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昆明市都市型农业功能区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具有多功能特征的外向型都市农业格局正在形成,综合运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建构了由生产、经济社会效益、资源禀赋和生态、农业现代化四位一体的功能区划指标体系,采用逐步判别聚类法将昆明市都市型农业分为滇池沿湖发展区、城市近中郊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区、北部农业综合开发区3个功能区,并结合现代昆明大都市建设提出了3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正在向现代化生态型国际大都市发展,农业的功能地位在发生着转变。该文分析上海农业发展的四个背景,即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用地减少和用地结构的调整、农业形态的组团式和条带式发展以及农业功能向服务于城市多样化需求的方向发展。探讨了上海现代都市农业未来的四个功能定位:城市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产业化组织和示范带动功能、农业观光旅游和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功能。指出了上海都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并在农业空间结构调整的原则基础上,规划了未来上海市农业生产布局与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3.
杰出成就 卓越贡献——庆贺黄秉维先生85华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黄秉维先生密切注视国际研究的动向和趋势,提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间的交叉,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他强调地理学的综合研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张地理学要为农业服务,面向建设实践,为推动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促进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黄先生不断开拓并指导了地理学,特别是自然地理学的许多综合研究工作,如中国综合自然区划,黄河中游土壤侵蚀与保持,地表热量、水分平衡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坡地改良与利用,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影响,陆地系统与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观光农业旅游是农业和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从丽水市发展观光农业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条件出发,分析了丽水市发展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及观光园的开发布局,提出了建立五大观光园区的构想和观光农业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逢成 《地理教学》2004,(2):6-7,38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农业”被定义为:“栽培农业作物和饲养牲畜的生产事业。在国民经济中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和农村副业等项生产在内。”在最新出版的高中《地理》(下册)中,把“农业生产活动”解释为:“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显然,随着白  相似文献   

6.
张英男  龙花楼  李裕瑞  马历 《地理研究》2022,41(6):1623-1636
农业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亟待探索农区农业生产转型与其环境效应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地域类型,从而推进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类型学视角采用判别法将黄淮海平原农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划分为城市近郊现代集约型、城市近郊传统经营型、城市远郊现代集约型和城市远郊传统经营型。从拉力、支撑力及引导力的视角,构建以“发展主体适应-要素变化-环境响应”为主线的分析框架,解读了农业生产系统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动力机制和特征。黄淮海平原农业生产系统转型负向环境效应的形成机制为在增产增收的目标导向及区域自然条件约束下,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的非理性投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扰动。将农业生产系统转型与环境效应的耦合类型划分为城郊现代集约高强度污染型、城郊现代集约中度污染型、城市远郊现代集约高强度污染型和城市远郊现代集约中度污染型。基于以上分析,从普适性与异质性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与优化调控策略,以期实现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健康转型。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节水高效农业建设的紧迫性及途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本文在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紧迫性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的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根据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对其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战略的必然选择。研究结果和结论对该区域维持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王川灌区发展节水农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世彪 《中国沙漠》2001,21(Z1):76-78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通过对秦王川灌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现状的分析,结合灌区实际情况,提出了秦王川灌区要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转变为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应采取工程调蓄、田间灌溉技术、现代设施、农艺节水等措施.从而达到引大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和总体效益之间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走资源节约型高效高产的农业用水之路.  相似文献   

