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成都市红层水井运行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和抽样调查方式对成都市红层水井展开调查,并运用标准指数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红层区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成都市红层水井综合使用率为69.21%;有30.79%的水井因水量小(或无)不具备使用价值、水质感观不好、垮井、建设用地占用水井、搬迁以及使用代替水源等原因不再使用;搬迁为水井废弃主要因素,占未使用水井总数的32.29%。地下水质量评价表明,红层水井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占取样总数42%的水井处于较差~极差状况,硝酸盐、总硬度为主要超标指标。为此提出了加强红层水井管理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红层水井有效地缓解了成都11个区(市)县的94个缺水乡(镇)用水问题。通过对红层地下水长观监测和分析,掌握丘陵地区典型小流域红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红层地下水动态特征变化,进一步研究红层区地下水的富集、储存规律,为红层区城镇化建设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分析认为,红层地下水位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受降雨因素明显、地下水抽降后3~5 h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6)
成都市2009-2014年期间在所辖11个市县红层丘陵区布设专门红层水井,以期查明红层地下水水质状况。通过对184口红层水井进行回访调查,在成都市红层区内不同地貌、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地下水类型区、不同化学分区及可能受污染区域取样64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红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水为主,其次包括重碳酸硫酸型水、重碳酸氯化物型水以及硫酸型水、硫酸重碳酸型水。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GB 5749-85)评价,红层区农村给水水质在很大程度上达到水质二级标准以上,占总数的81.2%,三级和超三级分别占总数的7.8%和11.0%。在三级水质中,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而在超三级的水质中,超标元素主要为硫酸盐、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其次为铁、锰。  相似文献   

4.
红层泥岩填筑路堤本体沉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通过对几种不同压实度的红层填料路堤的室内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分析,确定最合理的压实度为0.93;然后对用压实度为0.93填筑的红层泥岩路堤进行现场碾压试验,确定了碾压参数;最后对达到压实度0.93的红层泥岩路堤进行沉降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红层泥岩填筑路堤本体压密沉降占填土高度的0.7~0.8%,且完成的时间较快。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白垩系灌口组近地表红层富膏盐地层因富含膏盐、钙芒硝等易溶矿物普遍发育红层类岩溶现象,制约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为梳理出成都市域灌口组富膏盐红层溶蚀规律与机理,防范红层硫酸盐岩溶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综合利用钻孔岩芯、物探、测井、物性测试、溶解实验等资料,分析区域内富膏盐地层的分布规律、富膏盐红层溶蚀特征、溶蚀发育的影响因素和红层硫酸盐岩溶机理。综合研究表明,成都市白垩系灌口组富膏盐红层溶蚀现象普遍发育于低丘台地区及平原河谷区。红层硫酸盐岩溶受地形、构造、地下水活动、断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地下水活动和断裂系统是最关键因素。存在两种不同的溶蚀模式:在高于平原区的低丘地区,地表水透过第四系松散卵砾石层,入渗至裂缝发育、岩体破碎的强-中风化以及富含膏盐的白垩系灌口地层,溶蚀钙芒硝、石膏、硬石膏等矿物后,地下水顺流至低洼的平原、河谷地带或汇入地表径流,促使溶蚀作用的持续发生;在低于平原区的较深部,地表径流沿向斜翼部侧向顺层流动或沿断裂系统入渗补给地下水,导致60 m以深的较深部发生溶蚀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城市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使用成都市方正街地下水井1993~2010年监测资料,分析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经分析,主要离子Na+、Ca2+、Cl-和HCO3-总体呈增加趋势,在2003年增速加快;主要污染物为三氮、铁和锰,其含量从2005年迅速增加;F-、NO3和Mn变化呈双峰特征。监测井水质变化表明城市化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7.
“白垩纪大洋红层——海洋/气候响应”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垩纪大洋红层”是中国学者提出并开拓的白垩纪研究新方向。在其所领导的两个国际地质对比计划项目(IGCP463/494)的推动下,“白垩纪大洋红层”所蕴含的古海洋与古气候意义,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召开的学术会议对“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在2002 年度IGCP463 项目启动会议上,对“白垩纪大洋红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的交流,制订了项目研究的总体目标和未来五年工作计划,并考察了亚平宁—阿尔卑斯—喀尔巴阡沿线的大洋红层;(2)2003 年度的IGCP463 工作会议和IGCP494 启动会议,不仅积累了大洋红层研究的资料,而且将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推进到白垩纪中期;(3)2004 年度两个项目的工作会议,以及通过在第32 届国际地质大会特别讨论会的工作,进一步推进了大洋红层的研究,并将“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介绍给广大的国际地球科学界;(4)在欧洲地球科学联盟2005 年会上,“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体现出了多学科共同参与的可喜现象。回首近几年来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白垩纪大洋红层”研究已实现了如下转变:(1)从区域性研究到全球对比综合研究的变化;(2)从由中国科学家单独研究变为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申请到项目和经费共同研究;(3)从举办IGCP项目学术年会快速向国际大会或  相似文献   

8.
