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去年十二月出席全国气象站预报工作会议的全体气象站代表提出“开展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攻关赛倡议书”之后,省局为贯彻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精神,响应全国气象站预报工作会议倡议,高速度发展气象预报工作,高水平提高预报技术,高质量做好气象服务,决定在全省气象台站开展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服务竞赛,并于今年二月发出了通知。  相似文献   

2.
省局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三日至六日在西安召开了全省气象台预报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省、地气象台、省气科所、省气象学校和部分县气象站的领导,预报、填图负责人共四十名。华阴县5918部队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省局局长吴亮明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在会议开始和结束时都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总结了我省二十多年来省地气象与预报工作成绩,交流大台预报工作经验,分别传达了全国填图分析会、中长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8,(2):39-39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央气象局主持的全国气象站预报工作会议于1977年12月6日到22日在北京市平谷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级气象部门的代表,社队气象哨的代表,部队、科研、院校、工厂等有关部门和专业台站的代表共445人。来自风雪高原、戈壁沙漠、边疆海岛、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站哨代表占半数以上。气象部门召开这样大规模的全国性会议并且专门研究气象站预报工作,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省局于三月十二日至十七日在宝鸡市召开了全省春播(4月)、汛期(6—9月)预报分析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省、地气象台及部分气象站的长期预报人员近30人,湖北省丹江口水电工程局气象台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我省今年春播期间的低温阴雨、夏季和初秋的汛雨、伏旱和秋淋等问题:分析了八○年我省汛期预报成败的经验教训:参观学习了宝鸡地区气象台预报工作:交流了长期预报方法;布署了今年的春播、  相似文献   

5.
全国气象站预报会议提出,八五年灾害性天气预报要基本实现“四化”,即制作预报程序化,依据客观化,内容定量化和服务专题化。这对加快气象站预报建设,促进预报工作现代化,必将产生很大推动作用。“四化”之中,程序化是基础,是先行。  相似文献   

6.
优胜集体:秦安县气象站会宁县气象站东乡族自治县气象站山丹县气象站阿拉善右旗中泉子气象站兰州中心气象台预报科一长期组定西地区气象局预报组平凉地区气象局气象台预报组优胜个人:杨善恭李伯文武威地区气象局预报组长永昌县气象站气象员林日暖民乐县气象站气象员 赵思超民乐县气象站气象员 高前吉文县气象站气象员天气预报业务服务优异工作者 蔡浩金塔县气象站气象员 许亦彭山丹县气象站气象员 陈镜海宕昌县气象站气象员 王启炳清水县气象事业管理局气象员 李升元灵台县气象站气象员 郭启民会宁县气象站副站长 杨雁鸣央阳地区气象局预报…  相似文献   

7.
全国气象站预报会议提出,八五年灾害性天气预报要基本实现“四化”,即制作预报程序化,依据客观化,内容定量化和服务专题化。它是符合我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以及气象工作自身现代化的方向和需要的。为此,除了今后在设备装备方面的改进外,尚需我们付诸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近几年来,省局提出的加强预报业务基本建设,在全省预报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大路线,实现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落实气象工作三年大见成效的战斗任务,迎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潮和文化建设高潮,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到二十一日在西安召开了我省气象站预报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区气象局(台)的负责同志;有多年来在县站竞竞业业,刻  相似文献   

9.
1991年5月29~31日,湖北省气象学会、武汉中心气象台在武汉联合举办了"1991年华中地区汛期预报研讨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气象局天气司、湖北省科协、武汉市水利局、长委会水文局、河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及湖北省省地两级气象台和部分县气象站的高、中级预报专家和科技工作者46人.会议还特邀了老农参加.湖北省气象局副局  相似文献   

