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小秦岭地区地质构造格架为新太古界片麻岩穹窿,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为岩浆热液型金矿密集分布区。金矿床的成矿与赋存与石英脉和蚀变糜棱岩的分布位置密切相关,在ETM+遥感图像中多表现为线性、平行线性密集带等韧性、韧-脆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因此,开展小秦岭地区遥感线性构造、特别是线性构造密集带分布特征研究对该地区金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以ETM+图像为基础图像,对小秦岭地区线性构造密集带和燕山期环形构造进行遥感解译,分析了该地区金矿床(点)的分布位置、成矿背景和找矿规律,编制了该地区金矿成矿遥感特征条件有利度图,进行了该地区金矿的遥感找矿预测,为河南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航空高光谱数据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和高空间分辨率,在矿化蚀变带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表明,北山成矿带方山口—老金场地区存在与中酸性岩体有关的金矿床成矿潜力。覆盖该区的航空高光谱(CASI/SASI)遥感数据蚀变矿物异常提取结果显示,区内发育高铝绢云母、中铝绢云母、低铝绢云母、褐铁矿、白云石、绿泥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等蚀变矿物。对金滩子金矿床光谱信息的剖析表明,"中—高铝绢云母+褐铁矿"为其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对区内高光谱异常信息进行筛选,圈定出方山口找矿预测区;对预测区内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发育地段进行野外查证,发现3条金矿化黄铁绢英岩脉。实践表明,通过针对性地筛选高光谱蚀变矿物异常组合,可以有效地指导下一步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3.
金矿床遥感影像模式及证据权重法在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南熊耳山地区为我国金矿的重要成矿区,为加速金矿资源评价和找矿勘探工作,利用遥感技术对该区金矿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金矿找矿靶区优选。首先利用多种方法进行TM数字图像处理,以获取理想的遥感图像,然后进行遥感影像信息解译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和典型金矿床解剖研究,确立主要控矿因素(如构造、含矿地层、岩体、蚀变等).根据金矿分布规律和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综合影像特征,建立了不同金矿床类型遥感影像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的是以研究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找矿前提为指导, 采用对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信息。通过建立综合解译标志和三维综合解 译, 分析成矿地质条件;通过控矿因素数理统计、定量计算, 确定成矿最佳因素组合及图像标志, 并圈定成矿远景地段, 指出工业矿床存在的可能空间位置, 经实地综合方法验证, 达到找矿的目的。同时, 对遥感技术勘查金矿的理论、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红土型金矿是一种新的金矿工业类型。本文以华南地区典型的红土型金矿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陆地卫星TM数据成像原理和金矿床主要矿物波谱特征的研究,设计了提取TM图像红土型金矿有关信息的方法,获取了已知红土型金矿的遥感信息,此类信息可作为红土型金矿找矿预测的主要信息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疆境内穆龙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龙套型金矿找矿区位于南天山构造带西段东阿赖褶皱带费尔干纳断裂西侧的乌恰县吉根乡一带。该区为萨瓦亚尔顿金矿的南延部分,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系灰黑色浊积岩系,碎屑岩系中普遍含炭质,岩石硅化较强。通过新疆与西侧毗邻国家成矿环境遥感影像的对比解译,认为境外已知矿床的成矿带经过天山,可以延伸进入我国新疆境内,并根据境外已知典型矿床穆龙套金矿和境内萨瓦亚尔顿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对比,认为二矿床具有相似性,可以进行类比找矿。根据解译结果,确立了4个找矿预测区,在其中的一找矿预测区内发现了5条金、铜矿体,金最高品位达27.62 g/T,铜最高含量达15.85%,并总结出了新疆境内穆龙套型金矿的找矿标志和在深部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基于ArcViewGIS的最佳金矿靶区圈定及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已经成为预测全过程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矿产勘查和预测的前期,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本文以研究区为样本,提取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遥感、物探、化探异常等多个图层,利用ArcView GIS软件对各种成矿信息进行叠加、分析、综合,实现最佳金矿靶区的确定及远景找矿区预测.  相似文献   

8.
云南东川播卡金矿位于康滇地轴中段东缘,成矿背景复杂,找矿潜力巨大.利用ETM+遥感影像对研究区进行构造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结合区域地质和物化探异常信息进行综合找矿信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南北向构造与东西向构造交叉部位附近蚀变异常信息强烈,在区内呈规律性变化,播卡金矿的南部与研究区东部的南北向蚀变带找矿前景良...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桂西北地区遥感解译的177个环形构造的统计分析,研究了环形构造的数值特征和环形构造与金矿成矿的关系,计算了环形构造的信息量,用“概率模型”估算了环形构造对寻找金矿的贡献。环形构造和成矿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环形构造地区的找矿概率为无环形构造地区的找矿概率的50倍。故认为,在桂西北地区,环形构造是寻找金矿的有利标志。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下双台地区构造及金矿找矿标志的遥感影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该区TM图像地质解译中,笔者以变质岩构造规律和构造变形分解理论为基础,划分了区内不同级别的强变形带和弱变形域(地块),尝试用线 环形构造的定量统计方法分析条块结构,研究了该区由东西、北西和北东向构造带及与所夹地块构成的网结状构造以及与金矿富集的关系,进一步建立了该区金矿成矿模型,并提出了若干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1.
