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黔东南大地构造条件特殊,其北西侧为扬子准地台(Pt),南东侧为华南褶皱带(Pz1).在该范围内大部分铅锌矿床分布在凯里—三都深大断裂带两侧,许多铅锌矿床具有“界面控矿”之特点.通过研究,这些控矿界面可划分为深大断裂界面、岩体侵入界面、硅—钙界面三种主要类型.各类控矿界面对铅锌矿床的区域成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昭通毛坪超大型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的矿体空间定位规律、成矿作用过程等方面均与控矿构造休戚相关。本文以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通过不同级别控矿构造的精细解析,揭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控矿构造体系及控矿构造型式,总结提出了构造控矿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毛坪铅锌矿床自印支期以来主要历经了北东构造带→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东西构造带等四期构造体系演化过程。其中,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床的成矿构造体系,为区域云南“山”字型构造东翼滇东“多”字型构造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区域NW-SE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NE向毛坪左行压扭性断裂、SN向洛泽河左行扭性断裂为矿床一级构造;其派生的NE向猫猫山复式倒转背斜、NNW向左行扭张性断裂及NE向切层左行压扭性断裂,为矿床的二级构造; NE向左行压扭性层间断裂为矿床三级构造;低序次的节理裂隙为矿床的四级构造;斜冲走滑断裂-复式背斜组合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斜冲走滑-断褶构造控矿模式,进而提出矿区深部勘查部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西博白县松旺钨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旺钨锡钼矿区位于下水—东桃铅锌钨锡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西南段,通过对松旺钨锡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东段地区近年来在银矿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那更康切尔沟银矿、哈日扎铜银多金属矿和什多龙铅锌银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东昆仑东段地区银多金属成矿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岩浆岩,次要控矿因素为基底岩系与地层;成矿时代集中在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银多金属矿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区是国家重点金多金属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类型多样。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得出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矿床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包括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因素,并且在这些因素中,构造控矿占主导。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内金矿矿床类型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以及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床4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选取1个典型的矿床进行具体讲述。依据对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以及5种构造控矿类型的叙述,论述了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构造控矿作用和构造控矿规律,并根据该区金矿矿床成矿规律,提出选取找矿靶区的8项依据,最后优选出7处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西昆仑乔尔天山一带发现了一批以火烧云铅锌矿床为首的超大型及大中型铅锌矿床,通过研究典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形成机制,认为西昆仑乔尔天山一带中生代盆地铅锌矿床从成因方面可分为沉积-交代型、MVT型及岩浆热液型3种。通过Pb、S同位素分析,初步认为研究区铅锌硫化物具有深源特征,后期生物有机硫部分参与了成矿作用;通过C、O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热液属于原生成因。在总结成矿物质来源、控矿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型,认为沉积相与同生断层是沉积-交代型矿床的主要控矿要素,断裂构造是MVT型矿床的主要控矿要素,岩浆侵入与热液接触交代是岩浆热液型矿床的主要控矿要素。  相似文献   

7.
