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DLG数据任意范围接边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LG数据接边在数据入库和数据更新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在DLG数据接边方面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基于图幅的接边,这种接边算法不够灵活,局限明显,难以满足接边范围不规则时数据接边的需要。提出一种任意范围接边的算法,并基于ArcEngine实现了相应的功能,该算法也适用于GIS数据入库时的批量图幅接边。  相似文献   

2.
道路连通性信息是指与道路相交的其他路段的信息,是专题道路交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连通性信息能够为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数据服务。文章提出了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道路连通性信息自动提取算法,并将其应用在专题交通信息道路连通性信息提取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马磊  李永树 《测绘科学》2011,36(6):204-206
通过分析传统的Prim算法及其数据结构与实现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边存储结构和AE的改进Prim算法.改进算法优化并降低了原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并应用于某城市交通网络的最优生成树(MST)的建立,实验分析证明了改进的算法更加适用于GIS海量数据的连通性分析与实现.  相似文献   

4.
李艳丽  敖杰刚 《现代测绘》2015,(3):40-43,46
根据CAD数据标准和测绘规划成果GIS标准,进行入库前成果质量检测,提出FME质量检测体系。进行入库FME规范化模板设计,批量自动化完成数据入库。探讨成果更新维护策略,形成CAD测绘规划成果入库一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道路裂缝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车载LiDAR数据的道路裂缝信息自动提取方法。车载LiDAR系统能够在正常车速条件下直接获取道路及其两侧各种地物的高精度、高密度表面三维数据。为了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将三维LiDAR数据转换成二维强度特征影像数据。张量投票算法根据平滑度、邻近度及连续性约束原则,通过结构特征的张量表示和非线性投票能够从稀疏的、噪声的数据中推断显著性结构。通过实验分析,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激光点云生成的强度特征影像数据的裂缝提取,还适用于光学影像数据的裂缝提取,且提取精度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三规合一"一张图空间数据库成果符合数据入库标准,并提高"三规合一"工作效率和数据成果质量,基于Arc GIS Engine 9.3,开发了"三规合一"数据成果质量检测系统;以宁夏为例,系统实现了全自治区各市、县"三规合一"一张图成果数据入库前的自动化检测,为后续信息联动平台各项业务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要素加权法、路网拓扑法和网格划分法等地图匹配算法,分析了地图匹配过程,包括地图数据预处理、道路连通性的建立、投影点的计算和道路匹配度的计算,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连通性,采用捕捉圆获取候选道路集的地图匹配算法,并且对车辆GPS信号丢失的情况,采用最短路径算法,推算出车辆经过的道路。最后通过试验比较分析,验证了本算法具有较高的匹配准确度、匹配速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以嘉善1:2000地形图入库前数据检查工作为例,介绍了大比例尺地形图入库前数据的检查与处理方法,适用于同类项目的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数字地图中对地理要素的描述侧重于要素的几何特征,主要为可视化表达服务,这与现实世界中地理要素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们的认知并不吻合.这种描述与现实的不一致也对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查询和应用造成障碍.特别是对于道路数据来说,数字地图中对于一条道路常常分段存储,无法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基于整条道路实体的分析.对道路数据的实体化就是要消除这种描述与现实间的差距,使交通要素信息按照道路"实体"的方式组织.本文以1:1 000 000地图中国道数据实体化为例,介绍了针对地图交通要素实体化的思想和方法,并在C++环境下实现了相关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入库前的检查十分重要。介绍了一种基于FME编程技术并针对地理国情要素中公路连通性的检查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兼顾属性信息的公路连通性检查及批量数据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路网环境下的k最近邻查询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智慧城市、数据挖掘、医疗营救和物流配送等领域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已有路网环境下的最近邻查询方法无法直接解决查询对象为点而数据对象为点和线段混合的复杂数据的近邻查询问题,为了弥补已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路网环境下混合复杂数据的最近邻查询算法。将查询过程分为预处理、数据集约减和数据集精炼3个部分,并与3种对比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研究了测试数据对象的数量、路网规模的大小对中央处理器运行时间以及输入/输出代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处理路网环境下混合数据的最近邻查询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互通式立交桥错综复杂的拓扑结构特点,使互通式立交桥更新时存在拓扑联通性维护困难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顾及拓扑联通性的互通式立交桥增量更新方法.该方法以21种互通式立交桥类型为基础,通过分析每种类型的拓扑结构特点,用计算匝道数和平面交点数组成的二元组值来识别这21种互通式立交桥;根据不同类型互通式立交桥需要维护的...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letter, the problem of detecting urban road networks from high-resolution optical/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is addressed. To this end, this letter exploits a priori knowledge about road direction distribution in urban areas. In particular, this letter presents an adaptive filtering procedure able to capture the predominant directions of these roads and enhance the extraction results. After road element extraction, to both discard redundant segments and avoid gaps, a special perceptual grouping algorithm is devised, exploiting colinearity as well as proximity concepts. Finally, the road network topology is considered, checking for road intersections and regularizing the overall patterns using these focal points. The proposed procedure was tested on a pair of very high resolution images, one from an optical sensor and one from a SAR sensor. The experiments show an increase in both the completeness and the quality indexes for the extracted road network.