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州话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相比较,双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基本相同;雷州话多了一个双唇音,一个喉头音;普通话多了一个唇齿音;普通话有舌尖前音、舌尖后膏、舌面音三组声母,而雷州话只有一组类似普通话舌尖前音的声母(有专家认为是舌叶音),这是雷州话声母系统和普通话声母系统的差异,也是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障碍。雷州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相比较,在调类及调值上相差极大。但重要的还是雷州话有人声,普通话则没有。通过比较研究雷州话与普通话声母声调方面的异同,发现雷州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从而对症下药,发挥正迁移、克服负迁移,纠正“雷式普通话”这样的语音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人"、"区域环境"、"人与环境的互动"是区域文化生成的基本前提,从文化生成的起点出发研究区域文化无疑是一个新的视角。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雷州文化研究,就是对雷州文化的创造主体雷州历代族群的研究、雷州文化生成环境的研究、雷州族群与环境互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性,二者共同拥有诸多为其他方言所无,或在其他方言中很不常见的语言现象。古文献中所记自唐宋至明代雷州半岛的"闽语",其来源以莆田话为主,而莆田话是宋代以后从古代闽南方言分化出来的。因此,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有着共同的源头,即古闽南话。如果将方言的生成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那么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明显具有同出一源的地域文化特征: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来源,即古代闽南文化;二者在语言要素上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正是雷州文化对古代闽南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习惯性继承。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区域文化的雷州文化,是在雷州这一特定环境中生成的,可以分为雷州得名之前和雷州得名之后两个时期。在这两大时段雷州文化研究中,人的研究是基础,即对雷州族群、雷州民系、雷州人个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清雅是雷州一代名声显赫的歌翁。他机智,聪慧,喜爱雷歌,开口即唱,出口成歌,与雷歌结下不解之缘。他的雷歌十分巧妙地运用雷州话的谐音字或语言上的歧义,双关地对人对事,或讽刺、或捉弄、或挑逗、或讥笑、或戏谑,喜笑怒骂皆成歌。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人文"背景下,研究对象数字化、研究方法智能化、研究团队多学科化、研究成果数字化和智能化宏观研究,是雷州文化研究数字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深入研究雷州文化的主体,认识雷州文化的特质和雷州文化的文化精神,是雷州文化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建设雷州文化研究专业网站,是雷州文化研究数字化发展技术支持和重要平台。雷州文化研究的数字化的发展,有助于揭示雷州文化深层文化密码,精准认识雷州文化的文化精神,拓宽雷州文化的传播空间,增强雷州文化的生动性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明确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沉积体系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前积倾斜层特征,分析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趋势,建立滨线迁移轨迹与层序旋回及海平面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北部陆架区早—中中新世珠江组—韩江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和8个三级层序(S1-S8),研究区识别5种前积倾斜层,并划分为上升海侵型、下降海退型和下降海侵型3种滨线迁移轨迹类型。珠江组沉积早期,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自陆架边缘向陆地退积,逐渐演化为内陆架三角洲而形成上升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珠江组沉积晚期—韩江组沉积早期,三角洲体系开始向盆地方向推进,逐渐演化为外陆架三角洲体系,滨线迁移轨迹呈下降海退型;韩江组沉积晚期,三角洲体系再次后退至内陆架区而形成下降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研究区滨线迁移轨迹与区域性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结果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州歌谣话初集》系清末民初黄景星著述之研究雷州民歌的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其所选雷歌数量众多,体裁各异,题材广泛,原汁原味,注重音义注解的翔实性与可靠性,编辑体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作者对每首雷歌字词句篇的鉴赏曲尽其致,对雷歌"赋"、"比"、"兴"之叙述方式与"双关"、"顶针"、"回环"等修辞方式独抒己见,将雷歌分为"口头歌"、"班本歌"、"出榜歌"、"姑娘歌"四类,考辨出雷歌"源于清之雍康间,而盛于乾嘉,衰于咸同以后"之历史事实,值得研究雷歌的学人一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对雷州山羊舍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月龄公母各半的雷州山羊2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只(公母各半)。其中D_0组为对照组,饲喂皇竹草,D_(10)、D_(20)、D_(30)分别饲喂混合精料与皇竹草按干物质质量比10∶90、20∶80:和30∶70的混合饲粮,进行分组饲喂,每周测定各组羊只体质量、血液生理指标和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结果】D_(10)、D_(20)、D_(30)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33.28、82.58、81.80 g/d,分别较D_0组高出111.97%、425.99%、421.02%(P0.05)。试验组的白细胞总数(WBC)总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红细胞总数(RBC)总数、血红蛋白(Hb)、红细胞总数(RBC)压积均高于对照组,且D_(20)组的均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所用3种皇竹草和精料比例的混合饲粮对舍饲雷州山羊瘤胃细菌的多样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精粗比20∶80日粮,可降低雷州山羊血液WBC总数,显著提高雷州山羊平均日增重(ADG)、RBC总数、Hb和RBC压积。  相似文献   

