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2016,(5)
辽宁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辽宁省内水资源管理水平低,监控能力建设欠缺,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法律不健全的问题,亟须加强对水质监测、用水量监控、管理制度落实等项目建设。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的建设对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需求进行分析。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对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需求具有可行性,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4)
辽宁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管理和开发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辽宁省内水资源管理水平低,监控能力建设欠缺,相关体制、机制以及法律不健全等问题,亟须加强对水质监测、用水量监控、管理制度落实等项目建设,对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的预期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是当今水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将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5)
为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加强水资源监控设施建设,实时掌握来水、取水、用水和排水动态,水利部组织编制了《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2-2014)》,提出利用三年左右时间,开展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近期目标相适应的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为支撑水资源管理定量考核工作奠定基础。目前,辽宁省已经建设完成500多个取水监测点,主要监测对象为公共供水企业、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灌溉取用水户,其中对公共供水企业和工业生产取水户进行管道监测,对农业灌溉取水进行渠道监测。  相似文献   

4.
陈娟 《地下水》2012,(2):121-123
改进水资源的粗放管理,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设高效可靠的、实用先进的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由数据库、模型库、在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综合信息管理子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支持子系统、实时控制管理子系统等组成。它是高技术的集成,体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并且代表了当前世界水资源管理的方向。邢台市为例对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备参数、GPRS/CDMA无线通讯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6)
以铁岭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为例,对国内中小型城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的架构进行探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角度对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配置、总体框架及该系统在铁岭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实际使用程序进行详细介绍,提出应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增加水资源时空调配能力,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社会公益性服务,为水生态环境建设的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2)
本溪市全市地表水资源较丰富,人均与亩均都高于辽宁省的平均水平,但是地下水开发利用不多,对水资源保护意识不够,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上农业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等多种原因,水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本溪市现有的水务管理手段已经不适应本溪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因此建设本溪市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工程十分必要,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李代福  姜文志  孙化江 《地下水》2008,30(3):102-10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高新技术。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确保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是水资源管理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有力保障。在找出齐齐哈尔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建立适宜本城市的水资源实施监控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图文报道     
5月12日,第二届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会在沈阳开幕,有关专家应邀在大会上就我国水资源管理与水系科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辽宁省水资源及农业节水问题作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探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宝华  郭纯一  高世斌  王健 《地下水》2008,30(1):109-111
分析了辽宁省水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程度,探讨了辽宁省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总结出辽宁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大,采取切实措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辽宁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何建新  李树军 《地下水》2014,(3):125-126
石家庄市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对用水量、地下水位、降雨量、排污量等水资源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了水资源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的目标;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并实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设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保障城市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开展辽宁省水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水资源开发战略的影响因素和要点,探讨了全省水资源开发的近期、中期和远期战略及分区对策要求,还探讨了水资源管理实施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20,(2)
区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为科学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监测数据信息,以此达到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以辽宁省本溪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管理的对策措施,以期改善本溪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促进区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盘锦市农业灌溉取水量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所占比重较大,做好水量监测,可以实时、准确掌握取水量数量,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准确信息。而选取合适的监测方式、采用科学的技术参数对于准确推算水量至关重要。通过对明渠流量计法、机组测电法和水位流量关系法三种流量监测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农业取水站,采用不同的流量监测手段,可准确掌握盘锦市区域农业取水口取水总量,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信息,也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3)
通过建设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控体系和非农取用水户监控体系,建立健全高效的水资源监控体系,基本实现水位、水量双控制,对地下水超采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达到逐步减少地下水开采、提高生产和生活用水效率、充分利用可利用水资源、修复水生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0,(3)
水文预报是水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水资源管理中通过相关水文预报技术应用,能有效提升水资源开发应用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结合辽宁本溪市水资源情况,对水文预报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应坚持水资源管理基本原则,在水资源管理中通过加强GIS技术应用、构建无线传感网络、提升数据传输可靠性,加强水资源预测管理,提高水文预报技术水平,构建统一水资源管理平台,加强区域水资源优化管理,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污染问题是国家和地方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以辽宁省凌源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水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工业废水、农业灌溉废水和生活污水是主要污染源,在防治过程中存在缺乏有效管理、污水处理设施落后等问题。在今后防治过程中应基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对水资源实施有效管理,加强对污水排放的实时控制,为凌源市水资源污染防治及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晓明 《地下水》2019,(3):148-150
太子河流域是辽宁省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文化的重要区域,面对水资源相对稀缺、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通过对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分析,得到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10 078.79万m^3。太子河流域水资源可利用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通过各种工程措施可控制和利用的最大一次性水量,能够满足生态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流域水文水资源特点和供用水特征,基于目前流域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其重点应放在现有监测站点的调整与完善,水库运行规则、技术参数的校核与调整,洪水资源调控与地下水人工回灌,污水处理回用与生态环境需水量,防洪与兴利统一调度,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运用管理等技术研究,以及水资源实时调度管理方案付诸实施后效益与风险分析、系统的标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0,(2)
清河门区坐落于辽宁省阜新市西南部,近年来由于区域水资源过度开采、水体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区域内的河流出现枯竭、断流现象,地下水位下降等现象,针对清河门区当前水资源开采利用存在的问题,为保证清河门区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开采利用,提出清河门区水资源可持续开采利用策略:对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应采取针对性的管控和保护措施,从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增强流域供水能力、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量、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污染管控四个方面入手,实现对区域水资源的全面管控,从而保证清河门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和利用,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9,(6)
水文预报与水资源优化管理是当今水文学科的重要分支,对于预报区域内未来水文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水文预报与水资源优化管理技术,以昌吉地区近十年来的8个水文站实测数据为支撑,引入周期迭代ARIMA技术进行水文计算及预测,确定昌吉地区水资源参数、构建水资源管理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数据可知:依托构建的昌吉地区水资源管理模型,可有效提高吉昌区域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能耗,实现昌吉地区水资源优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