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孔梁水库诱发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孔梁水库所在的巫溪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场和构造地震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地壳中上部强烈推覆挤压构造的应力集中,是该地区构造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该构造也控制着水库诱发地震的分布和强度。综合多种预测方法成果并结合库区地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孔梁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约为4级,震中烈度为Ⅵ度,不会超出原设计水平,因而对水工建筑物没有破坏性影响,但对山区农村危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应加强地震观测和防震抗震措施的落实及宣传工作,把可能的地震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地震烈度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湖南构造地震具有震源浅、矿山和水库等诱发地震易造成地表破坏、建筑物抗震性能普遍低和具备高烈度的地貌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我省地震烈度值大于经验值,即湖南一般烈度与震级对应关系为:Ⅳ度:2.0~3.5级;Ⅴ度:2.5~3.5级;Ⅵ度:3.5~4.0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上存水库库区地质背景、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背景等诱发地震条件。应用诱发地震条件类比与概率预测法,对上存水库进行诱发地震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水库诱发条件类比分析认为上存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小。②从概率预测和最大诱发地震估算看,上存水库存在发生4级以下诱发地震的可能。极震区地震烈度可能会达到Ⅵ度,尚未达到当地地震基本烈度。水库建设可不用考虑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辽宁省锦凌水库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锦凌水库今后有可能发生3.5级地震,即使发生地震,其烈度也不会超过库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沙江金安桥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献程  杨清源 《地震地质》2004,26(4):784-794
金安桥水库区按地质构造、岩性、区域应力场、地震活动背景及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3个库段。从坝址区到果世库段的岩性为玄武岩,主要断裂有三古断裂、楚夺洛断裂、树底断裂。在坝址到果世库段的树底和果世附近,果世至排卖当碳酸盐岩库段的瓦金坪、黄洋沟附近有发生5.0级地震的可能,震中烈度可达Ⅶ度。排卖当至库尾的碎屑岩库段不会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其中碎屑岩中夹的碳酸盐岩段有发生3.0地震的可能性,烈度<Ⅵ度  相似文献   

6.
童琼  童迎世  童敏 《华南地震》2011,31(2):103-109
从高家坝水库的基本特征出发,结合库区和坝址区的地质与构造、ML3.2级地震前后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震时村民的反应和周边台站地震记录波形进行讨论,初步认为ML3.2级地震属水库诱发岩溶塌陷地震.同时根据水库的基本参数对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震级进行了预测,如果发生构造地震,最大震级为ML4.3.但库区经过多年载荷与排放,地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以坝址为中心,320公里范围内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和地震活动性的分析结果,研究了地震活动性模型,给出了影响小浪底大坝场地地震的空间和震级的分布,采用中国东部地区中强地震动记录和历史地震烈度观测资料,研究了地震动的衰减公式,并考虑了近场和远场震源的烈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应用概率方法,确定以10~(-4)年超过概率作为大坝地震危险性评定准则,可得到坝址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考虑了各潜在震源离坝址的距离、最大震级和近场或远场震源等场地特征,选取大坝场地反应谱和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的包络线。最后,应用非随机过程的数学模型逐渐逼近目标谱的方法,得到近场和远场的每一组10条地震动时程曲线。这些人造地震动时程曲线可作为大坝的设计地震动的工程参数。  相似文献   

8.
福建尤溪街面水库已于2007年2月下闸蓄水,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如果会诱发地震,它能诱发多大震级的地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库区主要断裂活动、地质构造背景和国内外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结合尤溪街面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应用概率预测法,综合影响参数预测法,两级模糊评判法,发育断裂长度预测震级法和历史地震最高震级预测法等方法,对街面水库诱震危险性和可能诱发的最大震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坝址区地震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柴家峡水电站坝址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历史地震特征以及场地条件,采用考虑地震分布时空不均匀性的综合概率法,对场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坝址区50年超越概率63.2%、10%、2%三个概率水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为大坝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运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一些水库诱发地震前的波速比变化。结果表明:(1)在水库诱发地震(M=2-6)前均可观测到波速比异常;(2)前兆异常时间△T和震级M的关系为log△T=aM+b,其斜率明显小于天然构造地震;(3)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水库诱发地震的波速比异常区比天然构造地震小得多。所得结果可用来区分水库诱发地震与天然构造地震,本文给出了一个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高烈度区的水库地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重视我国中西部高烈度区水库地震问题的基础研究,即水库水域区位于历史地震影响烈度或地震区划在Ⅶ度及以上区域的水库地震问题。这些区域的水库地震研究,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低烈度区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些技术思路和方法,而是需要研究高烈度区水库地震问题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库区构造环境、断裂活动、随机性背景地震活动水平高等特点。研究水库地震评价问题,包括水库地震强度的预测问题。用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地震研究事例试图说明这一点。分析水库地震问题,首要抓住在工程设计寿命期间构造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这一关键问题。水库地震研究中一些常见的统计预测不合理,应分析水库地震或诱发地震活动需要考虑的地震构造条件、库区岩性条件、地下应力条件、应变积累势态等。  相似文献   