10.
游明代县衙,吃叶县烩面,是初到河南省叶县的外地游客足底和舌尖上的梦幻之旅。
  叶县烩面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饭,因传统的炝锅而特色鲜明。一碗肉香四溢、筋道爽口的烩面入胃,那浓浓的炝锅味游走在舌尖,一如叶县人热情、实在的性格,在心头经久不散;香辣的烩面汤里,沉淀下来的是漂泊在外的叶县人心头那浓得难以化开的思乡情结。  相似文献   

11.
在雷州半岛民系结构变迁史与我国悠久而顽强的民歌传统等众多因素作用下,闽南民歌获得落地三雷的历史机遇,并随着雷话的生成及扩张进而本土化生成富有本土气息的雷歌,获得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可,成为雷州文化重要构成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聚类分析中几种数据规格化方法、相似系数计算方法以及聚类递推公式进行分析 ,并以雷州半岛芒果炭疽病发生的生态区划为实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均值规格化是聚类分析中最好的规格化方法 ;相似系数可分为绝对差异相似性、相对差异相似性和比例相似性三类 ;各种递推公式所得的聚类结果树谱图及其拓朴矩阵表明最短距离法的聚类结果与模糊聚类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3.
推广普通话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成绩,但效果还不十分理想。从推普的效果看影响推普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环境、方言干扰、语言年龄;政策法规;心理意识、职业差异、经济状况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雷州半岛东部近岸海域大型底栖经济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为甲壳类资源评估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按季度在该海域开展4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采集经济甲壳动物样品,并进行分类鉴定,同时采集环境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评价该海域不同季节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共有甲壳动物98种,隶属2目24科43属;全年优势种有变态蟳(Charybdis variegata)、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和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等10种;各季节丰富度指数(D)、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均以夏季最高,冬、春季次之,秋季最低;各季节均可划分为两个群落(Anosim test:0.579相似文献   

15.
古代,雷州半岛信仰的海神主要有伏波将军和妈祖,尤其是元代以后,妈祖影响超过伏波,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妈祖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青睐,2)雷州半岛的汉人多为福建移民,3)雷州半岛少数民族的外迁。  相似文献   

16.
历史廉政文化资源形态绚丽多彩,内涵丰富,是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重要元素。利用历史廉政文化资源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效果。雷州文化发源于雷州半岛,以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而跻身于广东四大区域文化之一,也孕育着深厚的历史廉政文化,这是湛江人民历来用以传承传统、进行廉政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德育资源。湛江人民在利用历史廉政文化资源深化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所创立的经验和理论值得人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雷州半岛红树林海区的鱼类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雷州半岛8个红树林分布区设站位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其中获得鱼类127种,分别隶属于15目58科100属。以鲈形目最多,共27科49属65种,占51.2%。种类出现最多的科为(鱼叚)虎鱼科。采获种类最多的站位为北潭。各站位之间鱼类种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调查获得的鱼类体型偏小,大部分种类具有食用价值,其中16种已为人工增养殖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