9.
张伟夫 《中国地名》2013,(11):46-48
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一,作为优先发展产业。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既为全国信息化提出了发展方向,也为地名档案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地名档案作为一种实用性和应用功能极强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0.
港口物流业是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世界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论文阐述了现代港口物流的内涵,分析了大连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优势和现状,提出了整合港口资源,构建现代信息平台,加强港腹互动,大力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绿色农业是一种现代生产方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了绿色农业的含义、布局条件和地域类型,在分析我国绿色农业生产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绿色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2月8日,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开拓者、国际著名的地理学家黄秉维先生驾鹤西去,与世长辞。这是中国地理学界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黄秉维先生在地理学的科学园地中辛勤耕耘了71个春秋。自20世纪50年代起,黄秉维先生曾经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的领导职务,在发展和繁荣中国现代地理学事业的进程中,黄秉维先生禅精竭虑,成就卓著。他在中国自然区划研究、土壤侵蚀与保持研究、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研究、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研究、坡地利用与改良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辉煌篇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半干旱地区现代沙漠化驱动因素的定量辩识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董玉祥 《中国沙漠》2001,21(4):412-417
现代沙漠化的成因是目前沙漠化研究中争论较大的问题之一,其根源在于对现代沙漠化驱动因素的辨识不清,难以确定现代沙漠化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对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主要沙漠化地区科尔沁、浑善达克、乌盟后山、共和盆地、藏北高原和藏南河谷地区内各选择一个典型区,分别是白音他拉、那日图、西井子、共和盆地、那曲地区和扎囊县,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等定量方法,分析了6个典型区现代沙漠化过程中多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找出了现代沙漠化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6个典型研究区现代沙漠化的驱动因素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和主导因素的差异性,说明在我国半干旱地区的现代沙漠化是一个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过程,其驱动因素有着较大的地域性和差异性。推广之,对我国沙漠化驱动力或成因的认识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代沙漠化的成因应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地貌形态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855年黄河改夺大清河河道后于山东利津县东北入海。至今黄河尾癌河道历经10次大的改道变迁,塑造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形成了7个主要的亚三洲堆积体。该文利用黄河尾癌河道改道资料,近、现代河口流路变迁图,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体系图以及1985-1986年的水文工程地质钻孔资料,在研究黄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钻孔数据进行沉积层序分析,将今论古,反推近、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地貌,研究结果近似展示了近、现代黄河三角洲二维平面的发育演变和其时其地的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15.
深切缅怀敬爱的黄秉维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度 《地理学报》2013,68(1):10-14
黄秉维先生是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开拓者, 他以其渊博的学识和辛勤的劳动, 为推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启发引导、提携后学;他倡导学术争鸣和宽松的氛围, 坚持真理, 探索求是。他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主张地理学要面向建设实践, 服务国家和地球家园。我们要认真学习黄先生的学术思想和高尚风范, 沿着他指引的地理学前进方向, 为提升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水平和建设地球家园的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三江平原沼泽区的现代花粉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佩芳  夏玉梅  杨青 《地理科学》2000,20(2):121-126
应用库尔式花粉收集器收集三江平原沼泽区1996年6月至1997年7月现代花粉雨滤网样品60块(其中对照滤网样品23块)。通过计算空气中各种花粉浓度,对照当地气象记录和现代植被景观,讨论三江平原沼泽区现代植被与花粉组成及传播的关系,从而为应用现代表土和化石孢粉谱对古植被、古环境的恢复提供更为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南方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邱国锋  张正栋 《热带地理》2001,21(2):173-177,182
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出发,认为促进南方丘陵山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生态和政治意义,提出了“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主导”的“生态 现代生产 现代经营管理 现代科技 现代市场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社会,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参照。20世纪中期以来,纽约、伦敦、东京、芝加哥等国际发达城市随着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现代服务业已发展成为其经济主体,大大提高了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国内外对现代服务业空间发展的一般性规律研究较多,但是鉴于中西方发展模式性差异,尚需结合我国大都市发展的现实,对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模式和布局机制作更深入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现代服务业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将现代服务业空间组织机理归纳总结为自组织创新网络、市场和制度双驱动、人文和社会因素介入等,然后以南京为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深入分析其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并对上述机理进行了验证,以期为相关产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认为,在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路径和动力机制研究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宋志军  刘黎明 《地理科学》2011,31(4):427-433
北京市城郊农业区各圈层因自然条件、城市化、产业化的不同而承担着不同的生产/非生产性功能。应用农业多功能化推移图谱和产业经济理论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北京市农业由近郊平原区到远郊山区的可分成两种演化模式:一是由现代都市型农业向传统农业推移的模式;一是呈扇形推移的农业演化模式。在距中心城市30~40 km范围内,有一个非农产业主导的城乡功能推移的分界区。该区以外,现代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等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其非生产性功能逐渐增强,生态功能更成为中远圈层多种功能的主导。  相似文献   

20.
刘桂芳 《福建地理》2006,21(2):101-10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将不仅是教学现代化的需要,更是构成现代地图不可缺少的因素,现代地图学教学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包括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对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实验教学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作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