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5 毫秒
1.
大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化测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作为分析样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化测度研究。分析数据显示,其分布与交通干线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交通干线具有一定的“轴向”聚集和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与公交企业的线路站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城市公共汽运交通的现状,阐述了在公共交通企业内部如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出了基于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城市公交的发展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交GPS轨迹数据和路段在空间关系和时空分布上的分析和处理,开展了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的研究,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空间关系的路段平均到站总时间与基于属性数据修正的综合预测方法;以北京市300路内环公交线路为例进行了验证和效果评价,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本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在确立多个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交通覆盖度情况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的评价。以沈阳市内部分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取研究区域基础地理数据,结合人口数据以及公共交通线网缓冲区,选取城市主次干道为边界划分分析单元,将人口密度与道路数据相结合,将评价体系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评价指标,得到研究范围内城市公交资源的分布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城市公共交通分布特征,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根据交通规划中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人口分布等相关因素和最佳站距公式确定的站距,通过GIS的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及克里金插值等空间分析方法,以形象、易于理解、可视化方式表现出来,从而确定公交线路中公交站点的位置,为交通规划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CH20061928大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化测度研究=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SpatialPattern of Non-agricultural Land in Urban Fringe/陈晓军,刘庆生,张宏业(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3).-260~265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平原地区作为分析样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定量化测度研究。分析数据显示,其分布与交通干线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交通干线具有一定的“轴向”聚集和辐射效应。图6表1参13CH20061929融合SAR和TM图像更新GIS道路网络数据=Update of Road Network…  相似文献   

7.
公共自行车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接驳方式。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接驳地铁出行客流量的时空可视化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的IC卡数据进行预处理与时序分析,初步分析了两者之间的时序相似性;通过对地铁客流的时间聚类进行分析,得到了3种类型的出行日;然后分别对各类型出行日的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了特征可视化与空间信息可视化,实现对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时空特征的综合分析;最后运用该方法以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地铁站为例,对该站合理范围内的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情况进行了时空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对地铁客流与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的融合可视化分析可更加全面、动态地掌握城市公共自行车接驳地铁出行的时空分布情况,该方法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规划及建设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8.
公交换乘分析是地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公交数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公交换乘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归并站点概念和记录归并站点间步行邻接关系,完善了公交线路和站点之间的关系存储,并有效减少了换乘方案搜索的网络规模。同时,该算法还支持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涉及换乘次数、费用、距离、步行距离等方面。最后,本文使用北京市公交换乘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搜索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9.
公交换乘分析是地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公交数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公交换乘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归并站点概念和记录归并站点间步行邻接关系,完善了公交线路和站点之间的关系存储,并有效减少了换乘方案搜索的网络规模。同时,该算法还支持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涉及换乘次数、费用、距离、步行距离等方面。最后,本文使用北京市公交换乘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搜索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格网的多比例尺海量数据空间渲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海量农业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和快速渲染是理解农业数据、探究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空间分布规律的前提。本文针对如何在Web上实现海量农业数据的高效渲染,通过对比3种流行的海量数据空间渲染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的多比例尺海量数据空间渲染方法,较完整地实现了农业大数据可视化分析中数据点快速显示、多尺度动态渲染,以及无数据压盖显示等需求。通过对该方法的空间渲染效率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为农业大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分析提供高效的渲染手段。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统公交查询技术对公交数据管理存在数据冗余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动态分段技术和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来组织和管理公交数据的方法。以兰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为研究对象,并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库,设计并开发符合大众使用习惯的城市公共交通GIS查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规划合理的可视化出行路线来满足乘客需要,而且有效减少了公交数据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与WebGIS技术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物联网与WebGIS之间的关系。运用WebGIS对空间信息的强大处理能力与物联网物物相连的特性,采集交通环境中的城市公交车各类信息收集至WebGIS平台进行存储与分析,并利用Google map api实现城市公交信息的可视化表达与各传感器的查询定位,为WebGIS与物联网的综合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锐  白玲  马德涛  王富强 《测绘科学》2008,33(3):127-129
城市交通网络要素的可视化表达是GIS—T研究和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对目前流行的交通网络数据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动态分段技术下的结点-弧段模型,对交通网络复杂要素进行可视化表达,并对城市交通网络要素的可视化表达方法和形式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交通网络复杂要素的可视化表达,设计和创建了具体的数据结构表和数据结构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旅游交通标志合理设置入手,分析了北京市在旅游交通标志上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北京的景点进行了初步分类,提出了旅游交通标志设置的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北京市旅游交通标志设置模型。模型利用网络分析法和空间缓冲区分析法以及综合分析计算在哪些地方设置旅游交通标志最为合理。从实验结果看,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用于北京市旅游交通标志的设置地点的设计,可以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旅游交通标志设置提供参考,更方便自驾旅游和出行。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公交IC卡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数据库里潜含着反映公交运营状况的客流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公交线网优化和交通管理提供依据。以北京市为例,在VC++2005开发平台上,利用SQLServer数据库和ArcSDE开发出基于GIS的公交IC卡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不仅能够实现GIS的一般功能,还改进了公交/地铁换乘处理标准,实现全网断面客流以及全网速度的显示。  相似文献   

16.
洪武扬 《测绘通报》2019,(11):12-16,25
通过研究交通网络的空间连接及由此决定的节点间联系的连通程度,可观测交通可达性水平。本文对地下轨道交通和地面道路交通构成的立体拓扑网络进行了建模,采用空间句法形态分析变量构建了基于轨道站点的通达性模型,分析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水平和空间特征,并探讨了站点通达性与周边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平均值为0.088 4,通达性数值离散程度较低,在空间上形成了福田中心区、华强北商业区、东门商业区和后海片区4个高值热点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与站点通达性的相关程度最大,工业仓储用地受轨道站点的影响较小,轨道站点倾向于商业及办公用地等人流量集中的空间节点;轨道站点基本可承载周边的土地开发,组合类型为"高-中""中-低"的27个站点需提升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功能。笔者从拓扑网络耦合的思路,客观评价了深圳市轨道站点通达性及其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提供了研究对象由线路向站点转换的研究视角,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闻帅  黄正东 《测绘通报》2019,(9):99-103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公汽满载率是公交规划、调度和服务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在公交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由公交IC卡数据和公共汽车GPS数据等构成的公交大数据为获得相对精确的客流提供了可能。虽然已有相对稳定的OD推算方法,但对于公汽满载率的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提出基于历史公交大数据的大规模公交出行链搜素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公共汽车满载率数据库,并以深圳市为例揭示了高满载率线路段的时空分布特征。本文研究对于揭示公汽服务整体水平和探测关键公交廊道具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公交线路的形式和公交站点的邻近关系,设计了公交数据库,实现了以最少换乘次数、最少站点数为约束条件的可以实现n次换乘的公交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杨伟  艾廷华 《测绘学报》2018,47(12):1650-1659
传统道路地图构建方法将轨迹点(线)同等对待提取道路数据,忽略车辆轨迹的空间差异性,制约其结果精度与应用范围。为此,本文根据轨迹速度将轨迹线集分割滤选为3个轨迹线子集,将轨迹方向与Delaunay三角网模型集成探测路网拓扑结构;顾及轨迹线子集的特征差异选取不同参数值和约束条件并分层提取道路几何、交通语义数据,分别构建3个道路图层;运用缓冲区方法并根据道路几何、语义特征将多个道路图层融合为单个完整道路地图。运用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顾及轨迹分布差异性,能将道路几何、交通语义信息融合提取,更适于处理复杂道路结构下的轨迹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