、总结和研究前一阶段筹备情况和更好地落实今后筹组工作,第十五届国际矿物学大会(IMA 1990)组委会于1990年4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体组委、部分学委和有关组的负责人共42人。 会议由常务副主席季克俭主持。宋学信副秘书长做了题为《第十五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筹  相似文献   

15.
朱敬民 《岩土力学》1989,10(2):88-89
第六属国际岩石力学大会于1987年8月31日—9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持下,并在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加拿大国家小组、加拿大冶金采矿学院和加拿大岩土工程学会协助下召开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577人,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日本、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冰岛等3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13人(台弯1人)。这次大会的召开正值国际岩石力学学会成立25周年,所以格外  相似文献   

16.
周琦 《地学前缘》1995,2(2):0-0
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一号通知书反响热烈周琦(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秘书局,北京,823信箱,100037)国际地学界翘首企盼已久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96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目前大会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自今年4月份大会一号通知书发出以...  相似文献   

17.
8月13日—20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了第10届国际洞穴学大会,同时召开了国际洞穴学联合会成员国代表会议。38个国家的代表676人及未正式注册者近千人参加了大会。我国参加大会注册代表3人。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七月八日至十七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第12分组,由国际数学地质协会(IAMG)主持。近一百人参加了该组织的活动,其中主要是北美和西欧的数学地质学家,少数来自东欧、日本、泰国、非洲和南美。在国际数学地质界较为有影响的人,如美国的 D.F.Merriam 教授(IAMG 前主席)、E.H.Twhi  相似文献   

19.
南古 《地层学杂志》2007,31(4):360-360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和志留系分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国际奥陶系、第三届国际志留系联合大会"于2007年6月27日上午在南京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1980,26(4):375-376
第廿六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80年7月7日—7月1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同时纪念国际地质大会成立一百周年。国际地质大会(IGC)于1878年成立。它的首届大会就是在巴黎召开的。当时参加的国家有23个,出席310人。以后每三、四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是第廿六届大会。这次大会在它成立一百周年之后又回到巴黎举行有着特殊的意义。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都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