冯晓曦  王旭  段明 《华北地质》2013,36(1):39-46
黑龙江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为一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通过野外调查和对矿床勘查资料综合研究,笔者认为碎裂状白岗岩岩体与碳酸盐地层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及后期叠加断裂对成矿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形成了翠宏山铁多金属大型矿床.接触带构造体系、叠加北西向断裂及矽卡岩带是翠宏山控矿的基本特征.在内接触带形成碎裂岩化和北西向糜棱岩带,主要赋存钼钨矿,中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带,主要赋存铁矿,其次钼钨矿,外接触带发育层间破碎带,多富集铅锌铜矿,形成一典型的复合接触带构造体系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最新的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成果资料,结合赣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重力场、构造单元及重要矿床(田)控岩控矿构造特征的综合分析,厘定了赣北地区类转换断层,并探讨其形成机制与控岩控矿作用。结果表明,该类转换断层是一组位于晋宁期华南洋壳俯冲消减带,受纵向俯冲消减速率不同和深部地幔隆起垂直转换断层影响,在仰冲盘NEE—NE向构造单元中发育的横向断层;其与单元边界断层相匹配,沿着断层的水平和垂向位移转换了性质,亦是区域重要外生沉积(变质)和内生岩浆热液型矿产的控岩控矿断层,伴随大地构造演化和“环鄱”巨型矿集区生成;在空间规模上有一定的主、辅之分,其中主体类转换断层导致了新余铁矿和丰城煤矿岩(矿)层的纵向增生(膨大)及垂向增厚(折叠),并叠加了后续横向脆性断裂构造变形,维护了相对较弱的应变环境,对矿产起到保护作用;辅体类转换断层控制了修水县香炉山钨矿床、武宁县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田、九瑞铜多金属成矿带、德安县彭山锡多金属矿田、都昌县阳储岭钨钼矿床、波阳县莲花山钨锡矿集区、浮梁县朱溪钨铜多金属矿田及德兴铜多金属矿田等钨铜锡多金属矿产的成矿地质要素,且表现出隆起区与坳陷区控岩控矿机制不同但成矿机理相似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9.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控矿构造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总结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几个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研究区内构造展布与矿床(点)分布之间的关系,提出构造是区域铅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构造对成矿具分级控制特点,强调研究区内构造体系是找矿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韩润生  赵冻 《地学前缘》2022,29(5):420-437
热液矿床深部控岩控矿构造展布格局与深部矿床(体)空间定位格局等关键问题一直是制约深部勘查部署和实现找矿突破的焦点和难点。在阐述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矿田(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主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成矿构造体系控制多金属成矿系统、物化探异常信息系统映射多金属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以湘南地区黄沙坪—宝山铜锡多金属矿田(简称坪宝矿田)为例,构建了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指示控矿构造深延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的方法框架。据此,通过坪宝矿田控岩控矿构造解析与斑岩型热液成矿系统矿化蚀变分带等综合研究,提出了矿田内黄沙坪、宝山两个典型矿床控岩控矿构造深延格局及深部找矿有利构造部位,为该矿田(床)深部勘查部署和找矿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该方法无疑对深化其他热液成矿系统构造控岩控矿理论及有效开展深部找矿勘查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石棉西部碳酸盐岩中的金矿床产于泥盆系中统,受层间蚀变破碎带控制。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矿石矿物组分为黄铁矿、黝铜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Au-Ag系列矿物,具Au-Cu-Ag-Pb-SAs-Sb-Bi的元素组合,并一定的垂直分带规律。其成因类型为地下热卤水型。矿床受地层、岩性和断裂的控制明显。并阐明了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和勘查准则。  相似文献   

12.
甘肃北山南带西段金成矿带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洲  安国堡 《新疆地质》2007,25(3):307-312
概述了北山南带西段金矿的成矿环境和控制因素,讨论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规律.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地层岩性、岩体和构造控制.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富金的火山-沉积岩为金矿的矿源层,晚加里东—海西期花岗岩侵入体与金矿密切相关,深断裂和区域性大断裂控制了矿带部位.这些矿带由一系列不同成因和类型的金矿床组成,金矿床是在矿源层、矿源岩的基础上,经过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和富集而形成.依据找矿信息及化探异常、重砂异常的分布范围,归纳出16处具有较大金资源潜力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家庄铅锌矿床位于下拉地—西成铅锌成矿带上,赋存于中泥盆统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矿床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本文通过对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评价和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贵州水城铅锌-矿带成矿条件及控矿因素与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城铅-锌矿带是贵州重要的铅锌矿化集中区,铅锌矿主要产于上石炭统碳酸盐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铅锌矿产出以延深大、品位富、经济价值高为特点.文章探讨了水城铅-锌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条件.依据青山、杉树林等典型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Pb、S、C及O同位素特征,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指出本区铅锌矿属热水喷流沉积.  相似文献   

15.
