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地质科学与勘查找矿的关系。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地质学家并不找矿视为其工作范畴内的事情。然而,随着地质科学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发展,其知识和思想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勘查找矿,并且随着找矿难度的加大,勘查找矿越来越离不开地质科学理论的指导。勘查找矿的新发现、新成果也在不断地促进成矿理论的更新。同时也要避免迷信、盲从新理论和贬低地质理论在勘查找矿中的作用的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2.
郭健 《地质与勘探》2023,59(3):497-520
基于以往多年的金属矿床勘查评价研究经验,系统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通过国内外金、镍、钼、铜、铅锌等找矿靶区优选、深边部找矿预测,以及勘查验证实例,阐述勘查找矿过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提出对金属矿化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明晰矿床成因规律,对矿床成因规律的研究可以开拓找矿思路,明确金属矿化的分布规律。强调对金属矿化与地质体之间分布规律关系的研究,进而阐明了勘查找矿者要紧紧抓住矿带、矿床、矿体定位构造的主要因素、控矿的主要条件,来研究确定目标地质体,优化传统的和现代的最佳找矿方法和手段,以快速评价矿产资源。明确提出勘查找矿目标地质体是个纲,纲举目张促进矿产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3.
马恒 《地质与勘探》2017,53(5):968-976
在深部找矿过程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研究以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区为例,依托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分析总结横涧-岗上英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oCAD建立研究区的地形、地层、构造、岩体、矿体和钻探模型,进一步结合勘查开采经验,建立矿区的地质找矿模型,并且采用找矿信息量法圈定成矿有利区段3处。结果表明,横涧-岗上英矿区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全球资源短缺,矿产勘查难度日益加大的形势下,矿产勘查理论与找矿方法的应用引起越来越多地质工作者的重视。传统的找矿勘探方法延传至今,结合现代先进的勘查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现代找矿方法应运而生。现代找矿方法为找矿勘探带来显著成效,但在找矿勘查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找矿勘查技术方法的选择需要慎重,要选择最佳组合方法。同时,普查工作实施前的选区部署也会直接影响找矿效果,更应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苟小芹 《甘肃地质》2014,23(3):90-93
地质资料持续不断地汇交制度构成地质图书资料管理独特的优势。地质图书资料管理为地质找矿突破和地学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性支持,并成为地质找矿实践过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国家地质找矿突破战略,就应该完善地质图书资料管理机制,发挥积累与传播的特殊作用,满足地质科技人员对矿产勘查理论、方法技术和地质资料信息、研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应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邀请曾于2012年3月18日在深圳"金属矿山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技术研讨会"上,专题报告:"初论中国陆区区域成矿作用同向性在地质勘查和找矿预测中的应用";这个创新的区域地质流体方向性运移找矿的学术理念初成雏形,极需宏观上理论深化、找矿中勇于预测、具体矿床勘查实践中细心求证。为此,笔者在原有"地质流体方向性运移找矿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认真总结近年来的找矿成果和经验,以地质战线十分珍视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近年来,我省地质找矿工作以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为抓手,以合作勘查为主要组织形式,积极创建多元化投资平台,努力加强地勘队伍和找矿能力建设,逐步完善矿业权有形市场,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和整装勘查,推动地质找矿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保障和促进了中原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8.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中蒙边界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全球最重要的金属成矿省、三大斑岩型铜成矿带之一,与中国在地域上最密切,此前由于该区地处戈壁荒漠、人烟稀少,金属矿产地质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程度相对较低。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蒙两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该区的矿产地质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工作开始逐渐升温,尤其是2001年南蒙古地区  相似文献   