10.
郑家骅 《气象》1979,5(10):18-21
从气象站天气预报工作建立以来,降水预报一直是一个主要的预报项目和研究课题。六十年代初期四川省大中小结合的中期降水预报方法的改革试验,曾促进了气象站降水预报方法的改革;但是由于当时资料年代还短,所以对降水规律的认识还很肤浅,所归纳出的预报方法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资料的增多,特别是由于近几年来省和地区先后组织了暴雨预报方法改革的会战,在气象站降水预报(特别是暴雨预报)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通辽地区11个国家气象站(对应城镇,下同)和6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对应乡镇,下同)逐日20—20时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实况资料,分析了各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相关关系,给出了替代法、误差订正法、回归方程法3种乡镇温度预报方法并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1)区域气象站与邻近国家气象站实况温度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回归方程法较另两种方法更优,在实际工作中应予以重点采用;(3)基于城镇预报的乡镇温度预报质量依赖于同期城镇温度预报质量,通常前者较后者略低;(4)以城镇预报为基础,采用回归方程法制作的乡镇温度预报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7,(2):30-30
1976年12月10日至15日在当涂县召开了安徽省第二次中期预报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气象局(台)、各地区(市)气象局(台)、各县气象站、各专业站以及战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各地区气象哨的代表。有关专业院校和中央气象局气象台、气象科技情报研究所也有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1987年伊犁地区气象台站长会议于3月3日-7日在伊宁市召开,自治州气象局和县气象站领导及有关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及自治区气象局长会议精神;总结了去年的工作;讨论确定今年的工作目标.会议确定1987年的工作目标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进行各项改革,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1977,(3):29-29
甘肃省气象局于1976年11月25—29日在天祝县召开了牧区气象台站寒潮预报服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部分地区气象局、气象站和兰州中心气象台的代表共19人。会议认真交流了甘肃省牧区气象台、站在开展畜牧气象服务方面的主要经验。其中提到甘肃省草原辽阔,地形复杂,与畜牧业有关的气象问题很多,要突出重点。牧业生产的关键是牲畜安全越冬度春,特别是度过春乏期。搞好春季寒潮风雪天气的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5.
吕玉芳  陈克  席林华  王国兰 《气象》1987,13(3):25-28
一、长期分片指导预报 苏州气象台站长期预报工作从1981年起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整,经过6年的实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思路、工作方法和业务体系。与1981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1.由市气象台制作发布长期天气分片指导预报,气象站接收指导预报开展服务,必要时做些补充订正预报 1981年市气象局制定了统一做长期天气预报的改革实施方案,决定由气象台2人和气象站2—3人统一制作全市各气象台站的汛期预报。经试验后,1982年起改为由市气象台2人承担。1983年,全部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MM5预报产品制作临沂市极端气温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M5预报产品和临沂市各气象站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别采用非线性逐步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临沂市日极端气温预报模型,通过拟合和试报检验表明这两种方法制作日极端气温预报可行。  相似文献   

17.
《气象科技》1975,(3):33-33
在全国批林批孔运动胜利展开的大好形势下,1974年6月8—13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了淮河流域汛期降水预报会议。会议由安徽省气象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安徽、湖北、河南、江苏、山东等5省的17个气象台和20个县气象站以及治淮规划小组办公室、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安徽省水电局、淮河修防处、宿县地区淮河修防处,2464部队气象台等单位,中央气象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各气象站在天气预报工作中,在其工具与方法的探索中,都在积极采取多种途径,综合应用来提高预报服务质量。数理统计预报方法,也是目前在实践中改进的方式之一。有些气象站已在开始总结。湖南省靖县气象站已经过学习初步整理出有30种统计预报方法进行交流。每种方法均分析其思路与举例说明,很有其独特之点。云南省勐海县气象站在  相似文献   

19.
汪之义 《气象》1981,7(11):9-9
一、气象站预报服务工作的发展 四川省的气象站,自1958年开展补充订正预报以来,服务内容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只做12—24小时的短期补充订正预报,现已发展到做短、中、长期的关键性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同时还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做春播、夏收夏种、汛期旱涝、三秋等专题天气预报。服务手段也从送预报单子发展到使用电话、有线广播、黑板  相似文献   

20.
彭光宜  殷显曦 《气象》1981,7(6):18-19
二十多年来,气象站预报在探索着前进,有了很大发展,它已经成为我国天气预报服务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份。 在气象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天气预报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将处于重要地位。那么,作为天气预报服务体系一部份的气象站预报,今后又将如何发展呢?有人认为:将来各地的天气预报可由大台用电子计算机算出,气象站制作预报已无必要;有人认为:气象站预报有它自己的优势,在天气预报现代化中将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