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车载导航、地图网站等应用中路网要素之间交通关系维护的难题,提出一种支持路网要素交通关系自动化的智能过程模型,将路网要素交通关系自动化过程理解为由路网要素间的空间和语义关系、规则集和控制系统组成的产生式系统.该产生式系统可在路网要素空间和语义信息基础上,通过定义可扩展的交通关系规则集,自动化地生成符合应用需求的路网要素间的交通关系.此外,在该产生式系统中引入触发器概念监控和响应几何网络及其交通关系规则集的变更,实时更新逻辑网络中的连通关系信息,实现几何网络、规则集和逻辑网络三者的一致性.同时,提出路网要素交通关系处理的控制策略和关键流程,并对该智能网络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Abstract:
Maintaining the traffic connectivity relations between road features has always been a time consuming task for in-vehicle navigation, map website, and other traveling service related applications. Such a task has been commonly conducted artificially and inevitably inefficient, yet makes data quality control difficult. Considering the intrinsic rules of traffic connectivity formed by the geometrical structures, spatial and seman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road features in city road networks, an intelligent processing model is set forward in this paper for traffic connectivity autom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raffic connectivity automation between road features is fundamentally a production system composed of the spatial and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road features, connectivity rules and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xtendable connectivity rule set, the traffic connectivity relations between road network features are built automatically based on the spatial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of road network. The trigger concept is adopted to monitor and respond the changes in geometrical network and connectivity rules, and then dynamically updates the traffic connectivity between road network features in logical network so as to guarantee the consistence between geometrical network, connectivity rules and logical network. A series of control strategies and a conducting engine are developed to maintain the traffic connectivity relations. A case study conducted on a real road network verifies the effects of the proposed intelligent model.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启发式图搜索的遥感影像道路半自动提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启发式图搜索法用于线状目标识别的原理是:用图结构表示边缘点和边缘段,根据启发函数计算顶点权值,在图的路径上建立相应的代价函数,通过在图中搜索对应的最小代价的通道以找到最优路径。图搜索法是一种全局最优方法,它在受噪声影响较大时效果仍然较好。文中使用了启发式图搜索法(A*算法)实现了道路的半自动跟踪。它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自适应平滑滤波算子进行道路信息增强,然后对传统的道路数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展,突出了对道路几何特性和辐射特性的描述,并依此构建图搜索的代价函数,实现了基于启发式图搜索法A*算法的道路半自动跟踪。经实验证明,该方法进行遥感影像的道路半自动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兼顾几何连通性与名称一致性的实体化构建方法。首先,对城市道路的实体化原则进行描述;其次,提出基于反比例函数的归一化的几何连通度度量方法,以及基于语义切分的名称匹配度度量方法;最后,通过路口提取、综合匹配度计算、路段匹配、路段连接及借道处理等步骤,实现完整的城市道路实体化构建流程。以郑州市主城区为试验区域进行具体构建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实体化匹配的总体准确率为99.89%。  相似文献   

17.
18.
一种综合地图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娜  李志  王斌 《测绘科学》2008,33(2):183-184,140
根据位置点匹配算法和基于加权系统的地图匹配算法的一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综合地图匹配算法,在不同的道路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匹配策略,并考虑了道路网的连通性因素,实验证明算法的正确匹配率达到了86%,在道路交叉路口的匹配时间约0.34s,基本上可以满足车辆导航定位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机载LiDAR道路点云提取过程中自动化提取困难,停车场、水泥地以及与道路相连的地面点难以去除等问题,提出一种三角网约束与密度聚类相结合的机载LiDAR道路点云提取方法。在已有滤波结果的基础上,该方法首先根据道路点云样本的强度信息提取初始道路点,建立Delaunay三角网,运用三角网边长约束精化初始道路点;然后,通过密度聚类算法提取连通性较好且密度较大的独立三角网;最后,采用数学形态学算法优化道路边缘,确定最终道路点。实验选取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提供的两组城市机载LiDAR点云数据进行道路点云提取,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道路点云的自动提取,且对不同类型的道路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验证了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