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姜枚  刘煜洲 《物探与化探》1989,13(4):259-265
在寻找金矿中,物探方法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探矿的断裂带、破碎带和蚀变带;圈定含矿岩体和岩层;确定弱矿化带;寻找石英脉和其它含矿岩脉。重力、磁法、激电法、甚低频电磁法等常规方法均有良好效果。试验工作表明,压电法、射电法及较电激电法是很有前途的方法;研究岩石矿物的热电性和热致光特征是值得重视的,对于矿产预测及评价含金矿性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航空磁测、地面磁测、电法及能谱测量等地球物理方法可以为猫岭金矿矿产预测提供可靠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对成矿地质环境分析、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建立及含金蚀变带的深部变化等进行科学地推断。  相似文献   

3.
在小石人金矿勘查中,视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高精度磁测法和伽马能谱法均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以视电阻率信息为主要标志,可以建立高阻、高极化、低磁、低K、低总计数率的地球物理模型,且该模型在空间上与硅化蚀变带相对应。在植被覆盖的条件下,该模型在此类金矿勘查中起到先导作用,可用于推断硅化蚀变带的规模和指导勘探工程的布设。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小秦岭金矿区使用大比例尺磁测方法寻找地下金矿盲矿体的预测研究,及大量的野外磁测实验和工程验证的结果证明,在金矿生成的过程中,切穿深部的断裂构造与沿断裂带多期岩浆侵入活动以及地幔和断裂运动本身产生的热能,使含金丰度高的围岩地层重熔,运移、冷凝,致使金元素重新迁移分配集中,使构造带上有磁性的岩石发生退色退磁等变化,因而形成了区域性负磁异常区;使用高精度磁测方法,利用磁异常强弱及规模,圈定出与金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带较强地段的位置;笔者通过几个实例,阐述了应用磁测方法圈定与金有关的矿化富集段位置的具体做法,使磁测方法在寻找与金矿体有关的矿化蚀变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初步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市分水岭地区矿产资源远景,2012年,由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省地勘基金在区内开展预查工作,通过地质草测、地面高精度磁测、地球化学土壤测量等工作的开展,在区内圈出了铜矿化带四个,金矿化带一个。经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寻找构造热液型小规模铜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航磁资料在桂滇黔地区金矿普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桂滇黔地区高精度航磁资料研究,尤其是对已知微细粒型金矿区的磁场特征分析,发现在多数金矿区及附近存在航磁异常.结合物性等资料认为磁异常主要是基性岩的反映,因此金矿与基性岩的关系密切.利用航磁并结合其他资料,可以间接圈定寻找金矿的靶区.  相似文献   

7.
坦桑尼亚姆瓦莫拉金矿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坦桑尼亚Mwamola金矿位于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区域的太古宙卡哈马(Kahama)绿岩带,是典型的铁建造(BIF)型金矿,为一大型隐伏矿床,因此建立Mwamola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式,对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重要意义。太古宙卡哈马绿岩带是坦桑尼亚重要的成矿带,已发现金矿床和矿点多处,Mwamola金矿是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地层和剪切带双重控制,矿化作用局限于条带状铁建造地层和岩性单元。地面高精度磁测高强度负异常能有效地识别控矿地层—条带状含铁建造带或矿化带,激发极化测深显示的"低阻高极化"异常可对条带状含铁建造和金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表明矿体上Au、As、Sb具强富集特性,且Au与As、Sb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信息,建立了Mwamola金矿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式,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找矿方法组合,为该绿岩带铁建造型金矿的勘查和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李正富 《地质与勘探》2018,54(3):584-59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在青海巴颜喀拉地区开展了1∶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项目组通过总结测区内的岩(矿)石磁性规律,分析磁场特征及研究区域成矿模型,精选了部分航磁异常来开展地面查证,取得了较好的金矿找矿效果。本文研究了在青海巴颜喀拉地区、利用高精度航磁测量成果快速高效找寻金矿及有色金属矿的技术方法,总结出不同区域的磁场背景与岩(矿)石磁性特征,其构造破碎蚀变带引起的磁异常并不相同,可能是负磁异常,也可能是正磁异常,并认为研究一个地区的磁异常特征,首先要研究区内的岩(矿)石磁性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9.