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构造、地层地球化学和花岗岩等的控矿条件,总结了成矿花岗岩的六种成岩、成矿作用类型,讨论了花岗岩矿床呈矿床系列成矿的规律,划分了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五大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6.
The Pb-Zn metallogenic district in NW Guizhou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Yun-nan-Sichuan-Guizhou Pb-Zn metallogenic province, and als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b-Zn producers in China. The hosting rocks of the Pb-Zn deposits are Devonian to Permian carbonate rocks, and the basement rocks are meta-sedimentary and igneous rocks of the Proterozoic Kunyang and Huili groups. The ore minerals are composed of sphalerite, galena and pyrite, and the gangue minerals are include calcite and dolomite. Geology and C-O isotope of these deposits we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δ13C and δ18O values of hydrothermal calcite, altered wall rocks-dolostone, sedimentary calcite and hosting carbonate rocks range from -5.3‰ to -0.6 ‰ (mean -3.4‰) and +11.3‰ to +20.9 ‰ (mean +17.2‰), -3.0‰ to +0.9 ‰ (mean -1.3‰) and +17.0‰ to +20.8‰ (mean +19.7‰), +0.6‰ to +2.5 ‰ (mean +1.4‰) and +23.4‰ to +26.5 ‰ (mean +24.6‰), and -1.8‰ to +3.9‰ (mean +0.7‰) and +21.0‰ to +26.8‰ (mean +22.9‰), respectively, implying that CO2 in the ore-forming fluids was mainly a result of dissolution of Devonian and Carboniferous carbonate rock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sediment de-hydroxylation.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analysis of geology, C and O isotop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s of these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s in this area were deriv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including hosting carbonate rocks, Devonian to Permian sedimentary rocks and basement rocks (the Kun-yang and Huili groups). Therefore, the fluids mixing is the main precipitation mechanism of the Pb-Zn deposit in this province.  相似文献   

17.
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床位于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成矿亚带,矿床产于长城系喀腊大湾组碳酸盐岩中,矿体形成和产出受推覆逆冲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为角砾状白云石化大理岩,具网脉状、角砾状构造.该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等具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基本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具很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湘中禾青地区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根据野外工作、镜下观察、C、O同位素特征和痕量元素特征的研究,区内碳酸盐岩成岩作用方式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新生变形和白云岩化作用4种。它们经历了淡水渗流、淡水潜流、海水和埋藏地下混合水4种成岩环境。由于含矿层以上成岩环境的开放性和其下成岩环境的闭塞,埋藏地下混合水成岩作用使矿质富集而形成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9.
广东凡口铅锌矿床的走滑构造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广东凡口铅锌矿富存于粤北曲仁盆地北缘中、上泥盆统碳酸盐岩石中,是吴川-四会钨、锡、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代表性矿床之一。矿区内发育一系列与矿床形成及改造有关的NE向、NNE或NW向走滑构造。其中印支期NE向左行走滑构造是重要的成矿期构造;矿体的空间产出状态和富集程度主要受NE向走滑构造控制,但同时受燕山期与喜山期等成矿期后NNE向和NW向右行走滑伸展构造的改造和影响。矿区NE向走滑构造带的演化与发展及其相伴的岩浆等热液活动是该大型矿床形成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及邻区层控型铅锌矿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高原古生代—中生代复杂的多岛弧盆系演化和新生代高原急剧隆升的构造格局造就了层控型铅锌矿特定的时空分布和成矿作用的分带性。在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内具有特征的成矿专属性和矿床类型。青藏高原及周缘层控型铅锌矿有多时代成矿的特点,寒武系和泥盆系是主要赋矿层位。古生代—中生代铅锌矿含矿层岩相古地理具有多样性,以台地相作为控矿优势相,尤其以白云岩作为容矿岩石的矿床居多。另外新生代地层作为主要容矿层之一,发育有大型甚至特大型的层控铅锌矿体,为低温热卤水运移充填矿床。推测青藏高原在新生代快速隆升是该类矿床富集成矿的重要控矿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勘查的进展,这种新生代矿床将在该区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