12.
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水库区发生的6.1级地震,是世界上第一个因水库蓄水而诱发6级破坏性地震的震例。它也是在大坝抗震设防标准低(Ⅵ度)蓄水后诱发频繁地震的情况下,正确决断,立即实施紧急抗震加固措施,并取得良好预防效果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考虑与不考虑水库诱发地震两种情况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收集了以观音阁水库大坝坝址为中心,半径为300多千米范围内的地震地质资料,进行了潜在震源的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的选取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等工作.最后,以基岩自由地面期望的水平峰值加速度的危险曲线的形式给出了计算结果,在考虑不确定性校正和水库诱发地震影响的基础上,对大坝抗震设防加速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肖安予 《华南地震》1990,10(2):68-77
南水水库截流蓄水后,发生在库区的地震活动,属于水库诱发地震;其序列特征为小的震群型;未来诱发地震将小于Ms3.7级,不会影响大坝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丹江口水库地震的特征和地震地质条件。据此,应用灰色系统方法,建立了水库地震的灰色聚类预测模型及水 库地震趋势的灰色灾变预测模型,运用灰色关第分析原理研究了水库规模与水库地地夺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4.7级地震是第一期工程的最大地震,第二期工程竣工蓄水后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不超过5.5级,该库坝按原定抗震烈度Ⅷ度设防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PSHA)方法计算了我国中、低烈度区位于主要经济带内的28个大中城市50年超越概率3%和2%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比较中、低烈度区罕遇地震不同设防水准的影响提供了定量数据;计算了中、低烈度区50年超越概率3%和2%地震作用下对应的建筑结构的屈服加速度,评价其抗震能力。结果表明:50年超越概率2%对应的屈服加速度明显大于50年超越概率3%的对应值。根据分析结果,建议抗震设计规范将中、低烈度区罕遇地震的设防水准统一至50年超越概率2%。  相似文献   

17.
我国部分地区基本烈度的概率标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根据对我国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45个城镇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对中国烈度区划图上预报的基本烈度进行了初步的概率标定。结果发现区划图上所提供的基本烈度大致相应于50年内超越概率为0.14的烈度水平。 文中的计算是按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步骤进行的。以下是在实际应用中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1)根据地震地质条件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合理地划分潜在震源的位置和大小;2)确定与当前地震活动相一致的震级—频度关系;3)选用能够反映不同区域地质构造的烈度衰减规律。 本文结合图表对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震影响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华  赵凤新  高孟潭 《地震学报》2004,26(2):203-210
首先根据历史地震目录,计算了我国34个省会城市所受到的历史地震影响. 这些城市的地震影响烈度分布特征表明,约53%的省会城市没有遭受过Ⅵ度以上的历史地震影响,遭受过Ⅶ~Ⅸ度影响的城市有44%;大部分城市Ⅵ度地震影响的发生频次均高于Ⅵ度以上地震影响;不同城市最大发生频次的地震影响烈度也不同. 为此,在确定城市地震防御烈度时,需综合考虑最大影响烈度和最频影响烈度. 本文还考虑到历史地震记录的不完备性,以福建省69个县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地震目录的方法来研究城市地震影响的特征. 结果表明,不同超越概率水平下城市地震影响烈度在不同城市之间表现出较大变化,以50年超越概率2%作为城市特征地震影响烈度,可以作为城市地震防御烈度确定的依据,并据此对城市未来地震影响进行合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三峡水库与诱发地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已于2003年6月15日蓄水至135m,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6年5月20日大坝185m高程全线贯通,10月27日蓄水至156m;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6级左右。在仙女山和九湾溪断裂一带(距坝址为18km)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MS=5.0~5.8级。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及预报,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长治久安。本文根据国内外及三峡水库有关地震监测及预测预报资料,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进行初步探讨,供参阅指正。  相似文献   

20.
珊溪水库震群发生时间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2月4日起在浙江温州珊溪库区发生了显著的震群活动,至2月11日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9次,其中最大震级为ML4.6。本文研究了库区水位、固体潮汐起伏与珊溪地震震群发震时刻之间的关系,依据该震群发生时刻的分布特点,对库区地震可能的诱发因素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为避免地震活动水平升级,建议水库每年蓄水时应注意放慢速度,同时尽量不超越水库历史最高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