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1∶10000基础测绘生产中,针对调绘采用的影像资料是原始影像时,调绘矢量成果的平面精度一般达不到1∶10000基础测绘的精度要求,只能作为地理要素定性的依据的问题。提出了借助影像正射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对基于原始影像调绘的矢量成果进行纠正,利用C#+ArcEngine编程软件实现基于原始影像1∶10000调绘矢量成果纠正软件的研发。经测试,研发的纠正软件进行调绘成果纠正后,能够满足1∶10000测图精度要求,提高了调绘矢量成果的利用率,减少了内业生产过程的重复劳动。  相似文献   

2.
《地理空间信息》2015,(5):156-158
主要研究基于原始影像进行1︰10 000 DLG外业电子调绘、补测,内业对调绘成果进行纠正、展绘补测数据等工作,形成与正射影像能够完全套合的电子调绘成果,并利用检测点检测调绘成果的精度。在充分实验基础上。分析探讨基于原始影像内外一体化测图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3.
IRS—P5立体影像使用单片正射纠正和立体像对正射纠正两种方法,基于DLG数据、GPS公路网数据、三角点三种数据作为控制资料进行纠正,再以三角点及1:10000DLG上的特征点相结合为检查标准,计算出每种纠正结果的相对平面误差,通过统计与分析,比较研究不同纠正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如何缩短成图周期、简化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已成为目前摄影测量外业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IMU/DGPS数据进行航空影像数据粗纠正,然后利用粗纠正影像进行1∶10 000地形图外业调绘,再对调绘成果进行仿射纠正。通过试验验证该生产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利用保密点检测纠正后的地形图数据成果是否满足1∶10 000成图精度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在地形起伏较小的测区,该生产方案可以用于1∶10 000地形图数据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中影像正射纠正的需要,对于我国较多山区地形复杂、GPS控制点的测量困难地区,利用1∶50 000 DLG中的道路和1∶50 000 DRG数据作为控制资料,通过对控制点选取方式和纠正方法的研究,实现对SPOT 5影像的正射纠正,避免了外业控制点的测量。经过试验,分析其正射纠正精度,...  相似文献   

6.
郝阳  王万刚  刈斌 《四川测绘》2011,(2):84-85,93
本文介绍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1:1万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与DLG数据叠加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外业调绘与内业编辑成图的一致性,目前常采用把外业调绘完成的调绘图进行扫描纠正后,叠加到内业成图系统里进行编辑,既减少了错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就扫描仪扫描1∶1万外业调绘的地形图进行纠正后,套合数字线划图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得到业界的认同。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1∶1万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与DLG数据叠加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9.
卢晓平  马进全 《东北测绘》2012,(2):135-137,144
介绍了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说明其纠正结果与DLG数据套合良好,可直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10.
刘斌  王万刚  郝阳 《测绘》2011,(2):84-85,93
本文介绍利用ERDAS的几何纠正功能对1.1万调绘片进行纠正的原理和方法.实验证明此种方法的纠正结果不仅可以保证较高精度而且与DLG数据叠加具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底图进行数据编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新疆范围内1∶10000基础测绘使用航空影像进行数字化测图平地区域高程精度的问题,通过外业区域网布设像控点及全野外布设像控点,检测位于平地区域DLG数据高程精度超限及精度放宽的问题,最后,得出航空影像在新疆范围内的平地区域DLG数据采集的高程中误差的限差值。  相似文献   

12.
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使快速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为可能。为实现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苏南及苏中部分地区2年更新一次、其他地区3年更新一次"的目标,需要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效率。本文对江苏省"十二五"基础测绘1∶10000DLG第二轮数据更新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结合1:10000 DLG更新的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地形图矢量要素更新模式,即充分利用现有的DLG与DEM数据及各要素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将二维表达的矢量要素转换到三维立体空间,进而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立体环境中进行修侧与新旧数据接边,它既能得到与数字摄影测量立体测图质量一致的成果,且充分利用了现有的DLG成果,达到节约作业成本、缩短作业周期、减少作业工作量的效果。实验表明,本方法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1:50000地形图缩编更新生产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市地理数据现状,在对现有数据和国家1:50000地形图缩编要求综合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利用1:10000DLG缩编更新北京市1:50000地形图的生产工艺.该工艺不仅有效的利用了现有的正射影像和矢量资料,而且将搜集到的民政勘界、交通专题数据有机地运用到1:50000地形图缩编更新中去,较好地满足了国家1:50000地形图缩编更新的要求.实践证明,本文设计的缩编工艺是可行的,对其他单位和部门的1:50000地形图缩编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尝试应用机载LiDAR技术测绘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3D(DLG、DEM、DOM)产品,给出了机载LiDAR测绘3D产品的技术流程,并选择荒漠地区作为试验区,验证了此种技术方法在荒漠地区测绘3D产品的可行性,分析了成果精度。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满足荒漠区域的1:10 000比例尺3D基础数据生产要求,且具有外业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成图快、高程精度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同时也总结了该方法中有待完善之处。该方法为荒漠地区3D基础测绘数据获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1:10000地形图(DLG)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汉市1:10000地形图生产项目,给出了1:10000地形图(DLG)数据生产的技术方法与流程,阐述了1:10000地形图(DLG)数据生产的质量控制过程及检测项目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1∶10 000DLG是省级基础测绘的核心成果。本文论述了DLG成果质量检查现状以及检验方法和流程,就如何进一步提高1∶10 000DLG成果检验效率与质量做了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有技术进行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综合处理工具软件开发的背景和需求,对功能框架、运行环境、开发语言进行简要介绍,并重点对开发中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最后,给出具体的开发应用实例,并通过与同类软件对比,指出该实用工具软件的特色。本文设计与开发的矢量数据综合处理工具软件能批量处理各种比例尺DLG成图与入库、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整合与检查,切实解决部分商用地理信息软件在大批量数据建库自动化程度低、质量检查内容不全面、更新与维护不及时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为其他一线测绘生产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测绘时代的开启,作为同一空间要素的不同表达形式,GIS的地形数据和制图数据以各自独立的设计思想和生产技术手段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形数据与制图数据的分离已不适应多专业领域不同层次综合应用和分析的需求。所以本文根据山西省1∶10 000标准分幅数据现状,基于Arc GISEngine开发了相关程序,并利用1∶10 000制图数据管理工具试生产了一批图库一体化的标准1∶10 000分幅数据。  相似文献   

20.
LIDAR的技术原理以及在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朱士才 《现代测绘》2006,29(4):12-13
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三种新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构建目标物的三维立体模型。该技术在基础测绘DEM、DOM、DLG生产、精密工程测量、数字城市建设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代表了测绘技术又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