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利民 《地下水》2011,(6):98-99
黑河引水灌溉工程是继黑河金盆水库枢纽工程、输水工程、城市净水厂工程、城市配水管网工程建成之后又一项充分利用黑河水库调节功能、合理开发区内地下水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灌溉工程.依据灌区水资源的平衡分析研究,认为在保证城市供水前提下,优先利用地表水,适当开发地下水,分区分片采用渠灌、渠井双灌等不同灌溉开发方式是解决灌区水...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1990,(4)
我国的灌区,按灌溉水源来分,利用水库、塘坝蓄水的约占31%,由河川自流引水的约占28%,利用泵站提水的约占19%,利用地下水灌溉的约占18%,其它约占4%。不少灌区还实行引、蓄,提相结合,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使用。全年有效灌溉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大中型灌区共5281处,共3.11亿亩,占全国灌溉面积的43%。其中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137处,全年引提水量约在750亿m~3左右,灌  相似文献   

3.
时志宇 《地下水》2018,(5):221-222
托帕水库是恰克马克河上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有效调控恰克马克河天然径流,将阿图什市和喀什市灌区统筹考虑,解决下游控制灌区农业灌溉季节性缺水问题。在对流域气候、径流及洪水特征阐述的基础上,对托帕水库运行方式、发挥作用及调水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可为新疆其他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海  齐文彪  于德万  谢新民 《水文》2013,33(6):35-41
以吉林省饮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调度研究,构建了该流域的生态调度模型,并开发了基于两时段法的计算软件系统,给出了在维持饮马河流域现有水库及其配套灌区工程实际供水条件下的河道生态调度结果及水库的生态调度线,对流域生态调度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饮马河流域内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任永利 《地下水》2020,(1):78-79
大中型灌区是国家粮食保障的压仓石,更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据地。水量调配是灌区管理的重要工作,宝鸡峡灌区作为陕西省最大灌区,做好水量调配、发挥工程效益、确保关中粮仓安全是一项头等大事。本文通过分析宝鸡峡灌区水量调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灌区水量调配的对策,为灌区管理单位探索新的水量调配方式提出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贾婷 《地下水》2011,(6):96-97
石头河水库北干灌区失灌面积逐年增加,严重制约了灌区的效益发挥.通过对灌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建立恢复、扩大库灌面积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贺志馨 《地下水》2014,(1):151-152
林皋水库属中型灌区,实施农发中灌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对干支渠工程、泵站工程等进行规划设计,提出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及保障措施建议,对改善灌区中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旭 《地下水》2010,32(4):78-79
结合疏勒县灌区地下水可开采量、水资源供需平衡结果,介绍了疏勒县地下水开发建设工程中地下水开发原则、机井布置原则及开发规模的确定方法,为井渠结合灌区的地下水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姜引平  李忠亭 《地下水》2010,32(5):62-63
通过对洛惠渠灌区供需水量的分析,提出了近期在现枢纽溢流坝段加闸拦蓄、实施引干入支工程.运用县西河与大峪河水库联合调节,缓解灌区灌溉供需矛盾,解决灌区缺水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大中型水库水质变化状况分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新阳  金耀华 《水文》1999,(2):49-52
通过对山西省16座水库的水质监测、评价,分析了该省大中型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同时简要提出了水库水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搞好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水利,必须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重大改变和过渡,灌区规划也必须认真贯彻这一转变,以适应灌区的新发展.通过对大中型灌区灌溉标准问题、井渠结合问题、渠道防渗问题的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水库下游洪水风险图的分析与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库发生校核洪水和溃坝洪水两种情况,分析了用于计算水库下游淹没范围的几种水文水力学方法及适应条件,解决了如何统计分析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并最终成功编制了江苏省46座大中型水库下游洪水风险图。  相似文献   

13.
张淑媛 《地下水》2012,(5):193-195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从石头河水库灌区渠道改造的实际入手,从工程技术措施、设计参数的确定、渠道的断面形式、防渗材料及断面形式等方面作了探讨,总结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的应用,分析渠道防渗改造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省水利厅于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南郑县召开了陕西省农田水利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水利局大中型灌区负责同志及有关方面代表共70余人,  相似文献   

15.
冯家山灌区地下水位上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灌区概况冯家山水库灌区位于我省关中西部,灌溉凤翔、宝鸡、岐山、扶风等七县原上163万亩耕地。自1974年水库投灌以来,灌区地下水位上升,据实测资料,仅79至86年的7年间,全灌区平均上升4.85m,年平均0.69m,上升区(ΔH>0.5m)面积940km~2,占全灌区总面积的92%,其中上升值大于3m的面积约400km~2,占上升区的42%。  相似文献   

16.
有限供水条件下水库和田间配水整合优化调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水源多作物灌区,研究有限供水条件下灌区优化配水问题。模型中既考虑水库优化调度,又考虑田间优化配水。模型思路:根据灌区水土资源分布状况,将全灌区划分为多个子区,每个子区种植有若干种作物。如果把每个子区每种作物所在的田块看作一个土壤水库,则可采用水库群调度的方法研究这类灌区优化配水问题,文中采用的是优化控制方法。为了证明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建立了3个模型。模型1:既不考虑水库优化调度又不考虑田间优化配水;模型2:只考虑水库优化调度;模型3:只考虑田间优化配水。实例计算表明,整合调度模型能产生较多的效益(特别在干旱年份),优化控制方法计算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滹沱河流域降水量对黄壁庄水库径流量及石津灌区引水量影响,及其对引水量利用效率及地下水开采量影响分析表明,降水量与水库径流量、引水量和弃水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引水利用效率成负相关。渠灌区农业地下水开采受降水量影响不明显,多年地下水位在潜水强蒸发带区间波动;井灌区以开采地下水灌溉为主,并受到降水量的明显影响,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此不同变化趋势,提出渠灌区适度开采浅层咸水与渠水混合灌溉,扩大渠灌面积,减少井灌区面积,对缓和井灌区地下水位下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宁  魏守忠  吴虹睿  惠小玲 《地下水》2008,30(3):100-101
通过对灌区水资源特征及灌区作物需水量分析,得出灌区缺水特性是春旱性,为保持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治理灌区土地盐碱化,提出灌区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合理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三工河流域冲洪积细土平原灌区土地盐碱化成因及危害发生特征分析,得出灌区土地盐碱化主要与灌区水库供水水源水质以及因灌溉而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有关。 地表积盐严重,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制约团场的发展,为了防治碱灾害,促使团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分析探讨灌区土地盐碱化成因、提出治理土地盐碱化的对策措施就显得实际和迫切。  相似文献   

20.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法对疏勒河流域昌马灌区、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昌马、双塔和花海三大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各不相同。昌马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级阶段,开发潜力最小,进一步开发应以深度开发为主,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双塔灌区和花海灌区均处于中级阶段,进一步开发潜力较大,其中花海灌区开发潜力最大,水资源开发方式应逐渐从广度向深度转变,耗水型向节水型过渡。研究结果对疏勒河流域灌区尺度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