遥感图像显示黔西南地区有两个地层区——台地相区和槽盆相区。复合内生微细浸染型金矿均产于短轴背斜、穹窿和与之伴生的断裂内,因此遥感解译的正向环形构造和环形影像对找矿有重要意义。另外,区内金矿与遥感解译推测的隐伏断裂也有一定关系。基于上述认识,以ETM+和GeoEye数据为数据源生成融合图像,进行遥感构造解译和分析,圈定了金矿找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开展贵州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处东昆仑造山带的青海省都兰县阿斯哈—按纳格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成矿带之一,区内地质构造复杂,金属成矿作用极为发育,成矿潜力巨大。为了对该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建立一套矿产快速评价方法组合体系,在研究阿斯哈—按纳格地区的区域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基础上,结合矿床地质理论,建立以遥感地质矿产信息提取为中心的找矿技术方案,对整个研究区的Quick Bird,ASTER和ETM+等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线-环构造解译和遥感矿化色调异常提取;在综合分析区内典型金矿床的遥感影像特征和筛选有利于成矿的线-环构造基础上,圈定出20个找矿有利部位。遥感矿化色调异常与化探异常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吻合度较高,对高效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疆—甘肃境内的北山裂谷位于重要的金、铜、钼、铁等多金属矿产成矿带内,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为更好地发挥遥感技术在该地区蚀变信息提取和找矿预测中的作用,选取成矿带西段红十井地区和磁海南一带为研究区,利用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和波段比值法提取与金矿有关的羟基异常、碳酸根异常和铁染异常。但是,受区域变质作用影响,提取的异常中存在大量干扰信息。针对此问题,通过波段运算成功去除了多数干扰信息,筛选出的异常区与已知矿点具有较高的吻合度。在磁海南一带利用该方法筛选蚀变异常,经野外验证在异常区内发现2处金矿,因此认为该方法在北山地区寻找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工作中具有重要先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随着在阿希金矿外围找矿工作的开展 ,相继发现了 10余个金矿 (点 ) ,这些金矿 (点 )以阿希金矿为中心 ,构成了近北北西向的金成矿带 ,展布在吐拉苏盆地中心部位。该成矿带是目前西天山地区最大的金成矿区。到目前为止 ,西天山地区以寻找大型、特大型金矿 ,特别是穆龙套型金矿为目的的金矿找矿工作仍无实质性突破。由于西天山地区存在有广泛的古生代火山岩地层 ,因此 ,以阿希金矿为代表的晚古生代与火山岩系有关的金矿的发现 ,可能表明该类型金矿为西天山地区的主导型金矿类型 ,显示出西天山地区巨大的找矿潜力 ,对其进行研究 ,具有…  相似文献   

15.
金矿资源遥感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遥感技术的基本理论、岩矿石及热液蚀变产物的电磁辐射特性为基础,依据各类金矿 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剖析航天、航空遥感图像在金矿勘查中的特殊作用,初步提出太古代绿岩 带石英脉型、微细粒浸染型与火山岩型等三种类型金矿的遥感方法及共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16.
西藏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岩金遥感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备形成金矿的地质背景条件,是西藏最具潜力和规模巨大的贵金属成矿带.但由于该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和对成矿规律认识不清,至今没有一个可供开发的岩金矿产地.通过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砂金、岩金矿(化)点,地球化学异常和重砂异常的分布并进行控矿因子分析,建立了该带两种岩金遥感找矿模式,通过验证发现该区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岩金矿产地,并认为蚀变岩型金矿和穆龙套型金矿是该带最重要的两种矿床类型,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部分找矿模型的实现,大多只能借助现有的地图资料,根据经验,人为手工圈定找矿靶区,利用计算机实现自动计算靶区仍是一个新鲜话题。本文借助ArcGIS Objects二次开发的手段,分析现有地质资料数据,依据专家简易金矿找矿模型,研究并实现计算机生成专题图、自动框选采矿靶区,计算专题图中每个要素的金矿成矿可能性大小,最终以金矿赋值度的形式展示,并以实际钻孔数据对模型分析的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藏东三江地区金矿地质与遥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遥感5要素,对区内含矿斑岩体、脆-韧性剪切等强变形带、破碎蚀变带及其与围岩蚀变相关的色调异常信息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金矿资源非常丰富,并提出了遥感金矿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由空间传感器所获得的遥感资料(卫星像片和航空像片)对研究区域构造、矿化蚀变带、破碎带及矿化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将经S101机处理的图像与物化探资料相结合,更有助于一些地区成矿规律的综合分析与研究。为了加强吉林省的金矿普查工作,我们采用遥感、物化探等方法,对圈定夹皮沟一带找金靶区进行初步探索。夹皮沟金矿带位于吉林省东部红石—夹皮沟一带(图1),呈近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古段金矿围岩蚀变的遥感识别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探讨了内蒙古乌拉山、麦汉山、苏尼特左旗等地区金矿围岩蚀变的特征及遥感识别方法。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比值、多维空间分类和彩色密度分割等多种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经野外实地考察和验证,发现了两个具有重要找矿价值的特大型金矿化蚀变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