9.
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的创建为中国勘查区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遵循,已广泛应用于矿集区、老矿山深部与外围的找矿预测和矿产勘查中。在河南省银洞坡金银矿集区、甘肃省早子沟金矿、四川省拉拉铜矿集区等83个矿集区和168座矿山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该理论方法的核心是构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了应用成矿地质体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开展找矿预测工作的流程和要点:开展预研究提出找矿思路,研究典型矿床确定主攻矿床类型;研究成矿地质体确定找矿方向,研究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确定矿体赋存位置,研究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提供矿体赋存依据,构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确定成矿作用中心;综合地质、物探、化探方法,预测深部矿体空间位置;探矿工程验证实现找矿突破。本次研究为找矿预测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0.
云南保山西邑铅锌矿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全国首批47个国家整装勘查区之一的西邑铅锌矿,是近年来通过理论创新,实现深部隐伏铅锌矿体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理论指导找矿,收集区域及矿产资料,以地质为主导,结合地、物、化、遥等资料,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化探工作缩小工作靶区.结合多方法物探手段,布置钻探工程,取得找矿突破,总结了本区一些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为外围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地下深部资源勘探与开发是当前国内外许多国家重要的战略选择。地下深部是否存在优质矿产资源研究是开展深部找矿的前提。理想的成矿模式对指导找矿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合理找矿模式的建立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用于地质研究及勘探中,使深入理解成矿作用,建立理想的成矿模式成为可能。目前,一些新技术如矿物原位U-Pb定年、原位成分、原位同位素分析等在成矿模式研究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指导人们重新建立新的成矿模式;同样一些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探测技术等也正在找矿模式的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部矿的找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因而成矿理论及综合地球物理、综合地球化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当前及未来深部矿找矿工作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沈锋 《铀矿地质》1995,11(1):6-10
中国铀矿资源勘查工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23个省(区)探明了10余种工业类型的铀矿床,提交了一大批铀矿夜里量,对中国核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但是,中国铀矿探明储量所呈现的矿床和矿体规模较小,矿石品位偏低等特点,给经济的开采利用这些铀矿资源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寻找大型铀矿床,是从根本上解决铀矿资源对中国核工业长远发展的需求保证,改善中国铀矿资源开采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上  相似文献   

13.
从全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新一轮化探找矿方法应用开始,在吉林省中部相继发现和评价了一批有价值的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矿(化)点。最为突出的是从1998年始至今,通过不懈地努力、探索、研究与实践,发现和评价(有的正在评价过程中)舒兰市福安堡、舒兰市季德屯、永吉县一心屯、磐石市后倒木、桦甸市四方甸子、永吉县芹菜沟等几处中型规模以上矿床。总结其矿床发现过程的经验与教训,研究其找矿方法的应用与效果,对指导今后的地质找矿、尤其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的应用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焦家金成矿带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指导深部找矿工作迫在眉睫。文章从山东焦家金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入手,全面收集研究区已有的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科研成果资料,结合前人的成矿理论研究,分析和总结有利成矿、控矿地质条件,并应用该区深部物化探信息资料,建立综合信息定量找矿模型,采用“立方体预测模型”及地质统计学方法推断深部成矿空间,实现真正意义的定位定量定概率的资源预测评价。预测结果表明,该成矿带深部找矿金资源量达842.88 t,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更重要的是,圈定了7个尚未开发的成矿有利靶区,并结合探矿工程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勘查建议,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薛友智 《地质与勘探》2019,55(4):891-898
锰矿地质研究一直受到中外地质学界的重视。锰质来源研究,事关锰矿勘查活动的部署依据和找矿预测的成败。1996年,我们率先提出锰的“内源外生”成矿说。一直到20世纪末,中外锰矿地质学界的主流学说认为,形成锰矿床的锰质主要来自于大陆风化。最近,业界有学者新建锰矿“内生外成”模式,这一模式尚需经历科学与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是我国面临的矿产资源短缺形势的必然需要。本章结合地质找矿的实践、学习、思考、研究经历,从地质找矿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模式、创新文化和成矿研究等不同方面对提高地质找矿效果、实现找矿突破进行了探讨,认为地质找矿工作是以地质找矿创新能力、创新工作模式和创新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对地质找矿信息的收集、提取、研究,建立区域成矿模型、综合找矿模型、矿产勘查模型和矿床模型,在解剖成矿系统的过程中发现矿床,实现找矿突破,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物探工作的新仪器设备、处理软件以及一些新方法新技术,列举了物探方法在资源、环境与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实例。重点在金属矿方面的应用。物探方法技术的长足进步、发展及其应用,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实现找矿突破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毓川 《矿床地质》2011,30(5):767-772
作者从事地质找矿工作实践和人类找矿历程的演化,提出522找矿模式.其中的5包括:地质工作程度和已有地质资料、地质找矿理论、探测技术方法、多元信息综合分析与预测、资金与工作量投入;第一个2是指政府政策与管理和工作区社会环境;第二个2是指科学组织管理和工作人员及团队素质及创造性的工作.共有九大找矿突破因素,九大因素分三类,...  相似文献   

19.
The expert system for statistical prediction of mineral deposits on middle and large scales takes the system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theories, criteria and methods proposed by Professor Zhao Pengda as the field expert knowledge. At present the developed system focuses on two aspects: synthetic exploration and quantitative exploration. Among the three basic theories for the prediction of deposits, it highlights the applications of seeking anomaly theory. This system is characteristic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anomalies and the delineation of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study of geological anomalies and the delineation of mineralization anomalies. The system combines closely the knowledge base, method base and database ,integrates the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of multi-sources and multi-variables, data , graphs and imagin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quiring system as a whole . So the system can meet in general all kinds of demands in statistical prediction of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