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山地资源丰富,山地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国内,山地旅游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之一~([1])。贵州省发起成立的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于2015年举办了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在对全省山地旅游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同时,发展山地经济~([2]);四川省制定了山地轨道交通规划,拟分两阶段建  相似文献   

2.
驱动石林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旅游业已成为石林县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石林风景区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旅游地发展方向定位不准确、旅游产品单一化、旅游业关联效应低、旅游业带给社区的实惠不足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作者认为,石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应是发展大旅游产业、带动大农村经济、确立正确发展目标和完善旅游的四大功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是明确旅游地发展方向定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建立环境预警系统,并积极申报世界遗产。只有这样,石林才能永葆青春,石林旅游业才可持续发展,石林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石林。   相似文献   

3.
陈刚 《河南地质》2011,(2):12-14
云南省是旅游大省,旅游业是云南省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是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战略任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的要求已从简单的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更高层次发展,这对云南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旅游产业用地政策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较早的和典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为了克服保护资金短缺境况,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资金支持的一条途径,而旅游业曾长期被认为是对生态环境影响微乎其微的产业,但自长白山开始发展旅游业以来,经济效益的实现似乎掩盖了原本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本文在分析了长白山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在长白山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期兼顾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发展和保护两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镇江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已迈入中国旅游城市行列,从地学旅游的角度,介绍了镇江的山景、水景、洞景、观赏石和地学人文学方面的景观资源,对镇江市地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开发前景提出了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兴文县近7年国民经济主要产业的产值变化来分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效应,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旅游业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邮电通讯等产业间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出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农林牧渔业〉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工业。结合兴文县旅游相关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以期能有助于兴文旅游业自身的快速、协调、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旅游业已经从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驱动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旅游形象策划成为旅游规划的热门话题之一,而旅游形象测量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基础和依据。地质公园具有地质与公园双重属性,与其他景区和公园有所区别,因此一般的旅游形象测量方法并不适用于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在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地质公园特点,认为在测量时必须遵循综合性、独特性及科学性三原则,试图构建了地质公园形象测量“天平”模型,分别从发射和接收两个角度来测量地质公园形象。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质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和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涌  黄诚 《新疆地质》2004,22(4):455-45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新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疆旅游安全环境的加强,使旅游业正在成为新疆经济的支柱产业,新疆旅游资源包括生态、地质、人古迹和风上民俗旅游4大类,其中,地质旅游资源是基础。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SWOT分析及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通过对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提出了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丝路经济带地质遗迹资源特征与旅游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西北丝路经济带经济社会的复兴,开发全域地学旅游,实现产业精准扶贫,成为丝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国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之一。运用"遗产廊道"理论,基于旅游网络集群与实证调查相结合,开展丝路经济带地质遗迹资源调查是地质公园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风蚀地貌、冰川地貌、丹霞地貌、峰林地貌、地质剖面地貌、生物化石地貌、河流地貌、岩溶地貌和地质灾害地貌等类型。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丝路经济带精准扶贫的利器,"地质遗迹调查+"特色旅游扶贫模式正在推广。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外,还包括属于中部的内蒙古和广西。本文首先论述了西部大开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然后列出了该区的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地质公园;并按照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将上述12个省市区分为三类。最后提出7项开发及保护建议:搞好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交通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多种形式旅游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抓好旅游各个环节,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牛晓春  杜忠潮 《地下水》2012,(3):173-176
旅游业日益成为各国各地区重点扶持的战略产业,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构建了旅游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定量评价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环境竞争力,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区域旅游环境竞争力和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庐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温泉旅游近年来不断发展,成为庐山旅游新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庐山温泉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温泉地开发应注重文化特色,强化品牌建设,开发丰富多彩的温泉旅游产品,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实施温泉资源有序管理等相关措施,以实现庐山温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快开发我国的地质旅游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5月 2 3~ 2 6日 ,应邀赴江苏镇江参加全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年会 ,暨镇江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到会代表 10 0余人 ,提交论文 60余篇。现将学习心得 ,概述如下。1 旅游事业的发展与旅游地学我国文化历史悠久 ,名胜古迹遍布各地 ,自然景色更是应有尽有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是我国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优势。 80年代我国的旅游业基本上以人文景观为主导 ,许多外国游客主要为仰慕中国古代文化 ,如历代宫殿、皇陵等宏伟建筑而来。 90年代自然景观旅游逐渐上升 ,如黄山、泰山、华山、五台山等名山之游。著名风景区如长江三峡、桂林漓江…  相似文献   

15.
1988年,张家界因旅游建市。历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旅游业为主导,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产业大市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地质遗迹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整合地质遗迹景观与文化旅游资源,实现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优势互补,是地质公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丰富的喀斯特景观与焚苗文化资源,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和吸引力,但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分析地质公园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整合开发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核心、三个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延长区”的整体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事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方面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而旅游资源的调研、评价和开发工作则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这项工作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切和重视,十分喜人的是,省内正兴起旅游和旅游资源调查热,不少地学部门已积极组成考察队或调研组深入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一旦发现新点,便抡先报道;许多游客则怀着好奇和先睹(游)为快的心情慕名而去,使沉睡寂静的山林顿时欢腾起来。  相似文献   

18.
开发山区旅游资源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山县是一个山青水秀,景色宜人,蕴藏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大县,有著名的佛子岭、磨子潭水库,皖西名山小南岳,现正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铜锣寨及古雅别致的文峰古塔、明代文庙等使人留连忘返。近年来,霍山人民在大力发展县乡工业和开发性农业的同时,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旅游业作为一门新兴的行业,“九五”期间将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门,本文仅就如何搞好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清江半峡地区岩溶洞穴发育特征及其旅游资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半峡是清江流域岩溶洞穴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本文着重介绍该区岩溶洞穴发育的地质背景条件、主要特征及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色,旨在为该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段芳  邢晓彬 《地下水》2012,(1):165-166,187
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1991年至2008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033 1 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提出未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做到加强旅游文化内涵挖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及特色旅游、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