我国红层岩溶与红层岩溶塌陷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岩溶地区面积广阔,岩溶地貌和现象类型多样。其中我国南方地区红层中出现的岩溶现象较为特殊:可溶岩类型复杂,成岩作用差,溶蚀机理多样,还易风化崩解。近年来红层岩溶塌陷多有发生,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对我国红层岩溶与红层岩溶塌陷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红层岩溶主要存在于以可溶物质胶结的或含碳酸盐岩砾石的红色沉积岩为主的地区。红层岩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可溶岩类型复杂,溶蚀机理多样;(2)成岩作用差,力学强度低,易风化崩解;(3)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红层岩溶地区不但会出现覆盖型岩溶区的土层塌陷,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岩溶作用还可能出现基岩塌陷。根据红层岩溶地区地质结构,其塌陷模式可概化为红层上覆松散层塌陷、红层溶洞顶板垮塌以及红层整体垮塌三类。今后有必要从红层溶蚀特点和红层岩溶塌陷模式出发,开展红层溶蚀对岩溶塌陷作用机理的专项研究,为红层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治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徐玉宏  冮行久 《地下水》2006,28(6):62-64,122
受阜新恒泰铁选厂委托,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阜新分局承担了阜新恒泰铁选厂三眼采矿立井排水对民用取水井影响的分析论证工作.在对区城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基础上,主要分析确定了矿井排水对当地居民地下水井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10.
结合2009年、2010年度达万铁路沿线车站供水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作为例,在研究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川东北红层区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对该区域内红层找水打井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2009年、2010年度达万铁路沿线车站供水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作为例,在研究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川东北红层区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对该区域内红层找水打井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姚红军 《水文》2006,26(2):95-96
根据2004年7月和11月南通市市区使用的128口地下水井的水质监测资料,简单分析了南通市市区地下水质量现状,地下水受污染已经比较严重。结合南通市市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的一些相应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地矿部在实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特别计划”过程中,在1997年上半年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陕西谓北旱塬隐伏岩溶区富平县打成了优质高产水井;在宁夏南部严重缺水地区、甘肃河西走廊、陇西黄土红层区、青海乐都盆地黄土红层缺水区、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南缘及中蒙边界为边防军找水均获重大突破。这些突破性进展,为解决部分严重缺水地区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问题,为改善当地自然环境提供了条件,为开发和建设大西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队先后在吉安盆地、袁水凹陷、信江凹陷等有第三系和白垩系红色岩层(简称红层)掩盖的地区,进行了电测普查找煤工作。兹将我们对红层掩盖区物探找煤工作的认识和体会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云南红层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其危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对云南省内红层岩土工程特性的初步研究以及在红层地区的工程建设实践,分析和介绍了红层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红层边坡变形破坏过程-蠕变、剪切、滑移 3 个阶段的特点及红层滑坡呈周期性扩展的机制特征,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红层边坡变形破坏对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滑坡危害和蠕变危害。根据红层边坡变形破坏特点及工程的性质和安全要求,提出了对红层边坡危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洎锟 《地质论评》1983,29(5):459-460
我国南方广泛分布着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白垩纪到早第三纪的红层盆地。为适应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近十余年来很多单位在含水较贫的红层地区开展了水文地质普查和凿井工作。在一些地区有所突破,并总结出了红层地下水的一些富集规律和找水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对四川省屏山县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调查区浅层地下水质进行了分析测试,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水质指数方法结合水质统计分析以及SUFER8.0对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评述了该地区中红层区和非红层区浅层地下水水质,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治理措施,为四川省红层找水打井工程的工作开展和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7,(5)
地下水监测中因为监测水井布局不合理,限制了地下水的深入研究。在系统总结当前国家地下水监测网络和阿克苏流域地下水监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加强阿克苏流域地下水监测网络部署思路和对策建议,指出生态和农业需水监测是今后的重点,并提出融合3S、空间插值、多尺度套合等技术方法开展地下水监测网络构建的思路,为较全面、较准确的掌握阿克苏流地下水动态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井钻机的使用特点,结合我国水井钻机发展应用现状,论述了水井钻机的分类、使用范围、选型基本要素和配套的主要内容。在对实际应用事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水井钻机选型与配套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2010年初的西南地区抗旱会战水井施工中,根据当地的施工环境和条件,针对滇中红层采用不同的钻探设备和钻进成井工艺,快速、有效地成井,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重大的社会效益。介绍了在该地区加快钻井速度、提高成井质量的工艺技术方法与施工经验,供今后在类似条件下的钻井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