磨西-田湾剪切带氡异常及其对金矿化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氡方法是寻找深部隐伏矿的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方法.在川西田湾大发沟矿床,由于金矿化严格受剪切带和辉绿岩脉控制,且剪切带与辉绿岩脉密切伴生,因此,应用测氡方法寻找剪切带和辉绿岩脉可以达到间接找金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围绕岩体周边的接触带以及岩体内的矽卡岩残留体中,常分布一些规模较小的点、面状磁异常,应用常规地面磁测方法较难发现,而应用走动模式地面磁测方法不仅能有效寻找到小型磁铁矿点(体),还能快速查清矿体的平面位置、分布范围、产状等地质情况。文章介绍了走动模式地面磁测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可供寻找小型磁铁矿点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川西北地区金矿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西北部是我国岩金矿床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尤以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为主。该区有刷经寺联合村、嘎拉、金木达等大中型与超大型金矿床,显示出金矿成矿的良好前景。研究区处于古特提斯东缘的被动陆缘,为稳定大陆边缘海湾或封闭的海湾浊流盆地环境。浊积岩沉积形成金的初步富集,并在印支期发生低温动力变质,成为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矿源层。岩浆活动沿区内构造边缘破裂带发生,形成构造岩浆岩带,并与金及多金属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双向收缩的造山运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区域构造条件,韧脆性剪切带控制了金矿的分布,并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的热动力。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床主要类型、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和基本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将西南天山的金矿划分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包括斑岩型)、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金矿床5类,其中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探讨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机制。提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或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容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沉积建造水。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和矽卡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形成于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岛弧挤压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论韧性剪切带对金矿的控制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辽宁省白云金矿为例,阐述了韧性剪切带对金矿床生成与赋存的控制规律。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往往产在第二阶段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而第一阶段的韧性剪切带对金元素的充分聚集起重要作用。剪切带的多条平行排列、倾向上的陡缓变化和剪切滑动等特征就形成了韧性剪切带中金矿体呈多条带和透镜状断续分布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依据甘肃北山拾金坡—南金滩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研究了区内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共圈出11处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结合异常所处的地质特征,划分为4类11处成矿远景区。第一类综合异常处于中酸性侵入岩区,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以Au为主成矿元素,是寻找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的有利地区;第二类综合异常处于蓟县系平头山组地层区,是寻找喷流沉积型铅锌矿、铁矿及矽卡岩型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第三类综合异常处于敦煌群地层出露区,是寻找变质热液型金矿的有利地区;第四类综合异常与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有关,是寻找铜镍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贵州西南部贞丰背斜金(锑)成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近期贞丰背斜构造带金(锑)矿勘查成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与规律,对贞丰背斜构造带成矿地质环境和控矿地质条件进一步作出全面分析,指出了有利金(锑)矿赋存地段,提出找矿远景区,对后续地质矿产勘查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金矿床包括了绝大部分卡林型、少数造山型和部分斑岩成矿系统外围浸染型金矿床.鄂东南地区是长江中下游七个重要矿集区之一,发育一系列与岩浆岩有关的矽卡岩型、斑岩型矿床,以往的勘探和研究也主要围绕着岩体及接触带附近的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展开.对于岩浆岩外围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金矿床虽然也有发现,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近...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晴隆县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志  郑懋荣 《贵州地质》2004,21(2):99-105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和几个矿床、矿点深入研究,初步总结了晴隆县碧痕营背斜金矿成矿特征。金矿主要分布在背斜南东翼南段老万场、紫马一带,有红土型、卡林型两种金矿类型,以前者为主。老万场、王家湾一带红土型金矿从“大厂层”中风化剥蚀堆积形成;紫马、羊昌一带红土型金矿从上二叠系龙潭组合金层风化剥蚀堆积形成。根据其成矿特征,提出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8.
Analysis of the anomalous magnetic mineral intensities and geochemistry for placer gold deposits are presented for those of the Attock area at the confluence of the Indus and Kabul rivers in northwestern Pakistan. Two grids covering an area of 10x18 m2 and 8x10 m2 were analyzed using a G-858 Cesium Vapor Magnetometer. The anomalous zones obtained were plotted on contour maps, 2D and 3D magnetic intensity maps. Based on the magnetic anomalies, grid-1 of the study area was sampled at three different anomalous zones for geochemical analysis. These zones contain gold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2.11 ppm to 6.109 ppm with an average of 4.01 ppm. Increase in gold concentration in the subsurface within the anomalous zones indicates that magnetometer survey followed by a geochemical analysis can potentially narrow down the gold-bearing anomalous zones.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自然α杯法壤中氡气测量来评价金和多金属矿床所形成的化探异常的工作做得还不多。为了开拓氡气测量应用的新领域和为可靠评价化探异常增加一个新指标,我们在位于半干旱草原景观的新疆某Au异常区和黄土沟壑景观的甘肃蛟龙掌多金属黄铁矿区进行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1)Rn气异常令人满意地圈定了已知Au矿化体的赋存部位(包括隐伏部分),并圈出了几处找Au远景区段(其中一处已经验证,结果表明推测基本正确)。说明自然α杯法氡气测量可以作为圈定构造破碎带控制的隐伏Au矿化体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其他化探方法配合,可为找寻含Au构造破碎带提供可靠的信息。(2)在黄土和第三系红色粘土埋深20m左右的多金属矿化带及构造破碎带上方具有Rn气弱异常。说明自然α杯法氡气测量在黄士覆盖区用于找寻隐伏多金属矿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质构造格架复杂,包括地台、碰撞造山带、外来地体、俯冲带、岛弧和海底扩张中心。巴布亚新几内亚铜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铜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床和夕卡岩型铜金矿床(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关系),其次为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铜金矿床分布比较集中,主要产出于碰撞造山带和岛弧上,其次产出于现代海底扩张中心。铜金矿床大多规模巨大或较大,埋藏较浅,易于勘探和适合露天开采。与铜金矿床有关的岩浆岩大多为钙碱性火山岩和浅成侵入岩,少数与富钾碱性火山岩(橄榄玄粗岩)或侵入岩伴生。铜金矿床蚀变带发育且分带性明显,大多与斑岩体系和/或火山机构有关。虽然许多铜金矿床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但是其矿石较易处理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