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髻山核心区地质结构复杂、气象条件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工作组建立以野外地面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探采结合井、物探、水文试验、长期观测站等多钟工作方式相互组合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方法,重点研究该区地下水类型、化学特征、含水层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特征及开发利用状态。通过对该区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选择具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富集块段进行开发,从而实现以供水安全为目标的精准扶贫,为研究乌蒙山重点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甘肃西部北山区水文地质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该区地下水按不同的赋存特征归纳为五种类型,分析各类地下水的分布及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研究各类地下水互相转化及水力联系,明确降雨是地下水形成的最终补给来源;在地下水赋存及补给条件较好的地带,可选为地下水供水水源地勘探靶区。  相似文献   

3.
以国家扶贫攻坚重点地区——贵州乌蒙山七星关区为例,参考"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形成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岩溶石山区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实际,探索构建岩溶石山区县域范围内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通过系统评价七星关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认为该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大,但资源、开采强度、劣质水分布不均,降低了部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结果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及"三区三线"划定提供了依据。同时,该评价方法亦为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基岩地区开展的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通过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探、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该区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以及基岩裂隙水4类,并总结了其含水岩组富水性;分析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其演化以及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圈定了有集中供水意义的第四系孔隙水富水地段3处,总结了地层阻水型蓄水构造和断层储水构造2种基岩蓄水构造类型。区内地下水质量以Ⅲ类、Ⅳ类和Ⅴ类为主,超过Ⅲ类水标准的组分主要是硝酸盐、总硬度、铁,其次为氟化物等。利用总结的区内找水模型,共施工具有供水意义的水文地质钻孔10眼,总涌水量7017.84 m3/d,可解决近10万人生活和59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对于寻找新的供水目标含水层及找水定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85年往苏丹共和国中部地区,为寻找地下水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的控制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行程约5000公里。从而对该区的自然特征,地质、水文地质概况以及供水和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本文通过介绍苏丹中部地区水文地质供水和地下水开采情况,使人们认识苏丹水文地质概况,及其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是秦岭北麓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研究该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北麓的户县平原区为例,根据地下水埋深、气象、水文资料,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克里金插值方法、主成分投影-聚类耦合模型,研究1980~2019年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过程,以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9年地下水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年际变幅较大,而冲洪积扇前缘相对较小;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可划分为水文型、降雨入渗-开采型、径流型、降雨入渗-水文-开采型4类;研究区地下水位态变化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为降雨、河流径流、开采。  相似文献   

7.
贵阳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位于黔中山原中南部的贵阳地区,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复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展布,古岩溶地貌面起伏平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甚为复杂。为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该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水文地质普查及勘探工作,获得了大量资料。本文试图在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图象判译,对该区岩溶地下水的贼存及富集规律提出初步看法,以期在城市供水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地热勘察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日照市东港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日照市东港区17个具代表性的地下水监测点实测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内水文地质特征,选取15项评价因子,依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和饮用水标准,采用灰色关联评估理论对该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只有2个测点的水质量级别超过了三类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分布特征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保山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也十分复杂。通过对该区地下水富水性特征的分析,选择了具有供水意义的富水块段,进行地下水的开发,以解决当地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地下水类型、含水岩(层)组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等方面介绍了景德镇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景德镇城市规划为基础,选择沙咀头—岗头—吕蒙一带作为城镇群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同时阐述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开发利用条件。对该区城镇群供水安全和城镇群规划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述河南省三义寨引黄灌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该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重点介绍了地下水位动态均衡法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为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曹妃甸地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过程中,利用水化学组分及离子组合方法对曹妃甸地区水化学样品进行分析,结合曹妃甸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了地下水水化学形成作用研究,认为该区浅层地下水以溶滤地层中的岩盐、碳酸盐矿物和硅酸盐矿物为主,方解石、石膏等贫镁矿物的影响较小,同时,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对浅层水水化学特征具有重要影响。深层...  相似文献   

13.
上更新统粘性土孔隙水、红层裂隙水,是贫水的“江淮分水岭”地区地下水供水方向。作者综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找水方向、宜井深度、取水构筑物型式,以供在该区的找水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航卫片解译对贵阳地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位居黔中山原中南部的贵阳地区,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庞杂如织,碳酸盐岩与碎屑岩频繁相间,古岩溶地貌面起伏和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为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在该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水文地质普查及勘探工作,积累了大量可贵的水文地质资料。本文试图在遥感图象判译及已有水文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下水网络及新构造裂隙水的基本原理对贵阳地区岩溶地下水的运移和富集规律以及有关的岩溶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初步论证,以期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及地热资源勘察等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泰安市岱岳区花岗岩地区地下水的形成条件、地下水类型、分布状况、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分析,指出了花岗岩地区供水方向。  相似文献   

16.
淄博孝妇河源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淄博市孝妇河流域源头的南神头-窑广地下水富水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该区的地下水流模型,并根据当地的资源需求建立了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了可能通过该区出流边界补给下游地区地下水的侧向排泄量。应用系统工程学和运筹学理论,以“开采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以研究区的需水量及开采井的供水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该区的地下水最优控制模型。通过优化地下水开采布局对出流边界的流量进行了研究,既为富水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确定开采方案,又科学地评价地富水区北部边界对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侧向补给量。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5,(5)
庙尔沟镇位于玛依力山与扎伊尔山之间的出山口处,现阶段供水主要采用分散式供水,以表层潜水作为水源,由于该区含水层较薄,供水保证率低,同时上游补给区受放牧影响,易受污染,直接影响庙尔沟镇人饮安全。通过对庙尔沟镇上游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分析,确定适合井位,满足庙尔沟镇供水工程建设,进而解决庙尔沟镇居民生活用水问题。所在洼地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勘探及研究,提出拟建人饮工程的可行性及取水方案,估算了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解决了庙尔沟镇的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结合2009年、2010年度达万铁路沿线车站供水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作为例,在研究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川东北红层区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对该区域内红层找水打井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2009年、2010年度达万铁路沿线车站供水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作为例,在研究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川东北红层区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对该区域内红层找水打井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桌子山地区岩溶水特征及勘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桌子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该区岩溶发育,属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区.在研究桌子山地区岩溶水赋存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构造条件的分析,总结出该区地下水的分布规律.采用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法,为当地成功地寻找到岩溶地下水,缓解了当地人畜饮用水的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