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9 毫秒
1.
河北省邢台县不同型式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5,(5)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使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及合理高效利用。沟道基本保持天然状态,行洪较为安全,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协调发展。山区是邢台县主要水源涵养及供给地,是水资源天然生态屏障,也是居民休闲旅游度假胜地。随着山区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水源保护工作日益艰巨。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修复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刻不容缓。依据城乡统筹原则,围绕着区域功能定位及不同小流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合理建设和谐宜居、休闲观光、水源保护、绿色产业四种生态清洁小流域,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水源保护和山区经济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与计算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模式与计算方法。针对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区水资源利用特点,基于水资源二元演化理论与方法,保持水土平衡、水量平衡和水盐平衡,以空间配置、时间配置、用水配置、水源配置、管理配置为基本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水定发展指标,提高水土资源的匹配效率,以流域为单元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发展用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干旱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定量计算表明:其809亿m3的径流性水资源中,直接留给天然生态的水量有302亿m3,加上126亿m3回归水的间接支持,可供生态系统消耗的水资源达428亿m3,相对于385亿m3的现状生态需水,除黑河和石羊河流域外,生态系统的需水基本上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4)
府谷县作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龙头县,煤炭资源丰富,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府谷县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存储量、开发利用现状、水质状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府谷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合理开发水资源和提高区域用水效率方面,存在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城区生活与工业供水工程水源分散、效率低下等问题,要加区域大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促进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土资源空间不匹配、水资源总量不足及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以二元水循环理论为基础,构建考虑水土互馈关系的区域水土资源联合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包括产水模块、水土联合配置模块和土地模拟模块,以GDP最大和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区域植被覆盖率(EGE-RVC)最高为目标函数,并提出了一种耦合约束法、逐次逼近法和非线性规划的三层嵌套算法进行求解。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对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洛阳市可利用水量增加了4 463万m3,GDP提高了12.5%,EGE-RVC增加了2.6%,各用地类型缺水率不同程度下降。研究成果能够为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强 《地下水》2019,(3):188-189
为确保库尔勒石化产业园建设,对工业园区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以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前提,在深入分析产业园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利用水平衡分析方法,从区域角度综合探讨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并对水源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提出当地水资源充裕,完全能承载工业园近期、远期建设用水量,可供园区开发建设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6,(6)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构建洮河流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4个水资源账户,通过计算水资源生态容量、生态压力、集约利用度、负载指数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评价指标,对洮河流域2006—2015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减少趋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相对稳定,但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农业用水比重过高,是水资源生态足迹的主要贡献者。评价指标总体反映出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具备可持续发展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安全状态,能有效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7.
南方岩溶石山区资源环境特征与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唐健生  夏日元 《中国岩溶》2001,20(2):140-143
南方岩溶石山区水土资源主要特征为:①降水快速下渗,浅部涵水能力差,地下水深埋、利用难度大;②耕地少、分散、薄、贫瘠;③ 降水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④植被生长缓慢,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治理对策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治水、冶土为突破口,实施“水源· 土地· 生态”的资源环境治理整体战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调整土地结构、用地结构,改良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快生态建设,控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缓解对资源需求的压力。目标是:建立资源-生态-人口-经济相协调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探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角度,较系统地探讨了生态需水的理论内涵,对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中相关且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辨析,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生态缺水是生态系统水资源配置最直接的依据,而生态需水、生态储水的计算评价则是确定生态缺水的基础.通常,生态系统的水资源配置,必须在区域生态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生态目标,然后进行生态需水估算、生态储水评价、生态缺水评估,并通过生态用水的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4)
随着新时期寿阳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剧了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通过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不高、地下水开采达到极限、水污染严重、各种水源利用不平衡和城乡供水不安全等问题的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大节水力度、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新建地表水工程、加大非常规水利用、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等措施对策,以期缓减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在对开原市地表及地下水利工程及供水量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表水及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同时对区域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进行分析,并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通过合理配置水源,制定和实施节水措施,在降低用水耗水率的前提下,提高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对该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SWOT方法对浐灞生态区的房地产开发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并进行了SO、ST、WO和WT的策略研究.得出了拥有河流的区域在城市化初期的房地产开发中,应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行多业态的开发和经营.  相似文献   

12.
王静  鲁红梅  张荣 《地下水》2011,(3):145-147
利用SWOT方法对浐灞生态区的房地产开发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并进行了SO、ST、WO和WT的策略研究.得出了拥有河流的区域在城市化初期的房地产开发中,应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进行多业态的开发和经营.  相似文献   

13.
赵珍 《地下水》2019,(3):190-192
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对青海省西南部某金矿建设项目确定水资源论证等级及论证范围,并进行取用水合理性分析,论证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分析取水和退水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金矿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取水水源可靠可行,建设项目取退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其他用户基本无影响。为取水许可的科学审批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研究鞍山热电厂新建项目区域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和建设项目取水可行性、可靠性和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取水退水对区域水资源状况和其他用户的影响,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以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新礼  张学文 《地下水》2009,31(6):110-111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水体不同程度污染,城市、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受到威胁,加强水源地管理及保护工作,科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对策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提出综合利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强化管理;合理开发及配置水资源,优水优用,改善现有城市用水结构,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河道,水库污染源控制、治理和水源涵养,保障水源供水水质等四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7,(6)
长丰县隶属安徽省会合肥市,随着近年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供需矛盾不断加剧,针对长丰县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该县远期2020年、2030年全县的需水量、供水量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认为现阶段应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按照强化节水的用水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用水方式,控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改造和扩建现有水源工程,挖掘供水潜力,科学规划新建水源地,提高供水能力,增强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调控能力。通过对区域水资源按照不同行业、不同水源进行合理配置,以期达到水资源长期高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水利改革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以朝阳县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为基础,对该区域节水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朝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现有水源工程老化、供水效益衰减,局部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用水开采无指标,浪费严重等问题。针对朝阳县实际,提出应加强节水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体系,加强领导力量,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提高节水认识,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节水进程等保障措施。为朝阳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节水型社会体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浐灞河流域水资源条件较好,古"八水绕长安"、"灞柳飞雪"的生态美景今已无存.在综合分析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5大特点和一次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创建人水和谐、环境友好型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总体方案和工程布局,并进行了配置后的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中部岩溶区农业干旱成因与治旱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中岩溶区降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是,几乎每年都发生旱灾,受旱耕地面积达12. 5× 104hm2 ,占全广西受旱面积的55. 9% ,严重地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桂中岩溶平原区农业生产受旱成灾是气候性、岩溶地质性、工程性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针对致旱原因,提出了①完善和改造水利工程设施,提高水利工程综合利用效率;② 充分利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实施地表、地下水联合开发;③恢复与重建水源生态环境,调节水循环系统的物流机制,减少水资源流失,增强系统供水功能;④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建设良好的农田生态体系,促进资源利用与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 ⑤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水旱作、土壤改良、农艺节水抗旱技术; 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经济体系;⑦ 建立完善农村抗早服务体系等综合治旱措施,从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七方面入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和改善水源生态环境,以增强农业生产的防旱抗旱能力,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0,(3)
水量分配是流域和区域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广西南宁大王滩水库为例,对水量分配方案进行研究,提出在区域水量分配中应充分考虑流域与行政区水资源条件、供用水历史和现状、现状用水户未来用水需求和规划用水户用水需求,结合水库供水能力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与环境用水。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强化水资源的行业配置,切实保障合理用水,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水利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